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13卷 第14期 刊出日期:2023-05-15
临床研究
高血压患者肾素活性水平和24 h收缩压与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
钟婧捷, 余振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3-6. 
摘要 ( 98 )   PDF (235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水平和24 h收缩压及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97例,按患者PWV值水平高低等分为PWV≤1594 cm/s组、1602≤PWV≤1892 cm/s组、>1892 cm/s组。分析PWV与PRA、24 h动态血压各参数的关系。结果 三组间年龄、空腹血糖、PRA、24 h平均收缩压(mS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有显著差异。随着PWV值在三组间增加,年龄、空腹血糖、24 h mSBP、dSBP、nSBP亦在三组间逐渐升高(P<0.05)。与PWV≤1594组相比,PWV>1892组PRA水平明显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RA与PWV值呈负相关(r=-0.125,P<0.05),空腹血糖、年龄与PWV值呈正相关(r=0.164、0.436,均P<0.01)。PRA与24 h mSBP,、dSBP、 nSBP呈负相关(r=-0.145、-0.144、-0.155,均P<0.05),而PWV与24 h mSBP,dSBP、 nSBP呈显著正相关(r=0.391、0.401、0.353,均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PWV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达标有显著影响(OR=0.997、1.091,均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肾素活性水平越低、24 h收缩压越高,患者动脉弹性越差。PWV值和年龄是高血压患者24 h血压不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功能的影响
孙鑫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7-9. 
摘要 ( 75 )   PDF (330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STEMI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每组62例。患者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治疗,并行PCI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治疗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以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经临床治疗后,两组的心功能指标(LVEF值升高,LVEDD、LVESV水平降低)及实验室检测指标(Lp-PLA2、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较常规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PCI术治疗的STEMI患者实施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降低血清Lp-PLA2、NT-proBNP水平。
基于MSCT检测EAT联合LAAEF预测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效能探讨
方文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10-13. 
摘要 ( 55 )   PDF (384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对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早期确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62例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0例同期冠心病无心房颤动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均行MSCT检查,比较两组及研究组不同房颤类型患者MSCT参数[心外膜脂肪组织容积(EAT)、左心耳射血分数(LAAEF)、左心耳射血量(LAAEV)、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分析MSCT参数与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入院时EAT较高,LAAEF、LAEF较低(P<0.05);与持续性房颤比较,阵发性房颤入院时EAT较小,LAAEF、LAEF较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时EAT与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房颤类型呈正相关,LAAEF、LAEF与合并房颤、房颤类型呈负相关(P<0.05);入院时EAT、LAAEF、LAEF对冠心病并发心房颤动诊断AUC分别为0.856、0.832、0.795,各指标联合诊断AUC为0.932,优于单一指标诊断。结论 MSCT检测EAT、LAAEF与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及房颤类型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其进行早期诊断,以针对性制定相应干预方案,改善预后。
益气活血养心汤对老年气虚血瘀型失代偿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T-proBNP、CysC的影响
何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14-16. 
摘要 ( 51 )   PDF (394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养心汤在老年气虚血瘀型失代偿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气虚血瘀型失代偿期CHF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益气活血养心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对比分析两组心功能、血清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60.92±5.11)%、心脏每搏输出量(SV)(67.13±5.42)mL、心脏左室短轴缩短率(FS)(33.41±2.50)%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31.49±3.05)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0.36±4.10)mm、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121.67±12.34)ng/L、膀抑素C(CysC)(0.78±0.08)mg/L及心悸积分(0.75±0.19)分、气短积分(0.63±0.15)分、下肢浮肿积分(0.67±0.14)分、乏力积分(0.71±0.18)分、胸闷积分(0.86±0.21)分、中医证候总积分(3.62±0.45)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养心汤能够更好地下调老年气虚血瘀型失代偿期CHF患者血清NT-proBNP、CysC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且安全可行。
有氧运动联合利水渗湿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患者的应用效果
陈东, 陈爱芳, 刘景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17-19. 
摘要 ( 35 )   PDF (508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有氧运动联合利水渗湿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86例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型)伴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有氧运动联合利水渗湿法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率、杓型血压比例、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125.16±6.77)/(85.45±6.28)mmHg]相比,研究组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117.45±5.42)/(78.24±5.24)mmHg]降低更明显;研究组杓型血压比例(60.47%)明显高于对照组(37.21%);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72%);研究组中医证候评分(4.33±1.05)明显低于对照组(6.17±1.22);研究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氧运动联合利水渗湿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患者总体有效率高,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调整血压昼夜节律、减轻中医证候并提高生存质量。
入院随机血糖对非糖尿病STE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谢文杰, 伍金雷, 程宏基, 陈钦修, 段跃兴, 卓裕丰, 冯燕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20-24. 
