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11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1-03-15
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定对瓣膜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的肾功能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值的量效关系研究
曾庆玲, 唐培佳, 徐月秀, 庞承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3-7. 
摘要 ( 34 )   PDF (44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于行瓣膜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右美托咪定对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和肾功能的影响是否存在剂量依赖性正效应。方法 连续纳入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年龄大于60岁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并且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2例连续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安慰剂组患者接受生理盐水,中剂量组患者和高剂量组患者分别接受0.5μg/kg负荷量和1.0μg/kg负荷量并随后以同样维持量输注右美托咪定。调节输注速度以获得Ramsey镇静评分为2分或3分的镇静作用。分别于术前、术后24h、术后48h收集患者的血清,测量血清NGAL水平及常规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eGFR)。结果 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风险、围术期情况以及围术期常规肾功能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之间在常规肾功能检查的平均值(如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肌酐清除率)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前血清NGAL水平无明显差异(P=0.410)。术后24h,安慰剂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的NGAL水平分别为(178.4±72.5)、(102.0±68.4)和(68.5±47.7)ng/mL(P<0.001)。术后48h,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的NGAL值无显著差异(P=0.066),但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结论 老年患者瓣膜置换术使用右美托咪定输注可预防术后肾损伤,保护肾功能且呈剂量依赖性。检测血液NGAL水平有助于发现早期的肾功能变化。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张瑞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8-10. 
摘要 ( 903 )   PDF (345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由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内在本科室就诊群体内,随机选择100例患者作为对比研究对象,患者均经本科室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分组原则为患者治疗手段的差异,其中缬沙坦结合美托洛尔治疗者纳入对照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结合美托洛尔治疗者纳入研究组,各有50例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 组间心功能指标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0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研究组2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可获得理想的反馈,不仅可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还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风险,因此,可行应用及推广。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
孙超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11-12. 
摘要 ( 45 )   PDF (36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择于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进行治疗的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纳入的这些慢性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分为两组,均得到33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同时间心功能指标、6min步行试验(6MWT)检测结果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6MWT均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小剂量呋塞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分析
林祯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13-15. 
摘要 ( 74 )   PDF (39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小剂量呋塞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AMI合并HF患者9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45例)予以小剂量呋塞米治疗,研究组(46例)予以rhBNP联合小剂量呋塞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5d后基本体征[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3.48%较对照组75.56%升高(P<0.05);治疗5d后研究组SBP、HR水平低于对照组,SpO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5d后研究组LVESD与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研究组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rhBNP联合小剂量呋塞米可提高AMI合并HF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基本体征,促进心功能恢复,还可降低MACE发生风险。
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与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邢哲, 陈珏通, 刘桂斌, 钟志雄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16-18. 
摘要 ( 29 )   PDF (43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MI-CAD)与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组,其中MI-CAD患者31例为对照组,MINOCA患者26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女性患者更多见(57.69% vs 29.03%),发病年龄更小[(56.47±8.32) vs (62.38±10.04)],有吸烟史、冠心病史、PCI史、高脂血症史的比例更低(34.62% vs 61.29%、26.92% vs 54.84%、11.54% vs 38.71%、15.38% vs 41.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水平更低(188.62±19.04 vs 211.33±18.64)μg/L、(6.46±1.05 vs 7.24±1.43)mmol/L、(191.45±17.82 vs 229.38±25.57)μg/L、(2.39±1.06 vs 3.04±1.12)mmol/L、(4.05±1.04 vs 4.76±1.2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NOCA发病年龄偏小且多见于女性患者,合并危险因素相对比较少。
米力农治疗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陈德森, 林鹏翔, 李崇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19-21. 
摘要 ( 19 )   PDF (457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米力农治疗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联合米力农治疗。将两组的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每博输出量、心排血量以及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左室短轴缩短百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用药安全性对比数据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加用米力农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利于患儿心功能的改善。
血清标志物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
陈渟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22-24. 
摘要 ( 24 )   PDF (484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血清标志物含量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PAH)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COPD合并PAH患者(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67例纳入研究组,其中29例轻度PAH,25例中度PAH,13例重度PAH;另取我院同期COPD患者52例纳入对照组。测定两组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N端-前脑钠肽(NT-proBN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两组血清ET-1、CRP、NT-proBNP、VEGF水平及PASP,并分析血清ET-1、CRP、NT-proBNP、VEGF水平与PASP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ET-1、CRP、NT-proBNP、VEGF水平及PASP较对照组高(P<0.05);重度、中度、轻度患者血清ET-1、CRP、NT-proBNP水平及PASP依次下降,VEGF水平依次上升;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ET-1、CRP、NT-proBNP水平与PASP呈正相关,VEGF水平与PASP呈负相关(P<0.05)。结论 COPD合并PAH患者机体血清标志物水平异常改变,通过测定ET-1、CRP、NT-proBNP、VEGF变化可反映PAH程度,利于临床早期诊断、治疗。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
刘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25-30. 
