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9卷 第23期 刊出日期:2019-12-15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罗盛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3-5. 
摘要 ( 119 )   PDF (224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4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7例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生化水平、治疗效果、血压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舒张压(70.51±5.30)mmHg、收缩压(131.41±3.57)mmHg、不良反应8.51%均优于对照组82.98%、(73.92±8.35)mmHg、(134.11±5.89)mmHg、12.7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两组血生化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同缬沙坦共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值得应用。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倍他乐克联合螺内酯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脉压差以及心率的疗效对比
张如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6-8. 
摘要 ( 429 )   PDF (262KB) ( 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高血压患者应用倍他乐克联合螺内酯治疗后临床价值以及疗效。方法 抽取于本院进行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13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螺内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倍他乐克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指标、心率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74%(54/57),对照组为71.43%(40/5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0.9719,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指标、心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高血压患者应用倍他乐克联合螺内酯治疗后疗效显著,血压、心率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控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的疗效
徐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9-11. 
摘要 ( 72 )   PDF (307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讨论急性脑梗的治疗中,使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本院急性脑梗患者80例开展研究,按随机排列法选出40例作为对照组(拜阿司匹林治疗),剩余40例作为研究组(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经检验,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组为95%,比对照组85%高(P<0.05);两组NIHSS、ADL评分对比,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研究组为5%,比对照组20%低(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的治疗中,氯吡格雷可提高拜阿司匹林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改善脑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补阳还五汤配合西药分期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林茂晖, 刘水源, 陈实, 詹梦雄, 张永亮, 刘盛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12-14. 
摘要 ( 58 )   PDF (350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以补阳还五汤配合西药分期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时限为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选取此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随机分为西药组(39例)、联合组(39例),分别对其开展西药治疗、西药+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44%,高于西药组82.05%(P<0.05);西药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与联合组10.2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较西药组低(P<0.05)。结论 在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分期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安全有效。
论著/冠心病
他汀类药物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症状改善及心电图、血脂水平的影响
翁静, 黄雅青, 易仕青, 杨志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15-17. 
摘要 ( 112 )   PDF (374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86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93例。常规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研究组采用汀类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心电图疗效及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脂[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心电图总有效率96.77%高于常规组88.17%(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少于常规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TG、LDL-C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提高心电图疗效。
尼可地尔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药学与安全性观察
纪卡莉, 苏玉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18-20. 
摘要 ( 73 )   PDF (395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药学与安全性。方法 自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选择94例作为研究案例,随机平均划分两组,参照组47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讨组47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及药学与安全性。结果 研讨组心绞痛症状的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同时研讨组药物治疗有效率为93.62%较参照组70.21%明显更为优良(P<0.05),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尼可地尔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药学与安全性在本次研究中得以证实,能够有效缓解各种心绞痛症状,减少冠脉血栓的形成,同时具备安全性高等特点,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行PCI术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何燕红, 韩亚岩, 谢栢华, 高盛富, 冼婉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21-24. 
摘要 ( 34 )   PDF (478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本研究病例70例,来源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35)及观察组(n=35),对照组以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以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罪犯血管无复流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的20.0%,TIMI 3级发生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48.57%,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后2h MPA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0d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用于行PCI术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降低机体罪犯血管无复流现象,安全性高,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丹参多酚酸盐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血脂治疗的疗效影响
严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25-27. 
摘要 ( 66 )   PDF (463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血脂治疗的疗效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科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心血管常规指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丹参多酚酸盐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接受为期14d的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1.82%明显高于对照组79.08%。治疗后心脏功能相关指标LVEF数值升高,LVIDd指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脂相关指标HDL-C升高、LDL-C指标降低,TC指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此次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患者可有效的改善心脏功能及血脂的各项指标,值得推广使用。
论著/心律失常及检查
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效果对比评价
蔡秀密, 叶瑞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28-30. 
摘要 ( 61 )   PDF (479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方法 本次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胺碘酮治疗。将两组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罗帕酮、胺碘酮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的疗效相当,但胺碘酮的用药安全性显著更高,更适合推广应用在临床中。
胺碘酮治疗老年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郑瑾, 郑伯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31-33. 
摘要 ( 54 )   PDF (481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样本时间: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样本来源: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内脑钠肽前体浓度、左心射血分数、心率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体内脑钠肽前体浓度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具有明显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心率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具有明显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14%)与观察组(97.14%)具有明显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胺碘酮治疗老年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疾病,可改善患者体内脑钠肽前体浓度、左心射血分数,降低心率,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论著/心力衰竭
血清CPP、CysC、CA125、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及治疗的相关性分析
尹发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34-35. 
