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13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3-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临床研究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Galectin-3、sICAM-1的影响
蔡亚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3-5.
摘要
(
31
)
PDF
(34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厦门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1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
n
=100)和对照组(
n
=98)。对照组给厄贝沙坦治疗,试验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Galectin-3、sICAM-1、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
P
<0.05);治疗前,两组血清Galectin-3、sICAM-1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血清Galectin-3、sICAM-1水平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
P
<0.05);治疗前,两组SV、CO、CI及EVEF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治疗后,两组SV、CO、CI及EVEF水平均升高,试验组升高更为明显(
P
<0.05);治疗前,两组炎症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
P
<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低血压、水肿及失眠,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中,沙库巴曲缬沙坦具有较好的效果,可能与其可改善Galectin-3、sICAM-1水平有关。
复方丹参滴丸结合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周康, 操燕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6-9.
摘要
(
45
)
PDF
(333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复方丹参滴丸结合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方法
纳入淮安市淮安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遵循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纯予以胺碘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LVEDD/LVESD)]、心电图指标[QT散度(QTd)、QT间期最小值(QT
min
)]、血清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心功能、心电图组间比较(
P
>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较对照组更小,QTd更低,QT
min
更高(
P
<0.05);治疗前,血清因子组间对比(
P
>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CRP水平更低(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
P
>0.05)。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结合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明显,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及心电图情况,减轻炎症反应,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氧运动锻炼方式与血压波动及生存质量的关系分析
吴广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10-11.
摘要
(
33
)
PDF
(41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氧运动锻炼方式与血压波动及生存质量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参与有氧运动锻炼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2例,采用面对面问卷形式调查患者有氧运动锻炼方式和生存质量,并检测收缩压与舒张压。
结果
142例患者规律运动82例(57.75%),偶尔运动60例(42.25%);每周运动频率≥3次87例(61.27%),<3次55例(38.73%);每次运动时间≥30 min 84例(59.15%),<30 min 58例(40.84%);周总运动时间≥90 min 85例(59.86%),<90 min 57例(40.14%);运动形式以散步(73.94%)和跳舞(21.13%)为主。规律运动、运动时间≥30 min/次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偶尔运动、运动时间<30 min/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规律运动的患者QOL-BREF评分中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评分高于偶尔运动者,运动时间≥30 min/次的患者生理健康评分高于运动时间<30 min/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规律有氧运动锻炼,尤其是每次运动时间≥30 min,有助于降低患者血压,提高生存质量。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和Hcy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范培雄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12-15.
摘要
(
32
)
PDF
(418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Hcy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积分水平将患者分为高危组(≥64分,62例)、中低危组(<64分,58例)。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一般资料、血常规相关指标、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因素;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Hcy相关性。
结果
高危组糖尿病比例高于中低危组,且空腹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Hcy显著高于中低危组,PLR低于中低危组(
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是影响CH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LR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
P
<0.05),Hcy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
P
<0.05)。
结论
PLR、Hcy水平高低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紧密相关,PLR水平与CHD严重程度呈负相关,Hcy水平与CHD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产前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卵圆孔血流受限或提前闭合的诊断结果分析
王江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16-18.
摘要
(
37
)
PDF
(445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产前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卵圆孔血流受限或提前闭合(FO-R/C)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择郧西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彩超室超声检查发现的60例FO-R/C胎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相同数量在本院彩超室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正常胎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超声心动图征象、超声定量指标。
结果
在观察组的60例胎儿中,占比最高的两个为右心房扩大、动脉导管弯曲或“S”形改变,分别为66.67%、63.33%;排名第三的为房间隔膨出瘤与三尖瓣反流,占比均为30%,然后为静脉导管A波倒置或消失、心包积液,占比为16.67%、15.00%;观察组胎儿FO直径、FO和主动脉瓣环比、FO和右房横径比较低(
P
<0.05),FO最大流度、RV/LV、RA/LA、MPA/AO、VMPA/VAO、心胸比、静脉导管阻力指数较高(
P
<0.05)。
结论
产前超声心动图在FO-R/C诊断中,可观察卵圆孔的形态与结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耳穴贴压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率收缩压乘积和血压心率比值的影响
钟瑞蓬, 李优春, 刘晓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19-22.
