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0卷 第35期 刊出日期:2020-12-15
临床研究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结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廖达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3-5. 
摘要 ( 337 )   PDF (196KB) ( 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样本来自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52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6)。对照组予以单纯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予以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结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各患者的临床效果、血流动力学、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96.15% vs 73.08%,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副作用总发生率为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42.31%(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结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有效性研究
刘花香, 王亚, 何张, 伍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6-8. 
摘要 ( 56 )   PDF (283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有效性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样本,依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收集均在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完成。对照组选择常规药物治疗方法,实验组选择联合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LVESD、LVEDD及QTd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显著。
盐酸乌拉地尔治疗围手术期高血压急症的疗效观察
曾小茵, 许美养, 陈碧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9-11. 
摘要 ( 56 )   PDF (305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高血压急症采用盐酸乌拉地尔治疗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围手术期高血压急症治疗的5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时间均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之间。全部患者均采用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比较用药前后患者血压水平差异;比较用药前后患者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水平;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 55例患者用药后,治疗总有效率是51例(92.73%)。用药后10min、30min以及60min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用药前(P<0.05)。用药后60min病患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用药前(P<0.05)。55例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出现5例(9.09%)。结论 围手术期高血压急症患者采用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提升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少,对患者心率无明显影响,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的研究
杨建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12-14. 
摘要 ( 59 )   PDF (351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就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患者人数为40例,对照组接受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接受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疗效以及同型半胱氨酸、脑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率。结果 对治疗后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治疗组的同型半胱氨酸、脑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过治疗后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率,治疗安全有效。
拉西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刘樟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15-18. 
摘要 ( 209 )   PDF (378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拉西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随机抽取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例,依据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6例予以拉西地平治疗,观察组49例予以拉西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将两组的血压水平、心率变异性、血管内皮功能、脂联素水平、颈动脉IMT、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SDNN、SDANN、RMSSD以及NO、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ET-1水平、颈动脉IMT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拉西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获得了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在临床中。
真武逐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曹瑛, 颜昌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19-21. 
摘要 ( 83 )   PDF (390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真武逐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39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以真武逐瘀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是92.31%,比对照组的71.79%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博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比对照组高,同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则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武逐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心功能进一步改善,值得推广。
CRP/ALB比值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炎患者的预测价值分析
杨文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22-24. 
摘要 ( 52 )   PDF (442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比值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炎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疗1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肺炎分为肺炎组和非肺炎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各项临床指标及CRP/ALB比值,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炎的独立预测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量化评价CRP/ALB比值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炎的预测效能。结果 肺炎组与非肺炎组在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红蛋白、血清CRP、ALB水平和CRP/ALB比值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IHSS评分、血清ALB水平和CRP/ALB比值均是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CRP/ALB比值预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炎的AUC为0.934,明显大于NIHSS评分的0.658和血清ALB水平的0.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ALB比值预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炎的效能较高,对于评估预后和指导治疗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与动静脉管径比率改变的相关性分析
李玉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25-27. 
摘要 ( 52 )   PDF (455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与动静脉管径比率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眼科自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接诊的13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视网膜病变分为视网膜病变组(72例)和非视网膜病变组(60例),使用眼底彩色照相测定视网膜中央动脉和静脉直径,计算动静脉管径比率;比较不同程度分级的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和静脉直径及动静脉管径比率,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与动静脉管径比率的关系。结果 视网膜病变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动静脉管径比率均明显小于非视网膜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网膜中央静脉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级的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患者在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动静脉管径比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与动静脉管径比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与动静脉管径比率呈负相关,监测该指标改变情况对于指导此病的早期诊治具有积极作用。
Ⅰ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
贲跃宏, 范建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28-30. 
摘要 ( 66 )   PDF (477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采取I期心脏康复运动疗法的效果。方法 将8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I期心脏康复七步法。比较两组心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当日LVEF为(55.1±5.1)%,LVEDD(56.6±5.1)mm,6MWT为(348.8±20.8)m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予以I期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可改善心功能,缩短住CCU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体会
陈淑莲, 王琦凡, 梁世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31-33. 
摘要 ( 66 )   PDF (500KB) ( 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接收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75例(收治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通过抽签分组法将75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组39例实施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肺动脉压、FiO2、PaCO2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SaO2、PaO2以及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体循环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实施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能够促进肺动脉压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冠心病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高小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34-36. 