摘要 ( 34 )   PDF (48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05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PCI术后给予常规药物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DD以及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以及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以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瑞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同时有助于抑制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伊伐布雷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分析
庞阳, 杨晓敏, 汪沁沁, 黄志刚, 梁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31-33. 
摘要 ( 29 )   PDF (53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伊伐布雷定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托拉塞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观察两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MMP-9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衰患者给予伊伐布雷定治疗,可显著改善NT-proBNP、MMP-9水平,提升LVEF,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Hcy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邹剑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34-35. 
摘要 ( 23 )   PDF (524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选择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患者NT-proBNP、Hcy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12月收入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依那普利片,观察组: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Hcy水平低于对照组;LVESVD、LVEDVI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心功能指标显著改善,NT-proBNP、Hcy水平降低,应用效果显著。
人群防治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陈德英, 冯少馨, 陈华婕, 王静, 游少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36-38. 
摘要 ( 31 )   PDF (553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46例实施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将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血压水平及达标时间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合理饮食、规律服药、适当运动、戒烟戒酒、自我检测的遵医行为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能够提升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改善遵医行为,可使血压水平下降,提高血压达标率。
护理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袁玉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39-41. 
摘要 ( 22 )   PDF (55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7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7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遵医行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其遵医行为以及心绞痛症状,有助于心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提升。
新型护理模式在高血压合并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肖将娣, 游凤云, 吕丽霞, 方丽群, 江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42-44. 
摘要 ( 32 )   PDF (623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联合Roy适应模式在高血压合并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75例高血压合并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加强心理护理联合Roy适应模式。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癌因性疲乏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患侧水肿、血栓、肩关节活动受限、排尿困难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加用心理护理联合Roy适应模式能够改善其疲乏程度以及心理状态,较好地控制血压水平,减少血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原发性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的作用分析
李玉娟, 罗警艺, 韦翠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45-47. 
摘要 ( 24 )   PDF (621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原发性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入选时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观察对象:80例原发性乳腺癌合并高血压病例样本,以电脑Excel表格将观察对象分组,40例入对比组(常规护理)、40例入研究组(综合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均更优(P<0.05);研究组GQOL-74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对比组更高(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较对比组更高(P<0.05)。结论 在原发性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辅以综合护理,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更好控制血压水平、改善生活质量,还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可与满意,干预价值可观。
个体化康复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赵长虹, 坚贞, 李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48-50. 
摘要 ( 38 )   PDF (622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个体化康复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n=90),两组患者均能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联合开展个体化康复护理,就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CSES量表评分、WHOQOLBREF量表各领域评分均较之护理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康复护理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在提升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确切,值得开展。
整体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黄晓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51-53. 
摘要 ( 26 )   PDF (64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应用于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以简单随机抽样法纳入7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病例选取起始时间为2019年5月,截止时间为2020年7月,以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护理组(各35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整体护理。以统计学对患者心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6MWD)、一秒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各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应用于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临床护理中优势显著,具有实施意义,建议优先选择。
心理护理在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和护理质量观察
钟香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54-55. 
摘要 ( 29 )   PDF (64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讨论对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影响及分析其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将所选中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成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实行病情观察、饮食等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采用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两组数据相比,对照组的敌对、焦虑等心理得分多于观察组得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67%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4.42%,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早日康复。
循证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张雪, 张思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56-58. 
摘要 ( 25 )   PDF (64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接收的8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各40例,观察两组的心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循证组的LVEDD、LVESD及LVEF水平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提高患者临床效果。
持续改进式健康宣教对甲亢伴慢性高血压老年患者自我效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洪夏兰, 曹汝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59-61. 
摘要 ( 33 )   PDF (658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持续改进式健康宣教对甲亢伴慢性高血压老年患者自我效能及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50例甲亢伴慢性高血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予以改进式健康宣教进行干预,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对该疾病的掌握程度和其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干预后,两组患者症状管理与疾病共性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68%(P<0.05)。结论 持续改进式健康宣教模式可提升甲亢伴慢性高血压老年患者自我效能,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可进行推广。
心力衰竭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
傅鸿凰, 陈慧莉, 张秀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62-64. 
摘要 ( 23 )   PDF (647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本次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73例心力衰竭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实施多元化护理。将两组的心功能相关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依从性和住院时间进行比对。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以及PO2高于对照组,NT-proBNP水平及PCO2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有助于其心功能及血气分析的改善,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
集束化管理在高血压肾损害护理中的应用意义研究
黄灵星, 冯少馨, 王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65-67. 