摘要 ( 114 )   PDF (722KB) ( 1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入院随机血糖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非糖尿病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急诊PCI治疗的280例STEMI非糖尿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的随机血糖水平分为I组:血糖<6.1 mmol/L组(84例)、II组:血糖6.1-11.0 mmol/L组(179例)、III组:血糖>11.0 mmol/L组(17例),分别比较各组30 d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计算OR值和95%置信区间,用ROC曲线分析入院随机血糖预测非糖尿病STEMI患者近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有效阈值。结果 (1)三组患者入院时心率、血肌酐、尿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VEF、NT-proBNP、糖化血红蛋白、killip分级等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三组患者30 d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别为8例(9.5%)、39例(21.8%)、10例(62.5%),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入院血糖水平升高、LVEF下降与非糖尿病STEMI患者30 d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有关(P<0.05)。(4)通过ROC曲线显示分析,入院随机血糖水平对非糖尿病STEMI患者30 d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阈值为9.07 mmol/L,曲线下面积为0.66,灵敏度32.8%,特异度92.3%,95%的可信区间(0.58-0.74),P<0.001。结论 非糖尿病STEMI患者入院随机血糖水平升高可能增加30 d内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住院随机血糖水平对患者短期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
汤进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25-27. 
摘要 ( 52 )   PDF (506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在该院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的80例孕妇设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80例定期产检且血压正常、无其他妊娠合并症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四项、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检测结果,并追踪比较其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病例组血清Hcy、载脂蛋白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载脂蛋白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将妊娠高血压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分为结局良好组与结局异常组,发现两组的Hcy、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cy是妊娠高血压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其不良妊娠结局与血脂紊乱无明显相关性,而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密切相关,临床应动态监测妊高症孕妇的Hcy水平,适时采取干预措施,以改善其围生结局。
七氟醚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冠心病手术患者不良反应、自主呼吸时间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林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28-30. 
摘要 ( 63 )   PDF (526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于冠心病手术患者施以七氟醚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遴选冠心病手术患者(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研究,总计80例,按1:1比例分组,即对照组(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七氟醚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1)苏醒指标:观察组自主呼吸、意识复常及拔管用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流动力学:麻醉诱导前,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5 min/手术结束时,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心电图改变率:在不良反应(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心电图改变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手术患者施以七氟醚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多层螺旋CT检测心外膜脂肪组织联合左心耳射血分数对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预测价值
张建丰, 张华, 卢克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31-34. 
摘要 ( 51 )   PDF (555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检测心外膜脂肪组织(EAT)联合左心耳射血分数(LAAEF)对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预测价值,为临床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5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7 d内是否新发房颤将患者分为房颤组(20例)和非房颤组(55例),入院后均行MSCT检查,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入院时心外膜脂肪组织容积(EATV)、LAAEF,分析入院时EATV、LAAEF与并发房颤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影响因素,ROC分析入院时EATV、LAAEF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房颤组相比,房颤组LAD、LVEDD较高,LVEF较低(P<0.05);入院时房颤组EATV高于非房颤组,LAAEF指标低于非房颤组(P<0.05);入院时EATV与LAD、LVEDD、并发房颤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LAAEF与LAD、LVEDD、并发房颤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LAD、LVEDD、EATV、LVEF、LAAEF均是冠心病患者住院7 d内并发房颤的重要影响因素;入院时EATV、LAAEF水平联合预测冠心病患者住院7 d内并发房颤的AUC为0.806,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70.91%。结论 EAT、LAAEF为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为临床早期预测评估提供可靠依据,以针对性展开后续治疗,改善预后。
人群防治
泉州地区成年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殷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35-38. 
摘要 ( 44 )   PDF (57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泉州地区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1-12月在泉州市第一医院体检的人员(年龄≥18周岁),共3188名,采集其尿酸(uric acid,UA)、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以及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等血生化资料,统计HUA的总体发生情况,并分析HUA与高脂血症、高血糖以及肾功能不全的关系。结果 男性的血清UA值在55岁之前处于较高水平,55岁后开始呈下降趋势。女性的血清UA值在45岁之前呈下降趋势,45岁后呈上升趋势。男性的血清UA水平与TG、TC、LDL-C、Scr呈正相关(P<0.01),与年龄、HDL-C、eGFR呈负相关(P<0.01);女性的血清UA水平与年龄、TG、TC、LDL-C、Scr、BUN、FPG呈正相关(P<0.01),与HDL-C、eGFR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的血清UA水平受TG、Scr的正向影响(P<0.01),同时也受HDL-C、FPG的负向影响(P<0.01);女性的血清UA水平受TG、Scr、BUN的正向影响(P<0.01),同时也受HDL-C的负向影响(P<0.01)。结论 HUA与高脂血症、高血糖以及肾功能不全均具有相关性,研究这些指标为临床进一步防治HUA提供了理论依据。
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行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围手术期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林晓韵, 蔡雪花, 郑建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39-41. 
