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11卷 第21期 刊出日期:2021-07-25
临床研究
乌拉地尔联合利尿剂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效果观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吴传洋, 曾开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3-6. 
摘要 ( 82 )   PDF (223KB) ( 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乌拉地尔联合利尿剂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效果观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急症患者7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时间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开展乌拉地尔药物治疗,观察组开展乌拉地尔联合利尿剂治疗。对比两组高血压急症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对神经功能、血压、血脂、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2.86%),不良反应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17.14%),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MFMA评分高于对照组,HDL-C值高于对照组,LDL-C、TC、TG、血压指标(舒张压、收缩压)值低于对照组,血钾值高于对照组,血尿酸、空腹血糖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乌拉地尔、利尿剂联合治疗高血压急症,可提升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血压、血脂、生化指标水平。
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旁路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方闻, 陈美烟, 林伟巍, 齐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7-9. 
摘要 ( 57 )   PDF (306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冠脉搭桥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46例冠脉搭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生理盐水组)和观察组(23例,麻醉诱导前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组);观察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时(T2)、插管后1、5、10min( T3-T5)的BP、HR变化值,以及不同时段(T0、T3、T4、T5)两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BP、HR在T1-T5时段的数值与T0时段相比,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波动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各时段内,各指标数据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血浆NE、E含量与T0时段相比,在T3、T4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该时段内的数值变化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麻醉诱导期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使冠脉搭桥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T-proBNP、RA、AngⅡ的影响分析
徐胜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10-12. 
摘要 ( 95 )   PDF (349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4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信封法将84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42例。在利尿、强心等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组依那普利片治疗,给予实验组诺欣妥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并记录其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肾素(RA)以及血管紧张素II(AngⅡ)等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经临床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83.33%,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指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LVEDD、LVESD等指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BNP、RA、AngII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BNP、RA、AngII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心梗后心衰治疗中予以诺欣妥,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的同时,还能降低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替米沙坦对比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可能机制分析
郑巧燕, 卢惠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13-15. 
摘要 ( 349 )   PDF (374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分析替米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疗效差异,并探讨相关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12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基础治疗,除此之外A组给予替米沙坦,B组给予依那普利,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A、B两组LVEF、LVEDD;对比A、B两组SCr、BUN和mAlb;对比两组ET-1和NO;用Pearson法分析ET-1和NO与LVEF、LVEDD、SCr、BUN、24h尿mAlb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A组和B组LVEF、LVEDD、SCr、BUN、24h尿mAlb、ET-1和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LVEF升高、LVEDD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其中A组LVEF高于B组(P<0.05),A组LVEDD短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和24h尿mAl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其中A组SCr、BUN和24h尿mAlb均低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NO升高、ET-1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其中A组NO高于B组(P<0.05),A组ET-1低于B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得知,ET-1与LVEDD、SCr、BUN、24h尿mAlb呈正相关(均有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NO与LVEF呈正相关(P<0.05),与LVEDD、SCr、BUN、24h尿mAlb(均有P<0.05)。结论 与依那普利比较,替米沙坦在改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肾功能上效果更佳,与ET-1和NO变化相关。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活动耐量及心脏功能的效果分析
蔡婉琼, 叶鹭萍, 杨献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16-18. 
摘要 ( 79 )   PDF (393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活动耐量及心脏功能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拟选取本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开展研究,按照随机分化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以上基础上采取增强型体外反搏康复模式(EECP)。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各项数值变化情况,针对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数值进行检测,并统计两组活动耐量情况,包括6min步行距离、MLHFQ评分,并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 经干预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数值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数据更优(P<0.05);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和MLHFQ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7%,高于对照组78.26%(P<0.05)。结论 EECP康复模式应用于CHF患者,可改善其活动耐量,并使其心脏功能得到增强,改善心功能各项指标,可加快疾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伊普利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马金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19-21. 