摘要 ( 61 )   PDF (524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中和肽素(CPP)、胱抑素C(CysC)、糖类抗原125(CA125)以及脑钠肽(BNP)指标水平与心力衰竭及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择取本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诊疗的70例心力衰竭患者,将其纳入试验组;同期择取非心理衰竭患者70例,将其纳入对照组。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护理操作,并检测和对比两组患者血清CPP、CysC、CA125、BNP水平。结果 治疗前,试验组患者血清CPP、CysC、CA125、BNP水平略高于对照组,即各数据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分子水平均呈现显著降低,但治疗3d、7d时血清分子各指标检测仍高于对照组,即各数据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4d时,试验组患者心衰症状得以缓解,且血清分子水平和对照组相似,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PP、CysC、CA125、BNP水平和心力衰竭呈正向关联,和治疗效果呈负相关联。
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王雪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36-37. 
摘要 ( 44 )   PDF (523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主要分析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缺血性心力衰竭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1-9月间收治的70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样本,根据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相同方法对血清胱抑素C水平进行检测,并对疾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Scr(76.8±1.0)mmol/L、RUN(6.0±0.8)mmol/L、心功能(3.6±0.2)级、发生率45.71%、死亡率22.86%、3个月内再入院率41.18%。对照组患者治疗前Scr(62.3±6.4)mmol/L、RUN(4.3±0.5)mmol/L、心功能(2.4±0.2)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57%、死亡率2.86%、3个月内再入院率8.5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显著,提示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以作为评估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重要预测因子,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估
曾茜, 万鑫, 徐锦明, 成星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38-40. 
摘要 ( 70 )   PDF (523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之间,根据随机法分组,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结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8%(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应用得到显著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及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系数高,此药物的可行性得到证实,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患者的信赖及推广应用。
论著/心脏及血管病
米力农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林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41-42. 
摘要 ( 63 )   PDF (524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米力农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此研究将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患儿55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实验组(n=27)和比对组(n=28),两组患儿均在入院后给予常规方式治疗,比对组同时给予西地兰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米力农开展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及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比对观察。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88.89%相较于比对组的60.71%来说显著较高(P<0.05);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与比对组的14.28%相比差异较小(P>0.05);实验组的LVEF指标明显高于比对组,HR指标低于比对组,实验组患儿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比对组(P<0.05)。结论 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患儿来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其采用米力农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指标,且药物安全性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开展应用。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邓玉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43-44. 
摘要 ( 60 )   PDF (545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方法 纳入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肝胆疾病患者共240例,根据患者主观意愿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D-二聚体浓度变化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 术前干预组D-二聚体浓度(0.53±0.02)mg/L,对照组(0.52±0.04)mg/L,P<0.05;术后7日干预组D-二聚体浓度(0.59±0.15)mg/L,低于对照组(0.71±0.27)mg/L,P<0.05。干预组120例患者中术后DVT发生率为0例;对照组120例患者术后DVT发生率1例(0.83%),(χ2=0.833,P>0.05)。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应用后可有效预防DVT发生。
论著/社区人群防治
健康教育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邹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45-47. 
摘要 ( 67 )   PDF (594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妇产科8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2017年1月到2019年2月间)纳入研究,根据实际护理方案分组,分为:常规组(n=40)、教育组(n=40),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教育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分析血压控制效果及母婴结局。结果 教育组干预2周后舒张压(85.4±6.8)mmHg、收缩压(132.8±7.5)mmHg与常规组(90.2±6.5)mmHg、(138.5±7.3)mmHg组间对比更低,差异显著(P<0.05)。教育组患者早产、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5.0%、2.5%、0%、2.5%与常规组20.0%、17.5%、12.5%、17.5%组间对比更低(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升血压控制效果,改善母婴结局。
论著/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分析
李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48-50. 
摘要 ( 50 )   PDF (593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具体的选择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普通组,两组各30例患者,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普通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满意度评分为(94.76±2.37);普通组患者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满意度评分为(68.45±3.41);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有3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0%;普通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有1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67%,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达到显著的护理效果,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让治疗过程更加顺利,对患者的身体恢复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早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价值研究
付保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51-53. 
摘要 ( 55 )   PDF (59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早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4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D-2聚体及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以及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为(0.41±0.1)mg/L,蛋白原水平为(3.1±0.7)g/L,凝血酶时间为(15.3±1.6)s,凝血酶原时间为(10.7±1.2)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29.2±2.4)s。对照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为(0.60±0.1)mg/L,蛋白原水平为(3.2±0.8)g/L,凝血酶时间为(14.2±1.3)s,凝血酶原时间为(10.1±1.0)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27.1±2.3)s。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1.636、12.852、10.147、12.893、11.00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69%(4/5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46%(7/5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1.052)。结论 早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使患者凝血功能得到改善,同时降低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
冠心病临床护理中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应用分析
陈蕊田, 王智星, 张丽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54-56. 
摘要 ( 48 )   PDF (617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实施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影响效果。方法 通过临床病历资料,抽选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给予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考虑研究对照需求,同期纳入40例冠心病患者为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对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 研究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比常规组好(P<0.05),同时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常规组更高(P<0.05)。结论 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应用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以增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刘显峰, 郑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57-58. 
