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1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1-15
临床研究
冠心方加减联合早期溶栓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马国强, 杜永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3-5. 
摘要 ( 35 )   PDF (221KB) ( 1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冠心方加减联合早期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STEMI患者96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每组48例。常规组患者给予早期溶栓治疗(发病至溶栓时间≤3 h),治疗组患者给予早期溶栓治疗联合冠心方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1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LVEDD显著降低,LVEF升高,且常规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的hs-CRP、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的各指标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方联合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有助于改善STEMI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低强度电刺激耳迷走神经治疗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熊鹿, 刘云兵, 吴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6-9. 
摘要 ( 52 )   PDF (342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低强度电刺激耳迷走神经治疗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接诊符合纳入标准的130例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试验组给予耳迷走神经刺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尼可地尔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和运动耐量(平板运动总时间和开始运动至ST段压低0.1 mV时间)的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板运动总时间、开始运动至ST段压低0.1 mV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强度电刺激耳迷走神经能提高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低分子肝素钠配合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
陈瑞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10-12. 
摘要 ( 43 )   PDF (350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钠配合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疗效及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1-12月在本院救治7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均给予拉贝洛尔治疗,同时观察组另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子宫动脉血流指标、妊娠结局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动脉血流指标均相比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相比对照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低分子肝素钠配合拉贝洛尔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子宫动脉血流,且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相对较低。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
杨慧菁, 温旭升, 文建卿, 何洁卿, 冯瑛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13-15. 
摘要 ( 37 )   PDF (56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6月在我院肾内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00例慢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入组时均进行血常规、血脂检测,计算MHR水平,根据MHR结果分为高MHR组、中MHR组与低MHR组。随访调查患者1年内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各组患者1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患者并发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以及分析MHR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高MHR组1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中MHR组、低MHR组(P<0.05)。经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MHR、C反应蛋白升高是血透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当MHR的诊断临界值为0.395时,其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临床效能最高,敏感性68.00%、特异性52.30%。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与高MHR水平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动态监测MHR水平变化预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分割线,及早干预,为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基层医院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在A型主动脉夹层的应用研究
马超群, 杨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16-19. 
摘要 ( 45 )   PDF (656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县级医院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提取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于莱州市人民医院就诊并于术中证实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前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观察主动脉瓣反流情况及对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观察术后死亡患者和生存患者术前升主动脉根部内径、主动脉瓣反流情况、有无心包积液、左室收缩功能有无减低。结果 术前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对A型主动脉夹层的检出率为87.5%,术前床旁超声提示明显主动脉瓣反流者18例,手术方式大部分需要Bentall或主动脉窦成型术,死亡患者与生存患者相比,术前超声提示主动脉瓣反流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高血压、升主动脉根部内径、心包积液量和左室收缩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县级医院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对A型主动脉夹层检出率较高,彩色多普勒对主动脉瓣反流情况的观察可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并对手术结局的判断有预测价值。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术后的有效性分析
陈希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20-22. 
摘要 ( 221 )   PDF (481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接诊的AMI患者106例,所有入选者均接受PCI治疗。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治疗,实验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血液流变学[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以及生化指标[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心肌肌钙蛋白T(human cardiac troponin,cTnT)、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1 , CT-1)]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ESR、FIB、PV)与生化指标(MIF、cTnT)水平均降低,CT-1水平升高,且实验组的各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有助于优化血液流变学,改善血清MIF、cTnT、CT-1水平。
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血瘀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炎性因子的调控作用研究
涂蓉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23-25. 
摘要 ( 23 )   PDF (48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调控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血瘀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炎性因子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检验两组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水平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一氧化氮(66.9±2.3)μmol/L、血清内皮素(63.5±2.2)%、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137.5±16.0)%、同型半胱氨酸(9.6±1.4)μmol/L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9.4±2.3)mg/L、白细胞介素-6(17.5±3.2)μg/L、肿瘤坏死因子-α(18.5±4.0)μg/L、细胞间黏附分子-1(87.6±5.4)ng/L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血瘀证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口腔矫治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分析
陈娟娟, 黄珠妹, 陈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26-28. 
