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11卷 第22期 刊出日期:2021-08-05
临床研究
早期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性及临床预后的影响分析
黄月华, 龙志锋, 冼志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3-5. 
摘要 ( 59 )   PDF (225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率变异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患者均接受AMI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进行早期心脏运动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心功能、运动能力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对照组全部窦性心博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之差>50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博个数的百分比(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指标显著增高,研究组增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研究组、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LVEF显著大于对照组,LVEDD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研究组、对照组有氧运动持续时间、氧脉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指标显著增加,研究组增加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照组(P<0.05)。结论 早期心脏运动康复治疗能够提高AMI患者心率变异性,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运动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肺动脉CTA评估急性肺动脉栓塞严重程度及右心室功能变化的应用价值研究
涂林村, 邱智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6-8. 
摘要 ( 59 )   PDF (332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肺动脉CTA评估急性肺动脉栓塞严重程度及右心室功能变化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55位急性肺动脉栓塞(APE)患者,根据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将患者分为中低危组(n=27,PAOI<50%)和中高危组(n=28,PAOI≥50%),记录所有患者的血管阻塞指数、右心室短轴最大径(RV)、左心室短轴最大径(LV)、灌注缺损指数及右心室与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RV/LV)差异,并分析RV/LV与血管阻塞指数、灌注缺损指数的相关性、右心室短轴最大直径(RVd)、左心室短轴最大直径(LVd)、右心室短轴与左心室短轴最大直径比率(RVd/LVd)、主肺动脉(MPA)、奇静脉及上腔静脉(SVC)直径评价右心室功能。结果 55例APE患者中中低危APE组27例(49.09%),中高危APE组28例(50.91%);中高危APE组血管阻塞、灌注缺损指数与RV/LV高于中低危APE组(P<0.01);APE患者中,中高危组RVd、RV/LV、上腔静脉直径、奇静脉直径及主肺动脉直径均明显高于中低危组(P<0.01),中高危组LVd明显比中低危组低(P<0.01);RV/LV与血管阻塞指数、灌注缺损指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CTA检查在评估急性APE患者的栓塞程度和右心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
尼卡地平与拉贝洛尔单独或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对孕妇血流动力学、MMP-9及AQP-9表达的影响分析
林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9-11. 
摘要 ( 61 )   PDF (37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尼卡地平与拉贝洛尔单独或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对孕妇血流动力学、MMP-9及AQP-9表达的影响分析。方法 以随机样本抽样法,收集75例我院于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25,使用尼卡地平),B组(n=25,使用拉贝洛尔),C组(n=25,使用尼卡地平+拉贝洛尔),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外周阻力、心脏指数、中心静脉压),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人水通道蛋白-9(AQP-9)表达水平。结果 三组患者临床资料(产次、年龄、孕周)具有同质性(P>0.05);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A组与B组均低于C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外周阻力、心脏指数、中心静脉压水平对比,数据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外周阻力、中心静脉压最低,心脏指数最高,三组各指标对比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MMP-9、AQP-9表达水平对比,数据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各指标水平对比,C组MMP-9、AQP-9表达水平最低,A组与B组均高于C组,数据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别与单一药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比,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MMP-9、AQP-9表达水平。
生脉散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气阴两虚证射血分数下降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郑美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12-14. 
摘要 ( 67 )   PDF (400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生脉散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气阴两虚证射血分数下降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中医证候分型符合气阴两虚证患者100例,按奇偶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观察组50例,基于对照组采用生脉散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心脏事件及心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LVEDD、BN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6MWD高于对照组,出院6个月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脉散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有显著效果,应用价值高。
Tei指数评价妊娠期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功能的研究
熊丽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15-17. 
