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9卷 第22期 刊出日期:2019-11-25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SBP、DBP水平影响评价
徐应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3-5. 
摘要 ( 66 )   PDF (196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SBP、DBP水平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50例接受吲达帕胺治疗,设为对照组,另50例接受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SBP和DBP水平、TC、TG、K+水平以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BP、DBP水平以及SF-36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和DBP水平均有所下降,SF-36评分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的SBP和DBP水平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TG、K+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的T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K+水平则低于治疗前,但组间仍无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应当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苏玉珊, 纪卡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6-8. 
摘要 ( 43 )   PDF (237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 本文收治对象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总例数为200例,收取时间在2018年2月1日至7月1日之间,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100例(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将两组血脂指标、血压指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TC(4.02±1.25)mmol/L、TG(1.92±1.46)mmol/L、LDL-C(2.11±0.23)mmol/L、HDL-C(1.29±0.23)mmol/L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收缩压(122.09±1.34)mmHg、舒张压(71.20±1.83)mmHg均低于对照组收缩压(135.56±2.33)mmHg、舒张压(77.98±1.56)mmHg(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乌拉地尔与硝普钠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活动性出血的治疗效果探讨
张邻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9-11. 
摘要 ( 62 )   PDF (307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活动性出血采用乌拉地尔与硝普钠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活动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硝普钠治疗,观察组采用乌拉地尔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后1周、2周、4周血肿量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乌拉地尔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活动性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对患者血肿清除效率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治疗,治疗效果较好,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念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12-14. 
摘要 ( 59 )   PDF (331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我院ACI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案分试验组(n=60)、参照组(n=60)。参照组予以巴曲酶治疗,试验组予以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巴曲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NIHSS评分、生活质量(SS-QOL评分)、脑组织血供[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CA)、动脉指数(PI)]。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5.00%(57/60)较参照组81.67%(49/60)高(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NIHSS、SS-QOL评分、MCA、PI均改善,且试验组NIHSS评分、PI低于参照组,SS-QOL评分、MCA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3/60)与参照组3.33%(2/6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巴曲酶治疗ACI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神脑组织血供,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论著/冠心病
辅酶Q10联合Rho激酶抑制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黄雅青, 曾珊珊, 易仕青, 杨志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15-17. 
摘要 ( 49 )   PDF (377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辅酶Q10联合Rho激酶抑制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98)、参照组(n=98),参照组给予Rho激酶抑制剂,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辅酶Q10,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88%(92/98)高于参照组83.67%(82/98)(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发作频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辅酶Q10联合Rho激酶抑制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确切,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时间,降低发作频率,抑制机体炎性介质,有助于延缓心绞痛进展,且安全性高。
阿托伐他汀钙与瑞舒伐他汀对比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李国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18-20. 
摘要 ( 79 )   PDF (426KB)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与瑞舒伐他汀对比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以及对肝肾功能、心肌酶和血糖的影响。方法 收集68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阿托伐他汀组34例和瑞舒伐他汀组34例。比较二组高脂血症患者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尿酸、肌酐、尿素氮和空腹血糖。结果 二组患者治疗后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和心肌酶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与瑞舒伐他汀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效果相当,而对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和血糖影响较小。
冠心病伴心肌缺血老年患者行艾灸联合黄芪保心汤的治疗效果分析
王智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21-22. 
摘要 ( 53 )   PDF (429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冠心病伴心肌缺血老年患者行艾灸联合黄芪保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这一阶段接收治疗的老年冠心病伴心肌缺血患者62例,参照数字随机分配法将者62例患者分作对照组(n=31)、观察组(n=31),其中前者单纯采用黄芪保心汤治疗,后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艾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电图总有效率是87.09%、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0.32%,均依次较对照组的64.52%、70.9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艾灸联合黄芪保心汤应用于冠心病伴心肌缺血老年患者的治疗当中,能够起到减少缺血性发作次数、增强患者心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预防心绞痛的发生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有创动脉导管失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梁榕, 王晓荣, 马强, 蒋岚, 赵德锋, 徐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23-25. 
