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0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12-12-02
厄贝沙坦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依从性研究
陈韵宇;洪泽文;赖国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1-2. 
摘要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依从性。方法本组研究选择我院门诊收治的120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观察组患者为60例,服用厄贝沙坦(150毫克,每日一次)治疗;对照组患者为60例,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毫克,每日二次)治疗,随访8周,对其临床疗效以及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周以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3%;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厄贝沙坦对于中青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显著,且依从性好,是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合理和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调查
宋在鑫;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3-4. 
摘要 ( 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我院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状况,包括口服类和中药注射剂,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症候,针对症候确定具体治疗方法,为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辩证应用和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心血管内科、脑血管内科住院病历180份(时间:2010年5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比较普遍,临床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比例较高,但多凭经验用药,辩证使用较低。结论提高中成药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的辩证使用,突出我院中医药特色,必要时可联合西药对患者进行治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半月刊(学术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4.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标准刊号:CN44-1581/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3015邮发代号:46-192定价:8.00元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介入心血管病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刊物。
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
吴万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5-6.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对88例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资料的统计,探索引起内科感染的主要因素,重点讨论临床护理和治疗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5月期间进入我院治疗的88例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文中的资料入选和排除标准选择典型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t值检验比较各类内科感染因素比例的显著性差异,最后针对引起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结果所有88例患者中,呼吸系统感染因素60例(68.2%),消化系统感染9例(10.2%),泌尿系统感染7例(7.95%),其他类感染11例(1.25%),统计学分析表明三种影响因素具有显著性差异(t=6.541,P<0.05)。结论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因素是呼吸系统感染,对该类感染预防的主要措施概括为:合理用药,积极治疗,加强护理,最大程度减少患者感染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毕节城区单位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
龙训;李峰梅;杜敏;刘泉;李瑞霞;周碧;周虹;李东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7-10.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明确毕节市单位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5月在我院体检的城区单位职员。体检内容涉及病史及生活方式调查,体格检查,血脂、空腹血糖、肝功能检测及肝脏实时彩色超声检查。结果 16062名单位职员完成调查,占毕节城区单位职工的7.04%,其中男性9014人,女性7048人,平均年龄45.9岁。B超共检出脂肪肝3129例,占19.48%,其中非酒精性、酒精性、可疑酒精性脂肪肝发病占81.44%、1.99%、0.78%。经年龄和性别调整后,毕节城区单位职员脂肪肝患病率为16.33%,非酒精性、酒精性、可疑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发病为79.45%、1.84%、0.76%。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脂肪肝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前达到高峰,随后稍有下降,男性显著高于女性(χ2=6.475,P<0.01),脂肪肝组性别、年龄、超重、血脂、血糖及肝功能等因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肥胖、BMI、胆固醇、甘油三酯、糖代谢絮乱、高血压等指标与脂肪肝密切相关,尤其肥胖可增加脂肪肝患病风险。缺乏运动、生活饮食行为不规律也是脂肪肝的风险因素。结论毕节市城区单位职工脂肪肝患病率较高,超重肥胖及饮食习惯不良与脂肪肝的发病相关。
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
陈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11-12.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分子标志物变化的分析,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了进入我院治疗的92例高血压患者的病例资料,设置为高血压组,另外选取100名在我院健康体检血压正常者的检测资料设为对照组,通过文中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分子标志物的检查方法,检测并比较两组的PT,APTT,TT,PAGT:MAR,t-PA,vWF,FIB,CRP指标。最后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相应指标间的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果高血压组APTT=28.4±4.62,vWF=127.63±14.31,FIB=3.02±0.53,CRP=4.75±1.41,与对照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文中对高血压相关指标的检查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和病情观察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进展
陈文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13-14.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为了进一步确定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讨论该法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研究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根据患者自主选择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疗组42例,单用西医治疗的观察组34例,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改变情况,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计算两种治疗手段的治疗综合有效率(按文中的疗效标准),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患者治疗综合有效率的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意义。结果治疗组42例患者中,心电图有效率为88.1%(5人无效),综合疗效的有效率为85.7%(6人无效);观察组的34例患者中,心电图有效率为73.5%(9人无效),综合疗效的有效率为67.6%(11人无效),两组治疗手段的治疗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四川省宣汉县东乡镇社区心血管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于建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15-17.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对我县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广大群众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及医疗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社区居民为研究样本,对社区居民进行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评估。结果在本社区调查者中,共有213例居民参与调查,主要以男性多见,年龄分布以中老年为主。在213例居民中,高血压者占57.65%,体重异常者占67.36%,血脂异常者的患病率达64.72%,血糖异常的检出率为25.45%,其中已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约占10.8%。结论本社区居民中,大部分调查对象存在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表示该组研究样本群体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应当采取针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控制,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脏超声造影在肥厚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中的运用
陈亚宁;梁勤;张陈匀;吴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18-19. 