摘要
(
45
)
PDF
(490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率收缩压乘积(rate pressure product,RPP)和血压心率比值(pressure-rate quotient,PRQ)的影响。
方法
择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来赣州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成耳穴组和对照组,各30例,耳穴组于术前1 d访视时实施耳穴贴压操作,对照组于术前进行常规访视,并在患者相应穴位贴上胶布而不进行贴压。比较两组患者入苏醒室、气管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及10 min的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RPP和PRQ,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复苏质量。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耳穴组患者在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及10 min的SBP、DBP、MAP、HR、RPP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PRQ无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出室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术前实施耳穴贴压治疗能有效维持高血压患者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心率收缩压乘积值,使拔管期患者更安全,值得临床借鉴。
小剂量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潘国焰, 陈金灶, 林雪萍, 林彬, 黄俊伟, 吴智伟, 吕聪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23-25.
摘要
(
776
)
PDF
(56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小剂量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CHF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剂量达格列净治疗,均连续治疗12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指标、住院次数、累计住院时间、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住院次数、累计住院时间、再入院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
P
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P
>0.05)。
结论
CHF患者应用小剂量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可改善心功能,降低再入院率和死亡率,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精神分裂症共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燕飞, 魏辰, 朱亚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26-29.
摘要
(
50
)
PDF
(54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共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山东省戴庄医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200例,根据其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分为共病组和无共病组,应用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测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差异。同时自编一般社会人口学调查表及相关辅助检查记录单,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烟酒史、精神分裂症患病情况以及血脂四项、血压等信息,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共病心血管疾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
结果
在认知功能RBANS评分方面,共病组患者的延时记忆、言语功能、即刻记忆以及总评分明显低于无共病组(
P
<0.05),其余认知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共病组的BMI值、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吸烟占比、精神分裂症病程、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水平显著高于无共病组(
P
<0.05)。经
Spearman
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延时记忆评分与精神分裂症病程、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
P
<0.05),言语功能评分与收缩压呈负相关(
P
<0.05),即刻记忆评分与文化程度、精神分裂症病程呈负相关(
P
<0.05),RBANS总评分与文化程度、病程、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水平呈负相关(
P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精神分裂症病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水平是认知功能RBANS总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心血管疾病影响精神分裂症的部分认知功能,文化程度、高血压、血脂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影响因素。
颅脑外伤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QRS-T夹角和H面最大向量角水平变化分析
陈晓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30-32.
摘要
(
30
)
PDF
(78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QRS-T夹角和H面最大向量角变化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漳浦县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1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未合并脑心综合征的51例为未合并组,并发脑心综合征的50例纳入合并组,对比两组心电向量图QRS-T夹角、H面最大向量角,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QRS-T夹角、H面最大向量角对颅脑外伤患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s回归分析QRS-T夹角、H面最大向量角与颅脑外伤患者合并CCS的关联性。
结果
(1)合并组的空间QRS-T夹角、平面QRS-T夹角及H面最大向量角均明显大于未合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ROC曲线分析显示,空间QRS-T夹角、平面QRS-T夹角及H面最大向量角对颅脑外伤患者合并CCS均有预测价值(
P
<0.05),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0.881、0.760,其中空间QRS-T夹角ROC曲线下面积最大,
cut-off
值为124.468°,敏感性为78.85%,特异性为87.76%;(3)将空间QRS-T夹角、平面QRS-T夹角均与H面最大向量角应用多因素Logistis回归分析显示,空间QRS-T夹角≥124.468°、平面QRS-T夹角均≥111.160°与H面最大向量角≥9.196°均是颅脑外伤合并CCS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
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并发CCS患者心电向量图QRS-T夹角、H面最大向量角水平均升高,且二者均对颅脑外伤患者合并CCS有一定预测价值。
左卡尼汀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对血清sST2及mir-26b表达水平的价值
苏秋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33-35.
摘要
(
13
)
PDF
(58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对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及微小RNA-26b(mir-26b)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7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对照组运用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研究组实施左卡尼汀联合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清sST2及mir-26b表达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
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sST2、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ir-26b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高于对照组(均
P
<0.05)。
结论
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运用左卡尼汀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能够降低血清sST2水平,提升血清mir-26b水平,减轻心肌损伤程度,促进心功能恢复。
人群防治
县级医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廖小凤, 唐萍, 汪尚君, 赵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36-39.
