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0卷 第16期 刊出日期:2020-06-05
上一期
下一期
临床研究
康复训练在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焦虑改善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许佳怡, 李晔蕾, 杨大鼎, 蒋旭侃, 陈岭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3-5.
摘要
(
62
)
PDF
(197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分析康复训练在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焦虑改善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方法,45例)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训练方法,45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心力衰竭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NT-proBNP(血浆脑肽钠)水平、6MWD(6min步行试验距离)以及护理总满意率、平均住院时间。
结果
两组心力衰竭患者干预前抑郁评分、焦虑评分、NT-proBNP、6MWD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实验组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6MWD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心力衰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康复训练在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焦虑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螺内酯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唐建武, 吴京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6-8.
摘要
(
101
)
PDF
(282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螺内酯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与效果。
方法
纳入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68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干预,研究组患者联合给予螺内酯给药,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比较。
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LVEF、FS、E/A等心功能指标均显著升高,研究组患者各心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同时研究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螺内酯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中,在改善心功能方面的疗效确切。
阿托伐他汀对COPD合并急性右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刘建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9-11.
摘要
(
74
)
PDF
(302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对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右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6例COPD合并急性右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PAP、BNP、右心室Te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
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的SaO
2
、PaO
2
均高于对照组(
P
<0.05),其PaCO
2
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COPD合并急性右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罗培源, 肖得英, 王誉洁, 项艳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12-14.
摘要
(
66
)
PDF
(347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4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7例。给予参照组氨氯地平治疗,研究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前两组SBP(收缩压)、DBP(舒张压)、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水平无较大差异(
P
>0.05);治疗后研究SBP、DBP、TC、TG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
P
<0.05);两组治疗前CKMB、cTnT、hFABP指标无较大差异(
P
>0.05);治疗后研究组CKMB、cTnT、hFABP指标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
P
<0.05);研究组有效率95.74%,高于参照组的72.34%,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穴位埋线联合自拟消脂方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徐致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15-17.
摘要
(
59
)
PDF
(367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穴位埋线联合自拟消脂方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穴位埋线及自拟消脂方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及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穴位埋线联合自拟消脂方治疗高脂血症疗效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控制性高血压对GCS评分的观察
周波, 钟清国, 陈维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18-20.
摘要
(
73
)
PDF
(388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应用控制性高血压治疗方案对GCS评分的影响。
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急诊科抢救室收诊的60例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纳入,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抢救,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控制性高血压治疗,比较两组的抢救成功率、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命体征指标。
结果
抢救成功率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80.00%(
P
<0.05)。治疗后,GCS评分和生命体征指标在观察组中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在观察组中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控制性高血压治疗用于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抢救中,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昏迷风险,改善神经功能,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血浆N端脑钠肽原对新生儿窒息后心力衰竭的治疗价值探讨
陈姝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21-23.
摘要
(
44
)
PDF
(433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血浆N端脑钠肽原对新生儿窒息后心力衰竭的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12月接生的40例新生儿,采用回顾式分析方法,对新生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经竞争性酶免疫法(EIA)测定,将健康新生儿记为对照组,将窒息新生儿记为观察组,每组20例,对两组新生儿的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1)、肌钙蛋白I(CTnI)水平、血浆N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原NT-proBNP水平为(3915±1021)fmol/mL,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3112±1391)fmol/mL,具有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血浆N端脑钠肽原水平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窒息新生儿的心力衰竭现象,可以为后期治疗提供比较准确的数据支撑,利于患儿心脏功能障碍治疗。
超声检查诊断妊娠高血压合并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价值分析
徐丽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24-25.
摘要
(
56
)
PDF
(470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在妊娠高血压合并不典型胎盘早剥诊断中的运用。
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1例妊娠高血压合并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超声检查。
结果
妊娠高血压合并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超声表现以胎盘增厚、胎盘与子宫壁间隙低回声等为主。
结论
超声检查用于妊娠高血压合并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征象典型,诊断准确性良好。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托伐普坦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袁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26-28.
摘要
(
48
)
PDF
(476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托伐普坦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比较心功能指标及用药安全性。
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的LVESD低于对照组(
P
<0.05),其LVEF、6MWT高于对照组(
P
<0.05)。联合组治疗后的血清钠低于对照组(
P
<0.05),其NT-proBNP、每日尿量高于对照组(
P
<0.05)。且联合组发生口干、晕眩、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几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托伐普坦可显著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疗效显著,且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可推广。
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联合应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王美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29-31.
摘要
(
78
)
PDF
(496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应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将本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予以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时间与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
P
<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
P
<0.05);两组的用药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能够减少患者症状发作次数,并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治疗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性能有所保障。
硝酸甘油和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对比研究
谭艳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32-34.
