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0卷 第36期 刊出日期:2020-12-25
临床研究
应用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李皓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3-5. 
摘要 ( 228 )   PDF (194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以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52例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6),对照组以长效降压药进行治疗,治疗组予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血脂改善情况、脑血管意外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G(1.43±0.54)mmol/L、TC(2.89±0.37)mmol/L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以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药进行治疗效果肯定,可有效控制血压,改善血脂水平,降低脑血管意外发生几率,可推广使用。
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及对患者不良反应的药学分析
杨建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6-8. 
摘要 ( 120 )   PDF (277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特在本院接收的冠心病患者中抽选80例(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作为观察对象,上述患者经数字随机分组法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和联合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应用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具有疗效可观、安全性高等优势,可广泛推广应用于今后临床中。
缬沙坦联合叶酸治疗老年高血压肾病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探讨
王克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9-11. 
摘要 ( 144 )   PDF (302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叶酸治疗老年高血压肾病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109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5例。两组均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加用叶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压、肾功能、治疗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eGFR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18.52%)(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叶酸治疗可降低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肾功能,提高疗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电解脱弹簧圈封堵冠状动脉-肺动脉痿20例的临床分析
张大勇, 黄伟佳, 蔡富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12-14. 
摘要 ( 83 )   PDF (344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PAF)患者实施电解脱弹簧圈封堵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7月我院20例CPAF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均行电解脱弹簧圈封堵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LV)内径、肺动脉(PA)内径、生活质量评分(SF-36)、并发症情况。结果 20例CPAF患者均封堵治疗成功,植入弹簧圈平均直径为(7.23±2.15)mm,平均长度为(17.49±6.21)cm,平均植入(2.11±0.35)枚。介入治疗后,LV、PA内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SF-36各项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随访6个月,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CPAF患者,实施有效的电解脱弹簧圈封堵治疗有较好近期疗效,且安全。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室附壁血栓的相关因素分析
翟树婷, 王岳松, 王学忠, 董学滨, 邵旭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15-18. 
摘要 ( 91 )   PDF (424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并发左心室附壁血栓(LVT)的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STEMI患者151例,根据是否并发LVT分为LVT组(31例)和非LVT组(12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冠脉病变情况、手术相关情况、实验室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T组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长于非L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心肌梗死比例高于非LVT组(P<0.001),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比例低于非LVT组(P<0.001),左前降支(LAD)病变的比例高于非LVT组(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非LVT组(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LVT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LVT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IDD)大于非LVT组,室壁瘤形成比例高于非LVT组(P<0.001)。两组患者cTnI峰值、CK-MB峰值、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直接PCI(OR=0.23,95% CI:0.073-0.723)、LVEF水平(OR=0.892,95% CI:0.819-0.973)、室壁瘤形成(OR=29.64,95% CI:2.894-303.547)是STEMI后发生LVT的独立影响因素,直接PCI、LVEF是LVT的独立保护因素,室壁瘤形成是L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发病至入院时间、前壁心肌梗死、直接PCI、LAD病变、纤维蛋白原、LVEF、LVIDD、室壁瘤形成是STEMI患者并发LVT的相关因素。
无痛胃镜检查在慢性胃炎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郑清凤, 黄子成, 吴秋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19-21. 
摘要 ( 188 )   PDF (430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无痛胃镜检查在慢性胃炎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从2019年5-11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慢性胃炎并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75例,按照胃镜检查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9例,分别进行普通胃镜检查、无痛胃镜检查。将两组的血压水平、生命体征相关指标、检查安全性、检查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 两组患者检查前的血压水平、生命体征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中、检查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检查安全性、检查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胃镜检查对慢性胃炎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生命体征相关指标的影响较小,且具有较高的检查安全性和满意度。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陈洋宝, 杨芳, 黄陈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22-24. 
摘要 ( 113 )   PDF (457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定本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住院治疗的112例接受PCI手术治疗的AMI患者,以单盲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56例),参照组采纳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采纳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心肌酶谱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1个月后血清cTnI、CK-MB、CRP、TNF-α因子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低于参照组(16.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肠溶片应用于AMI患者PCI术中,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心肌酶谱指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借鉴。
子宫肌瘤并发高血压患者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对卵巢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
林丽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25-27. 
摘要 ( 58 )   PDF (477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并发高血压患者采用高强度聚集超声消融术治疗对卵巢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医治方案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30例)医治方案为高强度超强聚集超声消融术;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卵巢功能改善程度与治疗有效率。结果 术前两组血压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比对照组更低,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泌乳素(PRL)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并发高血压患者采用高强度聚集超声消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卵巢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
柯福生, 金哲秀, 黄蕾, 姚光辉, 熊强, 贾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28-30. 
摘要 ( 65 )   PDF (502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讨论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所选78例研究对象为2018年12月至2020年9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急诊介入治疗后是否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将入选研究对象分为心律失常组35例与无心律失常组43例,均接受对症治疗,而后观察心肌损伤指标、治疗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心律失常组cTnI及CK-MB指标均高于无心律失常组,CK-MB到达峰值时间短于无心律失常组(P<0.05);心律失常组冠状动脉腔内心电图ST段指标及体表心电图ST段指标明显高于无心律失常组,开通时间窗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无心律失常组(P<0.05);心律失常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2.86%明显低于无心律失常组的18.6%(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后若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将加剧其心肌损伤程度,及时干预治疗后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
左卡尼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心力衰竭标志物的影响研究
韩卡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31-33. 