摘要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HOCM)是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类型,目前被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约1/3患者有明显家族史[1],主要病理改变是非对称性进行性心肌肥厚,以室间隔肥厚为主,导致左室流出道阻塞。患者有心悸、乏力、头晕、昏厥,并伴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等。HOCM预后不定,死亡原因主要为心力衰竭与猝死,其出现与体力活动、有无症状及梗阻有关,心室壁肌厚程度高,有猝死家族史,及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者为猝死的危险因子[2]。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起搏器植入及经皮冠状动脉化学消融术(pe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my ocardial ablation PTSMA)等,我科近期对两例HOCM患者成功实施了PTSMA术,本文就来探讨一下心脏超声造影在肥厚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中的运用。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肝损害1例
吴冠霖;陈聪;张凌宇;谭爱梅;曾海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20-21. 
摘要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病例报告患者,女,23岁,因发热伴胸闷、心悸入院。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测最高体温为38.5℃,于2天前出现心悸、头晕、伴有口唇发绀、肢体冰凉,无头痛,有晕厥一次,时间短,自行醒转,曾在当地卫生所治疗(输注果糖等),患者症状无缓解,遂来我院就诊。入院时行心电图提示Ⅲ级房室传导阻滞,心率35次/min,血压70~80/50~60mmHg,出现休克,即给予山莨菪碱、多
中西医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周卫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22-24.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间收治的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颅内血肿容积的变化。结果经过我院精心治疗后,观察组痊愈9例(45.0%),显效7例(35.0%),进步3例(15.0%),无效1例(5.0%),总有效率95.0%。对照组痊愈6例(30.0%),显效5例(25.0%),进步6例(30.0%),无效3例(15.0%),总有效率约为85.0%。在总有效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颅内血肿容积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注射液结合传统西医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明显,提高患者远期临床疗效,降低伤残率和改善生存质量。
贝那普利联合乐卡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董大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25-27.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乐卡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1月收治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用治疗组,每组各75例,分别采用贝那普利(单用)和贝那普利联合乐卡地平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指标等。结果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联用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同时联用治疗组患者血压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乐卡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提高降压效果,协同作用明显。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徐敏;徐国林;龚明霞;刘飞;王群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28-31.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A379V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单荧光标记探针技术检测261例冠心病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LP-PLA2)A379V基因多态性,按基因型对患者分组,观察冠脉造影术后1年间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急性血运重建和心绞痛复发等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血运重建术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V等位基因携带者心绞痛复发率、死亡率高于AA基因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
丹红与丹参酮ⅡA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分析
黄建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32-33.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2组均给予临床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2组均每日一次,14天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缺血情况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7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缺血情况的改善及心功能改善优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呋塞米治疗高血压性心衰的疗效分析
鲍洪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34-35. 
