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0卷 第17期 刊出日期:2020-06-15
临床研究
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肖怡青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3-5. 
摘要 ( 54 )   PDF (203KB) ( 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5例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尼卡地平治疗,观察组43例实施乌拉地尔治疗。将两组的血压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5min、30min、60min后的血压水平以及临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拉地尔、尼卡地平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相当,但乌拉地尔的用药安全性更高。
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罗锦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6-8. 
摘要 ( 42 )   PDF (294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一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美托洛尔、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心功能改善情况更加良好,组间差异显著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美托洛尔、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并能够调节患者的心功能,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疗效、安全性的研究
林善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9-11. 
摘要 ( 51 )   PDF (316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筛选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探究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骨折治疗,探究组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血压状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数据。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探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血压数值均较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地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术后患者的持续治疗状况,稳定患者的血压,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实际临床中的治疗价值较高。
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予以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对降低房颤复发率的效果观察
薛彦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12-14. 
摘要 ( 53 )   PDF (337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110例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一胺碘酮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房颤动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随访1年,观察组3、6以及12个月的房颤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左心房容积比较有差异(P<0.05),但是血压和心率水平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运用胺碘酮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还能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改善分析
陈蕾, 郑浩, 王盈盈, 方铧锋, 刘巧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15-17. 
摘要 ( 81 )   PDF (383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的降压效果及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3-5月接收的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病历资料,共96例,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其中接受常规治疗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血压水平和心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射血分数(EF)明显较治疗前与对照组高,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亦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结论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及心功能的改善。
荷丹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情况的临床疗效观察
林莉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18-20. 
摘要 ( 993 )   PDF (410KB) ( 1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荷丹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年龄大于60岁确诊高脂血症的108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2例,对照组5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进行健康宣教,且不使用其他调脂等对血脂指标有影响的药物。对照组中的56例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片)20mg qn;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荷丹胶囊一次4粒 ,一日3次,八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下降情况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16周血脂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脂降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164,P<0.05)。结论 荷丹胶囊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磷酸肌酸钠联合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左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21-22. 
摘要 ( 36 )   PDF (401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磷酸肌酸钠联合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150例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以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乌司他丁治疗,实验组乌司他丁与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分析两组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 实验组心脏恢复自主心跳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cTn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接受磷酸肌酸钠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脂水平的影响
于凤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23-25. 
摘要 ( 140 )   PDF (477KB) ( 1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对接受替米沙坦、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脂水平的影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阿托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TC)、脂蛋白代谢(HDL)等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HDL-C指标水平更高,TC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SH-Px、SOD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阿托伐他汀、替米沙坦治疗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脂代谢指标水平以及机体氧化应激损伤,值得临床关注。
IABP用于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郭枫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26-28. 
摘要 ( 52 )   PDF (476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 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用于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60例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IABP,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心肌血流灌注恢复情况、左心射血分数。结果 总有效率在观察组中高于对照组(P<0.05),TIMI血流3级占比在观察组中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左心射血分数在观察组中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期间,应用IABP可提高疗效,促进心肌血流灌注恢复,有利于改善心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分析
杨家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29-31. 
摘要 ( 34 )   PDF (495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入我院于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患者均进行服药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分析溶栓前后再通组心律失常的情况,观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作种类与心肌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 52例AMI患者中24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6.15%,24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者中,其中前壁、前间壁16例(66.67%),下壁、后壁、右室8例(33.33%),前壁、前间壁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以快速型心律失常为主,下壁、后壁、右室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以缓慢型心律失常为主。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之后,很容易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并且发生于早期,需要对其特点进行有效的分析,为后续诊治提供了较好的判定依据。
人群防治
社区居民高血压前期针对性干预方法、症状改善及疗效观察
甘灵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32-35. 
摘要 ( 84 )   PDF (537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社区居民高血压前期针对性干预方法、症状改善及疗效。方法 对社区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集的80例高血压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干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针对性干预组(n=40)和常规干预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针对性干预组患者的按计划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戒烟、限酒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 社区居民高血压前期针对性干预较常规干预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护理
精细化优质护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效果
李田, 黄燕, 卢神雷, 陈艳艳, 林孔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36-38. 
