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0卷 第19期 刊出日期:2020-07-05
上一期
下一期
临床研究
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肾损害的影响分析
廖周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3-4.
摘要
(
60
)
PDF
(203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肾损害的影响分析。
方法
抽调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由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均6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降血压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与肾功能。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均无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肾功能均无差异(
P
>0.05),治疗后研究组炎性因子低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研究组各项肾功能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肾损害影响较小,改善患者炎性因子,值得应用。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研究
李圭善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5-7.
摘要
(
90
)
PDF
(297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将依达拉奉注射液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主要采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本院接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信息,在获得患者同意后随机选择其中120例进行实验,在询问患者的意见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的同时给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从而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评分进行对比,以分析整体治疗效果。
结果
此次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67%,实验组为6.67%,两组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得到改善,而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临床疗效也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选择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输血宁注射液治疗,不仅能获得更高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也较低,值得在临床应用。
急诊PCI术中冠脉内负荷剂量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STEMI患者心肌灌注及近期心功能的影响评价
丁涛, 樊明强, 戴慧, 李利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8-10.
摘要
(
52
)
PDF
(348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后,对心肌灌注以及近期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8例STEMI患者,按照术中不同药物注射方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给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和常规组(接受0.9%氯化钠冠脉内注射),各39例。将两组用药后的心功能、再灌注各项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
用药后,相比于常规组,研究组的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射血分数高(
P
<0.05);相比于常规组,研究组的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长(
P
<0.05)。术后,两组的TnI、CK-MB峰值时间相比具有差异性(
P
<0.05);相比于常规组,研究组的ST段回落程度大、IRA无复流情况少(
P
<0.05)。
结论
在STEMI患者实施急诊PCI术治疗时,给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再灌注状态及近期心功能,继而减少了慢血流现象以及无复流情况的发生,明显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情况。
脑心通联合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陈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11-13.
摘要
(
145
)
PDF
(378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在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脑梗死时应用脑心通联合华法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病例单双号将其分为治疗A组(华法林治疗)与治疗B组(脑心通联合华法林治疗),每组各38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B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A组(
P
<0.05);治疗后,治疗B组的NIHSS评分与FIB均显著低于治疗A组(
P
<0.05),且治疗B组的TT、PT及APTT均显著长于治疗A组(
P
<0.05);治疗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脑梗死复发率均显著低于治疗A组(
P
<0.05)。
结论
对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脑心通联合华法林具有更佳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防脑梗死复发。
头皮神经阻滞麻醉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肖伟仁, 戴学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14-16.
摘要
(
40
)
PDF
(393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头皮神经阻滞麻醉对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79例ICH患者,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
n
=39)和研究组(
n
=40)。两组均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给予对照组局部浸润麻醉,给予研究组头皮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术前1h(T0)、切皮即刻(T1)、穿刺颅骨时(T2)、缝合时(T3)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血清应激反应指标[血糖(Glu)、皮质醇(Cor)]、术后1h、3h、12h疼痛程度(NRS评分)。
结果
研究组T1、T2、T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T1、T2、T3时血清Glu、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术后1h、3h、12h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ICH患者微创穿刺引流术采用头皮神经阻滞麻醉能显著降低患者术中血压、心率波动,减轻手术操作引起的应激反应,且能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基层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原位动静脉内瘘重建术的效果观察
兰垂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17-19.
摘要
(
65
)
PDF
(460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原位动静脉内瘘重建术在基层医院对血液透析内瘘闭塞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纳入了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加吻合口扩张术修复内瘘,研究组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重建术修复内瘘。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血清肾功能指标。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通畅率和内瘘血流量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费用相对于对照组也较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肾功能指标均显著降低,但研究组患者术后血清尿素氮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原位动静脉内瘘重建术治疗血液透析内瘘闭塞患者,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且价格便宜,适合于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使用。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杨洪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20-22.
摘要
(
80
)
PDF
(479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普通治疗;实验组:相同的常用治疗方法加胺碘酮。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室性期前收缩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7.5%)与对照组相比(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较低无明显差异(
P
>0.05),实验组(2.5%),对照组(5.0%)。
结论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探讨左卡尼汀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炎症因子的影响
赵智慧, 郝顺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23-25.
摘要
(
68
)
PDF
(479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30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增加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运动耐力、炎症因子改善效果。
结果
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及运动耐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8、IL-18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耐力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在心力衰竭治疗中采用左卡尼汀注射液可进一步控制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稳定病情,并增强患者运动耐力,康复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超早期康复治疗对GDS评分的价值研究
江文星, 丁江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26-28.