摘要 ( 80 )   PDF (1021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肌做功指数(Tei index,Tei)评价妊娠期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市第五医院2015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妊娠期肺动脉高压患者450例,根据患者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组,其中轻度归入A组(n=300),中度归入B组(n=100),重度归入C组(n=50),全部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三组的检查结果,分析心尖四腔切面三尖瓣环室间隔(IVS)处与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RVFW)处测量的右室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的射血期(ET)、等容收缩期(ICT)、等容舒张期(IRT)、Tei指数、Tei-RVFW、Tei-IV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的ICT、Tei指数、Tei-RVEF、Tei-IVS高于A组和B组,C组的ET低于A组和B组,IRT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Tei指数、Tei-RVFW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肺动脉高压患者IVS处的ET(r=0.892)、IRT(r=0.861)、ICT(r=0.902)、ET(r=0.893)与RVFW处的ET、IRT、ICT、ET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PASP患者Tei指数、Tei-RVFW、Tei-IVS均表现出差异性,临床可将其作为妊娠期非高血压病患者右心功能评定的重要依据,为整体质量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心肌康颗粒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及作用机制观察
李夏连, 苏惠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18-21. 
摘要 ( 127 )   PDF (470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心肌康颗粒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施以心肌康颗粒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肌酶指标、肌钙蛋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磷酸肌酸酶(CPK)、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丙二醛(MDA)均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性谷胱甘肽(GS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康颗粒联合磷酸肌酸钠可明显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肌酶指标与肌钙蛋白指标,减轻患儿的氧化应激反应,治疗效果显著,且临床用药较为安全。
颈动脉斑块在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肾功能进展中的价值研究
廖文珍, 胡少明, 邹福琛, 吴奇志, 林海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22-25. 
摘要 ( 50 )   PDF (494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在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肾功能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观察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18年1-3月在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按照2009年《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和防控指导规范(试行)》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符合纳入标准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共258 例,随访时间2年,最终临床资料完整者为206例,按基线时颈动脉内是否有斑块分为颈动脉斑块组(简称斑块组)与颈动脉无斑块组(简称无斑块组)。结果 基线时,斑块组eGFR 88.86±13.34(mL/1.73m2)显著低于无斑块组eGFR 92.43±11.89(mL/1.73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2年后,斑块组eGFR 79.89±12.24(mL/1.73m2)显著低于自身基线时eGFR 88.86±13.34(mL/1.73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无斑块组2020年eGFR 91.68±12.08(mL/1.73m2)与自身基线时eGFR92.43±11.89(ml/1.73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7)。斑块组2020年eGFR 79.89±12.24(mL/1.73m2)显著低于无斑块组2020年eGFR 91.68±12.08(mL/1.73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基线无斑块的患者有117例,随访2年后,49例患者出现新发颈总动脉斑块,68例仍未发现斑块,新发组eGFR 88.21±11.64(mL/1.73m2)显著低于持续无斑块组eGFR 93.95±12.46(mL/1.73m2)(P=0.033)。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原有颈动脉斑块或者新发斑块形成可能预示着该人群更差的肾功能状态,应及早关注肾脏受损的指标,延缓肾功能的进展。
麝香通心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弹性的影响分析
雷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26-28. 
摘要 ( 81 )   PDF (530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麝香通心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4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麝香通心滴丸,治疗时程1年。比较两组血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aPWV、AA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脉压(PP)、NO、E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P、NO、E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服用麝香通心滴丸可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动脉弹性,延缓动脉硬化。
早期预警联合心智觉知干预对白血病伴高血压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及心理弹性的影响分析
杜时治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29-31. 
摘要 ( 76 )   PDF (529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早期预警联合心智觉知干预对白血病伴高血压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92例白血病伴高血压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化疗、降压及对症支持等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早期预警+心智觉知干预治疗。干预2个月,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脉压(PP)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及心理弹性量表(CD-RIS)的评分情况。结果 经过两个月治疗,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较前好转,生活质量及心理弹性均有提升,且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压显著下降(P<0.05),生活质量与心理弹性评分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 早期预警联合心智觉知干预治疗化疗期间的白血病伴高血压患者有效,有助于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弹性水平。
普罗布考辅助治疗对脑梗死合并TD2M患者血脂及炎症水平的影响分析
高艳, 李志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32-34. 
摘要 ( 47 )   PDF (553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普罗布考辅助治疗对脑梗死合并二型糖尿病(TD2M)患者血脂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广宁县人民医院脑科及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收治的96例肇庆地区脑梗死合并TD2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实验组(n=48)。对照组予二级预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普罗布考治疗,两组均治疗1年。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情况、炎症水平及神经功能。结果 实验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反应蛋白(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罗布考辅助治疗脑梗死合并TD2M患者,可以提高控制血脂水平的效果,降低炎症状态,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
人群防治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梁黎黎, 颜羽, 蒋志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35-38. 
