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13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3-04-15
临床研究
血清IGFBP-6、TGF-β1水平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的应用价值
柯志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3-5. 
摘要 ( 53 )   PDF (24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开展时间在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将此时间段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98例AMI患者作为研究的AMI组,并选取相同时间段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2例受检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AMI组患者根据Gensini评分划分为三组,低、中、高Gensini评分分别为<27分、27-38分、>38分,低Gensini评分为A组,中Gensini评分为B组,高Gensini评分为C组,三组例数分别为32例、30例、36例。AMI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需要检测血清IGFBP-6、TGF-β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AMI组的IGFBP-6、TGF-β1水平有明显变化,IGFBP-6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而TGF-β1水平则呈明显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数据作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A组、B组和C组患者的血清IGFBP-6、TGF-β1水平比较,IGFBP-6水平A组最低,其次为B组,C组最高,TGF-β1水平则是A组最高,其次为B组,C组最低,两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检验血清IGFBP-6、TGF-β1水平,能够反映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通过指标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患者病变程度的参考依据,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两种桡动脉入径对行PCI术患者手术操作及安全性的影响
马改枝, 包超洋, 顾汉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6-7. 
摘要 ( 107 )   PDF (414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常规桡动脉和经鼻烟窝处桡动脉入径方案对行PCI术患者手术操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沭阳仁慈医院就诊且需要冠脉造影或支架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为右侧桡动脉途径失败或不适合右侧桡动脉入路者,采用左手解剖学鼻烟壶区远端入径,对照组选择常规右侧入径;比较两组穿刺手术成功率、术后压迫止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穿刺手术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压迫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桡动脉入径,行PCI术患者采用经鼻烟窝处桡动脉入径有助于缩短术后压迫止血时间,且穿刺手术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安全性两种入径接近。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研究
陈耕, 洪伟, 敖华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8-11. 
摘要 ( 32 )   PDF (39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纳入医院98例心力衰竭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为选例时间,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样本进行分组,其中49例为对照组(缬沙坦胶囊治疗),49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治疗),治疗持续时间:6个月。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更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水平治疗前、治疗后进行比较,均降低,组间比较,观察组更低;观察组、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前、治疗后进行比较,均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更高;观察组、对照组心肌肌钙蛋白I(cTnI)、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治疗前、治疗后进行比较,均降低,组间比较,观察组更低;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进行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有助于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心肌损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心功能。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价值
傅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12-14. 
摘要 ( 39 )   PDF (42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促进临床医学发展,探讨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福州市中医院125例冠心病合并胆囊结石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3例)与B组(62例),两组均接受全身麻醉,A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维持,B组采用丙泊酚麻醉维持。比较两组诱导前(T0)、维持后15 min(T1)、维持后30 min(T2)的收缩压(S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的手术前后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比较两组术后2 h、24 h的血清中皮质醇(Cor)、超敏肌钙蛋白(cTnI)浓度水平。结果 T0时,两组的SBP、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A组的SBP、HR、MAP高于B组(P<0.05)。术前,两组的SOD、GSH-P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A组的SOD、GSH-Px低于B组(P<0.05);术后2 h、24 h,A组的血清Cor、cTnI浓度水平均优于B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的麻醉效果更佳,能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呼吸动力学稳定,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
低钙血液透析滤过对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杨文凭, 洪清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15-17. 
摘要 ( 32 )   PDF (43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低钙血液透析滤过对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方法 将在福建省南安市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1例,其中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为对照组,以低钙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为研究组。比较在透析前、后的血压指标及血液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统计不良反应。结果 透析前血压指标及血液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透析后的血压指标及血液指标较透析前下降,研究组更低(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更低(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透析治疗中,实施以低钙透析液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下,可显著降低患者在治疗后的血压指标水平,改善血液相关指标,提升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理想。
基于CDFI探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血脂、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蔡晓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18-20. 