摘要
(
403
)
PDF
(522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冠脉动脉慢血流患者给予硝酸甘油和尼可地尔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冠脉动脉慢血流患者62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采用尼可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心率、血压及冠状动脉血流情况。
结果
用药后,对照组心率明显上升,而血压明显降低(
P
<0.05),观察组心率和血压无明显变化(
P
>0.05),两组间具有差异性;观察组左前降至、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TF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与硝酸甘油相比,冠脉动脉慢血流患者经尼可地尔治疗的即刻效果更好,值得应用。
H型高血压患者行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和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对TC、TG的效果分析
张桂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35-37.
摘要
(
56
)
PDF
(520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H型高血压患者行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和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对TC、TG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65例H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药物治疗的32例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另外33例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的患者则划分为研究组,分析两组用药效果。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SBP及DB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TC水平及TG水平均低于常规组,HCY水平低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H型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强于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可以有效对患者血压水平进行调控。降低患者HCY、TC及TG水平,改善患者病情,值得推广。
护理
个性化护理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黄露蓉, 黄清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38-40.
摘要
(
48
)
PDF
(492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9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按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
n
=46)和对照组(
n
=4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3.48%)高于对照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个性化护理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作用分析
刘小燕, 陈丽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41-43.
摘要
(
57
)
PDF
(544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作用。
方法
选本院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时间: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皮肤损伤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皮肤损伤率小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组间差异明显(
P
<0.05)。
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患者皮肤损伤减少,护理满意度良好,此方法可行。
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效果的观察研究
赖淑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44-46.
摘要
(
31
)
PDF
(564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48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为试验对象,选择抓阄随机化分组,各24例,分别选择常规护理、“零缺陷”护理服务。
结果
观察组剧烈抵触(4.17%)、意外事件发生率(0.00%)、家属满意度(100.00%)、护理后1个月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68.44±2.95)分、护理后3个月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75.63±2.54)分、E/A(1.58±0.13)、LVDD(24.98±3.64)mm、LVSE(38.67±4.21)%、LVEF(67.68±3.11)%均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实施“零缺陷”护理服务效果显著。
循证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吕友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47-49.
摘要
(
51
)
PDF
(582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7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予以循证护理。将两组的遵医行为、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改善其遵医行为,促进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提高。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评价
刘凯蒂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50-52.
摘要
(
45
)
PDF
(583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1例则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的心理情绪评分、血压水平、治疗依从性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其焦虑情绪,提升血压控制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
康复护理应用于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对患者术后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及自理能力评价
张小雪, 胡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53-55.
摘要
(
55
)
PDF
(609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进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应用康复护理对早期生存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
在我院进行术后护理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随机选取20例(时间区段为2014年11月至2018年11月)进行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
n
=10)和实验组(
n
=10),前者进行常规护理,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和自理能力评分。
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生存质量和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和护理前,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90.00%)也高于对照组(30.00%)(
P
<0.05)。
结论
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自理能力,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循证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分析
陈取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56-58.
摘要
(
43
)
PDF
(612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血压控制所产生的影响。
方法
将自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接受治疗的12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n
=61)及参照组(
n
=61),参照组患者接受生活方式指导、注意事项讲解以及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为试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
结果
干预前患者SBP及DBP水平组间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患者血压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患者SDP及DBP水平均较参照组低(
P
<0.05)。干预前患者SDS及SAS评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
P
>0.05),干预后患者情绪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试验组患者情绪改善效果明显更佳,对比干预后患者SDS及SAS评分组间差异显著(
P
<0.05)。试验组剖宫产率、早产率、产后出血率等均低于参照组,各项观察指标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血压控制效果理想,而且还能够改善其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
家庭协同式护理模式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精神、心理、行为状况的影响
姚淑文, 张环, 杨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59-60.
摘要
(
43
)
PDF
(628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家庭协同式护理模式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病毒心肌炎患儿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家庭协同式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后精神、心理、行为状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精神、心理、行为状况良好率分别为94.12%、88.24%、91.18%,高于对照组的76.47%、64.71%、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18%,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家庭协同式护理模式干预利于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精神、心理、行为状况,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老年腹股沟疝合并高血压患者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的护理分析
郑秀琴, 翁梅云, 施林芳, 陈胜兰, 王文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61-63.
摘要
(
49
)
PDF
(631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老年腹股沟疝合并高血压患者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果。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老年腹股沟疝合并高血压患者8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41例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将两组的情绪评分、疼痛评分、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以及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在老年腹股沟疝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稳定其情绪和血压水平,可缓解疼痛感,护理效果显著。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熊兰芳, 苏慧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64-66.
摘要
(
66
)
PDF
(629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以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评价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
方法
随机将116例自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进行治疗的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分成干预组(
n
=58)及参考组(
n
=58),参考组患者应用病情监护、环境护理、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干预组病情改善效果优于参考组,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经对比有明显差异(
P
<0.05)。干预组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总发生率6.90%,参考组总发生率18.97%,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参考组低(
P
<0.05)。
结论
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可促进心功能改善,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全方位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马惠彬, 陈婷, 翁克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67-69.