摘要 ( 87 )   PDF (416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伊普利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每组48例。常规组给予依普利酮治疗,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6min步行距离(6MWT)以及心功能NYHA分级改善情况。结果 经治疗,两组的心功能指标LVEF升高以及6MWT增加,LVEDD、LVESD、NT-proBNP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的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的心功能NYHA分级较治疗前均得以改善,治疗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6,P=0.041)。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依普利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
隔姜灸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曾海燕, 李娜, 董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22-24. 
摘要 ( 100 )   PDF (438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隔姜灸联合常规治疗对心血瘀阻型胸痹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绞痛程度的影响,评价该疗法的临床疗效,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多治疗方法。方法 以等额随机匹配法对患有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共72例)进行分组,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常规治疗联合隔姜灸的试验组,各36例,治疗3月,观察评价疗效,记录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同时评估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发作程度、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隔姜灸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疼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改善心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应用价值研究
张鸿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25-27. 
摘要 ( 102 )   PDF (457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抽选于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中,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将7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内皮素-1(ET-1)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其一氧化氮(NO)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磷酸肌酸治疗对儿童心肌炎炎性因子、心肌损伤程度的影响分析
宁水根, 王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28-30. 
摘要 ( 72 )   PDF (505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儿童心肌炎患者使用磷酸肌酸治疗的效果,以及对炎性因子和心肌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之间所接收和治疗的儿童心肌炎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法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为一般组和实验组,其中一般组主要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一般组的基础上实施磷酸肌酸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分析磷酸肌酸对炎性因子以及心肌损伤的影响。结果 在治疗之后,实验组的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nsphokinase kinase,CP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 isoenzyme,CK-MB)的水平明显低于一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白介素6(血清IL-6)、白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的水平也明显低于一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和还原性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明显高于一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磷酸肌酸治疗儿童心肌炎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能够达到改善心肌损伤程度,减少机体炎症,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展。
清热活血方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的影响分析
林小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31-33. 
摘要 ( 88 )   PDF (526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清热活血方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心室重构及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给予清热活血方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室重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未容积(LVEDV)、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明显降低(P<0.05),左室重构指数(LVRI)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LVEDV、LVMI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LVRI明显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TIMI分级、TMPG分级均值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均值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清热活血方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室重构及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丙泊酚和依托咪酯用于高龄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的效果比较
钟琳, 梁建华, 何颖宜, 褚天, 邬洁文, 麦敏仪, 何仲贤, 杨琳, 江伟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34-38. 
摘要 ( 154 )   PDF (552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中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和丙泊酚、依托咪酯三种不同镇静药物复合舒芬太尼在高龄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番禺区中心医院行无痛胃镜诊疗患者200例,年龄65-75岁,高血压病史并规律服用药物,随机分为四组(R组、P组、E组和S组),每组50例。比较四组患者麻醉前(T0)、开始检查后1min(T1)、睁眼后(T2)的MAP、HR、SPO2。统计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同时对四组术后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R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在T1、T2点显著高于P组。与P组、E组比较,R组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R组比较,P组注射疼、低血压、低血氧发生率增高,E组术中肌颤发生率增高,S组体动、呛咳、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增高(P<0.05)。结论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高龄高血压患者循环、呼吸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苏醒及离院时间缩短,更适合应用于高龄高血压无痛胃镜检查中。
人群防治
强化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血压水平的影响分析
许银凤, 龚雨玲, 薛菊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39-41. 
摘要 ( 101 )   PDF (534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强化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5月至2021年1月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单双号编号法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常规方法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组予强化健康教育干预,分析两组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健康知识知晓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等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实验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健康知识知晓优良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优良率84.00%(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P<0.05);实验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接受强化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更好改善其血压水平,提高健康知识知晓度以及生活质量,且可控制并发症发生率,意义重大。
护理
心理护理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手术过程中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郑津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42-44. 
