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13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3-03-15
临床研究
hs-cTnI、HMGB1、sTLT-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MACE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谢冰华, 赖婷婷, 傅萍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3-5. 
摘要 ( 34 )   PDF (232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在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ACS患者(n=72)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MACE,把所有纳入患者分成MACE组(n=15)和无MACE组(n=57)。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HMGB1与sTLT-1含量,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检测患者hs-cTnI水平。结果 术后24 h,MACE组的hs-cTnI(1.38±0.31)μg/L、HMGB1(71.35±11.31)pg/mL、sTLT-1(671.94±112.50)pg/mL均明显高于无MACE组(1.17±0.33)μg/L、(63.87±11.07)pg/mL、(601.12±102.3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hs-cTnI、HMGB1、sTLT-1以及三者联合预测MACE的AUC分别为0.654、0.662、0.727和0.780(95% CI:0.500-0.808、0.527-0.797、0.597-0.856、0.656-0.903,P<0.05)。结论 hs-cTnI、HMGB1、sTLT-1参与ACS的发展,在ACS患者PCI术后MACE预测中具有重要价值。
麝香保心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丁成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6-8. 
摘要 ( 309 )   PDF (30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CH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明尼苏达生活量表(MLHFQ)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93.33%)高于对照组(75.56%),治疗后LVEDD[(52.04±4.16)mm]低于对照组,LVEF[(64.69±4.94)%]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415.68±40.22)m]长于对照组,MLHFQ评分[(25.74±4.11)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9%)与对照组(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HF患者中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改善心功能,提升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血清Hcy、LPPLA2、PTX3水平与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
沈凤珍, 沈振梁, 谢芳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9-11. 
摘要 ( 41 )   PDF (38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正五聚蛋白3(PTX3)与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将其分为未硬化组(n=30,cIMT<0.90 mm)、增厚组(n=50,0.90 mm≤cIMT≤1.30 mm)、斑块组(n=40,cIMT>1.30 mm)。比较三组患者血清Hcy、LPPLA2、PTX3水平。分析血清Hcy、LPPLA2、PTX3水平与cIMT水平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Hcy、LPPLA2、PTX3水平联合预估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 三组患者血清Hcy、LPPLA2、PTX3水平比较,斑块组[(18.24±1.91)μmol/L、(144.60±10.37)μg/L、(8.03±1.45)μg/L]均高于增厚组[(16.39±1.78)μmol/L、(138.53±9.93)μg/L、(6.74±1.31)μg/L]及未硬化组[(14.58±1.65)μmol/L、(131.55±9.62)μg/L、(5.21±1.2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Hcy=36.042,PHcy<0.001;FLPPLA2=14.619,PLPPLA2<0.001;FPTX3=38.425,PPTX3<0.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Hcy、LPPLA2、PTX3水平与cIMT水平均呈正相关(rHcy=0.823,PHcy<0.001;rLPPLA2=0.655,PLPPLA2=0.002;rPTX3=0.792,PPTX3<0.001)。ROC曲线中,血清Hcy、LPPLA2、PTX3水平联合预估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70.00%。结论 血清Hcy、LPPLA2、PTX3水平与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为正相关,临床可根据其血清Hcy、LPPLA2、PTX3水平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利于及时制定治疗方案,预防、控制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程度。
甘肃地区汉族ACS患者ApoE及SLCO1B1基因多态性分布研究
王博雯, 谢萍, 李燕玲, 闫恒瑜, 高奋堂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12-15. 
摘要 ( 39 )   PDF (407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初步了解甘肃地区汉族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SLCO1B1和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点,同时探讨其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将243例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入住的ACS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采用聚合酶联反应对患者血样进行SLCO1B1及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分析其多态性分布情况,并对空腹血脂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本研究ACS患者血液样本中共检测到6种SLCO1B1基因型,其中以耐受较高型*1b/*1b、*1a/*1b、*1a/*1a为主,分别占比44.4%、35.4%、5.3%,耐受中等型*1a/*15、*1b/*15、*1a/*5分别占比4.5%、9.9%、0.49%,耐受较低型只检测出占比0.4%的*15/*15基因型,未检出*5/*5、*5/*15型。SLCO1B1等位基因*1b、*1a、*15占比分别为55.52%、32.13%、12.35%。受检患者血样中共检测到6种ApoE基因型,一般型E2/E4、E3/E3占比分别为0.8%、77.00%,有害型[E3/E4(14.0%)、E4/E4(1.2%)],有益型[E2/E2(0.4%)、E2/E3(6.6%)]。ApoE等位基因E2、E3、E4占比分别为6.7%、80.45%及12.85%。在各血脂水平方面,不同的SLCO1B1和ApoE基因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肃地区汉族ACS患者SLCO1B1基因以耐受较高型 (*1a/*1a、*1a/*1b、*1b/*1b)为主,占比85.1%,ApoE基因以一般型 (E2/E4、E3/E3) 为主,占比77.8%,初步预估绝大多数ACS患者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较好。
心电图诊断起搏器介导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
朱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16-18. 