摘要
(
48
)
PDF
(507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超早期康复治疗对GDS评分的价值。
方法
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将我院神经外科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40例每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超早期康复治疗,比较NIHSS、FMA、ADL、GDS、生活质量等评分。
结果
治疗后,FMA评分、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在观察组中均高于对照组(
P
<0.05),NIHSS评分、GDS评分在观察组中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实施超早期康复治疗,可对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起到有效改善作用,还可减轻患者抑郁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心内科住院病人心脏性猝死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胡美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29-31.
摘要
(
76
)
PDF
(528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探讨心内科住院病人心脏性猝死原因分析及对策。
方法
对我院心内科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46例心脏性猝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猝死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探究。
结果
在基础疾病中,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分别为28.26%(13例)、23.91%(11例),在伴随性疾病中,糖尿病的占比达到41.30%(19例),呼吸道感染的占比达到36.96%(17例),占比最小的则是急性心梗死患者,比例为6.52%(3例)。导致心脏性猝死最大的原因是情绪激动,占比达到32.61%(15例),其次是过度劳累,占比23.91%(11例),排名第三的是过度进食和抽烟,占比均为13.04%(6例)。
结论
心内科住院病人心脏性猝死原因较为多样,其中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及糖尿病、呼吸道感染等伴随疾病对患者的身体情况影响较大,激动的情绪及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脏性猝死。对此类患者的身体状态应进行密切监测,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对相关诱因进行有效的控制,实现更好的预防效果。
活血汤配合龙胆泻肝方治疗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
倪晶莹, 白晨龙, 黄印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32-34.
摘要
(
198
)
PDF
(551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对高血压患者使用活血汤配合龙胆泻肝方治疗的疗效。
方法
将2018年4月到2020年3月在院内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纳入到研究中,共计11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
n
=59,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实验组(
n
=59,活血汤配合龙胆泻肝方)。将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且实验组患者的降低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明显(
P
<0.05)。
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使用活血汤配合龙胆泻肝方治疗具有确切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其血压降低并得到控制,同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用药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谢文卫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35-37.
摘要
(
112
)
PDF
(551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5例冠心病(CHD)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记录两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计算两组冠状动脉Crouse积分,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观察组分为若干亚组,观察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
结果
观察组CIMT、Crouse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
P
<0.05);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组的颈动脉斑块、软斑块、混合斑块检出率较轻度组高,重度组颈动脉斑块、软斑块、混合斑块检出率较中度组高(
P
<0.05)。
结论
超声可有效检出颈动脉斑块情况,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越高。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郑菁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38-40.
摘要
(
67
)
PDF
(580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服用他汀类药物不同分组,均接受常规治疗,A组采用瑞舒伐他汀钙,B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对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05),A组治疗后TC、TG、LDL-C较B组低,HDL-C较B组高(
P
<0.05);两组治疗前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等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
P
>0.05),A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优于B组(
P
<0.05);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
>0.05)。
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降脂效果及心功能改善作用优阿托伐他汀钙,两者均有较高安全性。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肺心病并发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价
付勤文, 闻晓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41-43.
摘要
(
50
)
PDF
(600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肺心病并发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方法
随机选定肺心病并发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随机抽签方式划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照组实施单一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对组间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各项心功能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指标对比。
结果
研究组实施联合治疗之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
<0.05),差异性显著;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之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肺心病并发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显著,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心功能,还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具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
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杨桂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44-46.
摘要
(
55
)
PDF
(624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所抽取的共计88例调查者,其中44例为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44例为健康自愿者。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为研究时间,并且通过随机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与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研究期间同时为调查者的血浆TG、TC、LDL-C、HDL-C、ALB以及Scr指标进行测定。
结果
研究组的ox-LDL及血脂变化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浆ox-LDL水平要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浆ox-LDL的高低能够将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以及严重程度间接地进行提示,从而为患者提出针对性地治疗方案,具有十分显著地应用意义,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足浴加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李和珍, 颜清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47-49.
摘要
(
177
)
PDF
(631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足浴加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选择60例在我院住院进行高血压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服用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足浴加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在晚20时先足浴20min后贴敷,次日晨6时取下,共10h,每日1次,疗程为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及临床症状。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05),降压效果更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
结论
足浴加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是辅助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护理
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治疗价值和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邓小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50-52.
摘要
(
56
)
PDF
(643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价值,并分析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冠心病患者9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予以循证护理。将两组的护理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实施循证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使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提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建林, 邹华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53-55.
摘要
(
85
)
PDF
(645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中应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的效果。
方法
随机将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我院84例行心脏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2例,应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护理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
P
<0.05);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
P
<0.05);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21.43%)(
P
<0.05)。
结论
对行心脏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具有良好可行性,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护理质量更高。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对疗效的效果分析
赖春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56-58.
