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0卷 第18期 刊出日期:2020-06-25
临床研究
尿激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安全性比较
王怀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3-5. 
摘要 ( 48 )   PDF (208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采用阿替普酶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尿激酶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治疗30d后,两组的左心室功能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运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血管再通率,还能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心房颤动合并脑栓塞的效果和并发症率观察
江贤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6-8. 
摘要 ( 34 )   PDF (272KB) ( 1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心房颤动合并脑栓塞的效果和并发症率观察。方法 选择100例房颤合并脑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按照抽签方法进行分两组。对照组实施阿加曲班治疗,研究组实施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后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长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治疗后Barthel指数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房颤动合并脑栓塞应用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并发症率低。
颈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经B超诊断的作用及价值探讨
莫艳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9-11. 
摘要 ( 62 )   PDF (347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经B超诊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 将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患者160例纳入研究,记作病变组。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志愿者160例记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B超检查,比较斑块大小、IMT以及回声强度等情况。此外,对病变组受试者实施CTA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对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以及易损斑块的检出率。结果 病变组人员的斑块大小、IMT以及回声强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种诊断方式对颈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的检出率对比的差异均不明显(均P>0.05)。B超与CTA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患者溃疡斑块及扁平斑块的检出率对比的差异均不明显(均P>0.05)。B超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患者易损斑块的检出率为3.75%(6/160),CTA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患者易损斑块的检出率为19.38%(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检查有助于早期筛查颈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但对易损斑块的检出率不理想,因其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等优势,可作为临床初筛的有效手段之一。
纳布啡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杨传英, 尹鹭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12-14. 
摘要 ( 59 )   PDF (414KB) ( 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纳布啡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行剖宫产术患者88例,根据术后镇痛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与研究组(44例),对照组予100μg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予2.0mg/kg纳布啡,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术后6h、12h、24h、48h患者的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SS)、血压值与镇痛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6h、12h、24h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RSS评分均较为平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镇痛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4例(4.55%)与对照组5例(11.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中运用纳布啡静脉自控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有利于血压平稳下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蒌香丹通心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超声心动图参数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黄焯文, 林利珍, 陈用添, 郇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15-17. 
摘要 ( 293 )   PDF (448KB) ( 1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蒌香丹通心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超声心动图参数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杏坛医院和佛山市顺德区同江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200例,使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接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接受蒌香丹通心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WF)、血清内皮素(ET)、血管扩张变化率(FMD)。结果 治疗前,组间数据对比无差异;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LVEF、CO、CI均上升,研究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ET、WF均下降,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研究组FMD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蒌香丹通心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疾病的好转,值得推广。
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应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观察
王华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18-20. 
摘要 ( 40 )   PDF (473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用于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综合内科治疗的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110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n=55)。对照组患者采取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经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缺血事件发生率、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就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DPB)(77.3±3.6)mmHg低于对照组(85.1±4.4)mmHg,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SBP)(120.3±4.1)mmHg较对照组(146.2±5.4)mmHg低,P<0.05;观察组缺血事件发生率1.82%较对照组12.73%低(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74.55%(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能降低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对缓解患者的缺血事件发生率效果显著,治疗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原发性高血压伴OSAS对左心室结构的影响分析
许东平, 孙晋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21-23. 
摘要 ( 35 )   PDF (500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原发性高血压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与患者左心室结构改变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伴OSAS患者104例为对象,根据患者AHI的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伴轻度OSAS组、伴中度OSAS组和伴重度OSAS组,每组26例,对其进行睡眠监测,并比较动态血压监测、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伴轻度OSAS组、伴中度OSAS组与伴重度OSAS组患者的24h MSP、24h MDP、MSaO2及左心室结构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明显(P<0.05)。在24h MSP、24h MDP方面,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伴轻度OSAS组<伴中度OSAS组<伴重度OSAS组;在MSaO2及LVMI、IVST、LVPWT方面,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伴轻度OSAS组>伴中度OSAS组>伴重度OSAS组。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伴OSAS患者中,随着OSAS病情的加重,患者左心室结构重塑的风险逐渐提高,有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阻止或逆转左心室重构。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多巴胺治疗低射血分数瓣膜病的疗效及对NT-pro-BNP水平的影响
汤俊毅, 文灿, 马超, 王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24-26. 
摘要 ( 55 )   PDF (497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低射血分数瓣膜病患者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和多巴胺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90例于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低射血分数瓣膜病患者,被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心、利尿等基础治疗,对照组(45例)同时给予静脉泵注多巴胺治疗,联合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上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分析两组心功能指标、NT-pro-BN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和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5%和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和多巴胺联合治疗的低射血分数瓣膜病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且安全性较高。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急性发作期尼可地尔的临床用药效果观察
王跃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27-29. 