摘要 ( 28 )   PDF (66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集束化管理在高血压肾损害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从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8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42例实施集束化管理。将两组的遵医行为、血压水平、肾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对。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肾损害患者护理中加强集束化管理能够提升其遵医行为,从而有利于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以及肾功能改善。
高血压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吕彩凤, 李艳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68-70. 
摘要 ( 27 )   PDF (69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9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36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腹水量、腹围、血压水平、舒适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腹水量少于对照组,腹围小于对照组,舒张压、舒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在高血压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效果确切。
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模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分析
魏云珠, 朱丹红, 曾俊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71-73. 
摘要 ( 38 )   PDF (69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模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方法 拟从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经本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展开研究,按照1:1比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予以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模式(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发作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2.32±0.67)次/周、心绞痛持续时间(3.11±0.19)min均低于对照组(3.46±0.23)次/周、(4.56±0.7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CL-90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予以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模式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治愈信念,可改善患者疾病状况,加快疾病康复。
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吴丽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74-75. 
摘要 ( 27 )   PDF (68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手术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定本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住院治疗的86例HICH患者,根据单盲随机抽样法分组,参照组43例患者予以传统护理,干预组43例患者予以循证护理,比较两组NIHSS评分、巴氏指数。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干预组护理后巴氏指数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CH患者采纳循证护理,可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自理能力。
疼痛护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质量分析
蒋佛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76-78. 
摘要 ( 27 )   PDF (70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疼痛护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护理质量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参与研究,将8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则给予疼痛护理,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疼痛发生次数、疼痛评分、ICU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发生次数、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次数、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采取疼痛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康复速率,降低疼痛程度,对患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陈基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79-80. 
摘要 ( 41 )   PDF (70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探究于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期间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主体,选取例数为70例,将其选用方便抽样法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所得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数值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期间预见性护理模式起到了理想效果,对于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在提升生活质量以及规避并发症等方面都发挥了一定效果,值得推广。
护理干预在体外反搏治疗中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观察
王容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81-83. 
摘要 ( 32 )   PDF (72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体外反搏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7-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1例,患者均行体外反搏治疗,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给予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以统计学对两组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护理依从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较参照组,干预组患者各项评分更优(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依从优良率93.55%明显高于参照组67.74%(P<0.05),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23%明显低于参照组29.03%(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体外反搏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优势明显,建议优先选择。
综合护理对卵巢癌根治术伴心血管病患者围术期的效果观察
谢鹏娟, 朱凌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84-86. 
摘要 ( 26 )   PDF (71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卵巢癌根治术伴心血管病患者围术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卵巢癌根治术的心血管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Barthel指数评分等。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住院时间、疼痛NRS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复发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73.48±5.76)分,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81.45±5.23)分,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73,P<0.05)。结论 综合护理围绕着卵巢癌根治术伴心血管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段采取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预后。
高蛋白饮食干预对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胸腔积液的影响评价
叶晓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87-88. 
摘要 ( 32 )   PDF (70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评估给予接受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高蛋白饮食干预对患者胸腔积液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且发生胸腔积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患者共计62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以及高蛋白饮食干预,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态。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干预前,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态,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机体营养状态所得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患者在接受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的同时辅助应用高蛋白饮食干预具有确切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借鉴推广。
基于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对心内科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苏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89-91. 
摘要 ( 22 )   PDF (73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将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运用于心内科危重患者护理中产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心内科危重患者11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采用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沟通方式),每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对护理人员主动性与责任心、护理技术、沟通能力、急救护理能力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医生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8.19%和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82%和8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应用SBAR模式进行沟通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和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论 将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运用于心内科危重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避免失医患纠纷的发生,有利于提升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吴美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92-93. 
摘要 ( 36 )   PDF (705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进行介入手术治疗的12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展开分析,通过方便抽样法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纳入64例后展开研究。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分析护理情况。结果 对比研究结果得知,实验组护理差错率、投诉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及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有利于降低护理差错率与投诉率,可促进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院前医疗急救电话指导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蔡天文, 赵丽萍, 张远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8):  94-96. 
摘要 ( 17 )   PDF (71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院前医疗急救电话指导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定本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急诊接诊的76例AC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采纳传统急诊护理,观察组(38例)采纳院前医疗急救电话指导,对比两组抢救指标、SAS评分、SDS评分,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士接诊分流时间、完成急诊处理时间、入介入室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4.74%)比对照组(71.05%)高,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63%)比对照组(18.42%)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医疗急救电话指导可有效缩短ACS患者抢救时间,减轻不良情绪,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