摘要 ( 86 )   PDF (561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分析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的方法及其对于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将我院2020年1-10月期间收入并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数字方式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均接受常规方式护理干预。研究组40例均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联合进行延续性康复护理。实施对应干预护理3个月后,将两组护理前后6min步行距离(6MWD)以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护理前,其运动耐力6MWD测试结果均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对应干预后,运动耐力6MWD测试数据均得以显著性提升(P<0.05),研究组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GQOL-74问卷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4个具体方面评分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对应护理后上述各方面评分均得以显著性上升(P<0.05),研究组患者相关评分均显著性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积极有效延续性康复护理,有助于提升其运动耐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方法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黄淑贞, 林晓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39-41. 
摘要 ( 78 )   PDF (575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样本,其研究时间均在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之间。依据随机投掷骰子单双数字法将其分成常规组(43例)以及实验组(43例),予以常规组患者基础健康教育,予以实验组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每组患者临床数据;干预前后血压水平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得分。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一般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血压水平相较于常规组显著低(P<0.05)。干预后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相较于常规组显著高(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可降低血压水平,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发挥一定干预效果。
护理
合理情绪疗法联合基于分阶段行为转变理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健康行为的影响分析
鄢慧, 张秋镁, 翁朝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42-44. 
摘要 ( 35 )   PDF (626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合理情绪疗法联合基于分阶段行为转变理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82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发对患者予以分组,设为对照组、观察组,41例为一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合理情绪疗法联合基于分阶段行为转变理论,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健康行为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上述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干预前健康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行为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合理情绪疗法联合基于分阶段行为转变理论有助于老年血管疾病患者心功能恢复,也能改善其心理状态及健康行为,值得推广。
急诊护理路径结合集束化护理策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及救治效果的影响分析
胡妙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45-47. 
摘要 ( 55 )   PDF (623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结合集束化护理策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及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结合集束化护理策略,对两组急救效率与急救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启动急救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平均门-球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病情稳定成功率、复发率、再行介入术率分别为93.33%、3.33%、3.33%,与对照组73.33%、23.33%、2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护理满意率为93.33%,明显较对照组70.00%高(P<0.05)。结论 急诊护理路径结合集束化护理策略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与急救效果,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急诊内科护理措施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彭丽芳, 黄美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48-49. 
摘要 ( 55 )   PDF (61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急诊内科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将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及急诊内科护理。结果 干预前患者各项指标组间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LVEF水平高于干预前,LVESD及LVEDD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两组对比,干预组LVEF水平更高,LVESD及LVEDD水平更低(P<0.05)。两组对比,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社会交际、心理状态、疾病症状以及体力限制等各维度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急诊内科护理能够使其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均获得显著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作用研究
吴聪媛, 胡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50-52. 
摘要 ( 73 )   PDF (630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从近年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8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的40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探究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血压血脂及心率情况、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较对照组,经对观察组进行观测,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及心率情况,经观测,观察组患者的观测结果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血压血脂及心率情况,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效果。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的围手术期自我管理的应用研究
吴丽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53-55. 
摘要 ( 50 )   PDF (641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患者围术期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1-12月于本院开展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的6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划分成对照组(围术期依据常规开展护理)和观察组(除对照组护理之外加以针对性健康教育),各34例,对比两组自我管理行为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遵医服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和定期血压监测比例均高出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便秘、尿失禁、出血及心梗等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改善其围术期的自我管理行为,减少有关并发症出现,值得采用。
老年白内障合并高血压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护理质量观察
林云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56-57. 
摘要 ( 80 )   PDF (633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分析老年白内障合并高血压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白内障合并高血压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同时按照在患者围术期实施的不同护理方案进行随机分组,各46例,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同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通过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以评估其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值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与对照组患者的13.04%相比较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白内障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合并高血压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林增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58-60. 
摘要 ( 62 )   PDF (645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围术期护理对食管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88例食管癌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水平、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比对照组低,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总依从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食管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可控制其血压水平,提高预后质量,值得推广。
个案护理模式对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康复的指导应用研究
李秀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61-63. 
