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0卷 第15期 刊出日期:2020-05-25
临床研究
小儿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损害52例临床分析
林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3-5. 
摘要 ( 58 )   PDF (197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损害52例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我院10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心肌损害患儿52例,作为观察组,其余4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心电图以及心肌酶学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心律失常和ST-T改变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心肌酶学数值:LDH(573.54±33.43),CK(373.54±23.43),CK-MB(93.54±3.4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儿病毒性脑炎心肌损害会显著影响患儿的心电图以及心肌酶学数值。及早检测,可以对患儿进行有效诊断,为抢救争取时间,利于患儿预后。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在妊高症中的效果及对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史雪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6-8. 
摘要 ( 61 )   PDF (283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在妊高症中的效果及对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妊高症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产后母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早产率和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症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的血压控制较好,同时能够降低患者产后母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妊娠分娩的安全性。
盐敏感性高血压与非盐敏感性高血压联合药物治疗的对比分析
王热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9-11. 
摘要 ( 42 )   PDF (304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比较盐敏感性高血压与非盐敏感性高血压的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3例高血压患者展开研究,按照盐敏感性情况进行分组,盐敏感性高血压组45例、非盐敏感性高血压组48例均接受联合药物治疗。将两组的血压水平、动态血压变异性、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肌酐(Cr)、血清尿酸(UA)、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盐敏感性高血压组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非盐敏感性高血压组,24h动态舒张压变异性、24h动态收缩压变异性优于非盐敏感性高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敏感性高血压组的Cr、UA、MAU水平优于非盐敏感性高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药物治疗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所取得的效果比非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更加显著,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疾病类型合理选择针对性的联合用药方案,以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
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行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巧力翻·阿尔斯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12-14. 
摘要 ( 75 )   PDF (350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刍议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遵循药物差异分组方式,将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内接收的71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常规治疗+美托洛尔)和观察组(34例,以对照组为根本,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炎症因子、脑钠肽水平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97.0%,对照组81.0%(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较高,LVESD、LVEDD较低,与对照组相较,心功能改善幅度较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5.15±1.10)mg/L,脑钠肽(210.23±10.11)pg/mL,较对照组(7.85±1.66)mg/L、(258.56±12.33)pg/mL低(P<0.05)。结论 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建议以常规治疗+美托洛尔为根本,联合曲美他嗪开展治疗,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方面有显著优势。
骨外科软组织损伤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负压引流术进行治疗对促进其创面修复及血压控制的意义
林善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15-17. 
摘要 ( 53 )   PDF (390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骨外科软组织损伤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负压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2018年1月开始进行病例收集,一直到2019年12月结束,两年时间共收集到配合本研究的骨外科软组织损伤合并高血压患者71例,对这些患者进行编号,然后对编号进行随机抽取并分组,37例用负压引流术治疗的为观察组,34例用自然引流的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并评价血压水平和创面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显著(P<0.05),血压水平和创面情况均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 对骨外科软组织损伤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负压引流术治疗,可以降低血压,创面修复效果好,疗效确切。
冠心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对其左室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黄思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18-20. 
摘要 ( 60 )   PDF (413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采用冠脉介入治疗对其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87例自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为其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结果 治疗后患者LVEF及FS均高于治疗前,LVDs及LV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d及治疗后7d患者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患者精神健康、生活能力、情感等各项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前(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用冠脉介入治疗心功能改善效果理想,值得应用。
探讨七氟醚与丙泊酚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评价
李海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21-23. 
摘要 ( 37 )   PDF (454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七氟醚与丙泊酚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1)。对照组予以丙泊酚麻醉诱导,观察组予以七氟醚麻醉诱导,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情况。结果 与T0相比,T1、T2两组LF、HF水平下降,且T2时间点LF、HF、LF/HF水平高于T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0、T1、T2时间点LF/HF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T1、T2时间点LF水平较对照组低,HF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七氟醚麻醉诱导效果确切,对心率变异性影响较小,可有效维持患者保持平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益气活血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研究
姜欢子, 张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24-25. 
摘要 ( 46 )   PDF (472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接受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中,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方式将患者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单一治疗组。单一治疗组患者单纯用中药治疗,而联合治疗组配合使用针灸治疗,并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之后心功能指标和早搏的次数。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早搏数据均好于单一组,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联合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心律失常患者,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缓解早搏症状,保证了治疗效果,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替格瑞洛应用于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对改善心肌功能的意义
夏永贵, 耿陈珠, 范晓芳, 伊丽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26-28. 