摘要 ( 55 )   PDF (521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心衰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1例、实验组41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心衰标志物BNP、NT-proBNP和Cystatin C水平以及总体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BNP、NT-proBNP和Cystatin C等血清心衰标志物对比(P>0.05),经治疗后实验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总体疗效92.68%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3.17%(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应用左卡尼汀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降低患者血清心衰标志物水平,可以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脂蛋白a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温灵武, 杨世映, 翟镜晖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34-36. 
摘要 ( 132 )   PDF (522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脂蛋白a(LPa)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将300例患者根据诊断结果的差异分为冠心病组(n=171)和非冠心病组(n=129)。冠心病组患者根据冠脉病变支数的差异又分为单支(n=51)、双支(n=87)、多支病变(n=33)三个亚组,根据疾病类型的差异将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n=78)和非急性心肌梗死(n=93)两个亚组。对各组间LP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的LPa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P<0.05);三支病变组患者的LPa水平高于单支、双支病变组患者(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LPa水平高于非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P<0.05)。结论 LPa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冠脉狭窄程度存在密切关系[1]
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中评估右心功能变化的应用价值
王丽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37-39. 
摘要 ( 67 )   PDF (523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中评估右心功能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科45例房间隔缺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成功施行介入封堵术,术前及术后1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时测定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RVESV)、右室每搏输出量(Right ventricular stroke volume,RVSV)、右室射血分值(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及右心房内径、右心室上下径、右心室前后径等。结果 与术前和术后1d比,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时RVEDV、RVESV、RVSV、RVEF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1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时右心房内径、右心室上下径、右心室前后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指导介入封堵术的顺利进行,可有效评估术后右心结构及功能的改变。
药物重整对接受多药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岳英, 胡远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40-42. 
摘要 ( 89 )   PDF (564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进行多药干预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实施药物重整管理的影响。方法 将在本院实施冠心病伴糖尿病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群体,研究开始于2018年10月,并于2019年10月结束。依据随机投掷硬币单双面法将其分成50例的常规组以及50例的实验组,予以常规组患者基础药物管理,予以实验组患者药物重整管理,对比每组患者入院时以及出院时用药不一致情况发生率;住院过程中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出现情况;用药依从性率。结果 在患者出院时,实验组与常规组用药不一致出现率分别是10.00%、28.00%(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住院期间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出现率依次是2.00%、14.00%(P<0.05)。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率是78.00%,显著高于常规组54.00%(P<0.05)。结论 对进行多药治疗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采取药物重整干预可减少用药不一致情况以及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出现率,增强用药服从性,达到改善疾病预后的目的。
人群防治
高血压长处方联合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在治疗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翟小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43-45. 
摘要 ( 58 )   PDF (591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长处方联合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在治疗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按治疗和干预方式分组,其中30例接受常规门诊治疗干预(对照组),另30例接受高血压长处方联合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比较干预效果,如患者血压指标、疾病知晓率、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等。结果 比较血压指标,干预前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疾病知识知晓评分、依从性评分,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评分、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接受高血压长处方联合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疾病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更合理,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护理
回授法健康教育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管理能力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刘海燕, 黄金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46-48. 
摘要 ( 83 )   PDF (615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回授法健康教育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管理能力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干预,观察组开展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观察比较两组自我保健管理能力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自我防护行为、胎儿监护行为、遵医行为及日常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42,5.713,6.575,6.549,P<0.05);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结论 回授法健康教育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可提升患者自我保健管理能力,改善母婴结局。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吴巧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49-51. 
摘要 ( 82 )   PDF (612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分析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住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心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运动康复护理措施,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改善患者日常的活动能力,同时对改善患者日常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针对性心理干预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者中的作用观察
吴陈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52-54. 
摘要 ( 63 )   PDF (613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针对性心理干预在临床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以抽签法单双数方式进行分组,划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针对性心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家属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拔管时间情况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百分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水平、护理服务态度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治疗过程中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后,可有效缩短拔管时间,并提高护理质量以及家属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可观的应用价值。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探讨
杨淑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55-57. 
摘要 ( 54 )   PDF (614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标准化护理程序对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我院重症监护室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6例心力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标准化护理程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未行标准化护理程序)与实验组(33例:行标准化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48h后、96h后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72h后左心射血分数(LVEF)、心搏出量(CO)、A峰与E峰流速比值(E/A)等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对重症监护护理满意度(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行标准化护理程序干预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程序。
安全护理干预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效果评估
王容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58-60. 