摘要 ( 48 )   PDF (44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电图诊断起搏器介导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100例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起搏器的植入位置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右心室间隔起搏,对照组患者给予右心室心尖起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Tp-Te间期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V2导联Tp-Te间期不具有明显差异,但V3和V4导联Tp-Te间期研究组患者要比对照组显著偏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室性早搏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指标发生率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而研究组患者在心动过速指标的发生频率是(108.5±2.5)次/min,比对照组患者的(124.5±3.5)次/min明显偏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电图对于诊断起搏器介导性快速心律失常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能够及时诊断出心律失常等情况,并且诊断发现右心室间起搏Tp-Te间期,有助于降低心动过速的发生频率。
芪红汤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罗玉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19-21. 
摘要 ( 73 )   PDF (517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芪红汤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探究该治疗方法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福建省武夷山市中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芪红汤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探究两种不同干预方式对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98.0%)优于对照组(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LVEDd、LVESd水平有所下降,LVEF水平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患者LVEDd、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1例(2.0%)心力衰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芪红汤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具备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Hcy水平与其心肾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邓微微, 叶水芬, 钟锦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22-25. 
摘要 ( 40 )   PDF (50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左室肥厚、颈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减退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35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根据其Hcy水平分为H1组(46例,10 μmol/L≤Hcy<15 μmol/L)、H2组(46例,15 μmol/L≤Hcy<20 μmol/L)、H3组(43例,≥20 μmol/L),另选同期老年高血压患者(40例,Hcy<10 μmol/L)设为单纯高血压组,同期健康老年人40例设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的Hcy、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比较五组患者Hcy、LVMI、LVEF、IMT、Scr、BUN水平的差异,并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Hcy与LVMI、LVEF、IMT、Scr、BUN的相关性。结果 H3组、H2组、H1组、单纯高血压组的LVMI、IMT、Scr、BUN均高于正常对照组,LVEF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3组、H2组、H1组患者的LVMI、IMT、Scr、BUN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1组、H2组、H3组LVMI、IMT、Scr、BU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3组、H2组、H1组的左室肥厚、颈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减退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3组的左室肥厚检出率、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肾功能减退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Hcy水平与LVMI、IMT、Scr、BUN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Hcy水平与心肾靶器官损害相关指标有明显的相关性,测定Hcy水平可在一定程度预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心肾靶器官损害的严重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生脉苓桂救心汤在改善老年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中的应用
上官昌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26-29. 
摘要 ( 35 )   PDF (53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生脉苓桂救心汤在改善老年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中医证候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属双盲法,时间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龙岩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射血分数降低型老年患者92例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苓桂救心汤,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T-proBNP、6MWT试验结果以及生活质量(MLHFQ)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LVEDD、LVEF、血浆NT-proBNP、6MWT以及MLHFQ数据无差异(P>0.05),经治疗,与对照组对比,中医证候积分、LVEDD、血浆NT-proBNP、MLHFQ观察组更低(P<0.05);LVEF、6MWT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生脉苓桂救心汤在改善老年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中效果显著,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升生活质量。
高血压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及对血压的影响
李晓锋, 陆璐, 吴文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30-32. 
摘要 ( 46 )   PDF (63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及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在本院救治的75例高血压合并子宫肌瘤患者(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分组,组别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7)。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血压水平、卵巢功能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压水平较低,卵巢功能的改善情况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与对照组(86.4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相比而言,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更有助于纠正血压,调节卵巢功能,促进术后恢复。
护理
全面护理在ICU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分析
赖少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33-36. 
摘要 ( 50 )   PDF (593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全面护理在ICU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方法 收治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00例ICU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一组是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责任心、护理积极性、护理技能、风险应急能力、病房清洁质量、用药护理质量、饮食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面护理在ICU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改变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并调整血气指标,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有效率,对控制并发症也有一定的意义,值得广泛推荐。
心理护理在高血压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刘艺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37-39. 