摘要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为了进一步观察呋塞米治疗高血压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1月-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用呋塞米治疗的高血压性心衰患者43例病例资料,按照呋塞米用量分为三组:呋塞米平均用量为150毫克的A组11例,平均用量为240毫克的B组14例,平均用量为350毫克的C组18例。分别统计三组患者在不同的呋塞米用量条件下的西地兰用量、硝酸甘油用量、治疗后胸片肺水肿消失(心衰症状缓解)的平均时间,最后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组患者西地兰用量的平均值为0.8毫克,硝酸甘油用量平均值为75毫克,与A组和B组患者相比,用量显著减少(P<0.05)。C组患者心衰症状的平均缓解时间为31.3小时±8.3小时,显著低于A、B两组(P<0.05)。结论呋塞米治疗应用剂量为350毫克左右时,对高血压性心衰的缓解最有利。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下PCI术的护理体会
陈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36-39.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总结性回顾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手术配合经验和注意事项。结果在应用IABP辅助下,除2例患者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外,其余均顺利完成PCI术并康复出现。在所有的手术中,正确使用手术内各种设备(特别是反搏机),预先准备药物和器材,全面、认真、细致的医护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细节护理分析
陈红艳;王利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40-42.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细节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64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制定急性期、稳定期、康复期细节护理措施,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阶段采取细节护理,64例患者中,痊愈30例,病情好转31例,总有效率95.3%,无效3例,其中1例留有后遗症,2例死亡,死亡率4.7%,死亡均发生在急性期。结论根据心肌梗死的不同时期采取针对性的细节护理措施,能够充分保证治疗效果,减少意外情况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干预
袁丽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43-45.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抢救措施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共收住3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经积极降糖、补液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等处理,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及血糖、血酮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结果 1例患者死于脑干梗死、余33例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随访3月,血糖控制满意,病情无复发。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预后取决于早期有效的抢救及护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辅助护理治疗分析
单鑫;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46-47.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辅助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辅助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26例显著进步,进步11例,总有效率是92.5%与对照组(80.0%)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辅助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疗效的提高非常有利,能够改善高血压病人生活状态,有效的控制病情。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护理观察
周慧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48-49.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临床用药完全一致,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两者护理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我院精心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有效降低了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助于提高脑出血的治疗效果,较快的恢复患者的意识,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00例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关系的研究
韦洁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50-51.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和Cerb B2表达状态,探讨HER2基因表达与年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Ki-67表达、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同时比较显色原位杂交(CISH)方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及CerbB2表达的差异,讨论HER2基因检测在临床乳腺癌诊断治疗的意义。为临床选择有效的乳腺癌化疗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1月到2011年澳门镜湖医院病理科乳腺癌标本100例,所有病例均为浸润性乳腺癌,术前未行辅助化疗、放疗或内分泌治疗,所有标本经手术切除、10%褔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采用显色原位杂交(CISH)方法和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方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及CerbB2表达情况;记录病人年齢、ER、PR、淋巴结转移情况等资料、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临床分期等资料;用统计学卡方(χ2)检测分析这些临床资料与HER2基因表达的关系;同时用统计学kappa检验对CISH与IHC检测结果一致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ISH检测结果显示,乳腺癌中HER2高度扩增为19%(19/100)、低度扩增12%(12/100)、无扩增69%(69/100)。Cerb B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的占23%(23/100)、2+的占29%(29/100)、0~1+的占48%(48/100)。经统计学分析显示HER2基因表达在不同年龄组、有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不同临床分期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同组织学分级、ER、PR、Ki-67表达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与CISH结果相比,HER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0~1+及3+的符合率呈高度相符(分别为100%、97%及100%),而2+符合率较低(24%)。结论:①31%浸润性乳腺癌有HER2基因扩增(包括高度和低度扩增),而Cerb B2阳性率为52%(包括3+和2+);②HER-2蛋白行IHC法检测结果为2+者,与CISH法检测为扩增结果的符合率较低(仅24%),故推荐进一步行CISH确认;③HER-2蛋白行IHC法检测结果为0~1+及3+者,与CISH法检测结果存在高符合率,结合临床情况可考虑不行CISH确认;④HER2基因表达和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统计学意义,而与组织学分级、ER、PR、Ki-67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
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何少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52-53. 
摘要 ( 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消化系统是体内易于发生疾病的部位,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常见的除了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外还有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麻痹性肠梗阻(paralytic intestinal obstruction,PIO)、糖尿病性胃轻瘫(diaberic gastroparesis,DGP)、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及胃肠功能紊乱(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等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近年来,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且不易复发,故受到越来越多医家的重视。本课题以针灸治疗常见的几种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主题进行研究,分为三部分:文献综述、临床研究和总结。1.文献综述:本部分从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概况,针灸治疗几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概况,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经络穴位分析及调节作用的机制分析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2.临床研究:针灸治疗几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目的:探讨针灸治疗IBS、PIO、DGP、FD、AC、FGID、消化性溃疡、胃癌的疗效。方法:设针灸治疗组及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结果:针灸治疗组较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疗效好,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结论: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采用针灸治疗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3.总结: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采用针灸治疗能获得满意效果,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因此,针灸是一有效、安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方法,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型半胱氨酸与神经系统疾病
张忠波;武一平;林杰;刘晋宁;薛斌;王智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2, 0(06):  54-55.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体内甲硫氨酸代谢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在遗传、年龄、营养、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下,Hcy的生成与代谢失去平衡,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Hhcy是众多疾病的危险因素,已经有许多证据显示Hhcy与神经系统疾病存在着广泛联系,本文就Hhcy在神经病学几个领域内的研究作一综述。1Hcy及Hhcy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甲硫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