摘要 ( 116 )   PDF (499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我院患者中随机抽取55例,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患者(34例)为对照组,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21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有消化疾病史20例(95.2%),无消化疾病史1例(4.8%);Hp感染18例(85.7%),无Hp感染3例(14.3)%;CRP(26.36±2.49);Cr(97.08±5.29);有吸烟史17例(81.0%),无吸烟史4(19.0%)。观察组患者各项因素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引发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消化疾病史、Hp感染以及吸烟史。结论 消化道出血是冠心病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期间常见并发症,通过分析引发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发现引发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消化疾病史、Hp感染以及吸烟史,在临床上加强预防干预,有助于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磷酸肌酸钠在小儿心肌炎治疗中的疗效和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朱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37-39. 
摘要 ( 80 )   PDF (524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析磷酸肌酸钠在小儿心肌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依据入院顺序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60例小儿心肌炎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应用果糖二磷酸钠及磷酸肌酸钠开展药物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肌酶水平、心功能水平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心肌酶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心功能相关指标数值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及心室短轴缩短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在小儿心肌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机体心肌酶谱及心功能,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前置胎盘合并高血压孕妇睡眠质量与影响因素分析
林美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40-42. 
摘要 ( 61 )   PDF (544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合并高血压孕妇的睡眠质量水平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合并高血压孕妇中抽取50例纳入观察组,并在同期于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孕妇中抽取5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均分别进行一般情况及睡眠质量问卷调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调查问卷各项目评分情况,并分析观察组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资料及调查问卷单因素分析结果。结果 依据调查结果可得知,对照组的各项睡眠质量调查问卷评分及总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孕妇的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86.0%(43/50);该组的基本信息资料及睡眠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睡眠障碍孕妇在不同年龄、学历、体质量及工作情况相关影响因素方面的占比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健康孕妇相比,前置胎盘合并高血压孕妇的睡眠质量较为不理想,且年龄、学历、体质量及工作情况等方面均为影响其睡眠质量的主导因素,临床方面需依据上述影响因素为孕妇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有效改善其睡眠情况,提升健康水平。
护理
阶段变化理论导向的低盐饮食干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叶水娇, 梁冬雁, 刘付红丽, 谢慧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43-45. 
摘要 ( 68 )   PDF (545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阶段变化理论导向的低盐饮食干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例,按照入院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n=51)、常规组(n=51)。常规组采用常规饮食护理,在常规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阶段变化理论导向的低盐饮食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值、低盐饮食认知程度及行为能力、低盐饮食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盐饮食认知程度评分、行为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低盐饮食依从性94.11%(48/51)高于对照组76.47%(39/51)(P<0.05)。结论 阶段变化理论导向的低盐饮食干预可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值,提升其低盐饮食认知程度及低盐饮食依从性,促使其形成健康行为。
主题式健康教育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遵医依从性、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林静丽, 陈益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46-48. 
摘要 ( 59 )   PDF (590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主题式健康教育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遵医依从性、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行主题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和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通过接受主题式健康教育,遵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开展主题式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具有更好的遵医依从性,并改善分娩结局,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综合性访谈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王菲菲, 邵庭芳, 黄锦红, 梁苏丹, 魏鑫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49-51. 
摘要 ( 58 )   PDF (618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性访谈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干部病房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96例,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指导患者规律服药、指导患者饮食和适量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访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收缩压和舒张压也低于对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访谈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改善血压、情绪、睡眠上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强化心理护理对妊娠高血压孕妇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邱小莲, 苏梅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52-54. 
摘要 ( 43 )   PDF (615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强化心理护理对妊娠高血压孕妇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到本院就诊的妊娠高血压孕妇90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为对照组,采用强化心理护理方式为观察组,对比分析患者的遵医性情况和心理状态评分值。结果 观察组的遵医性良好率97.78%远高于对照组80.00%,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值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化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妊娠高血压孕妇的遵医行为并改善其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对降低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及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的作用研究
卢晓, 朱萍钗, 李丹, 王一闽, 庄家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55-57. 
摘要 ( 61 )   PDF (616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降低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水平及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的积极作用。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6例加强心理干预。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舒张压、收缩压、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围手术期血压水平,有助于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全程优质护理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程敏, 杨泽彤, 任慧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58-60. 
摘要 ( 74 )   PDF (637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讨论全程优质护理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双盲法将其中40例纳进实验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剩余40例纳进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价值。结果 实验组有满意度是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实验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运用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效果突出,患者满意度较高,同时稳定其血压水平,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微信延续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探讨
杨香洪, 骆彩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61-63. 