摘要 ( 34 )   PDF (46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基于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血脂、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榜山卫生院确诊的98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的CDFI检测结果分为颈动脉病变组(n=46)和单纯高血压组(n=52)。所有受试者均接受每日定时血压检测和血脂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和血脂指标。结果 颈动脉病变患者的TG、TC、LDL-C水平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病变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SBPV和DBPV水平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斑块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血压水平均高于IMT增厚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示,血脂和血压变异性与患者IMT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脂、血压变异性是导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上严格控制和诊断患者的血脂和血压水平,有助于减缓高血压患者的疾病进展。
免疫球蛋白与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机制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石宪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21-23. 
摘要 ( 33 )   PDF (56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与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的药理机制以及对心肌酶、肌钙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曹县人民医院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VMC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1)、对照组(n=31),前者给予免疫球蛋白与维生素C治疗,后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组间心肌酶、心肌损伤指标、免疫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肌重塑指标。结果 用药后,观察组心肌肌钙蛋白1(Cardiac troponin 1,cTnl)、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脑钠肽(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Acid kinase isoenzyme,CK-MB)较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较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ype I 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eptide,PINP)、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Type I collagen pyridine cross-linked terminal peptide,ICTP)、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one,TGFβ1)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CD3+、CD8+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D4+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4周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VMC患儿选择免疫球蛋白联合维生素C进行治疗,对改善患儿机体免疫情况、减轻心肌损伤程度、抑制心肌重塑具有积极意义,且优化后的用药方案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合呼吸锻炼对老年AECOPD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
刘乔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24-27. 
摘要 ( 26 )   PDF (530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ARP)结合呼吸锻炼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AECOPD并CHD患者为例,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CARP治疗,观察组另加用呼吸锻炼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运动耐受力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R、RR、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AECOPD并CHD患者采取CARP结合呼吸训练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受状况,值得推广。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
李英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28-30. 
摘要 ( 53 )   PDF (63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内皮功能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血液流变学指标、脑血流动力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一氧化氮(NO)高于对照组,血栓素(TXA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 反应蛋白(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CP)、红细胞压积(PCV)高于对照组,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予以急性脑梗死患者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患者康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人群防治
社区服务中心与医院互动式健康管理干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运用效果
许怀亮, 赖宏彬, 朱越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31-34. 
摘要 ( 29 )   PDF (59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社区服务中心与医院互动式健康管理干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12月在上海市松江区九亭医院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3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150)和对照组(n=150)。两组均给予社区服务中心干预,同时观察组另加行医院互动式健康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压水平、自护能力以及依从性。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压水平较低,自护能力以及依从性均较高(P<0.05)。结论 应用社区服务中心与医院互动式健康管理干预,不仅能合理控制患者血压水平,还能提高其自护能力,改善遵医行为。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社区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平晓梅, 张洪玉, 叶晓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35-38. 
摘要 ( 24 )   PDF (57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分析高血压社区护理中采取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分组研究,时段为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根据干预方法差异进行分组,其中实施常规护理患者设为对照组,共有50例;另外实施健康教育患者设为观察组,共有50例。从干预前后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行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并发症情况观察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 相比于干预前,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出现一定下降(P<0.05),而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均要显著更低(P<0.05)。相比于干预前,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评分均出现一定上升(P<0.05),而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均要显著更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在各维度健康知识知晓率方面,观察组均要显著更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在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要显著更低(P<0.05)。结论 在高血压社区护理中采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增强自我管理行为,有效控制血压,从而降低并发症风险。
护理
高血压急症健康宣教中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干预后血压水平的影响
陈丽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39-41. 
摘要 ( 31 )   PDF (57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高血压(EH)急症患者行个体化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数据取自厦门市第五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70例EH急症患者,“双盲法”分为参照组(35例,传统护理)、延续组(35例,个体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干预前比较血压水平无差异(P>0.05);干预后较参照组,延续组SBP、DBP指标更低;ESCA评分更高;延续组服药依从率(97.14%)高于参照组(82.86%);延续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71%)低于参照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提高EH急症患者的自护能力、服药依从性,稳定血压,值得推崇。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沈仪, 杨惠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42-44. 