摘要 ( 46 )   PDF (480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有创动脉导管失效的原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 设计调查表,对78例有创动脉导管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并依据其原因分析探讨其对策。结果 78例动脉导管失效原因以护患沟通障碍及动脉导管护理标准不完善最多,其次为敷贴设计缺陷、相关知识培训不到位、动脉置管固定方法不正确、固定敷料选择不正确、黏贴方法不合理。结论 导致有创动脉导管失效的原因主要有护患沟通障碍、动脉导管护理标准不完善、敷贴设计缺陷、相关知识培训不到位、动脉置管固定方法不正确、固定敷料选择不正确、黏贴方法不合理等,需针对上述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以降低有创动脉导管失效率,以便于医护人员更好的进行急救治疗,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论著/心律失常及检查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段艳晓, 谢玉华, 洪飚, 陈惠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26-28. 
摘要 ( 43 )   PDF (504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胺碘酮在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任意选取46例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成效。结果 入组患者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显效率为43.5%,有效率为52.2%,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入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为(118.1±7.5)mmHg,舒张压为(78.2±2.5)mmHg,心率为(118.7±4.9)次/min,与治疗前的(135.8±9.2)mmHg、(90.7±3.2)mmHg和(128.4±7.8)次/min相比,数据间统计学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患者治疗后P-R间期和Q-T间期明显长于治疗前,研究数据间统计差异明显(P<0.05);研究中共出现了3例不良反应,包括2例恶心呕吐和1例血压下降。结论 将胺碘酮用于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急诊治疗中,可促进疾病治疗效果的提升,降低患者血压和心率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广泛应用。
论著/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率观察
陈志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29-31. 
摘要 ( 67 )   PDF (503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左西孟旦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4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予以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左西孟旦治疗(n=37)与观察组采用左西孟旦联合缬沙坦治疗(n=37)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展开对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缬沙旦可有效改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心功能治疗,疗效确切。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清糖类抗原125、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胱抑素C与心功能的关系
陈六生, 宋小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32-34. 
摘要 ( 49 )   PDF (529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胱抑素C(Cys-C)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1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71例为对照组,均接受CA125、NT-proBNP、Cys-C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CA125、NT-proBNP、Cys-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对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CA125、NT-proBNP、Cys-C水平进行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CA125、NT-proBNP、Cys-C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A125、NT-proBNP、Cys-C血清指标随心功能损伤程度加重而上升,与患者心功能呈正相关性(r=0.935,P<0.05)。结论 血清CA125、NT-proBNP、Cys-C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呈正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参考指标。
论著/心脏及血管病
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
游翠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35-37. 
摘要 ( 39 )   PDF (523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主要分析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方法,为未来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寻找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1-12月间收治的74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实施联合治疗(常规治疗+他汀类药物)与常规治疗(静脉微量泵入硝普钠,并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四项检查结果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TG、TC、HDL-C、LDL-C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随访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性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中,采用联合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满意效果,该治疗方法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并缓解症状发生频率,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的意义重大,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奥氮平对精神病患者心血管的影响
杜雪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38-39. 
摘要 ( 87 )   PDF (546KB) ( 1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奥氮平对精神病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诊治的3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奥氮平治疗,15例)和对照组(利培酮治疗,15例),比较观察两组心电图检查与血清心肌指标检查结果。结果 实验组T波异常2例、ST-T异常1例、Q-T间期延长1例,心电图异常率(26.67%)明显高于对照组(0%),AST(36.5±7.4)U/L,LDH(223.7±35.8)U/L,NT-proBNP(178.9±52.3)ng/L,各指标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病长期用药奥氮平会对患者心血管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临床应准确把握给药剂量与疗程,坚持合理用药,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体会
郑茂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40-41. 