摘要
(
42
)
PDF
(63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老年冠心病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及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1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为(83.1±19.25)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明确不同年龄、居住方式及出院指导质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出院准备度水平还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加强老年冠心病患者全面评估,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提高其出院准备度,从而保障老年患者出院质量。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张美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40-42.
摘要
(
45
)
PDF
(616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范围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研究患者为医院接诊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随机分组的方式下进行对照实验,两组组名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下,患者的治疗的依从性、生活质量、血压情况以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
结果
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较高,数据差异较大(
P
<0.05)。在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数据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明显(
P
<0.05)。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患者在干预后的血压数据明显低于干预前(
P
<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数据明显低于干预前(
P
<0.05),在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血压值更低,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还能增加其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稳定其血压。
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在ICU内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琼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43-46.
摘要
(
37
)
PDF
(658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ICU内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ICU病房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接收的84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各42例。观察两组的血压达标时间及血糖达标时间,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达标时间及血糖达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81%(
P
<0.05)。
结论
对ICU内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患者血压及血糖达标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
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精神状况及满意度的影响
陈娜芬, 苏艺娟, 苏雅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47-49.
摘要
(
36
)
PDF
(64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浅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使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的效果及满意度状况,以便为日后临床制定可靠的护理方案。
方法
以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源自于2021年1-12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接诊,依据不同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就两组患儿精神状况、行为表现、患儿家属满意度及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状况组间比较。
结果
研究组患儿SCARED、CDI及CBC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患儿家属满意度及家属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开展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措施具有积极意义,其能有效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改善家长对疾病的掌握程度,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在青年心脏骤停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刘芳, 颜晶晶, 郭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50-52.
摘要
(
33
)
PDF
(664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在青年心脏骤停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21年1-6月接诊的青年心脏骤停患者46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将2021年7-12月接诊的46例青年心脏骤停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优化后的院前急救流程。对比各组的实施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接到呼叫至志愿者或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短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青年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急救效率和救治成功率,亦可提升家属满意度。
基于医院-社区-家庭协同的健康教育及营养支持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影响
翁美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53-55.
摘要
(
34
)
PDF
(72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基于医院-社区-家庭协同的健康教育及营养支持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心理韧性、分娩压力及血压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医院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7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7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医院-社会-家庭协同的健康教育及营养支持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弹性量表(CD RISC)评分、妊娠压力量表(PPS)评分及血压控制。
结果
CD-RISC评分两组患者护理前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05),护理后两组评分高于护理前(
P
<0.05),其中干预组护理后力量、乐观、坚韧及总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分娩压力方面两组患者护理前PPS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05),护理后均有降低(
P
<0.05),其中干预组患者护理后PP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
P
<0.05);护理前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间无明显差异(
P
>0.05),护理后两组血压均有降低(
P
<0.05),其中干预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基于医院-社区-家庭协同的健康教育及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妇患者心理韧性,缓解分娩压力,有效控制血压。
基于ODI评分的个体化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志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56-59.
摘要
(
36
)
PDF
(710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基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的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在福州市第二医院治疗的LDH合并高血压患者共计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及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JOA评分及基于ODI评分的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腰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压水平。
结果
两组干预后JOA评分提高(
P
<0.05),ODI评分降低(
P
<0.05),干预组JOA评分较对照组更高(
P
<0.05),ODI评分更低(
P
<0.05);两组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降低(
P
<0.05),干预组水平较对照组更低(
P
<0.05)。
结论
LDH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基于ODI评分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腰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血压水平。
渐进性康复护理对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
黄聪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60-62.
摘要
(
25
)
PDF
(75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渐进性康复护理对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医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4例心力衰竭患者,运用EXCEL进行随机化分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重症护理,康复组则在常规重症护理的同时又给予渐进性康复护理,观察两组干预4周后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
结果
渐进性康复护理后,康复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康复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渐进性康复护理,能够逐步恢复患者心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专职分层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
蔡海燕, 柳雅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63-66.
摘要
(
26
)
PDF
(73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急救护理中专职分层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
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开展研究,将厦门市第五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专职分层护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P
<0.05),患者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REMS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药物管理、急救护理质量、急救预案、人员配备等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急救护理中,采取专职分层护理干预利于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提升急救成功率,降低再住院率。
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不同药物治疗期间开展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分析
范圣芳, 徐雁, 陈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67-69.