摘要
(
58
)
PDF
(643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施行预见性护理对疗效的影响。
方法
择取于本院诊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2例进行研究,病患纳入时间自2019年1-12月。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病患则在参照组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组间比较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患的疗效、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患护理总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参照组80.43%,护理总满意率97.83%显著高于参照组84.78%(
P
<0.05)。
结论
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患的临床疗效,并提升病患的护理效果,有积极临床价值。
个案护理模式对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康复的指导应用
罗晖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59-61.
摘要
(
34
)
PDF
(645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个案护理模式对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期间本院接收的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7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予以个案护理模式。将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癌因性疲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案护理有助提升血压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癌因性疲乏症状,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急性左心衰患者实施急诊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
吴美聪, 曹水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62-64.
摘要
(
86
)
PDF
(671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左心衰患者实施急诊综合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86%,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29%,且研究组患者在心率、LVFE、FS水平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40.11±2.14)分,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66.97±7.44)分,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给予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水平,提升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急性心梗急诊PCI+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行关键环节超前护理的影响
严超燕, 张静, 林朝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65-67.
摘要
(
57
)
PDF
(689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急性心梗急诊PCI+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行关键环节超前护理的效果。
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急性心梗急诊PCI+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100例,以分段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分析两组护理的结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医师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急性心梗急诊PCI+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接受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可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梗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
陈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68-70.
摘要
(
46
)
PDF
(690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梗介入术后患者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干预2周后左心射血分数(57.38±5.18)%,高于对照组,6min行走距离(365.68±29.94)m,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干预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急性心梗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指标,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应用。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丽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71-73.
摘要
(
49
)
PDF
(691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为期6个月。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结果
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护理前后ESCA、MLHF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护理后ESCA评分为(132.25±11.83)分,高于对照组的(119.18±10.95)分,MLHFQ评分为(26.79±5.33)分,低于对照组的(33.63±5.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病后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行综合护理对复发率、满意度的效果分析
黄宗红, 赖敏玲, 韦冲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74-76.
摘要
(
55
)
PDF
(689KB)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行综合护理对复发率、满意度的效果。
方法
于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选择我院收诊的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与社区医院收诊的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不良情绪评分、复发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
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在护理后均低于护理前,而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在观察组中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8.33%,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
<0.05)。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83.33%(
P
<0.05)。
结论
综合护理不仅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还可减少复发,提升患者满意度。
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恢复的影响
周苹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77-79.
摘要
(
70
)
PDF
(710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运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心功能及运动耐力。
结果
干预前两组心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54.26±6.31)%,高于对照组的(48.66±6.52)%,左室收缩末内径(43.32±4.44)mm、左室舒张末内径(46.22±5.46)mm,低于对照组的(47.72±4.63)mm、(51.76±4.5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前两组运动耐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行走距离(325.09±41.03)m,多于对照组的(301.19±38.21)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升运动耐力,值得应用。
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陈月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80-82.
摘要
(
45
)
PDF
(713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脏康复护理,持续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结果
两组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心功能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及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为(38.47±6.96)分、(38.06±7.14)分,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分别为(68.45±5.19)%、(2.71±0.27)L/m
2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心脏康复护理能够改善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促进心功能恢复,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在高龄冠心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苏彩珠, 施小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83-85.
摘要
(
48
)
PDF
(709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予以围术期高龄冠心病患者全程无缝护理的效果。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选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患者共78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介入治疗,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围术期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全程无缝隙护理)各39例,统计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率比对照组更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
P
<0.05)。
结论
予以围术期高龄冠心病患者全程无缝护理效果显著,能减少其并发症出现,缩短其住院时间,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吴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86-88.
摘要
(
58
)
PDF
(711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间收治的120例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加以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
结果
研究组拔管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40.00%)(
P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DS、SAS、PSQI、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干预后两组SDS、SAS、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组间比较有差异(
P
<0.05)。
结论
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中应用可显著改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胆结石手术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分析
余幼凤, 袁燕婷, 林玉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89-91.
摘要
(
47
)
PDF
(709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实施于胆结石手术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方法
遵循护理模式差异分组方式,择我科2019年1-11月内接诊的53例胆结石手术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7例,联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以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
结果
(1)护理后观察组血压下降幅度较大,血压水平较低(
P
<0.05)。(2)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改善幅度较大,焦虑、抑郁评分较低(
P
<0.05)。
结论
对胆结石手术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开展临床护理模式,建议以常规护理为基准,而后联合开展心理干预;不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而且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术后康复方面也具有显著成效。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胡家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92-93.
摘要
(
49
)
PDF
(704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针对患有冠心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在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采用计算机随机选号法对40例患有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比组(
n
=20)采用传统护理法,观察组(
n
=20)采用优质护理法,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率、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要优于对比组(
P
<0.05)。
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前沿速递
全因死亡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报告的LVEF之间的关系:左室射血分数60%-65%患者死亡率最低
刘远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19): 94-96.
摘要
(
27
)
PDF
(3619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