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1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1-15
临床研究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对血压、血气及心功能的影响探讨
戴宏武, 叶开颂, 陈东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3-5. 
摘要 ( 55 )   PDF (229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措施对于血压、血气及心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主体,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选取例数为56例,将纳选对象按方便抽样法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均为28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选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则以常规治疗为基础选择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指标和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作为评估依据。结果 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指标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显著(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数值均明显较高,组间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措施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对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具有确切效果,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一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6-8. 
摘要 ( 22 )   PDF (280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治疗后发生急性脑梗死(ACI)的几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年间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接受PCI手术治疗患者的病例,参考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统计PCI术后2周内的发生率,同时分析急性脑梗死组和未发生急性脑梗死组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剖析PCI术后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发生急性脑梗死相关的危险因素,P<0.05被认为统计学分析有意义。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为3.9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I术后病人出现急性脑梗死危险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术后低血压、Killip分级≥Ⅱ级、植入支架的数量、房颤。结论 患者的年龄、Killip分级≥Ⅱ级、植入支架的数量、房颤、术后低血压等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为PCI术前筛选脑梗高危患者提供临床参考。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吴华, 孙永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9-11. 
摘要 ( 48 )   PDF (36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马来酸桂哌齐特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68例老年高血压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源自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34例,常规治疗)与实验组(34例,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就临床疗效进行组间分析。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且听力频率显著提升,SOD指标明显上涨,且MDA指标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马来酸桂哌齐特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中,能改善临床疗效,提升患者听力频率,加速其康复进程。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左心射血分数的影响
张堂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12-14. 
摘要 ( 48 )   PDF (388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6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并予以血压、血糖控制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此外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VEF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TG、LDL-C水平均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HDL-C水平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LVEF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对比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LVEF调节效果更佳,更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
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分析
余学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15-17. 
摘要 ( 168 )   PDF (393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均允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A组在术后接受替格瑞洛+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B组在术后接受替格瑞洛+强化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疗程为6个月,比较两者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术后1年随访,比较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6个月后,B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CO)均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LDL-C、TC、TG水平低于A组,HDL-C水平高于A组(P均<0.05);术后1年,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9.24% vs 15.38%)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强化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并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吸入和静脉麻醉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控制的影响比较
郑云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18-20. 
摘要 ( 40 )   PDF (435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吸入麻醉方式和静脉麻醉方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入住我院的120例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吸入组(n=60)和静脉组(n=60),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方式均为咪达唑仑1mg+丙泊酚2.5mg/kg+舒芬太尼0.2μg/kg+罗库溴铵0.6~0.8mg/kg,吸入组患者采用七氟醚和50%氧化亚氮方式,静脉组患者采用3mg/kg/min丙泊酚+0.15μg/kg/min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5天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麻醉方式非心脏手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高危因素。结果 术后15天内,吸入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为7例(11.67%),静脉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24例(40.0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术中高血压、术中低血压和静脉麻醉是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而年龄、性别、吸烟史等不适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中高血压、术中低血压和静脉麻醉是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高危因素(P<0.05)。结论 吸入麻醉能够有效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性,值得进行临床应用推广。
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21-23. 
摘要 ( 64 )   PDF (432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急诊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平均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单组各50例。两组均于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干预及开展PCI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用药治疗及PCI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心肌灌注情况及心肌状态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心肌灌注3级占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心肌状态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改善机体心肌灌注质量,减少心肌细胞坏死表现,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丹参川芎嗪辅助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对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张峡玲, 张峡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24-26. 
摘要 ( 64 )   PDF (504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丹参川芎嗪辅助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P)对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84例U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实验组(常规治疗+丹参川芎嗪注射治疗),每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炎症细胞因子(hs-CRP、TNF-α),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1、PDGF)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hs-CRP、TNF-α、ET-1、PDGF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辅助治疗UAP疗效显著,其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可靠。
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DD、FIB、TF-PCA水平的影响
袁江, 李龙琴, 明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27-29. 
摘要 ( 53 )   PDF (506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DD、FIB、TF-PCA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100例脑梗死患者,并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联合依达拉奉、阿替普酶治疗,获取两组疗效相关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药物治疗有效率98.0%大于对照组78.0%,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7d、治疗14d后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7d、治疗14d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DD(D-二聚体)、FIB(纤维蛋白原)、TF-PCA(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DD、FIB、TF-PCA水平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DD、FIB、TF-PCA水平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高秋, 杨松, 陈燕春, 徐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30-31. 
摘要 ( 691 )   PDF (498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与替格瑞洛片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分组,方法为随机抽签法,组别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与氯吡格雷片联合治疗的38例患者设为参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与替格瑞洛片联合治疗的38例患者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疗效、血脂指标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与替格瑞洛片联合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血脂指标水平,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杨宇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32-34. 
