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1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1-25
临床研究
老年糖代谢情况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黄丽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3-5. 
摘要 ( 112 )   PDF (212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老年糖代谢情况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从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前来本院接受体检老年人群中招募自愿参与研究且符合纳入标准受试者计2000例,于清晨空腹取用患者外周静脉血行血糖监测,按糖代谢情况分为糖代谢异常组(n=1084)、糖代谢正常组(n=916),且糖代谢异常组参照糖尿病诊断标准又分作空腹血糖受损组、糖耐量受损组及糖尿病组,发放人口学调查问卷详细记录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行体格检查测算,经影响因素校正后分析糖代谢情况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风险关联强度。结果 糖代谢异常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风险发生率相比于糖代谢正常组而言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糖代谢正常组为参照组(OR=1)发现,空腹血糖受损组、糖耐量受损组及糖尿病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风险系数依次为参照物的2.151倍[95%置信区间(CI)1.226-2.714]、2.320倍(95%CI 1.416-2.832)及2.636倍(95%CI 1.842-3.261)。结论 糖代谢异常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并发症风险,由此应对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重点关注,从而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发生风险。
麦冬汤合牛膝饮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赖俊生, 卢盛维, 卢洁光, 卢品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6-8. 
摘要 ( 152 )   PDF (300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麦冬汤合牛膝饮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于2018年6月到2020年7月开展,共纳入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08例患者,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对象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前者增加麦冬汤合牛膝饮加味。比照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更高;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麦冬汤合牛膝饮加味治疗具有理想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其血压与血糖降低并稳定,同时用药期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联合血塞通对比单纯西药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金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9-11. 
摘要 ( 98 )   PDF (367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分析联合血塞通与单纯西药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89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治疗方案为前列地尔用药干预,观察组45例,治疗方案为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血塞通药物,统计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TC、TG及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C水平及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前列地尔与血塞通联用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血脂代谢情况,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低剂量胸部CT平扫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心血管事件风险筛查中的应用灵敏度及意义分析
杨龙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12-14. 
摘要 ( 152 )   PDF (389KB) ( 2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低剂量胸部CT平扫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心血管事件风险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胸痛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发生心血管事件例数。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低剂量胸部CT平扫以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观察此评分在心血管事件风险筛查的灵敏度及意义。结果 500例患者随访1-1.5年,共发生心血管事件60例。心血管事件组与非心血管事件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RCA、LAD、LCX、LM及总钙化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冠状动脉钙化积分50分为预测值,其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91.36%、准确性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55.81%,阴性预测值为97.10%。结论 使用低剂量胸部CT平扫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价值较高。
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李琴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15-17. 
摘要 ( 95 )   PDF (411KB) ( 1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以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症状为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的疗效价值及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单位2019年1-12月期间确诊冠心病SAP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取其中20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另20例为实验组,常规治疗之上加用血府逐瘀汤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系统给药下的PA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症状改善情况、整体疗效与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用药前,两组PAF、LVEF水平与心绞痛维持时间、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实验组PAF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心绞痛维持时间与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且该组治疗总优良率(95.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5.0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SAP疗效突出,可改善机体PAF水平,缓解症状,安全性好。
大剂量乌司他丁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林祯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18-20. 
摘要 ( 78 )   PDF (462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大剂量乌司他丁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间接收的心脏骤停CPR后患者96例,均采用乌司他丁治疗,依据不同用药剂量分为两组,各48例,常规剂量组接受常规剂量乌司他丁治疗,大剂量组接受大剂量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治疗前、治疗3d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N终端脑钠肽(NT-proBNP)]、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肌酐(Cr)]。结果 大剂量组MODS发生率14.58%(7/48)低于常规剂量组37.50%(1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乌司他丁治疗心脏骤停CPR后患者,可减少MODS发生率,改善心、肾、肝功能。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探讨
周天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21-22. 
摘要 ( 115 )   PDF (474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的情况进行探究。方法 以在我院治疗的65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选取时段范围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组别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的32例患者为参照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的33例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指标水平、心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大于参照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显著小于参照组(P<0.05)。在血清指标方面,实验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脑利钠肽(BNP)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的效果更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清指标与心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6分钟步行运动训练联合家属参与在慢性心力衰竭患儿中的应用观察
刘倩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23-25. 
摘要 ( 76 )   PDF (506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6分钟步行(6-MWT)运动训练联合家属参与在慢性心衰(CHF)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抽取我院86例CHF患儿(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42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6-MWT运动训练联合家属参与干预的44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率(HR)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6-MWT较对照组长,NYU PHF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血浆因子水平:治疗后,观察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N端脑钠肽(N-BNP)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6-MWT运动训练联合家属参与应用于CHF患儿,能有效改善其心功能。
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张燕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26-29. 