摘要 ( 40 )   PDF (637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微信延续性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微信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与功能康复。结果 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性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78.38%;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量表(ADL)、Fugl-Meyer肢体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分别为(78.24±6.45)分、(90.65±5.3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53±6.19)分、(81.30±5.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延续性护理能够提升脑梗死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运动功能,利于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防治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张秀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64-66. 
摘要 ( 43 )   PDF (643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防治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PCI术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PCI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干预。观察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防治并发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生活质量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除社会功能外)各维度评分、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能有效减少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米索前列醇预防妊娠高血压患者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分析
林秀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67-69. 
摘要 ( 69 )   PDF (637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米索前列醇预防妊娠高血压患者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96例于我院分娩的妊娠高血压患者分成常规组、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米索前列醇治疗,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预防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知识掌握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产后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接受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中,预防护理干预的应用可降低患者的产后出血风险,并促进其产后康复。
阶段性综合护理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
周祉祎, 梁苏丹, 黄锦红, 潘婕, 王燕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70-72. 
摘要 ( 85 )   PDF (680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阶段性综合护理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10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实施阶段性综合护理。将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好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值低于对照组,血压控制率及干预后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实施阶段性综合护理可提升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能够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促使认知功能改善。
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邱晓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73-75. 
摘要 ( 28 )   PDF (680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3-9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46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以常规护理手段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以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手段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功能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有助于心肌梗死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以及心功能水平。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效果、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王艳平, 蔡丽莉, 杨莉, 黄杏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76-78. 
摘要 ( 46 )   PDF (678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研究组接受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生理职能(84.51±3.22)分、心理职能(82.18±2.78)分、情感职能(82.19±2.74)分、总体健康(80.64±4.52)分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有效率93.33%,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9.99%,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
对进行椎体成形术的老年胸腰椎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
林淅, 林立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79-81. 
摘要 ( 51 )   PDF (680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对进行椎体成形术的老年胸腰椎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老年胸腰椎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8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进行循证护理。将两组的血压指标、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术后康复指标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康复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进行椎体成形术的老年胸腰椎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血压控制效果的提高,可促进疼痛症状、腰椎功能的改善,更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循证护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血压控制率的影响评价
龚清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82-84. 
摘要 ( 25 )   PDF (694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血压控制率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各5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两组护理2个月后,比较护理前后两组血糖指标变化、血压控制率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经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循证组FBG、2hBG、HbAlc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循证组血压控制率(88.00%)明显高于常规组(72.00%)(P<0.05);护理后循证组护理技术、服务态度、健康宣教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糖指标,提高血压控制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效果评价
黎文娟, 杨静, 王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85-87. 
摘要 ( 50 )   PDF (691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施行急诊护理路径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抢救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施行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救治时间与不良转归发生情况。结果 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开放时间、急救总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转归事件总发生率为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施行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减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借鉴。
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娩结局、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王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88-90. 
摘要 ( 57 )   PDF (692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分析将产前护理干预措施使用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中的效果、分娩结局和产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84例,将所选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产妇实行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产前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躯体健康、生理活动等方面产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产妇,显然观察组产妇的产后生活质量较高,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实行产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减低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有效提高产后生活质量,还对产妇和胎儿健康有积极影响。
同伴支持模式联合饮食-运动调护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对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岳秋, 王玉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91-93. 
摘要 ( 63 )   PDF (694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同伴支持模式联合饮食-运动调护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对患者的应对方式、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于本院产科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选出180例为对象,以电脑随机法分组:对照组90例患者给予饮食-运动调护干预,实验组9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同伴支持模式,对比两组的应对方式和母婴结局。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8周后CSQ应对问卷中的回避、幻想、自责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跟踪随访到分娩,实验组的早产率、胎盘早剥率、先兆子痫率、产后出血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同伴支持模式联合饮食-运动调护干预有助于促进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养成积极应对的行为方式,改善母婴结局。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中的应用价值及死亡率评价
吴巧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5):  94-96. 
摘要 ( 57 )   PDF (666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从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院前急诊护理方式的不同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院前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院前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院前急诊相关观察指标、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诊反应时间、抵达至入院救治时间和急诊救治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急救诊断率和转运成功率比对照组高,死亡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可缩短其院前及入院后的救治时间,降低其死亡概率,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