摘要 ( 46 )   PDF (53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口腔矫治器(oralappliance,OA)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文中将我院收治的90例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均提供OA治疗,针对患者治疗后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AHI、LAaO2、ODI、SBP、DBP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治疗后1个月、3个月患者AHI、ODI、LaSO2治疗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O2升高,而AHI、ODI则降低,且以治疗后3个月低于治疗后1个月;治疗前患者间SBP、DBP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均降低,并以治疗后3个月低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经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提供OA治疗具有满意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
针灸推拿联合高压氧方案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张浩, 陈黎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29-32. 
摘要 ( 39 )   PDF (56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针灸推拿+高压氧方案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住院部收治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推拿进行治疗,对其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治疗后观察组颅内血肿量、血肿周围的水肿面积、神经损伤程度的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阻力指数(RI)、颅内压水平(IP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针灸推拿以及高压氧进行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认知功能,降低颅内压,使患者能够正常生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护理
趣味化护理联合家庭协同干预对先心病患儿的影响
林碧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33-35. 
摘要 ( 46 )   PDF (59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趣味化护理联合家庭协同干预对先心病患儿心功能、情绪状况等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先心病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30),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趣味化护理联合家庭协同干预,就两组患儿心功能与情绪状况进行评定对比。结果 离院时研究组患儿LVESD、LVEDD均低于对照组,LVEF、LVS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儿SCARED量表评定的四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趣味化护理联合家庭协同干预应用于先心病患儿围术期有助于促进患儿术后早期心功能改善,稳定围术期情绪状况。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心脏康复对胃癌合并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林理真, 蔡宝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36-38. 
摘要 ( 37 )   PDF (67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心脏康复用于胃癌伴冠心病患者对其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胃癌伴冠心病合计60例患者,结合抽签法将其中30例归为对照组(常规提供治疗以及护理),余下30例归为观察组(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心脏康复),比较两组开始干预前、结束干预后的心功能、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得分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得分高出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疾病医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和情绪认知管理方面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及总分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及总分高出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水平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心脏康复用于胃癌伴冠心病患者能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其心功能和自我管理行为,值得采用。
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情志护理促进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腹部手术后恢复的效果
陈颖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39-41. 
摘要 ( 39 )   PDF (65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罹患糖尿病同时伴发高血压患者接受腹部手术治疗后,落实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情志护理的效果。方法 择取在本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并患有糖尿病与高血压的患者76例,入院时间段介于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间,施计算机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纳入患者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患者给予穴位贴敷的同时,配合中医情志护理。将组间血压指标、血糖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展开比对,同时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工作落实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接受腹部手术治疗后,实施穴位贴敷干预的同时配合中医情志护理,可控制血糖及血压水平,促进术后机体康复,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结果导向的护理管理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心率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李倩, 郭丽, 吴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42-44. 
摘要 ( 33 )   PDF (705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探究ICU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以结果为导向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评估对患者心功能、心率、血压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 入组对象病例收集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以本院ICU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主体,纳选对象共计76例,入组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处理,将其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则应用以结果为导向的护理管理措施,对比护理效果,评估指标包含心功能水平、体征变化、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前,测定组间心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心功能测定结果表示为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组间生命体征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比两组体征水平,观察组改善效果较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以结果为导向的护理管理措施对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生命体征具有积极意义,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Gibbs反思循环理论下自我效能强化干预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黄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45-48. 
摘要 ( 31 )   PDF (663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Gibbs反思循环理论下自我效能强化干预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8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模式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Gibbs反思循环理论制定的自我效能强化模式进行干预,持续随访3个月。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心肺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用力肺活量(FVC)]及运动耐量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CDSMS)的差异;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差异。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LVEF、FVC、6MWD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定期复诊率、GSES评分、CDSMS各项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习惯改善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bbs反思循环理论下自我效能强化干预能提高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遵医行为,促进心肺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康复,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川崎病患儿家长疾病认知度和康复效果的影响
张佳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49-51. 