摘要 ( 40 )   PDF (546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精细化优质护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效果。方法 从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中随机102例开展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采取精细化优质护理。将两组的血压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72h后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感染性休克患者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时加强精细化优质护理有助于血压恢复,还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及措施和护理质量分析
刘海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39-41. 
摘要 ( 59 )   PDF (547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后的临床价值及护理质量展开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性质为回顾性研究,以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时段内收治的62例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性质差异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1例,前者按照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后者施以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疗效。结果 研究组中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研究组中患者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少,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后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临床疗效显著。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围术期强化护理干预后对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叶芬芳, 陈美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42-44. 
摘要 ( 69 )   PDF (568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围手术期运用强化护理干预,分析对其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 抽选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按照抽签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围术期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治疗前,两组情绪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在实施治疗后,观察组的情绪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取明显区别(P>0.05);在实施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围手术期运用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避免不良情况出现,缓解患者不适,在临床上显示卓越成效。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手术期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
杨妙珍, 洪明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45-46. 
摘要 ( 87 )   PDF (568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以交替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参照组26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6例,采取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效能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自我效能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优势明显,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同时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妊娠合并冠心病患者疾病控制的影响
林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47-49. 
摘要 ( 59 )   PDF (570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妊娠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4例妊娠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图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予以妊娠合并冠心病患者个性化护理,可缓解负面情绪,促进患者依从性的提升,防范并发症效果好,推广应用价值高。
腹部创伤伴有高血压患者急诊手术护理配合对预后结局的影响
许惠春, 吴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50-52. 
摘要 ( 64 )   PDF (593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护理配合在腹部创伤伴有高血压患者行急诊手术对其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就诊的56例腹部创伤伴有高血压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将病人分为实验组(n=28)和参照组(n=28)。参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手术护理,实验组实施急诊手术护理,对比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96.43%高于参照组的82.14%,差异较大(P<0.05);且实验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96.43%高于参照组的78.57%。结论 在行急诊手术救治的腹部创伤伴高血压中病人,通过采取急诊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有效预防手术危险因素,促进病人的恢复,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
蒋米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53-55. 
摘要 ( 44 )   PDF (594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研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内科就诊的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人文关怀,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研究比较两组患者对病情的知晓度、治疗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血糖情况等各项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对病情的知晓度、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77.5%、92.5%以及97.5%,对照组者对病情的知晓度、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42.5%、52.5%、65%;治疗后试验组的空腹血糖为(3.46±0.56)mmol/L、2h血糖为(6.82±1.35)mmol/L,对照组的空腹血糖为(4.67±0.63)mmol/L、2小时血糖为(8.37±1.31)mmol/L,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结果发现,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其治疗效果较为有效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对病情关注度较高,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的效果研究
廖赵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56-58. 
摘要 ( 56 )   PDF (623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次研究旨在对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之中的效用以及价值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所收治的6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试验组研究对象则接受护理干预,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用药情况以及血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由研究数据结果可知,试验组研究对象用药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血压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接受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研究对象血压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状况,提升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其临床效果较为突出,可予以推广应用。
低强度运动疗法结合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及血压的影响评价
黄佩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59-61. 
摘要 ( 115 )   PDF (629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低强度运动疗法结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8年1-12月我院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应用低强度运动疗法结合健康教育干预)。均随访半年,对比两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依从率。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较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实验组治疗依从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低强度运动疗法结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更佳,更有助于改善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
全方位护理在COPD合并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陈婷, 马惠彬, 翁克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62-64. 
摘要 ( 46 )   PDF (633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全方位护理在COPD合并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112例COPD合并心衰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参照组5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讨组56例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对其肺功能与生活质量指标作深入研究。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接近(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讨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参照组,同时研讨组患者的3项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方位护理在COPD合并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极高,不但能够改善其肺功能水平,而且提升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病情转归极为有利。
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病人护理中临床疗效分析
吕友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65-67. 