摘要 ( 49 )   PDF (620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行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围手术期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高血压合并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治疗的患者(n=66)依据随机排列表法平均分成两个组别,分别用对照组(n=33,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n=33,采取综合护理)表示,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症状消失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鼓膜愈合、听力恢复、耳鸣消失以及积液消失所经历的时间均远远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是93.72%、76.48%,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促进患者各项不适症状的消失,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基于目标达成理念的多学科康复团队模式对精神分裂症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影响
李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42-44. 
摘要 ( 35 )   PDF (617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基于目标达成理念的多学科康复团队模式对精神分裂症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住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系统化随机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采用基于目标达成理念的多学科康复团队模式,两组均干预6个月。观察干预期间两组患者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情况;观察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分及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变化。结果 干预期间,干预组患者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MOAS评分降低(P<0.05),且干预组MO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CSMS评分升高(P<0.05),且干预组CSM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基于目标达成理念的多学科康复团队模式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合并冠心病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对降低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有利,并能避免患者出现危险性行为。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联合优质护理对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
陈颖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45-47. 
摘要 ( 45 )   PDF (70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联合优质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定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该院ICU收治共计7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为分组处理方法,将入组患者均分且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均n=39)。两组均给予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血气指标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氧中毒、胸骨后疼痛以及咳嗽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12%,明显比对照组的20.50%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PaO2、SaO2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PaCO2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LVEF、CO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NT-pro BNP、cTnI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在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应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联合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改善血气指标和心功能指标,值得推荐、应用。
呼吸训练与弹力带抗阻练习在冠心病合并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对其运动耐力、心肺功能的影响
徐惠娜, 王丽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48-50. 
摘要 ( 39 )   PDF (654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呼吸训练与弹力带抗阻练习在冠心病合并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对其运动耐力、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该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慢阻肺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呼吸训练与弹力带抗阻练习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未开展呼吸训练与弹力带抗阻练习而行常规干预)与实验组(50例:开展呼吸训练与弹力带抗阻练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观察组干预后心肺功能以及运动耐力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慢阻肺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与弹力带抗阻练习可显著提升患者运动耐力以及心肺功能。
家属同步式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唐莲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51-53. 
摘要 ( 57 )   PDF (724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家属同步式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6例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家属同步式健康教育),各48例,观察两组的治疗依从率,比较两组1个月后的血压及血糖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研究组的血压及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给予家属同步式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患者降压、降糖效果。
CAM-ICU评分策略的分层护理对ICU心脏手术患者谵妄发生情况及ICU住院时间的价值
林芳, 陈巧玲, 林阳, 吴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54-56. 
摘要 ( 58 )   PDF (700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谵妄评估量表(CAM-ICU)评分策略的分层护理对ICU心脏手术患者谵妄(DE)发生情况及ICU住院时间的价值。方法 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接收的54例ICU心脏手术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比组,每组27例。对比组术后进行普通护理,试验组在普通护理基础上进行CAM-ICU评分策略的分层护理,比较两组DE发生率、DE持续时长、ICU住院时间及护理认可度。结果 试验组DE发生率低于对比组,DE持续时长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比组(P<0.05);试验组护理认可度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 CAM-ICU评分策略的分层护理对ICU心脏手术患者有积极影响,可降低DE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获得更高认可。
综合护理干预抑郁症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对SAS、SDS评分的影响分析
李爱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57-59. 
摘要 ( 54 )   PDF (687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讨综合护理干预抑郁症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对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诊的抑郁症伴高血压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设立组别,每组34例。对照组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护理条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情绪状况(SAS、SDS评分),并调查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两项情绪状况量表(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调查显示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94.12%)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抑郁症伴高血压患者的情绪状况与血压水平,对患者的满意度有提升作用,值得推荐。
耳穴压豆配合中药足浴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伴眩晕患者症状控制的影响
梁荣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60-62. 
摘要 ( 43 )   PDF (770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耳穴压豆配合中药足浴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EH)伴眩晕患者症状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EH伴眩晕患者,采用乱序法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耳穴压豆护理,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使用中药足浴护理。连续干预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医症状积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和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OL)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BP、DBP、中医症状积分、DHI评分都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SBP、DBP、中医症状积分、DHI评分都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SQOL评分都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期间未发生皮疹、心悸等不良反应。结论 耳穴压豆配合中药足浴护理可明显调节EH伴眩晕患者的血压水平,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眩晕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
早期心脏康复运动对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并发症及心功能的影响
李小燕, 詹榕, 陈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63-65. 