摘要 ( 34 )   PDF (546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奇偶数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利尿、解痉平喘、抗感染、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对症支持治疗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经美托洛尔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93.3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4.406;P=0.036);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组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得到显著改善,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组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控制患者血压及心率,促进患者的康复,疗效确切,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论著/社区人群防治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伴牙龈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评价
钱新燕, 邱陪凤, 甘晶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42-43. 
摘要 ( 39 )   PDF (589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高血压伴牙龈出血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对其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 我院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高血压伴牙龈出血患者98例,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9例,参照组为基础护理,研究组为健康教育。对生活质量及情绪评分比较。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P<0.05);护理前,两组情绪(SDS及S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应用于高血压伴牙龈出血患者的效果显著,其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影响。
论著/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价值分析
叶丽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44-46. 
摘要 ( 37 )   PDF (572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者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研究组行急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两组的抢救效果、抢救效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对照组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研究组,对照组的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和急救时间等抢救效率情况均明显长于研究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3.17%,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者予以抢救的同时开展急诊护理路径,有助于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缩短,抢救有效率提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心功能护理服务模式的探究
梁红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47-48. 
摘要 ( 47 )   PDF (589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的护理服务模式,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计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LVEF值与LVEDd值。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LVE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LVED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延续性护理方式在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心功能方面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护理中的效果
郑霞, 张娜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49-51. 
摘要 ( 57 )   PDF (613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0例/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施行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服药依从性、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服药总依从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其GQOLI-74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的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轻其负性情绪,使其生活质量提高。
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分析
吴小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52-54. 
摘要 ( 60 )   PDF (611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模式后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评分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进行分组,分为比对组(n=49)和实验组(n=49)。实验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模式,比对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血压情况优于比对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比对组(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模式,患者血压情况较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我院大力推广。
延续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翁小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55-57. 
摘要 ( 43 )   PDF (614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高血压患者中运用延续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原因。方法 抽取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住院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40)、试验组(n=40),对对照组实施一般院内护理,对试验组实施院外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分析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血压控制效果、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 试验组出院4周后自我管理效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组间对比更高,试验组出院4周后舒张压、收缩压与对照组组间对比更低(P<0.05)。结论 在高血压中运用延续护理模式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血压控制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优质护理对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的价值
黄丽蓉, 柳燕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58-60. 
摘要 ( 77 )   PDF (613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展开优质护理对其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前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8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统计两组围术期并发症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病率为4.17%,对照组为16.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83%>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有助于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
床边视频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郑毅鸿, 杨献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61-63. 
摘要 ( 38 )   PDF (664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床边视频模式在高血压病中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便利抽样将88名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头以及书面宣教,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床边视频播放自制视频的模式进行中医健康教育。在干预后比较两组对高血压病中医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满意度、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以及比较两组护士在口头宣教指导的耗时。结果 试验组对高血压病中医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满意度、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士口头宣教指导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床边播放中医健康教育视频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对中医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满意度,提高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节约护士宣教时间。
护理干预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
佘娇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64-66. 
摘要 ( 53 )   PDF (641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以及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70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将其在随机双盲分组下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后血压水平、神经功能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舒张压水平为(82.3±4.7)mmol/L、收缩压水平为(128.5±5.8)mmol/L,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3.7±2.8)分,对照组为(28.6±2.5)分(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9.4±2.1)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2.1±1.8)天(P<0.05)。结论 综合护理管理能够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老年高血压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及措施评价
岳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67-69. 
摘要 ( 49 )   PDF (661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及措施。方法 选取接受髋部骨折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表法把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血压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围手术期血压情况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3.33%)(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髋部骨折采用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措施能有效稳定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血压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合并胆石症的饮食护理干预策略分析
叶秋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70-72. 
摘要 ( 44 )   PDF (660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并分析高血压合并胆石症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到2018年8月本院高血压合并胆石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合并胆石症患者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高血压合并胆石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为高血压合并胆石症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可起到一定的降压效果,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分娩结局的效果评价
宋秀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73-75. 