摘要 ( 43 )   PDF (629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病人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实施无缝隙护理。将两组的心绞痛控制情况、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实施无缝隙护理能够促使患者心绞痛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用于急诊心绞痛患者中的效果探讨
张小真, 苏慧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68-70. 
摘要 ( 47 )   PDF (652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诊心绞痛患者应用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随机抽取的146例自2018年5月至2019年4进行救治的急诊心绞痛患者分成两组,包括干预组(n=73)与参照组(n=73),参照组患者应用急诊内科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患者应用急诊救治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救治效果。结果 干预组静脉通道开放用时及急救室停留时间等均较参照组短(P<0.05)。干预组VAS评分以及HAMA、HAMD等各项情绪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急诊心绞痛患者应用急诊救治模式有助于提高救治效果,能够促进心绞痛症状改善,还可使患者负面情绪获得调节,加快其病情好转并缩短其住院时间。
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心脏外科ICU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林珊珊, 林秀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71-73. 
摘要 ( 61 )   PDF (657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心脏外科ICU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阶段在我院心脏外科ICU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心脏外科ICU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ICU综合征发生率和ICU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CU综合征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7.5%)(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82.5%)(P<0.05)。结论 以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心脏外科ICU患者进行干预,可帮助患者明显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达到预防ICU综合征发生的目的,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
品管圈介入管理对心血管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蓉, 杨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74-76. 
摘要 ( 65 )   PDF (655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品管圈介入管理对心血管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我院治疗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应用随机数表法完成分组,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护理培训方法与品管圈方法。总结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六项自我效能指标均满足统计学标准(P<0.05);在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情绪指标差异不明显,对比结果无意义(P>0.05);在不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情绪指标、生活质量明显数据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品管圈介入管理对心血管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近期、远期康复水平改善作用显著。
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知信行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陈春玲, 黄丽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77-78. 
摘要 ( 71 )   PDF (663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知信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采用知信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对疾病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疾病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为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实施知信行护理模式可帮助患者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提升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
高血压肾病患者行早期护理对护理效果的价值研究
何秀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79-81. 
摘要 ( 40 )   PDF (666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实施早期护理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高血压肾病患者66例作为观察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尿素氮、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实施早期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血压指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护理满意度高。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合并骨折患者术前心理及血压的影响分析
严肖, 林燕, 游凤云, 王燕玲, 马彩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82-84. 
摘要 ( 60 )   PDF (682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合并骨折患者术前心理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高血压病合并骨折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将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血压水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高血压病合并骨折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改善其术前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自我管理手册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自我效能及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
冯锦绣, 江月卿, 苏秋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85-87. 
摘要 ( 97 )   PDF (690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脑卒中偏瘫恢复期自我管理手册应用对患者自我效能及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方法 以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教育和指导,观察组同时应用自我管理手册进行康复宣教,干预8周,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功能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SEQ评分、ADL评分及FM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以自我管理手册为康复指导,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使其功能锻炼依从性得以提高。
门诊慢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行心理护理对SAS、SDS的价值研究
庄素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88-90. 
摘要 ( 47 )   PDF (685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门诊慢性高血压老年患者行心理护理对患者SAS、SDS价值影响。方法 对本院2019年1-12月间收治的80例门诊慢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将这80例门诊慢性高血压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组,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SAS、SDS评分。结果 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而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比较(P<0.05)。结论 门诊慢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患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介入强化护理在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
叶秋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91-93. 
摘要 ( 73 )   PDF (686KB) ( 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介入强化护理在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中的患者从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入院且接受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中筛选,总共筛选50例患者,根据抽签法的原则,将5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为研究样本,实行介入强化护理,两组在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差异。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手术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定向力、语言、注意力、计算力、记忆力、回忆以及总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行不同的护理措施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护理差异较大,对比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改善,但是研究组的定向力、语言、注意力、计算力、记忆力、回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我院接受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给予患者介入强化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该护理措施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评价
张琦琪, 林雅, 陈贻芳, 张丽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7):  94-94. 
摘要 ( 44 )   PDF (684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系统化护理。将两组的血压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出院前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控制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患者血压水平,提高安全性以及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