摘要 ( 27 )   PDF (62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漳州市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法进行平均分组,组别包括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量化评估策略所开展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血压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其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降低机体血压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胃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实施基于希望理论移情护理的效果
黄玉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45-47. 
摘要 ( 35 )   PDF (64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胃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基于希望理论移情护理工作的效果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胃溃疡合并高血压护理研究提供一点帮助。方法 研究中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院内的100例胃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抽取方式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取常规模式、基于希望理论移情护理模式开展两组护理工作,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临床指标变化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前相关数据信息经统计学处理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不同护理后两组临床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整体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更低,组间差异(P<0.05);两组溃疡愈合率、血压控制优良率、生活质量状态评分等数据信息经统计学处理后,观察组溃疡愈合率与血压控制优良率更高,生活质量状态评分得到明显提升(P<0.05)。结论 将基于希望理论移情护理模式运用到胃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可促进患者康复,将临床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对患者生活质量状态产生积极影响,提高患者满意度。
高血压合并乳腺癌静脉输液港置管化疗患者行风险防范管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钟翠萍, 程丽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48-50. 
摘要 ( 34 )   PDF (63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依据研究设计要求,在风险防范管理护理下,评估其对高血压合并乳腺癌静脉输液港置管化疗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 研究期(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内,入组案例对象(高血压合并乳腺癌静脉输液港置管化疗患者)60例,经随机数字分组后,分别对案例对象应用风险防范管理护理(观察组,n=30)与常规护理(对照组,n=30),对比在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与留置时间、静脉输液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的差异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且导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静脉输液港置管感染、局部血肿、机械性静脉炎、血管栓塞等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血压指标(舒张压、收缩压)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风险防范管理护理模式融入高血压合并乳腺癌静脉输液港置管化疗患者中,护理效果显著,可参考实施。
全面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陈云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51-53. 
摘要 ( 34 )   PDF (66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全面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接收的64例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32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抑郁、焦虑)评分与重症监护室入住天数、总住院天数。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均下降,研究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重症监护室入住天数、总住院天数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调整心理状态,避免长时间住院,推动病情良好进展。
放松式心理护理结合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改善高血压合并骨折患者功能康复效果的分析
彭瑜, 刘娅泥, 周良平, 杜璇, 文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54-56. 
摘要 ( 41 )   PDF (72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放松式心理护理结合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改善高血压合并骨折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 根据入选标准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放松式心理护理结合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血压、康复指标、功能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对比收缩压、舒张压、BI评分、FMA评分均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更低,且均低于护理前(P<0.05);BI评分、FMA评分更高,且均高于护理前(P<0.05);两组对比,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0.05),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放松式心理护理结合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在高血压合并骨折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运动功能,缩短预后康复时间,促进血压稳定。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
文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57-60. 
摘要 ( 29 )   PDF (68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接收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研究组(给予系统性护理),各35例,观察比较两组的心率、 心功能及负性情绪变化。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的心率及QT离散度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QT间期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及心排血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率及心功能,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术前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合并食管癌患者手术耐受性的影响
金旋, 邱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61-63. 
摘要 ( 32 )   PDF (688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术前综合护理加健康教育用于高血压伴食管癌患者对其手术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食管癌总共60例患者,经抽签法将其中30例归为对照组(依据常规进行护理),另30例归为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术前综合护理及健康教育),统计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得分、不同时间血压值及手术耐受性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HAMA及HAMD得分和血压相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HAMA及HAMD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血压比对照组更趋于正常(P<0.05)。观察组的手术耐受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综合护理加健康教育用于高血压伴食管癌患者,能减轻其负面情绪,控制其血压水平,提升其手术耐受性,值得采用。
舒适护理提升麻醉复苏室恢复期高血压患者安全性和舒适度的效果
陈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64-66. 
摘要 ( 31 )   PDF (70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提高麻醉复苏室内恢复期高血压患者舒适度及安全性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麻醉复苏室内接收的恢复期高血压总共80例患者,经抽签法分成对照组(结合常规方案提供护理)和观察组(除前组措施外加以舒适护理),各40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舒适度得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血压水平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血压水平均较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压水平比对照组更趋于正常(P<0.05)。观察组各项舒适度得分均超过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躁动、低温寒战、低氧血症、低血压等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提高麻醉复苏室内恢复期高血压患者舒适度及安全性,维持其血压水平稳定,值得采用。
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陈燕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67-69. 