摘要 ( 48 )   PDF (72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早期心脏康复运动对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并发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调查区间为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以该院CCU急诊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目标,统计出66例,以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早期心脏康复运动)各33例,评价分析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和术后生活状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差异不大,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实施早期心脏康复运动不仅能促进心功能的修复,还能预防其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生活,值得临床采纳。
人文关怀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研究
卢思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66-68. 
摘要 ( 48 )   PDF (70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择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至该院就诊的慢性心衰患者共计96例,依照入院次序分为对照组(48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的心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LVEDD、LVES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实验组95.83%,对照组81.25%,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患沟通、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衰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便于心功能的明显改善,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纳。
基于多元化护理需求的细节护理在肺源性心脏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黄凤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69-71. 
摘要 ( 32 )   PDF (79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多元化护理需求的细节护理在肺源性心脏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接收的76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给予基于多元文化需求的细节护理),各38例,观察两组的心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率。结果 试验组干预1周后的各项心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结论 对肺源性心脏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基于多元化护理需求的细节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健康管理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及SF-36评分的效果
朱洪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72-74. 
摘要 ( 49 )   PDF (744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健康管理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接收的7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5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进行健康管理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和SF-36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和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压水平均降低,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SF-36评分均上升,试验组整体健康、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角色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健康管理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及SF-36评分效果良好,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状态,促进高质量生活。
情志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对慢阻肺合并高血压患者肺功能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詹爱仙, 陈水凤, 何凡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75-77. 
摘要 ( 59 )   PDF (714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于慢阻肺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实施情志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对于肺功能、血压水平产生的实际影响。方法 将2020年1-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起止时间,共选择80例患有慢阻肺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展开分析和研究,按照不同的干预措施分成单纯实施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结束后,对比干预效果、肺功能指标和血压水平。结果 对比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整体效果要更好,肺功能和血压水平的整体情况也要好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具备统计学实际意义(P<0.05)。结论 将情志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应用在慢阻肺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耳穴压豆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在ICU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梅湘芸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78-80. 
摘要 ( 59 )   PDF (815KB) ( 2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在ICU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ICU病房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中医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中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又接受耳穴压豆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血压血糖水平变化及睡眠质量变化。结果 耳穴压豆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后,中医组的血压及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的睡眠质量各个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ICU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耳穴压豆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能够明显增强患者降压及降糖效果,降低患者睡眠障碍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前瞻性照护管理对肾上腺肿瘤相关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消除负面情绪、提升满意度的影响
杨心星, 欧燕婷, 黄卫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81-83. 
摘要 ( 46 )   PDF (775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前瞻性照护管理对肾上腺肿瘤相关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消除负面情绪、提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对象来源:该院高血压肾上腺肿瘤患者86例。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利用前瞻性照护管理,分析干预前后患者不良情绪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的焦虑和抑郁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分值明显较低(P<0.05)。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其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肾上腺肿瘤相关高血压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前瞻性照护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切实保证患者的围手术期安全,提升满意度。
综合护理改善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心理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作用
李美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84-86. 
摘要 ( 46 )   PDF (73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改善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心理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作用。方法 高血压患者共计80例,根据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n=40,常规法和综合护理联用)与对照组(例数同观察组,常规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韧性、心理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以及血压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前无差异,而经过护理之后,心理韧性的评分方面,观察组的评分明显比较高(P<0.05);心理依从性的比较中,观察组为100%,也比对照组的80%要高(P<0.05),护理之前没有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心理调节、自我管理、饮食用药遵行、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韧性、心理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继而改善血压指标,促进病情康复,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优质护理联合三微管理方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陈雅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87-89. 
摘要 ( 41 )   PDF (764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联合三微管理方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1-12月该院9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提供常规护理干预(45例),联合组提供优质护理联合三微管理方案(45例),比较两组血压、负面情绪、妊娠结局、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联合组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联合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联合组干预后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联合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联合三微管理方案可稳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改善其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并优化妊娠结局。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5E康复护理对心功能改善的效果
肖玉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90-92. 
摘要 ( 31 )   PDF (82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5E康复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定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共计16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纳入患者均分且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均n=8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5E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总发生率(3.75%)较对照组(12.50%)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更高,中心静脉压(CVP)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5E康复护理,对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心功能改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提升等均可起到积极影响,值得推荐、应用。
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刘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4):  93-96. 
摘要 ( 47 )   PDF (782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接收的96例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各48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血压水平变化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7.77±5.69)min、(28.17±5.12)mL、(21.85±2.55)h、(3.60±0.64)d,对照组分别为(59.52±7.90)min、(34.02±4.90)mL、(26.15±3.47)h、(4.86±0.71)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为(115.32±7.47)mmHg、(81.91±6.27)mmHg,对照组分别为(126.92±8.77)mmHg、(92.17±10.11)mmH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1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时给予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提高血压控制效果,预防手术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