摘要 ( 119 )   PDF (52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将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患者归为研究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研究组LVEDVI、LVESV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VEF、SV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y、NT-por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较显著,不仅能够改善心功能,还可以减缓心肌重构进程。
磷脂络合碘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应用分析
刘杏, 刘书枫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35-37. 
摘要 ( 217 )   PDF (525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卵磷脂络合碘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5例糖尿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患者展开研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7例应用卵磷脂络合碘治疗,观察组38例应用卵磷脂络合碘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将两组的血糖水平、血压水平、血管内皮素生长因子、一氧化氮水平、视力改善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EGF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视力改善行数≥1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卵磷脂络合碘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视力水平的改善。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四肢血管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冯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38-40. 
摘要 ( 41 )   PDF (574KB) ( 1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四肢血管栓塞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将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四肢血管栓塞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将血管造影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结果、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58例四肢血管栓塞患者中,采用血管造影检测阳性48例,其余10例中,3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4例真阴性。敏感性为94.12%(48/51),检出率为92.59%(50/54),特异度为57.14%(4/7)。结论 对四肢血管栓塞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无明显禁忌症与创伤表现,具有较强的实时性,价格低廉且重复率较高,有助于判断四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情况。
妊娠中、晚期孕妇心律失常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邓喜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41-43. 
摘要 ( 53 )   PDF (575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妊娠中、晚期孕妇心律失常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诊的妊娠中、晚期孕妇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纳入同期于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示正常的妊娠中、晚期孕妇37例作为参照对象(纳入对照组),就两组孕妇分娩结局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研究组孕产妇年龄、体质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贫血等合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产妇剖宫产率、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中、晚期孕妇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与年龄、体质指数、妊娠期高血压及贫血等因素相关,心律失常的发生将会增加剖宫产、产后出血、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诊疗中须予以高度关注。
护理
冠心病患者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对SDS、SAS评分的研究
陈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44-46. 
摘要 ( 62 )   PDF (599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对SDS、SAS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100例冠心病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冠心病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干预后,两组冠心病患者的SDS水平较干预前低,且S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验组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且SAS评分也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在依从率方面,实验组更高(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可促进其SDS、SAS评分的降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产前放松训练联合情景护理对妊娠高血压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叶晓芳, 连丹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47-49. 
摘要 ( 34 )   PDF (596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产前放松训练联合情景护理对妊娠高血压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8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纳入,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前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产前放松训练、情景护理,比较两组的不良情绪评分、血压、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焦虑、抑郁评分在观察组中均更低,收缩压、舒张压在观察组中均更低(P<0.05)。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观察组2.50%、对照组15.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前放松训练联合情景护理可减轻妊娠高血压产妇不良情绪,控制血压,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慢性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通过心脏康复训练对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卜正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50-52. 
摘要 ( 55 )   PDF (622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慢性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通过心脏康复训练对心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接受PCI术的6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在观察组中均明显缩短(P<0.05)。护理后,左心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在观察组中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脏康复训练可有效加快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恢复,有利于改善其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音乐护理干预对产后高血压护理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刘杰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53-55. 
摘要 ( 44 )   PDF (621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音乐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产后血压的影响。方法 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将我院产科顺利完成分娩的120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随机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音乐护理,比较两组的不良情绪评分、血压指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SAS和SDS评分组间比较观察组均更低,收缩压、舒张压在观察组中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乳腺炎等并发症总发生率在观察组中为1.67%,低于对照组13.33%(P<0.05)。结论 音乐护理干预可改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产后不良情绪,有利于降低血压水平,减少产褥期并发症。
冠心病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行标准化护理程序对心率的效果分析
范曼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56-57. 
摘要 ( 47 )   PDF (637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标准化护理程序运用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心力衰竭患者中对心率(HR)的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以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CCU接收的86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纳入43例患者)、实验组(行标准化护理程序,纳入43例患者),对两组的HR、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1)组间干预前HR、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HR、血压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CCU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标准化护理程序干预,可改善其HR与血压水平,提升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中的应用分析
王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58-60. 
摘要 ( 41 )   PDF (679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模式,对比观察两组孕产妇的血压改善情况、子痫前期以及子痫发生率、护理后的健康教育知识了解率。结果 观察组的血压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子痫前期以及子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健康教育知识了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孕产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改善孕产妇的血压情况,减少子痫以及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同时通过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以提高孕产妇对健康教育的了解度,在提高患者恢复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刘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61-62. 
摘要 ( 32 )   PDF (683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两组出院前遵医行为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实验组用药依从、饮食依从、训练依从、检查依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两组ESCA评分相比(P>0.05),出院后3个月,实验组ESCA(122.87±13.69)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微信随访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吴丽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63-65. 