摘要
(
50
)
PDF
(746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接受不同药物治疗的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的可行性。
方法
抽取50例不同药物治疗的PSVT患儿,时段介于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以“信封法”做规范分组处理(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评价组间心率、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实施护理工作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心率、血压较稳定,且患儿对药物治疗依从性居较高水平(
P
<0.05)。在观察组所设计的观察项目中,经对患儿药物家属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展开比较,前者家属对满意度呈较高显示(
P
<0.05)。
结论
对接受不同药物治疗的儿童PSVT实施针对性护理的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对妊娠期高血压阴道试产患者开展重点环节护理的临床研究
陈晓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70-73.
摘要
(
36
)
PDF
(70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对妊娠期高血压阴道试产患者开展重点环节护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9月于泉州市第一医院行阴道试产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期间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的3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开展重点环节护理,评定两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同阶段血压水平、母婴结局并对比。
结果
第一产程末、第三产程末、产后24 h三个阶段研究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阴道试产患者开展重点环节护理有助于降低产程中与产后早期血压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持续质量改进优化的集束化管理对高血压脑出血ICU患者的影响
金佳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74-77.
摘要
(
26
)
PDF
(724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优化的集束化管理对高血压脑出血住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压力性损伤、脑心综合征发生情况的影响。
方法
回顾医院于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住ICU患者资料,其中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6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020年2-7月收治的42例作为观察组,接受持续质量改进优化的集束化管理。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压力性损伤、脑心综合征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期间,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优化的集束化管理对高血压脑出血住ICU患者血压控制有积极影响,可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获得较高护理满意度。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品管圈活动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效果观察
汪婷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78-80.
摘要
(
32
)
PDF
(741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品管圈活动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效果观察。
方法
选取110例盱眙县中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品管圈活动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依从性。
结果
两组资料对比(
P
>0.05)。护理前,两组血压水平对比(
P
>0.05);护理后,两组血压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
P
<0.05)。护理前,两组NO、ET、VEGF水平对比(
P
>0.05);护理后,两组均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
P
<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依从性更高(
P
<0.05)。
结论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恢复期采用品管圈活动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效果明显。
中医心脏康复护理在胸痹心痛病患者中的应用
颜根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81-83.
摘要
(
38
)
PDF
(788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中医心脏康复护理在胸痹心痛病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福建省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胸痹心痛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护理满意度、不良情绪变化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心悸、胸闷、胸痛、气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有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86.67%)高于对照组(63.33%)(
P
<0.05);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中医心脏康复护理较常规护理可显著改善胸痹心痛患者症状,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冠心病专科护理
身心综合护理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PCI术后中的应用
陈金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84-87.
摘要
(
40
)
PDF
(773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身心综合护理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PCI术后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80例接受PCI手术治疗的急性心梗并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身心综合护理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照组40例患者仅接受身心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效果与满意度展开对比。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各项ESCA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PCI手术治疗患者实施身心综合护理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可加强患者术后的自我护理能力,为患者提供满意度更高、更加理想的护理干预效果。
团体式心理干预联合放松训练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功能及效果的影响
于红玲, 李春丽, 陈少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88-90.
摘要
(
24
)
PDF
(78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联合应用放松训练和团体式心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心功能产生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符合研究需求者共计8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采用团体式心理干预联合放松训练,对比两组负性情绪、心功能水平、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护理实施前,测定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
P
>0.05);实施对应护理以后,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较低,各项参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心功能水平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P
<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冠心病患者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联合应用放松训练、团体式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以及心功能水平,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林娟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91-93.
摘要
(
33
)
PDF
(762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价值。
方法
纳入74例在该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时间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法规范分组,对照组(
n
=37)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
n
=37)则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
结果
观察组干预结束后的LVEF测定值、峰值摄氧量、O
2
/HR均高于对照组,LVEDV、LVESV测定值、△VO
2
/△WR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基于IPA的居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冠心病知识评分的影响
张璐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2): 94-96.
摘要
(
35
)
PDF
(724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讨论基于IPA的居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冠心病知识评分的影响。
方法
入选该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IPA的居家护理。对比冠心病知识评分、自我效能、心功能指标,用于评价两组护理价值。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冠心病知识评分、自我效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冠心病患者实施基于IPA的居家护理利于提高认知度及自我效能,增强病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改善心功能,护理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