摘要 ( 45 )   PDF (666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分娩结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妊娠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妊娠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剖宫产等分娩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与护理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为(83.32±8.33)mmHg、收缩压为(136.32±13.63)mmHg,与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
老年高血压合并白内障患者围手期的人文关怀护理效果
林素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76-78. 
摘要 ( 77 )   PDF (684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白内障患者围手期的人文关怀护理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老年高血压合并白内障患者,研究总例数200例,收取时间在2018年2月1日至2019年2月10日,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老年高血压合并白内障患者焦虑评分(7.21±0.15)分、抑郁评分(7.26±1.16)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老年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老年高血压合并白内障患者中,1例跌倒患者、1例眼压升高患者,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人文关怀护理后,取得显著价值。
临床护理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伴高血压患者术后的重要作用分析
张爱娟, 林立宇, 胡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79-81. 
摘要 ( 59 )   PDF (692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伴高血压患者术后的重要作用。方法 将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60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伴高血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100.00%)和护理满意度(96.67%)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促进血压控制效果的提升,且能够提高治疗安全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动态急救护理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护理效果观察
蔡文岚, 唐瑾, 邓宝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82-84. 
摘要 ( 61 )   PDF (695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以重症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接受动态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66例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接受治疗的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观察组,参考组(n=33)患者应用传统急救护理模式实施救治,观察组(n=33)患者应用动态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救治,对比患者呼救至院内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救至院内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参考组患者短(P<0.05)。NIHS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护理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参考组,Barthel指数较参考组高(P<0.05)。参考组总死亡率为15.15%,观察组总死亡率为3.03%,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明显较参考组低(P<0.05)。参考组护理总满意率为81.8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97%,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 为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动态急救护理能够保证院前急救的规范性和有序性,有助于缩短其救治时间,提升其存活几率。
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分析
王少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85-87. 
摘要 ( 61 )   PDF (670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从我院急诊抽取开始时间为2017年12月,结束时间为2018年11月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10例,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参照组。治疗期间,参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恢复时间,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并发症发生率的比对,护理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3.63%,参照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24.45%,护理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通过恢复时间的比对,护理组患儿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儿的恢复时间(P<0.05);通过临床护理效果的比对,护理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94.55%,参照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78.18%,护理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采用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够促进患儿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特殊护理干预对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评价
李碧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88-89. 
摘要 ( 61 )   PDF (697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在临床上,探讨特殊护理干预对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内科当中不同时段的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按照时间划分为2组,对照组于2014年11月到2015年10月,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特殊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特殊护理干预对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对比两组的护理干预综合质量。结果 观察组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护理后,其睡眠质量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 在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当中实施特殊护理干预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舒适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及效果
李艳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90-91. 
摘要 ( 63 )   PDF (699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34例,采用摸球法分为A组和B组,各67例。A组采用舒适护理,B组采用常规护理,出院前1d开展随访观察效果。结果 A组并发症发生率2.99%,低于B组的16.42%,A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B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吴凤兰, 杨邦财, 杨禹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92-93. 
摘要 ( 33 )   PDF (710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心血管内科患者100例,均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分对照组、研究组,各个小组50例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护理风险管理。对组间的护理风险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药物外渗率、意外事件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率:10.00%、药物外渗率:10.00%、意外事件率:6.00%、护理满意度评分:70.09±5.16分)相比,研究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2.00%、药物外渗率:2.00%、意外事件率:2.00%)更低,且护理满意度评分(80.23±5.11分)更高(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以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且患者对该种护理模式易于接受。
PDCA循环法在心内科微量泵操作规范性中的应用
余欢欢, 黄秋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22):  94-96. 
摘要 ( 42 )   PDF (707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心内科微量泵操作规范性中的管理办法,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设计微量泵操作考核表,对现状问题按柏拉图原则进行分析,确定并落实了改进措施。结果 正确运用PDCA提高了微量泵操作规范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微量泵操作规范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同时提升了护士的知识水平,提高了住院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