摘要 ( 50 )   PDF (499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应用尼可地尔在老年患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用药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有冠心病心绞痛症状的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硬币法进行分组,主要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66例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尼可地尔治疗,参照组66例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ST段压低持续时间(74.6±4.26)明显短于参照组(91.4±4.53),实验组ST段压低次数(17.4±2.96)明显少于参照组(21.7±3.17),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对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老年患者而言于患者急性发作期采用尼可地尔,可提高治疗有效效率,缩短ST段压低时间,减少ST段压低次数,临床效果显著。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陈丽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30-32. 
摘要 ( 62 )   PDF (545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133例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则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改善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的肝损伤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中具有较好的降脂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新活素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志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33-35. 
摘要 ( 544 )   PDF (547KB) ( 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将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应用于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将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对该时段内我院中录入的所有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的个体资料进行分析录入符合要求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录入Excel表格按照公式法进行,两组均分单组样本量设置为46,分别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应用常规治疗,主要对患者进行吸氧、强心以及利尿扩管等方案进行对症治疗,纠正患者心衰状况。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左西孟旦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用药基础上加用新活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评价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病情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可达91.30%,相较于对照组的73.91%来说更高,差异显著(P<0.05)。在患者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状况相较于对照组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对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进行治疗,能够对患者的心衰状况进行改善,对于患者心功能调节来说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可用性。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状态临床效果观察
蒋文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36-37. 
摘要 ( 89 )   PDF (569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为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状态患者开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症状患者应用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此外为观察组开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焦虑状态。结果 观察组的总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通过依据患者的病症表现进行方剂加减用药,可显著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并可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拉西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影响评价
郑妹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38-40. 
摘要 ( 166 )   PDF (568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拉西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影响。方法 本次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拉西地平治疗,观察组36例应用拉西地平+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的血压水平、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78.59±3.47mmHg)、收缩压(124.66±6.53mmHg)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97.2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拉西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起到平稳降压的作用。
护理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蓉, 杨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41-43. 
摘要 ( 62 )   PDF (57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研究组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指标变化情况[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各项评分[抑郁自评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结果 干预前两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TXA2明显低于对照组,PGI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冠心病PCI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胃肠道黏膜的恢复,加快消化道出血康复,从而缓解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外科疾病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分析
林燕, 严肖, 游凤云, 马彩霞, 王燕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44-46. 
摘要 ( 54 )   PDF (642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4例分为两组,均予以封闭式负压引流,对照组37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加强护理干预,将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创面修复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的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创面修复效果、血压控制效果提高。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洪明花, 杨妙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47-49. 
摘要 ( 31 )   PDF (639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我院就诊的7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奇偶数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38例)和早期康复组(39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早期康复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早期康复组自我效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无差异性(P>0.05)。护理两周后,早期康复组自我效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优势明显,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情况。
急性心衰病人重症护理干预措施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
文诗凡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50-51. 
摘要 ( 55 )   PDF (636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所给予急性心衰病人重症护理干预措施,及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针对我院收治82例急性心力衰竭病患予以选取,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比较随机所分配常规组(常规基础护理,n=41)和观察组(重症护理干预,n=41)临床症状缓解时间、LVEF、6min步行距离、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所记录症状缓解时间、6min步行距离及护理满意度均较常规组高(P<0.05),LVEF与之相近(P>0.05),不良反应统计2.44%,较常规组17.07%低(P<0.05)。结论 将重症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衰病人,可加速其临床症状缓解及心功能改善,使不良反应显著减少,提高护理满意度。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负性情绪的作用
叶灵娜, 蔡春菊, 郑晓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52-54. 
摘要 ( 47 )   PDF (639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负性情绪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抑郁等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接受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态,护理质量良好。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的影响观察
林娜, 鄢红际, 白丽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55-57. 
摘要 ( 87 )   PDF (665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老年性白内障伴高血压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的围手术期血压水平、手术配合度、因为手术情绪紧张导致血压高暂停手术率、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 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配合度、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因为手术情绪紧张导致血压高暂停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性白内障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手术配合度,有效控制其围手术期的血压水平,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护理效果令人满意。
心理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实施效果观察
李娇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58-60. 
摘要 ( 61 )   PDF (665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护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8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平分法,把研究对象划分对照组(n=41,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2,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合并高血压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应用观察
胡腾飞, 何美娟, 赵群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61-63. 