摘要 ( 71 )   PDF (535KB) ( 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接收的8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条件下,分别予以小剂量阿替普酶、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冠脉再通率、心肌功能、血流动力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溶栓后1h冠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Isoenzyme,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沉降率、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急性急性梗死治疗中小剂量阿替普酶的运用,可提高溶栓后1h冠脉再通率,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及血流动力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高压氧舱内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稳定期患者的效果分析
吴腊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30-32. 
摘要 ( 95 )   PDF (552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高压氧舱内康复训练干预对脑卒中稳定期患者神经功能、运动能力、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12月我科收治的处于脑卒中稳定期患者13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高压氧舱内不进行干预,n=65)、研究组(高压氧舱内进行康复训练干预,n=65),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间神经功能(NIHS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Berg平衡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 持续干预4周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BBS、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稳定期患者,于高压氧舱内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人群防治
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朱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33-35. 
摘要 ( 82 )   PDF (573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该管理模式对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接收的3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课题研究。将35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划分为两组,各17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门诊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记录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并比较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管理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与常规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情况与常规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能够帮助高血压患者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同时,还能显著提升管理效果,值得持续应用及推广。
护理
针对性危重症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分析
李雪婷, 杨萍丽, 陈慧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36-38. 
摘要 ( 95 )   PDF (576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针对性危重症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将从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随机抽取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实施针对性危重症护理。将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气指标、心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后的PaO2、LVEF高于对照组,PaCO2、LVEDD、LVESD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实施针对性危重症护理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气指标,促使心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性鼻出血护理中采用心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心理状态与自护能力的改善作用分析
宋晶晶, 蔡雪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39-40. 
摘要 ( 101 )   PDF (568KB)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鼻出血护理中采用心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自护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出现的心理焦虑状态和自护能力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心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护理后的整体自护能力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的焦虑情况,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吴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41-43. 
摘要 ( 91 )   PDF (612KB)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接诊的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把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结果 护理前,两组血糖、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糖、血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模式对青年脑梗死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林燕钦, 陈静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44-46. 
摘要 ( 133 )   PDF (624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模式对青年脑梗死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98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应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入组,实验组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入组。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前后Barthel、QOL-BREF、SDS、SAS评分;统计两组患者入组期间感染、血栓、偏瘫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入组后,实验组Barthel、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微信平台应用于延续护理模式中,能提高青年脑梗死患者的自护能力,并能改善其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出现再次复发脑梗情况。
优质护理干预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对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观察
王春丽, 郭丽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47-48. 
摘要 ( 65 )   PDF (617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vacuation of intracranial hematoma,MIEIH)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中对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60例。参照组病人在完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其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是在完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其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对经过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情况以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恢复情况也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运用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提高MIEIH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在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中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促进其健康认知与听力水平改善的效果分析
温芸凤, 蔡雪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49-51. 
摘要 ( 81 )   PDF (625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在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中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健康认知与听力水平改善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82例研究对象,均为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1例)与研究组(心理护理配合健康教育,4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选自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与听力改善情况,统计健康认知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 在HAMA评分、HAMD评分与听力水平上,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健康知识掌握度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用于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的护理效果理想,可改善听力水平,提升健康认知程度,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家庭参与疼痛管理护理模式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李燕瑜, 伍淑霞, 余瑞缠, 黄惠仪, 陈小群, 梁宇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52-54. 
摘要 ( 88 )   PDF (666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家庭参与疼痛管理护理模式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东三家三甲医院治疗的15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患儿开展本次研究,根据护理模式的不一样分成常规组(76例)与研究组(76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家庭参与疼痛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疗效。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术后疼痛指数、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出院后半年的定期复诊、按医嘱服药、合理饮食、合理作息等方面的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对患儿实施家庭参与疼痛管理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的疼痛指数快速降低,并降低患儿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荐。
风险管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的效果研究
练小娟, 李金连, 郭润英, 杜翠色, 黄美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55-57. 
摘要 ( 77 )   PDF (669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风险管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路径(CNP)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CNP中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发生压疮、肌肉萎缩、肺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4.20,P=0.00);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22.68,P=0.00);观察组风险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25.15,P=0.00)。结论 风险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动机访谈与正念减压训练联合应用于原发性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陈婷, 庄家芳, 王一闽, 李丹, 朱萍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58-60. 
摘要 ( 70 )   PDF (668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动机访谈与正念减压训练联合应用于原发性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原发性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6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实施动机访谈+正念减压训练。将两组的血压水平、癌因性疲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PTGI-SF评分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患侧水肿、睡眠障碍、血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TGI-S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实施动机访谈与正念减压训练的效果确切,能够较好地调节血压水平,改善癌因性疲乏程度,减少血栓等不良事件发生。
延续护理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SAS评分的影响分析
陈桂贞, 陈慧莉, 杨萍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61-63. 