摘要 ( 44 )   PDF (476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应用于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对改善心肌功能的意义。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8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比较临床疗效、心肌酶指标、左心射血分数、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97.50%高于对照组85.00%(P<0.05)。治疗后,CK-MB、CPK在观察组中均低于对照组,LVEF在观察组中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5.00%、对照组2.5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期间,应用替格瑞洛可有效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具有显著疗效和安全性。
美托洛尔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低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杨玉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29-31. 
摘要 ( 110 )   PDF (477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美托洛尔与多巴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SBP(89.6±3.0)mmHg、DBP(68.5±3.0)mmHg、HR(85.6±5.6)次/min、尿量(70.5±4.0)ml、有效率96.7%。对照组治疗后SBP(79.6±2.6)mmHg、DBP(52.3±4.0)mmHg、HR(55.6±9.3)次/min、尿量(86.9±5.5)ml、有效率7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消化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及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低血压,可有效升高血压,增加心率,减少尿量,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与安全性
覃智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32-34. 
摘要 ( 53 )   PDF (496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70例,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胺碘酮治疗),收集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室性早搏等级、心率水平情况、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室性早搏等级和心率水平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米力农、西地兰对老年心力衰竭并重症肺炎病人的应用比较
陈碧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35-37. 
摘要 ( 35 )   PDF (527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米力农、西地兰对老年心力衰竭并重症肺炎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76例心力衰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乙两组,在常规治疗条件下,分别施以米力农治疗、西地兰治疗。结果 乙组烦躁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甲组(P<0.05)。较治疗前,两组左室收缩末径(LVDD)显著降低,左室短轴缩短率(LVSF)、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LVDD、LVSF、LVEF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乙组临床治疗优良率94.74%与甲组92.11%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心力衰竭并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米力农、西地兰均可起到良好治疗效果,但后者能明显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护理
基于APACHEⅡ的护理干预在急诊重症冠心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刘钗涓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38-40. 
摘要 ( 67 )   PDF (521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基于APACHEⅡ的护理干预在对急诊重症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52例急诊重症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电脑随机分组,命名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6例),观察组根据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结果实施动态护理(26例),分析护理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死亡率3.85%,对照组患者死亡率23.08%,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0.00%,低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重症监护时间较对照组短,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急诊重症冠心病患者应用根据APACHEⅡ评价制定的动态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有效性,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缩短重症监护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
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苏梅娜, 黄丽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41-43. 
摘要 ( 46 )   PDF (547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入住我院的86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排列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包括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心力衰竭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对比血清BN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检测显示实验组患者血清BNP水平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2)一般临床资料观察显示实验组患者心力衰竭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干预后患者病情转归明显加快,同时其不良情绪会得到较大的改善。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
李江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44-46. 
摘要 ( 40 )   PDF (542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接收的14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压值低,生活质量评分高;护理依从率高(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提高整体疗效。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中给予基于奥马哈系统延续护理的价值分析
张照霞, 邹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47-49. 
摘要 ( 49 )   PDF (614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中给予奥马哈系统延续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性脑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高血压脑出血护理干预处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以奥马哈系统作为延续性护理实践框架的护理干预,从出院到出院后8周。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行为、认知和状态方面护理效果。结果 在奥马哈系统内的健康相关行为、心理社会、生理、环境4个领域中,实验组共整理出21个问题。在行为、认知和状态方面,出院8周后实验组患者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中给予奥马哈系统延续护理能准确发现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中常见的问题,同时提供标准化可循的康复护理方案,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成效。
高血压病患者常规胃镜与无痛胃镜检查的观察与护理干预体会
叶苏芳, 杨文博, 赵榕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50-52. 
摘要 ( 73 )   PDF (610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常规胃镜与无痛胃镜检查的应用效果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检查的高血压病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和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焦虑评分、检查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 两组检查前、检查中、检查时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以及综合护理干预更有助于稳定生命体征和心理状态,可缩短检查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和对心功能等的影响
陈秀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53-55. 
摘要 ( 99 )   PDF (612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效果和对心功能等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7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服务组采取常规方案护理,整体化护理服务组则采取整体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整体化疗效;肺部炎症得到控制的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入院到出院的时间;护理前后患者血气指标以及心功能、炎症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整体化护理服务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整体化疗效、肺部炎症得到控制的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入院到出院的时间、血气指标以及心功能、炎症指标相比较常规护理服务组更好(P<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 整体化护理服务对于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可获得较好预后,可有效缩短护理的时间,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情况,控制肺部炎症和改善心功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和改善预后。
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质量观察
詹美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56-58. 
摘要 ( 45 )   PDF (612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质量。方法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脑梗死患者3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8例实施综合护理。将两组的治疗相关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康复情况、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干预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实施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期间辅以相应的综合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临床疗效观察
黄丽芬, 宋晶, 郭锦宜, 林瑞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59-61. 