摘要 ( 24 )   PDF (70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ICU)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医院ICU内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30例/组。对照组与研究组中分别选择常规护理、标准化护理程序,对比心功能指标、舒适度评分、治疗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中NT-proBNP水平更低,研究组中舒适度评分更高(P<0.05)。对比于对照组,研究组ICU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而该组护理总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 在心力衰竭ICU治疗时,对于患者应用标准化护理程序可改善心功能,提升舒适度,缩短治疗时间,使其更加满意于护理服务。
单元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谢琴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70-73. 
摘要 ( 24 )   PDF (71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单元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将2019年1-12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12月入院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对策,观察组患者术后采取单元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量表九个维度评分及其总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八个维度评分及其总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83.64%)(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采取单元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心理、精神状态的改善,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冠心病专科护理
“四化”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时间及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陆罕, 张静, 江秀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74-76. 
摘要 ( 27 )   PDF (770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四化”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急性心梗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共计84例急性心梗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为分组处理方法,将入组患者均分且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均n=4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四化”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首次心电图时间、院前急救时间以及转运入院与发病时间差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6%,低于对照组的1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化”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梗患者急救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以及心功能改善等均具有积极影响,值得借鉴、应用。
运动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对心理状态、心功能的影响
符凤莲, 何钰涓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77-79. 
摘要 ( 27 )   PDF (71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对患者心理状态、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从德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中抽取70例,具体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以随机动态原则分为对照组35例,实验组35例,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运动康复护理,并对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功能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更高、血浆NT-proBNP明显低、6 min步行实验指数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运动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功能,对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效果的研究
许佳怡, 张真真, 陈俊彦, 陈岭, 申丽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80-83. 
摘要 ( 45 )   PDF (80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延伸护理服务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因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治疗后稳定出院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出院后采用传统的康复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延伸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的心功能疗效以及护理前后的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生活的能力量表(ADL)、家庭功能评估表(APGAR°)、幸福程度评价量表(MUNSH)、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研究组心功能疗效(90.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两组护理后6MWT距离均长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CSM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CSM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ADL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APGAR、MUNSH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PGAR、MUNS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延伸护理服务可有效提升稳定期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心功能疗效,改善6MWT距离,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的不良情绪。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伟莉, 聂立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84-86. 
摘要 ( 33 )   PDF (73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讨论全方位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入选的44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主要于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接受病情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与研究组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全方位护理。观察指标: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输出血量心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躯体、心理、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方面的生活质量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方位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而言,有积极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
基于FMEA模型的康复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对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
陈娟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87-89. 
摘要 ( 29 )   PDF (79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型的康复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实施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定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共计7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以简单随机抽样法为分组处理方法,将入组患者均分且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均n=3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FMEA模型的康复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72%,明显较对照组的22.86%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更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6个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基于FMEA模型的康复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心功能改善以及生活质量提升均可起到积极影响。
个体化护理联合图文健康宣教对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邱淑丽, 魏美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90-93. 
摘要 ( 20 )   PDF (750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个体化护理联合图文健康宣教对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参照组(个体化护理)和试验组(个体化护理联合图文健康宣教),各44例,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干预前研究对象遵医行为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遵医行为评分各指标评分比参照组高(P<0.05),干预前研究对象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联合图文健康宣教可显著提升患者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运动干预联合针对性心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黄雪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1):  94-96. 
摘要 ( 35 )   PDF (72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运动干预结合针对性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陆军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接受治疗患者(n=78)依据随机排列表法平均分成两个组别,分别用对照组(n=39,采取运动干预)、实验组(n=39,采取运动干预+针对性心理干预)表示,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进行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进行不同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进行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无明显差异(P>0.05);进行不同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LVEF分数远高于对照组,而LVEDd指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运动干预与针对性心理干预结合并运用于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适合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