摘要 ( 47 )   PDF (63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高血压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80例高血压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均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根据患者姓氏笔画顺序分组,对照组为4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同为40例,与心理护理联合,对比血压水平、心理状态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抑郁、焦虑和压力评分更低,满意度总分更高(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控制高血压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血压水平,对负面情绪有缓解作用,也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集束化管理护理对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压及肾功能的影响
蓝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40-42. 
摘要 ( 37 )   PDF (608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集束化管理护理对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压及肾功能的积极作用。方法 将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将100例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分组,观察组50例实施集束化管理护理,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压水平、肾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肾损害开展集束化管理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研究和推广。
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结合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陈雅惠, 朱凯凤, 洪志评, 邓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43-45. 
摘要 ( 33 )   PDF (62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结合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0年2月至2021年2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参照组(康复护理)和试验组(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结合康复护理),各30例,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对象干预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峰值功率(PP)、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量呼气容积(FEV1)/FVC、代谢当量值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LVEF、PP、FVC、FEV1/FVC、代谢当量值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对象干预前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精神健康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将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结合康复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后,能提高其心肺储备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
郭小燕, 郭美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46-48. 
摘要 ( 40 )   PDF (700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鼻出血患者为研究主体,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选择随机摸红蓝球方式,以摸蓝球者作为常规组(40例),以摸红球作为试验组(4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常规组患者中,将常规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应用于试验组患者中。针对每组患者各时期血压水平、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以及自护能力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在入院时两组血压对比,无差异(P>0.05);出院时,试验组血压低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同组组内出院时SDS得分以及SAS得分水平均低于入院时,出院时试验组患者SDS得分以及SAS得分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同组组内出院时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以及自我护理机能得分均高于入院时,出院时试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以及自我护理机能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改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纽曼系统的多学科协作健康教育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庞建萍, 李少枝, 贺青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49-52. 
摘要 ( 53 )   PDF (662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纽曼系统的多学科协作健康教育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纽曼系统的多学科协作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生活质量、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再住院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自我管理评分、6 min步行距离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纽曼系统的多学科协作健康教育可提高CHF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疾病自我管理水平,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护理中的应用
干飞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53-55. 
摘要 ( 38 )   PDF (707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接收的78例行TACE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肝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与实验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各39例,观察两组的血压变化,比较两组的栓塞后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各种栓塞后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肝癌患者在TACE治疗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预防患者栓塞后综合征的发生。
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对行冠状动脉搭桥术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
佟文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56-59. 
摘要 ( 44 )   PDF (68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对行冠状动脉搭桥术且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择取在本院就诊的8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且伴高血压患者,接收时间段介于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间。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规范分组,对照组纳入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观察组40例患者则由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开展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知识掌握率以及干预后的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血压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实施护理服务,能够提升行冠状动脉搭桥术且伴高血压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疾病管理能力,更好地稳定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基于医联体模式下的康复训练对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孟振洋, 林晓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60-62. 
摘要 ( 39 )   PDF (68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医联体模式下的康复训练对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衰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82例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联合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基于医联体模式下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心肺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最大吸气压(PImax)]的水平变化、耐力[6min步行实验(时间、距离)]的水平变化、痛苦程度[心衰口渴疼痛苦量表(CTDS-HF)]水平变化。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LVEF和PI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44/0.290,P=0.807/0.771),两组患者步行距离和时间差异均无明显差异(t=0.365/0.393,P=0.715/0.694),两组患者CTDS-HF评分无明显差异(t=0.214,P=0.830),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LVEF和PImax均显著上升,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9/2.331,P=0.017/0.022),两组患者步行距离均显著上升,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7,P=0.002),两组患者所用时间显著减短,且联合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7,P<0.001),两组患者CTDS-HF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34,P<0.001)。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衰患者应用基于医联体模式下的康复训练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并降低其痛苦程度,对其预后康复有利。
胃癌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干预的效果
蔡丽玲, 林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63-65. 
摘要 ( 37 )   PDF (70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干预在胃癌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采取随机排列法将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接收的80例胃癌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40例予以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选择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行为(CSMS)评分以及并发症,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遵医行为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遵医服药、定期复查、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的CSMS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疾病知识管理、生活管理、情绪认知管理、急救管理、症状管理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7.50%)少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能够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改善遵医行为,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个体化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依从性的影响
陈君, 张燕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66-68. 
摘要 ( 41 )   PDF (70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个体化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救治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同时观察组另予以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自我管理能力、依从性以及血压水平。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的改善情况相比对照组较好(P<0.05);观察组依从性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水平相比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 经个体化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且遵医行为也明显提升,因此可有效控制血压。
协同护理与核心肌群强化训练联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并高血压患者术后VAS与HHS评分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邱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69-71. 