摘要 ( 54 )   PDF (219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研究心理护理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PCI手术过程中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于本院急诊收治的接受PCI手术治疗的中青年AMI患者中筛选65例开展研究,入组对象收集年限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根据收集阶段护理方案不同将65例患者分入两组。两组患者急诊PCI手术治疗的同时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辅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疾病稳定后评价两组患者对PCI手术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组更高,以上三项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青年AMI患者在接受急诊PCI手术治疗时,在规范开展常规护理同时辅以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提升患者手术依从性,为手术成功奠定良好基础,患者对护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借鉴及运用。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满意度评价
颜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45-46. 
摘要 ( 100 )   PDF (256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对策、生活质量情况、围术期护理服务满意率进行探寻。方法 收集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手术患者96例开展本次研究,就诊时间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4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归纳入研究①组;48例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归纳入研究②组。对生活质量WHOQOL-BREF评分、围术期护理服务满意率进行探寻。结果 研究②组WHOQOL-BREF量表中生存质量、自我感觉、日常活动、健康状况评分分别是(26.18±5.14)分、(23.59±3.88)分、(24.19±3.57)分、(26.11±4.58)分,围术期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3.75%,相比研究①组25.63%、(21.33±4.15)分、(18.14±2.47)分、(19.66±2.05)分、(20.18±3.69)分、70.83%而言均更高(P<0.05)。结论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手术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好,生活质量得到更好的改善,患者对围术期护理服务质量更满意。
护理延伸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观察
吴巧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47-49. 
摘要 ( 49 )   PDF (322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护理延伸对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护理效果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70例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收治)分为35例/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延伸。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与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延伸应用于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全面护理措施和护理质量分析
陈月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50-52. 
摘要 ( 39 )   PDF (334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实施全面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以及护理质量。方法 针对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间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展开分析,将其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在围术期开展全面护理,比较两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比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前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全面护理服务有助于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提高预后康复效果。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配合度及预后的改善作用评估
邹雨薇, 米秋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53-54. 
摘要 ( 52 )   PDF (361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对高血压患者提供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治疗配合度以及预后质量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间收治86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分析对象,以均等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精细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高血压护理干预,精细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对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依从性有所提升,精细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高血压指标(舒张压、收缩压)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高血压有所下降,精细组患者高血压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配合度,其机制对于后续高血压指标控制改善有积极价值,值得推广。
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护理策略分析
王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55-57. 
摘要 ( 169 )   PDF (404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对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整群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开展肺癌全肺切除术治疗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方案分为常规组(n=29)与护理组(n=29),分别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方法与护理干预方法,评估对比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血气分析指标同常规组相比更优(P<0.05);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率失常的患者中开展积极的系列护理干预方法,可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改善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效果研究
艾美花, 林一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58-60. 
摘要 ( 44 )   PDF (394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改善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CHF)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30例老年CHF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5例,两组均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另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病死率、住院时间、再发病率、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发病率20.00%低于对照组36.92%,病死率7.69%较对照组21.54%低,住院时间(14.36±3.12)d较对照组(17.69±3.46)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CHF患者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有效减轻不良情绪,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分析
陈星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61-62. 
摘要 ( 71 )   PDF (405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进行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探究,样本源自本院接收的此疾病患者,随机选取82例并抽签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统计恢复时间,比较24h止血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平均止血时间、黑便改善时间、头晕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24h止血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针对性护理能够促进快速止血,患者更为满意,值得推荐。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心律失常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胡少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63-65. 
摘要 ( 104 )   PDF (410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妊娠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选择研究病例,共纳入59例患者,均为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期心律失常患者。研究开始后秉持客观原则,在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下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共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其精神状态及日常行为进行干预确定为对照组,另一组共29例患者除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外,另采用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确定为研究组。以临床护理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结果 护理前两组负面情绪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HAMA、HAMD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更低(P<0.05),且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负面情绪,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对心律失常患儿进行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周明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66-68. 
摘要 ( 61 )   PDF (459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探究于小儿心律失常护理期间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以及舒适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作为研究主体,纳选对象共计74例,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匀划分为两组,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应用舒适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舒适度优良率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对比分析家属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所得数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依从性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于小儿心律失常护理期间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实施舒适护理对于提升患儿护理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得到患儿家属的认可,可促进其病情尽早恢复,值得借鉴推广。
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林梅金, 吴玉梅, 黄凤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69-71. 
