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春晓,李静,马珊珊.微信群管理模式下的延伸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1):19-22. [2] 钟艳.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7):86-87,90. [3] 哈娜娜,李琳,张仕杰.纽曼健康系统干预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6):1300-1304. [4] 刘晓华,李卫峰,李文娟,等.赋能理论指导多学科协作健康教育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2):1-4.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 [6] 胡象岭,田春凤,孙方尽.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J].心理学探新,2014,34(1):53-56. [7] 施小青,曹伟新,吴蓓雯,等.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量表的初步构建[J].护理研究,2012,26(35):3347-3350. [8] 龚开政,张振刚,张昕,等.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与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29-31. [9] 金丽萍,荣晓珊,江会,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0):1143-1148. [10] 刘芳.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29):71-73. [11] 杨玉辉,葛金菱,姚玉梅,等.基于IMB 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护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9):193-196. [12] 常方圆,韩金桃.持续性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5):691-6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