摘要 ( 31 )   PDF (612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住院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8年1月开始针对冠心病住院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以前后1年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70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HAMA评分、HAMD评分、SAQ评分及护理干预满意率。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及SAQ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前(P<0.05);同时试验组护理干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住院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抑郁焦虑情绪和临床症状,改善护理干预满意程度。
高血压口服药物治疗期间加强用药护理的效果分析
尤秋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59-61. 
摘要 ( 61 )   PDF (596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强化用药护理运用于在高血压口服药物治疗期间的价值。方法 纳入96例高血压患者于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开展研究。依据病历单双号选出例进行常规护理(护理1组),另外48例在护理1组的基础之上实施强化用药护理(护理2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血压变化、医嘱遵从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干预后护理2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低于护理2组(P<0.05);护理2组坚持服药、饮食习惯变化、加强运动及调节情绪遵从医嘱情况均优于护理1组(P<0.05);满意度护理2组(95.83%)相较于护理1组(81.25%)更好(P<0.05)。结论 在高血压口服药物治疗期间运用强化用药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个性化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刘彬彬, 林述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62-64. 
摘要 ( 47 )   PDF (616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方式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分析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高血压患者护理前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无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值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且观察组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控制血压,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并借鉴。
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措施分析
王惠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65-67. 
摘要 ( 58 )   PDF (641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措施。方法 在2017年6月22日至2018年6月22日期间选择120例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为试验对象,运用奇偶数分组方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全程化护理指导、常规护理,各60例。结果 观察组舒张压(78.42±4.19)mmHg、收缩压(135.22±5.39)mmHg、LVESVI(91.35±5.28)mL/m2、LVEDV1(128.69±10.38)mL/m2、LVEF(0.85±0.38)%、心率(75.86±5.62)次/min、不良反应发生率(3.3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化护理指导用于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中效果显著。
血液透析中高血压患者综合护理改进措施探究
苏美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68-70. 
摘要 ( 40 )   PDF (63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中高血压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98例本院收治的合并有高血压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按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综合组同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合并高血压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情绪、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相比于参照组,综合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及SAS、SDS、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均更佳(P<0.05)。结论 对合并高血压血液透析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并改善其情绪、生活质量。
高血压眩晕病人应用耳穴埋籽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吴晓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71-73. 
摘要 ( 57 )   PDF (662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耳穴埋籽在高血压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91例高血压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中医组,给予两组常规治疗、中医耳穴埋籽治疗。结果 中医组总体效率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血压控制达标时间、生活质量均优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耳穴埋籽用于高血压眩晕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前瞻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护理中的满意度分析
李媄, 李燕, 肖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74-76. 
摘要 ( 25 )   PDF (661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通过前瞻性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50)和前瞻性护理(观察组,n=50),对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满意度、NIHSS评分、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NIHSS评分、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行前瞻性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心理状况即焦虑、抑郁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评分经评估相较干预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偏瘫患者采用前瞻性护理干预联合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心理状况,增加临床安全性。
ICU标准化护理流程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林瑞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77-79. 
摘要 ( 40 )   PDF (657KB) ( 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ICU标准化护理流程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ICU收治的9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ICU标准化护理流程来进行护理。对两组护理一周后的心率、血压以及急救反应时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研究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现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急救反应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现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ICU标准化护理流程能够快速稳定患者病情,改善其血压、心率等指标,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理念的运用
陈一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80-82. 
摘要 ( 47 )   PDF (658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对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对患者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效果,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康复护理对老年哮喘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潘贤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83-85. 
摘要 ( 33 )   PDF (649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老年哮喘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治疗的老年哮喘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选择112例,以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包括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FVC、FEV1、PEF等肺功能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FVC、FEV1、PEF等肺功能指标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LVEF、LVEDD、LVESD等心功能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LVEF、LVEDD、LVESD等心功能指标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哮喘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肺功能和心功能,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探讨
刘春花, 林珠妹, 温美榕, 王素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86-88. 
摘要 ( 51 )   PDF (674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将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血压水平、疼痛评分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前、术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积极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有助于提升血压控制效果,还可改善预后效果。
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吴碧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89-90. 
摘要 ( 39 )   PDF (670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血压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效果的作用分析
杨静, 吴小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91-93. 
摘要 ( 67 )   PDF (679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共40例)进行研究,护理措施差异作为分组原则,给予常规护理的一组设为对照组,综合护理干预的一组为观察组,对比两种模式下两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以及临床指标用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较对照组稳定,肺部湿啰音、咳嗽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疗效较佳,值得推广借鉴。
风险护理对腹主动脉瘤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影响分析
刘婉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3):  94-96. 
摘要 ( 63 )   PDF (674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风险护理对腹主动脉瘤切除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腹主动脉瘤切除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护理,比较两组的股静脉血流速度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Va、Vp均显著加快,组间护理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6%,观察组为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护理对预防腹主动脉瘤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显著,值得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