摘要 ( 85 )   PDF (471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 研究时段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抽选出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抽选出80例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护理,而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大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抢救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服务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并且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有积极意义,值得推荐。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应激水平的影响分析
林金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72-74. 
摘要 ( 63 )   PDF (459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化急救护理流程。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负性情绪打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得分;对比两组患者的应激水平(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差异较小(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BP、DBP及HR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应急水平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可有效改善其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同时利于患者应激水平的改善。
心肺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感知控制态度、生活质量的价值研究
徐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75-77. 
摘要 ( 50 )   PDF (482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肺康复护理对感知控制态度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筛选280例作为对象研究,通过随机综合平衡法将患者平均划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纳入140例后实施研究。予以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予以观察组心肺康复护理,分析心功能、感知控制态度、生活质量等。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较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较低,生活质量(SF-36)评分较高,修订版控制态度(CAS-R)、健康促进生活方式(HPLP)评分较高,简式心境状态(POM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肺康复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可促进患者感知控制态度转变,进而改善健康行为与心境状态,有利于生活质量提升,具有实施价值。
系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彭丽延, 徐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78-79. 
摘要 ( 80 )   PDF (487KB) ( 1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系统化的心脏康复干预对介入后急性心梗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诊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06例急性心梗患者,划分到两个组别,分别包含53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系统心脏康复护理,分析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疗效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及术后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超声心动图LVEF指数高于参照组,LVESD、LVEDD指数低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系统的心脏康复方案可以提高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和行PCI术后生活质量。
萧式双C护理模式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自护能力、疾病控制的影响分析
夏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80-83. 
摘要 ( 75 )   PDF (537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萧式双C护理模式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自护能力、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诊的9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例数为46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萧式双C护理模式,通过观察社会支持、自我护理能力、疾病控制、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变化,全面评价萧式双C护理模式的价值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SRS总评分、ESCA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控控制水平92.86%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萧式双C护理模式,可强化血管性痴呆患者护理质量,促进社会支持,增强自护能力,从而提高疾病控制水平及护理满意。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姜金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84-85. 
摘要 ( 89 )   PDF (523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择2018年8月到2020年11月间收治的68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康复护理。就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作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后其心功能指标各项数值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14.71%比对照组41.18%低(χ2=6.629,P=0.010);观察组在护理后其MBI值比对照组上升幅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老年AMI患者临床中,可优化预后情况和最终效果,患者接纳度高,值得继续推广。
回授法健康教育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何燕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86-88. 
摘要 ( 75 )   PDF (543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其血压水平及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期间到我院产检的7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用回授法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27.52±5.51)mmHg和舒张压(83.18±3.29)mmH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43%高于对照组76.92%(P<0.05)。结论 回授法健康教育对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妊娠结局发挥重要作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基于情绪释放疗法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和自我效能的影响分析
许伟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89-91. 
摘要 ( 81 )   PDF (552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情绪释放疗法的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接收的9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分别接受常规心内科护理干预与基于情绪释放疗法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负性情绪、自我效能水平变化。结果 基于情绪释放疗法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GSES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基于情绪释放疗法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水平。
基于MDT指导的自我管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液体潴留的影响分析
方秀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92-94. 
摘要 ( 80 )   PDF (554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多学科团队(MDT)指导的自我管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液体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指导进行干预,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MDT指导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得分和液体潴留情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饮食管理、症状管理、药物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得分及总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液体潴留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基于MDT指导的自我管理方法有助于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且能有效改善患者体内液体潴留情况。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意义研究
徐丽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1):  95-96. 
摘要 ( 93 )   PDF (547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对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入组研究对象是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11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组依照随机法(56例/组),对比组接受常规护理,病例组在对比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Harris评分、VAS评分、DVT发生率。结果 病例组护理后Harris评分比对比组高,病例组护理后VAS评分比对比组低,病例组DVT发生率(0)比对比组(10.71%)低(P均<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感,降低DVT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