摘要
(
47
)
PDF
(630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中应用全方位护理的价值。
方法
从我院急诊科2017年12月到2019年1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全方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及护理后护理满意率。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B型钠尿肽、N末端B型利尿钠肽原、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动脉氧分压及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动脉氢离子浓度无明显差异(
P
>0.05)。
结论
在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中应用全方位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PDCA循环管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跌倒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张秋镁, 黄小凌, 鄢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70-72.
摘要
(
61
)
PDF
(657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PDCA循环管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跌倒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8年1-12月(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前)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8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将2019年1-11月(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后)我院8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跌倒、跌伤发生情况。
结果
试验组跌倒/跌伤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75%(
P
<0.05)。
结论
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或预防跌倒发生,保障患者住院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前瞻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探析
潘少芬, 黎定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73-75.
摘要
(
68
)
PDF
(674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方案在临床高血压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与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50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前瞻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而Barthel评分则显著增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05);同时护理后乙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与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甲组(
P
<0.05)。
结论
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的采取,对改善临床高血压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均有着显著效果,且能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和治疗依从性,整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标准化护理程序在ICU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王勤, 潘秀晖, 黄菊英, 林耸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76-78.
摘要
(
31
)
PDF
(673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标准化护理程序在ICU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定本院于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收诊的72例ICU心力衰竭患者,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36例,传统护理程序)与观察组(36例,标准化护理程序)两组,比较两组ICU心力衰竭患者的院内反应用时、急救反应用时、心率、血压及满意度详情。
结果
观察组ICU心力衰竭患者的院内反应用时(2.05±0.38)min、急救反应用时(8.05±0.62)min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ICU心力衰竭患者干预后的心率(85.96±4.02)次/min、舒张压(82.73±4.02)mmHg、收缩压(130.18±15.18)mmHg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ICU心力衰竭患者的满意率(91.67%)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应用标准化护理程序后,可对ICU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水平、血压水平进行稳定,减少患者的急救反应用时,值得使用。
家庭协同式护理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理情绪的改善分析
毛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79-81.
摘要
(
33
)
PDF
(670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和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接受家庭协同式护理对于改善其心理情绪所发挥的作用。
方法
以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9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将患儿分为两组,研究组(
n
=49)与参考组(
n
=49)为所有患儿均采用病情动态观察等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儿家庭协同式护理。
结果
研究组患儿抑郁、抵触、孤僻等心理行为异常发生率为16.33%,参考组患儿心理行为异常发生率为30.61%,与参考组患儿相比,研究组患儿心理行为异常发生率更低(
P
<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总满意率明显更高(
P
<0.05),其中,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96%,参考组总满意率83.67%。
结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应用家庭协同式护理有助于使其心理情绪行为等异常表现得到明显改善,使患儿治疗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不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及临床疗效,同时还能够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医院形象。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室护理的研究
朱雪芹, 王雅玲, 陈小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82-84.
摘要
(
43
)
PDF
(671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室护理价值。
方法
取2016年4月至2019年1月期间接收8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纳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采纳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室护理,对比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97.62%)较对照组(85.37%)更高,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8%)较对照组(17.07%)更高,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更短,对比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实施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消除负性情绪的效果,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慢性肾功能衰竭伴高血压患者行耳穴压籽联合中医护理对血压控制的影响
阮海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85-87.
摘要
(
68
)
PDF
(672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伴高血压患者实施耳穴压籽联合中医护理干预的价值。
方法
遵循护理模式差异分组方式,将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内接收的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2例,耳穴压籽联合中医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血压水平、肾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1)经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较低,可见血压水平改善幅度较大(
P
<0.05)。(2)经护理后观察组肾功能各指标改善幅度较大,肾功能较好(
P
<0.05)。(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对照组为78.9%(
P
<0.05)。
结论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伴高血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建议以常规护理为根本,后实施耳穴压籽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改善肾功能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优质护理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负性情绪的影响评价
施晓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88-90.
摘要
(
50
)
PDF
(677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优质护理对VMC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负性情绪的影响进行探究评价。
方法
选取了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8例VM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优质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干预效果。
结论
治疗后优质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治疗依从性比常规组高23.08%,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果
优质护理可以提高VMC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冠心病合并肾脏病患者PCI术后血液透析中行综合护理对SF-36的价值研究
袁小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91-93.
摘要
(
41
)
PDF
(677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和探讨冠心病合并肾脏病患者PCI术后血液透析中行综合护理对SF-36的价值研究。
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冠心病合并肾脏病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手术,且术后进行血液透析,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冠心病合并肾脏病患者PCI术后血液透析中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实施。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对患者心理波动的影响研究
李珍珠, 卓云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6): 94-96.
摘要
(
50
)
PDF
(682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运用于室间隔缺损患儿中的价值及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纳入的86例室间隔缺损患儿,遵照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各43例,研究组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前后进行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时长及医疗费用,出院时发放认知能力、家属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两组干预结果。
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HAMD、HAMA评分相比无意义(
P
>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住院时长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但认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满意度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
P
<0.05)。
结论
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运用于室间隔缺损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情绪,提升认知能力,减少住院时长,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同时提升家属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