摘要 ( 48 )   PDF (642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个案护理模式对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康复的指导效果。方法 60例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均为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所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1组(个案护理模式)与研究2组(常规护理),各30例,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对术后康复的影响。结果 干预前研究对象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1组均低于研究2组(P<0.05),干预前研究对象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1组均低于研究2组(P<0.05),护理前研究对象生活质量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研究1组明显高于研究2组(P<0.05)。结论 对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个案护理模式后,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与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应用在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中对其负性情绪及血压水平的影响分析
胡楠楠, 赵彦姿, 方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64-67. 
摘要 ( 66 )   PDF (710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应用在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中对其负性情绪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从本院2020年1-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实施“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将两组的负性情绪、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实施“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促进其血压水平的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行为护理干预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效果、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刘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68-69. 
摘要 ( 63 )   PDF (680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行为护理干预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预后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时间范围为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之间,选取对象为51例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的自由意愿和护理人员的建议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21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以及30例采用行为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将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系统的评价后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和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比对照组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行为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不良心理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不仅如此,还能促进患者的遵医嘱行为和缩短康复时间,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高血压患者口服药物治疗期间加强用药护理的效果观察
许秋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70-72. 
摘要 ( 45 )   PDF (685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口服药物治疗期间加强用药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将其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6例)和实施强化用药护理的观察组(36例),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血压进行检测,统计两组遵医行为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血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遵医行为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5.56%)较对照组(30.56%)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高血压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给其配合实施用药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状态,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所引发的并发症还比较少。
优质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分析
米秋蓉, 邹雨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73-75. 
摘要 ( 39 )   PDF (68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差异划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以对照组护理为前提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组间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QOL评价维度分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3),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活环境、总体感觉五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有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意义。
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自我保健管理能力和血压水平的影响分析
何燕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76-78. 
摘要 ( 64 )   PDF (700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实施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对其自我保健管理能力、血压水平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间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参比组,各29例。参比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开展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血压水平、自我保健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孕妇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参比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保健管理能力各项评分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实施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孕妇自我保健管理能力,稳定孕妇血压水平,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自我技能干预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应用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李雅飞, 梁燕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79-81. 
摘要 ( 60 )   PDF (687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自我技能干预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应用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SSHF)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75例SS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我技能干预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对比两组自我效能感、负性情绪。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自我技能干预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应用于SSHF患者能有效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善其负性情绪。
个性化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分析
高伶娇, 吴群英, 谭小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82-84. 
摘要 ( 69 )   PDF (715KB) ( 1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个性化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运动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计划前后的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变化。结果 在进行运动康复护理后,观察组的血浆NT-proBNP及血清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6min步行试验和MLHF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Barthel评分(P<0.05),观察组的Mor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个性化运动康复护理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力进行有效的提高和改善。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海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85-87. 
摘要 ( 60 )   PDF (715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接收的110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干预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各5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及康复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为7.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7%,干预组的谵妄持续时间为(1.58±0.23)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82±0.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身体约束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集束化护理应用于主动脉夹层术后护理中,能够有效预防及控制术后谵妄的发生,缩短谵妄持续时间,加快术后康复进程。
临床路径式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张洁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88-90. 
摘要 ( 62 )   PDF (712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式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78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分为39人一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心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心衰二次复发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心脏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心衰二次复发率仅为7.69%,小于对照组的28.2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9.74%,大于对照组的69.23%(P<0.05)。结论 临床路径式康复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改善康复效果,降低心衰二次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中的作用研究
曾燕云, 许惠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91-93. 
摘要 ( 61 )   PDF (714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中应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78例高血压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开展麻醉复苏室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命体征变化、苏醒期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男女人数占比、年龄及平均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拔管及麻醉苏醒时间、Steward苏醒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后获得显著效果,可有效维持高血压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改善其苏醒期指标、且并发症较少。
前瞻性护理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陈冰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2):  94-96. 
摘要 ( 72 )   PDF (712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慢性尿毒症患者68例,全部患者接受院内血液透析治疗及护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前瞻性护理,随访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水平优于护理前,且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参照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水平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临床给予前瞻性护理能够较好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影响,也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护理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