摘要 ( 31 )   PDF (66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川崎病患儿家长疾病认知度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随机抽样法作为分组基础,选取我院接诊的10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和试验组(常规干预),各50例,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试验组遵医依从性为98.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6.00%,差异显著(P<0.05),与参照组疾病知识掌握良好率(86.00%)相比,试验组(98.00%)显著较高(P<0.05),试验组颈部淋巴结肿大消退、黏膜充血消退、手足肿胀消退、退热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将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川崎病患儿后,可显著提升家长疾病认知度及依从度,促进康复效果的提升,值得应用。
健康意识理论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徐雅婵, 陈丽腾, 杨冬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52-54. 
摘要 ( 46 )   PDF (66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与讨论老年高血压合并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健康意识理论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文中通过借助随机抽样法将我院纳入的11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髋部骨折患者分组,常规组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以健康意识理论护理干预,各55例,重点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各指标。结果 患者间Harris总分以干预后高于干预前,组间以研究组更高,与常规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SBP、DBP同样以研究组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心血管疾病、肺部感染、脑血管疾病、再次骨折并发症发生率占1.82%,和常规组12.73%明显较低(P<0.05)。结论 健康意识理论护理的应用,不但促使患者髋关节功能有效恢复,且降低了血压水平以及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用于老年高血压合并髋部骨折中。
CITM导向的护理干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胡正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55-57. 
摘要 ( 50 )   PDF (691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慢性病轨迹(CITM)导向的护理干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我院124例老年EH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CITM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CITM导向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DBP、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DBP、SBP均降低,CITM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升高,CITM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TM组临床护理满意度96.77%较对照组82.2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TM导向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EH患者,可调节血压,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康复训练结合心理护理在踝关节骨折合并冠心病中的应用
黄小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58-60. 
摘要 ( 31 )   PDF (69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康复训练加心理护理用于踝关节骨折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本院收入踝关节骨折加冠心病合计60例患者,经抽签法将其中的30例归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剩余的30例归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得分、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护理开始前,两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得分无差异(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在焦虑、抑郁得分上比对照组低(P<0.05),在生活质量得分上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骨折移位、关节僵硬、伤口感染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出现占比是3.33%少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康复训练加心理护理用于踝关节骨折伴冠心病患者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使并发症出现减少,值得采用。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致反射性低血压患者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
韩德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61-63. 
摘要 ( 48 )   PDF (688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致反射性低血压患者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76例接受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致反射性低血压患者为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另加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不良情绪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护理事件和反射性低血压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致反射性低血压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护理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较高。
家庭自主式心脏运动康复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恢复的影响
陆敏芳, 温利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64-66. 
摘要 ( 51 )   PDF (775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家庭自主式心脏运动康复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0)、研究组(n=50),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家庭自主式心脏运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运动耐力、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最大运动功率、无氧阀水平、峰值耗氧量以及METs水平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家庭自主式心脏运动康复护理能够让患者居家后仍需接受延续照护,使患者养成良好的自护意识、提升患者的运动耐力,并保障其远期生活质量。
风险分级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DVT发生风险的影响
叶晓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67-69. 
摘要 ( 32 )   PDF (79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应用风险分级护理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10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为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05)行常规护理,研究组(n=105)行常规护理与风险分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DVT发生率、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分级护理可有效降低DVT发生风险,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健康信念模式结合心理护理对酒精依赖综合征伴高血压患者不良情绪及血压的影响
胡小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70-72. 
摘要 ( 26 )   PDF (71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于酒精依赖综合征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活动中应用健康信念模式结合心理护理的价值,分析该项护理模式对患者不良情绪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择取64例有酒精依赖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样本抽选时间均在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间。以上患者经过简单随机分组法被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纳入患者常规护理,为观察组纳入患者开展健康信念模式结合心理护理。将两组间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以及不良情绪展开比对。结果 就观察组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展开分析,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和SDS)评分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于酒精依赖综合征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活动中应用心理护理的同时开展健康信念模式可获得理想效果,其在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血压水平控制效果方面有重要作用。
KAP模式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郭丽娜, 李树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73-75. 