摘要 ( 35 )   PDF (610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进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47例加强术后健康教育。将两组的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康复指标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血压控制效果和康复效果的提升。
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并心脏病孕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何霖, 杨保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62-64. 
摘要 ( 65 )   PDF (639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并心脏病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3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18)和观察组(n=18)。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分娩结局、产后情况及满意度差异。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死亡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发生率较对照组低,顺产率、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均明显较对照组少组,观察组产后住院时间亦较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改善产妇及围生儿预后,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康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高雪芬, 蔡碧绸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65-67. 
摘要 ( 37 )   PDF (635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改善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PSQI评分(3.41±0.54)分低于对照组的(6.85±0.72)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存质量SS-QOL评分(172.95±24.05)分高于对照组的(132.41±23.82)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72.92±8.49)分高于对照组的(61.36±8.45)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有氧运动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高南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68-70. 
摘要 ( 48 )   PDF (636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0月在我院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4例,按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氧运动配合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105.44±16.60)mmHg、舒张压(79.74±9.73)mmHg,低于对照组的(128.68±17.52)mmHg、(91.35±8.6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40%,低于对照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氧运动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控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应用。
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
魏闽榕, 陈凤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71-73. 
摘要 ( 59 )   PDF (637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实施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56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28例,应用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对比两组患者疾病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疾病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7.86%)低于对照组(42.86%)(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实施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干预切实可行,可有效增加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护理质量更高。
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可行性及成效
唐斌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74-76. 
摘要 ( 39 )   PDF (654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可行性和成效。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80例患儿作为观察样本,根据临床采用的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常规组(n=40)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n=40)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的时间,同时对两组患儿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在优质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高(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可取得满意的效果,此种护理方式有利于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整体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心脏功能,同时保证了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对高血压高危人群体检护理的效果探讨
许玉凉, 陈春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77-79. 
摘要 ( 46 )   PDF (654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为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在疾病防治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将388例自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进行体检的高血压高危人群分成干预组(n=194)与参照组(n=194),为参照组提供健康指导,为干预组提供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对比两组高血压确诊率以及干预后生活品质。结果 干预组高血压确诊率达10.82%,参照组高血压确诊率达31.44%,干预组高血压确诊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组健康生活方式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干预组物质生活状态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高危人群体检护理中接受健康生活方式宣教有助于规范其生活方式并可提高其生活品质,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沈瑞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80-82. 
摘要 ( 73 )   PDF (654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遵循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将两组的血压水平、术后服药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日及术后清晨的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控制好围手术期血压水平,促使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提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患者合并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李雪英, 练慧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83-85. 
摘要 ( 108 )   PDF (667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行腔内修复术的高血压合并腹主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1-12月行腔内修复术的高血压合并腹主动脉瘤的74例患者资料,入组后以随机分组法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100.0%)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9.19%)(P<0.05);实验组身体健康、躯体疼痛、情感状况、生命力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腔内修复术的高血压合并腹主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是一种系统性、科学性的护理干预方式,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血管外科护理中行护理安全管理不良事件率的价值研究
李小月, 林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86-88. 
摘要 ( 28 )   PDF (668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血管外科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时段是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研究对象我院接收的110例血管外科诊治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5例,两组护理效果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风险预警评分、风险处理评分及危险因素辨别评分较高;护理满意率较高,并发症率较低(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能提高血管外科诊治患者的就医体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搭建融洽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提高治疗依从性,为患者住院安全提供可靠性保障,值得临床借鉴。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和预见性护理措施探讨
谢萍萍, 林美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89-91. 
摘要 ( 63 )   PDF (669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以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术中常见并发症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 将自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接受急诊PCI手术的急性心梗患者74例随机分成干预组(n=37)与对比组(n=37),所有患者均采用急诊PCI手术,术前为患者提供术前准备指导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干预组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 干预组低血压、急性冠脉闭塞、心律失常等术中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较对比组高(P<0.05)。干预组术中无患者死亡,对比组术中死亡率为2.70%,两组术中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为采用PCI的急性心梗患者提供针对性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显著减少术中并发症。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的术后护理对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
叶燕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92-94. 
摘要 ( 86 )   PDF (668KB) ( 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的术后护理对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实施术后常规干预,观察组44例予以强化护理干预。将两组的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指标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FM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术后血压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预后效果的改善。
心理护理对老年心衰患者改善心功能及不良情绪的效果观察
陈婷婷, 许安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5):  95-96. 
摘要 ( 36 )   PDF (643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心理护理对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及不良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老年心衰患者,按照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选择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与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6-MWT均高于对照组,BNP指标低于对照组,说明心功能改善程度由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及不良情绪明显改善,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