摘要 ( 49 )   PDF (665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乳腺癌伴高血压行根治术患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选2019年1-12月在本院行根治术的乳腺癌伴高血压患者共46例纳入本次实验,并用均等双盲划分法将其中23例纳入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剩余23例纳入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焦虑及抑郁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血压水平、焦虑及抑郁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水平、焦虑及抑郁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对行根治术的乳腺癌伴高血压患者开展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控制其血压水平,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ICU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吴丽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64-66. 
摘要 ( 53 )   PDF (666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的ICU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方法 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ICU收治11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双色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59例患者。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分析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分析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下降,观察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各维度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7%)显著低于常规组(23.7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ICU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后,心理状况改善明显,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老年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的干预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率影响评价
张微, 张丽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67-69. 
摘要 ( 30 )   PDF (704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老年胃癌合并高血压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74例老年胃癌合并高血压围手术期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7例,应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血压水平、鹿特丹症状量表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入室后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入室后鹿特丹症状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更低,且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1%)低于对照组(27.03%)(P<0.05)。结论 对老年胃癌合并高血压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具有良好可行性,可有效增强血压控制效果,并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
集束化管理在心力衰竭无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谢丽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70-72. 
摘要 ( 37 )   PDF (703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心力衰竭无创呼吸机护理中运用集束化管理的干预效果,以及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我院在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30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集束化管理,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率和呼吸频率较护理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PSQI评分为(5.23±0.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4±0.74)分,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心力衰竭无创呼吸机护理中运用集束化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势突出,值得推广。
冠心病患者行优质护理对血压、心率的效果分析
邵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73-75. 
摘要 ( 57 )   PDF (70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体会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干预后,对其血压、心率的影响价值。方法 遵循护理模式差异分组方式,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内接收的66例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并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3例,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开展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前后患者血压、心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1)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96.9% vs 78.7%,P<0.05)。(2)经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水平(SBP:118.56±5.26,DBP:78.14±4.10)较低,心率(72.15±2.55次/min)较稳定(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建议以优质护理为主,在提高护理总有效率的基础上可改善患者血压、心率水平,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舒适护理对心律失常患儿心率、血压水平的影响
龚素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76-78. 
摘要 ( 60 )   PDF (705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心律失常患儿心率、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心律失常患儿,采用蓝白双色球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心率、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对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儿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率(77.82±14.46)次/min、收缩压(119.76±10.19)mmHg、舒张压(83.28±4.72)mmHg低于对照组的(84.29±12.07)次/min、(132.56±10.38)mmHg、(89.57±4.06)mmHg(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7.62%)高于对照组(80.95%)(P<0.05)。结论 对心律失常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促进患儿血压、心率水平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个体化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邓茶玉, 陈雪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79-81. 
摘要 ( 34 )   PDF (705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个体化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急诊高血压病患者10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53例实施个体化延续健康教育。将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用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用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较为理想,健康知识掌握度、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显著。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中的价值分析
林丽华, 罗燕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82-84. 
摘要 ( 40 )   PDF (720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以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41例进行个性化护理。将两组的临床急救相关指标、急救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诊反应时间(48.64±17.92s)、急救时间(19.28±5.20min)、入院时间(2.48±0.26h)均短于对照组,急救诊断率(97.56%)、转运成功率(100.00%)、急救成功率(97.56%)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高,有助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效率以及急救成功率。
心律失常患儿进行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比较
刘金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85-87. 
摘要 ( 58 )   PDF (719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对心律失常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心律失常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儿舒适度和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舒适度和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心律失常患儿行舒适护理可提高患儿舒适度和家长护理满意度。
妊娠贫血及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护理探讨
杜时治, 高秀治, 王美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88-90. 
摘要 ( 40 )   PDF (723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妊娠贫血及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妊娠贫血及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7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进行综合护理。将两组的血压水平、分娩结局、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围生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妊娠贫血及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改善分娩结局,护理效果令人满意。
循证护理在高血压甲状腺肿瘤摘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吴彦, 许惠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91-93. 
摘要 ( 53 )   PDF (720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甲状腺肿瘤摘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甲状腺肿瘤摘除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为2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3.33%、92.00%,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 对高血压甲状腺肿瘤摘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能显著提升患者掌握与疾病相关的知识,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和住院时间的影响
黄海英, 黄嫣梓, 张丽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8):  94-96. 
摘要 ( 62 )   PDF (719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本院急诊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6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33例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将两组的抢救相关指标、抢救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胸痛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促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