摘要 ( 55 )   PDF (73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知信行(KAP)模式的健康教育用于高血压伴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价值。方法 2021年1-12月本院收入高血压伴糖尿病总共98例患者,结合抽签法将其中49例归纳到对照组(以常规模式开展宣教),余下49例归为观察组(以KAP模式开展宣教),统计并比较两组开始干预前、结束干预后的血压、血糖水平和疾病知晓度情况。结果 开始干预前,两组血压及血糖水平相比无差异(P>0.05);结束干预后,两组血压及血糖水平均较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压及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知晓度是93.88%高出对照组71.43%(P<0.05)。结论 KAP模式的健康教育用于高血压伴糖尿病老年患者效果理想,能提升其疾病知晓度,更好地控制其血压和血糖水平,值得采用。
睡眠指导加生活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与睡眠质量的改善
叶柳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76-77. 
摘要 ( 26 )   PDF (790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睡眠指导加生活护理干预对妊高症患者血压与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抽取妊高症患者70例列为研究对象,患者选取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所纳入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所纳入的35例患者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步开展强化睡眠指导及生活护理。组间对比机体血压水平及睡眠质量水平。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舒张压(81.16±5.34)mmHg及收缩压(124.39±11.19)mmHg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入睡时间(1.46±0.27)分、睡眠时长(1.67±0.41)分、睡眠效率(1.24±0.26)分、睡眠质量(1.37±0.29)分、睡眠障碍(1.24±0.30)分、日间功能(1.06±0.19)分等各项睡眠质量评价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睡眠指导加生活护理干预在妊高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提升机体血压控制效果,同时显著改善整体睡眠质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冠心病专科护理
细节规范化护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林晓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78-80. 
摘要 ( 45 )   PDF (747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细节规范化护理用于冠心病重症监护室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本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72例冠心病重症监护室心肌梗死患者,按护理模式分组,参照组(n=36)行常规护理,研究组(n=36)行细节规范化护理。组间比较其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总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78%低于参照组16.67%,护理总满意率(100.00%)高于参照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规范化护理应用于冠心病重症监护室心肌梗死患者中,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总满意率,效果显著。
CGA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谢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81-83. 
摘要 ( 38 )   PDF (737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我院106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CG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CGA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屈服、回避评分降低,面对评分升高,CGA组屈服、回避评分较对照组低,面对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升高,CGA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A组护理满意度96.23%较对照组81.1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GA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可调整其应对方式,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基于LEARNS模式的心脏康复教育对PCI术后患者双心健康的影响
陈青霞, 林娟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84-86. 
摘要 ( 43 )   PDF (742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基于LEARNS模式的心脏康复教育对PCI术后患者双心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行PCI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心脏康复教育指导,观察组基于LEARNS模式开展心脏康复教育,干预为其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脏康复知识得分、心脏康复运动依从性、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以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 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心脏康复运动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康复知识CADE-QⅡ得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6 min步行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LEARNS模式的心脏康复教育能够显著提高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运动依从性,更好地促进心脏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综合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黄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87-90. 
摘要 ( 31 )   PDF (75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接收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Excel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各44例,观察两组的心理状态变化,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对症治疗同时辅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心理及生理康复。
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陈巧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91-93. 
摘要 ( 44 )   PDF (752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资料选取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期间,本次研究对象样本为冠心病患者,均为主动来我院就诊的患者,病例共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4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干预后,其心理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发展,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综述
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演变与最新研究进展
潘启荣, 陆兆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94-96. 
摘要 ( 27 )   PDF (751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RH)这一概念自20世纪50年代末被提出至今已有60余年,对于难治性高血压的探索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细化。截止至2021年,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如下:在已调整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同时使用3类抗血压药物治疗已有4周,但血压值仍高于目标值的患者。现下全世界难治性高血压患病率已达9%-18%,最大程度的优化药物治疗效果依旧是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基石。据临床试验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难治性高血压可采用基于器械的治疗方式来进行控制,如压力反射激活治疗、动静脉吻合、肾脏去神经支配等,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有效实证。由此可见,器械治疗可作为真正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最后的治疗措施。该文就难治性高血压定义的演变历史、疾病机制及最新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