摘要 ( 58 )   PDF (692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延续护理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及SAS评分影响。方法 本次纳入2019年1-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展开研究,按照简单随机化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实施延续护理。将两组的焦虑评分、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分值、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够促进其焦虑情绪的缓解,改善心功能和提升生活质量,并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预防分析
陈罗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64-66. 
摘要 ( 95 )   PDF (726KB) ( 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预防效果。方法 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4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未行人文关怀护理)与实验组(37例:行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拔管后10min血压、心率等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24h空腹血糖、皮质醇以及肾上腺素等生理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室护理中予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降低手术造成的应激性刺激,保证患者血压、心率平稳,改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情绪状态。
全面优质护理的应用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宋新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67-69. 
摘要 ( 76 )   PDF (711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全面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入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5例。参照组行常规的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行全面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治疗顺从性、两组护理效果、护理后两组血压和血糖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顺从性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实验组的血压和血糖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中行全面优质护理,能够确保患者的血压和血糖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且提高了患者对用药的顺从性以及护理效果,更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王敏涵, 林建萍, 李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70-71. 
摘要 ( 76 )   PDF (709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7例选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组,组别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应用常规护理的38例患者设为参照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39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对两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比较,同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15.45±2.77)分,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3.53±2.56)分,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对于并发症来说,试验组发生率为7.69%,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针对护理满意度来说,试验组数值为94.87%,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更加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深入研究与借鉴应用。
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科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优势分析
叶金叶, 康文委, 林素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72-74. 
摘要 ( 58 )   PDF (712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科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优势。方法 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将从本院急诊科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随机抽取的主动脉夹层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进行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46例实施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将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确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转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脉氧饱和度以及痊愈出院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中实施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能够促进救治效率以及救治效果的提升,临床应用价值高。
延续性护理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分析
李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75-77. 
摘要 ( 86 )   PDF (714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术)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对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临床影响。方法 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行PCI术96例患者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对比其结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率为8.3%,明显低于对照组33.3%(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与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在PCI术后患者中使用可明显减少不良心血管再发事件,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综合护理在ICU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陈秀红, 何碧莲, 潘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78-80. 
摘要 ( 61 )   PDF (727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在ICU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诊治患者72例,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6例(常规护理),乙组36例(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乙组负面情绪改善效果明显优于甲组(P<0.05);乙组护理满意度(97.22%)高于甲组(77.78%),(χ2=6.222,P=0.013);护理前,两组Barthel指数、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乙组Barthel指数高于甲组(P<0.05),乙组NIHSS评分低于甲组(P<0.05)。结论 对ICU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综合护理,护理效果显著。
系统心肺康复训练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
杨楠楠, 崔得恒, 阙榕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81-83. 
摘要 ( 110 )   PDF (691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系统康复训练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依据随机数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常规护理+系统心肺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有效率以及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各心功能指标与负性情绪差异较小(P>0.05),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LVEF指标高于参照组,SDS与SDS评分、LVEDD与LVESD指标均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系统心肺康复训练用于冠心病患者具有一定适配性,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保障患者负性情绪得到改善,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经护理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提升。
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对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分析
褚伟红, 高燕, 宋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84-86. 
摘要 ( 55 )   PDF (736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接收的120例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给予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变化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ESCA量表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 对PCI术后患者给予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预防患者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
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评价
李旭红, 刘尧斌, 陈成省, 张琼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87-89. 
摘要 ( 73 )   PDF (734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重症监护优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本院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协同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5.26%)较对照组(23.68%)低(P<0.05)。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HAMA)、抑郁量表(HAMD)评分优质化护理后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的运用,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个体化营养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林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90-92. 
摘要 ( 88 )   PDF (732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化营养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心理状态和妊娠结局。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收缩压(128.37±14.51)mmHg、舒张压(90.17±11.26)mmHg低于对照组的(140.28±17.05)mmHg、(102.43±12.75)mmHg(P<0.05);护理前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抑郁评分(41.29±9.15)分、焦虑评分(38.16±11.49)分低于对照组的(47.35±9.46)分、(43.46±10.57)分(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6.25%)、早产(6.25%)、胎盘早剥(4.17%)、剖宫产率(29.17%)低于对照组(29.17%)、(25.00%)、(22.92%)、(52.08%)(P<0.05)。结论 在妊娠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个体化营养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妊娠结局。
病例报告
年轻女性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力衰竭1例
夏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  93-96. 
摘要 ( 38 )   PDF (4272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