摘要 ( 39 )   PDF (70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罹患老年股骨颈骨折并高血压患者予以协同护理与核心肌群强化训练联用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区间本院收治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并高血压患者作为主体展开对照分析,依据护理方式差异性,记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前组予以常规护理,后组采取协同护理与核心肌群强化训练联用,统计两组各项指标(护理满意度评估值、疼痛程度测评值、血压水平测评值、肘关节评分),展开细致观测并实施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前,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均降低,观察组更接近正常范围(P<0.05)。干预前,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并高血压患者护理期间通过予以协同护理与核心肌群强化训练联用,具有降低血压、疼痛程度,提高满意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品管圈活动与临床护理路径联用对脑梗死恢复期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ADL与NIHSS评分的影响
杨丽, 孔敏霞, 黄小云, 肖雪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72-73. 
摘要 ( 32 )   PDF (76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与临床护理路径联用对脑梗死恢复期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ADL与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 择取在本院就诊的92例脑梗死恢复期并高血压患者,接收时间段介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法规范分组,对照组4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患者则在其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恢复期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与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压水平,促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神经功能的恢复。
维持性控制护理与4R危机风险管理联用对高血压并脑出血非急性期患者血压及BI指数分析
林小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74-77. 
摘要 ( 45 )   PDF (728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并脑出血非急性期患者接受维持性控制护理联合4R危机风险管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选取对象均为本院经临床检查确诊的高血压并脑出血非急性期患者,符合研究需求者共计6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规范化处理,将其分别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联合应用维持性控制护理+4R危机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水平、BI指数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对比分析对照组、观察组血压水平、BI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采取对应护理措施以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具有突出优势,数值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BI指数比对照组较高,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较低,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并脑出血非急性期患者接受维持性控制护理联合4R危机风险管理干预具有理想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波动情况,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护理效果观察
谢玉涓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78-80. 
摘要 ( 35 )   PDF (727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6名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血压患者,以随机取数分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压(舒张压、收缩压)水平、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总胆红素(TBiL)]水平、高血压所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水平及肝功能指标水平均要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所致临床症状(头晕、头痛、颈部不适、乏力)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与肝功能指标,能缩短高血压所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集束化护理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护理中的应用
路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81-83. 
摘要 ( 30 )   PDF (72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在我院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50例主动脉瓣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变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LVEDD值均降低,LVEF值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LVEDD值低于对照组,LVEF值高于对照组,两组干预后LVEDD、LVEF值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瓣周漏、压疮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6.00%,且观察组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3.41±1.02)d显著短于对照组(5.97±1.23)d(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提升TAVI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风险管理结合维持性控制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效果分析
曾丽青, 刘亚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84-86. 
摘要 ( 33 )   PDF (791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结合维持性控制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88例,遵循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结合维持性控制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总分、心境状态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IM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OMS-SF评分、GC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POMS-SF评分较护理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GCS评分较护理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POMS-S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护理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险管理结合维持性控制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生活能力和心理状态,适合在临床进行实施和开展。
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对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欧丽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87-89. 
摘要 ( 26 )   PDF (74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基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的护理干预应用在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lensive intrac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血压、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的66例重症HICH患者,全部受试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纳入33例,提供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纳入33例,提供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评价组间血压、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并发症情况。结果 (1)干预前,组间血压、GQOLI-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低于对照组,且GQOLI-7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HICH患者采用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多学科协作护理新模式在慢阻肺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陈志妹, 陈梓塬, 陈婷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90-91. 
摘要 ( 27 )   PDF (77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慢阻肺合并高血压中多学科协作护理运用效果及影响。方法 遴选62例慢阻肺合并高血压患者研究,病例收集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依据入院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辅以一般护理,观察组行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比效果,如血压水平、肺功能等。结果 血压水平:干预后,与之对照组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干预后,观察组一秒用力呼吸容量(FEV1)、一秒率(FEV1/FVC)表现出更高的水平,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在社会功能、躯体健康等指标方面,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阻肺合并高血压中多学科协作护理可改善其肺功能,加强血压控制效果,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综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陈洁, 黄晓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8):  92-96. 
摘要 ( 62 )   PDF (76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心率变异性(HRV)是指在一段时期内窦性心律的周期性动态改变。24 h动态心电图的HRV时域、频域指数的测定对于评价自主神经的运动、平衡及相关的病理状态是非常必要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高血压患者影响心率变异性增大,与心血管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增高有关,改善HRV可能有益于改善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