摘要 ( 51 )   PDF (704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行微信随访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数据采集本院就诊的82例CH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常规护理,41例)、观察组(微信随访,41例),两组血压值、生活质量比较。结果 出院时比较血压值无差异(P>0.05);随访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压值更稳定,SF-36评分更高,依从率更高(P<0.05)。结论 CH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治疗此病以PCI术为主,缓解疾病危害、避免心血管事件发生,但出院后缺乏对症护理,患者仍有未遵医嘱用药、作息不规律等问题,影响疗效,因此早期仍需提供对症护理,其中微信随访是最常见护理类型,其顺应时代出现,提供对症护理利于提高护理效果。
加压输液袋应用于危重症患儿有创血压监测的效果分析
陈素贞, 陈少环, 李艺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66-68. 
摘要 ( 46 )   PDF (69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输液加压袋持续冲洗应用于危重症患儿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IABP)的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使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100例危重症患儿,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50例,两组都使用0.5U/mL肝素钠盐水,对照组使用输液泵持续2mL/h泵入配合间断冲管,干预组使用加压输液袋(压力设置为150mmHg,通过压力传感器自动以2mL/h速度匀速缓慢滴入)持续冲管配合间断冲管,观察两组患儿动脉置管时间、动脉走向瘀斑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儿动脉走向发生瘀斑的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动脉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加压输液袋有效地降低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儿动脉走向瘀斑的发生率,延长动脉置管留置时间,减轻患儿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中的应用分析
吴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69-70. 
摘要 ( 81 )   PDF (705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44例自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2例,为对照组孕妇提供常规护理干预,为实验组孕妇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产钳助产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低体重儿、早产以及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并可有效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林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71-73. 
摘要 ( 47 )   PDF (712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此次研究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施行舒适护理,对其应用价值予以探究。方法 97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上述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8例(舒适护理);参照组49例(基础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6min步行间距离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前心功能指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心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前6min步行间距离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6min步行间距离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此次研究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施行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6min步行间距离,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可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予以推广。
老年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的干预护理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杨水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74-76. 
摘要 ( 84 )   PDF (712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给予老年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血压干预护理措施,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86例老年胃癌合并高血压,且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行单纯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干预护理措施的观察组,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血压达标时间和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压更快达到标准水平,且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30%,明显较对照组的30.23%低(P<0.05)。结论 对老年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血压干预护理措施,能够将患者的血压水平维持在达标状态,缩短血压达标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许林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77-79. 
摘要 ( 50 )   PDF (713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根据掷硬币分组法将从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期间随机抽取的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的肝功能指标、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其肝功能、血压水平的改善,还可提升生活质量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
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有效率分析
张帆, 罗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80-82. 
摘要 ( 57 )   PDF (686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施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我院82例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施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有效率、睡眠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7.56%)较对照组(85.37%)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治疗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19.51%)(P<0.05)。结论 对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切实可行,有助于减少心脏不良事件,改善睡眠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情绪的影响评价
林丽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83-85. 
摘要 ( 67 )   PDF (758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于心理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探究对象是我院接诊的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方便抽样法将探究对象均分成研究组(n=48)和参照组(n=48),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措施。参照组采纳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纳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护理期间慢性心力衰竭的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实施评估。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心理情绪(SDSA、SAS)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不良心理情绪,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具有应用价值。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陈灿扬, 梁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86-87. 
摘要 ( 67 )   PDF (714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自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分为优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4例患者。优化护理组进行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在护理结束后统计优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总体有效性,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优化护理组急诊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优化护理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护理组,优化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优化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采用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能够缩短总体接诊时长,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建立,值得推广应用。
高血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
黄文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88-90. 
摘要 ( 47 )   PDF (756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高血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110例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均为55例。对照组、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并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结果 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为5.4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82%,研究组为98.1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接台手术、非层流室、手术时间超过3h、急诊手术和参观人员为导致切口感染的主要手术室因素。结论 导致高血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主要因素为接台手术、非层流室、手术时间超过3h、急诊手术和参观人员,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个案护理模式对预后康复的促进作用
林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91-93. 
摘要 ( 93 )   PDF (744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个案护理模式对患者预后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3月到2020年2月我院接收的80例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活动和社会评分等整体生活质量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个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预后效果,降低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还增强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综述
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王维箭, 欧永强, 麦茂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  94-96. 
摘要 ( 59 )   PDF (742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心房颤动属于临床较为多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其容易引发心血管不良事件及脑卒中。临床上,超过20%的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房颤是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使冠心病死亡风险增加1倍[1],患者以胸闷、憋气及心绞痛等相关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左心衰,甚至猝死,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房颤合并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的患者,既需要抗栓治疗,又需要抗凝治疗,其出血并发症属于临床上多见且棘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