摘要 ( 70 )   PDF (634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中,应用安全护理的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收治的年限为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随机将所有的患儿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1例,并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干预后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患儿术后感染率进行对比。结果 相比于常规组(25.81%),干预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6.45%)明显低(P<0.05);相比于常规组(77.42%),干预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6.77%)明显高(P<0.05);相比于常规组(25.81%),干预组患儿的术后感染率(6.45%)明显低(P<0.05)。结论 给予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安全管理,明显减少了护理差错与感染的发生,促进了其术后身体的恢复。
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损伤及心功能的干预效果观察及护理
胡小凤, 高建坤, 郭舒婷, 林丽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61-63. 
摘要 ( 86 )   PDF (637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肺心病患者肺损伤及心功能的干预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本研究中研究对象是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高血压合并肺心病患者共58例,入院后均给予缬沙坦治疗,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损伤、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干预前,组间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PEF和FEV1两项肺功能指标及LVEF、LVEDD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有明显好转,且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采用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肺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明显改善其肺损伤及心功能,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陈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64-66. 
摘要 ( 56 )   PDF (630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此次研究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对其护理效果予以探究。方法 8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上述患者分成实验组42例(优质护理);参照组43例(基础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6min步行距离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此次研究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可提高护理有效率,有效改善症状,并提高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可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予以推广。
延续性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健康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苏美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67-69. 
摘要 ( 64 )   PDF (634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高血压患者健康干预中采取延续性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选取84例MHD高血压患者,时间选为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采取常规护理为参照组,采取延续性护理为延续组,对两组护理后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参照组相比,延续组舒张压、收缩压指标更低,SRHMS、ADL评分更高(P<0.05)。结论 对MHD高血压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措施,可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升其健康状况,为其日后生活质量提供保障,值得借鉴。
基于零缺陷护理模式在小儿心脏手术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
郭碧缘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70-72. 
摘要 ( 62 )   PDF (681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零缺陷护理模式在小儿心脏手术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患儿,收治时间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间,合计96例。在转运交接中将96例患儿通过随机抽签法分别实施不同护理模式,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48),另一组实施零缺陷护理(观察组,n=48)。最后采用住院费用、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术中出血量、护理质量评分、医患满意度、缺陷发生率作为两组对象的观察指标,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经过护理后,住院费用、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但护理质量评分却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医患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缺陷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心脏手术转运交接中应用零缺陷护理模式能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改善患儿的手术情况,让医患满意,减少护理过程中的缺陷,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循证护理应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杜绍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73-76. 
摘要 ( 69 )   PDF (688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我院72例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均施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为对照组(36例,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施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7d后LVESD、LVEDD较对照组更小(P<0.05);观察组护理7d后氧分压较对照组更高,且二氧化碳分压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25.00%),且护理7d后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22%)高于对照组(80.56%)(P<0.05)。结论 对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有加速病情好转,满意度更高。
高流量呼吸治疗仪在老年性危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
杨萍丽, 李雪婷, 陈慧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77-79. 
摘要 ( 95 )   PDF (682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高流量呼吸治疗仪在老年性危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接收的老年性危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根据奇偶数分组法将7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加强护理干预。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脉搏频率均慢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湿化效果、心功能分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性危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使用高流量呼吸治疗仪治疗时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还可促进湿化效果的提高及心功能的改善,护理效果令人满意。
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林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80-82. 
摘要 ( 71 )   PDF (680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94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摸球法均分成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协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入院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SBP、DBP水平相比,乙组均较低(P<0.05)。乙组住院时间短于甲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甲组(P<0.05)。结论 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血压水平,缩短其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大面积烧伤合并高血压患者整体护理的应用推广价值分析
陈玲, 仇雄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83-85. 
摘要 ( 59 )   PDF (711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大面积烧伤合并高血压患者整体护理的应用推广价值。方法 本次纳入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7例大面积烧伤合并高血压患者展开研究,按照简单随机化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2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将两组的焦虑评分、疼痛评分、血压水平、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NRS评分以及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应用在大面积烧伤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焦点解决模式应用于冠心病PCI术患者中的实践意义
陈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86-88. 
摘要 ( 65 )   PDF (709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焦点解决模式应用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患者中的实践意义。方法 取43例冠心病PCI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2例)采用焦点解决模式,比较心理变化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心理弹性评估量表(CD-RISC)3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PCI术患者护理中应用焦点解决模式,能有效提升患者心理弹性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优质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观察
杨曼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89-91. 
摘要 ( 52 )   PDF (708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施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88例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施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睡眠质量评分、焦虑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每周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及每周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切实可行,有助于增强心功能改善效果,并能改善睡眠障碍及不良情绪。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的效果分析
郑颖, 朱丹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92-93. 
摘要 ( 89 )   PDF (706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为慢性心衰患者开展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当中,共40例,样本抽选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以上患者经数字随机分组法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房内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6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运动后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对心功能改善具有促进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实施。
综述
中药穴位贴敷近五年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刘敏, 王忠良, 卢磊, 梁田, 张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6):  94-96. 
摘要 ( 74 )   PDF (714KB) ( 2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穴位贴敷是中医传统特色治疗方法之一。文章从研究中药穴位贴敷在心血管常见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伴随的便秘等相关领域中近5年来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同时指出一些问题,如目前尚缺乏严谨的基础研究和大规模的临床对照研究;缺乏穴位贴敷作用的可靠性及稳定性的相关研究;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仍然处于从属地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