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9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19-04-25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2.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标准刊号:CN44-1581/R学术指导: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301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邮发代号:46-192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定价:8.00元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介入心血管病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刊物。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综合管理对社区高血压病人的治疗效果研究
孙树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3-5. 
摘要 ( 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社区高血压病人采用综合管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我社区收治的10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帮助100例患者完善健康档案,并详细记录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血脂等各项生化指标。对比社区综合管理干预前后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各项生活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在6个月的社区综合干预下,相较干预前,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显著提高,SBP显著降低;同时血脂与血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干预前后各项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的综合性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改善血压、血糖以及血脂等各项生活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实施。
高血压患者应用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的效果分析
周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6-7. 
摘要 ( 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使用不同给药时间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门诊治疗的9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试验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通过随机盲选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是48例。前者每天晚间20点的时候服药,后者每天早晨8点的时候服药,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给药治疗后,相比治疗前的血压均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类型转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本次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采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而在晚间给药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对高血压患者使用替米沙坦治疗时,应该告知患者在晚间服药。
探讨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达标率和安全性研究
翟剑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8-9.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讨论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达标率和安全性。方法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依照男女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于研究组,每组100例患者,分别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达标率与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治疗达标率达到了91%,而对照组仅为80%(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P<0.05),但研究组在之后的血压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明显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达标率显著,效果良好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缪忠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10-11.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是否具有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予以对照组氨氯地平治疗,予以研究组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的血压(SBP、DBP)、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SBP、DBP较对照组低(P<0.05),LVEF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整体疗效,安全性较高,具有应用可行性。
高血压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心脑血管事件中的预测价值
张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12-13. 
摘要 ( 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的变化,以期为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提供新的指标。方法将3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是否发生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281),根据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结果计算出NLR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水平的不同,绘制ROC曲线分析NLR对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并进行NLR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NLR水平(16.27±8.10)明显高于对照组(11.03±4.26),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王美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14-16.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对象为90例不同孕期(早期、中期、晚期)妊娠高血压患者,视为观察组,以及90例不同孕期(早期、中期、晚期)正常孕妇,视为常规组,均给予D-二聚体水平(D-D)与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D-D水平与FiB指标变化情况,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比对两组试验者D-D及FiB的变化指标,观察组DD及FiB的变化水平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监测D-D及FiB的变化对临床预防妊娠高血压的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指标变化水平,可间接反应患者病情变化,对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娩结局,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研究
游精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17-19.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治疗观察四周后,统计分析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78,P=0.00);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7,P=0.0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TC=11.26,P=0.00;TLDL-C=7.51,P=0.00;Ths-CRP=14.23,P=0.00)。结论氯吡格雷可有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肾功能不全与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死亡率的相关性分析
闫瑞峰;孟香花;张胜高;谭秋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20-22.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合并肾功能不全对住院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76例老年N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合并肾功能不全分为肾功能不全组(n=49)及无肾功能不全组(n=127),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等基础临床资料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既往高脂血症、年龄、吸烟史、冠心病史及有无PCI治疗差异不显著(P>0.05),而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合并有高血压、合并有糖尿病及入院高心功能分级的几率更大(P
放射CT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林芳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23-25. 
摘要 ( 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探究放射CT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样本,随机分成1mm组与3mm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放射CT血管造影,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组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通过对检查结果的分析,发现1mm组患者小钙化斑块与钙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3mm组(P<0.05)。结论放射CT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睡眠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黄雅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26-28.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睡眠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应用睡眠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每月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每月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睡眠干预具有较显著的效果,不仅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还可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患者满意度。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关系
陈春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29-31. 
摘要 ( 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关系。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选定本院收治的Hp阳性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Hp阴性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实施抗血小板治疗,对比两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将研究组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1(25例,采纳Hp根除治疗)、研究组2(25例,不接受任何治疗),比较研究组1、研究组2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84.00%)显著较对照组(40.00%)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研究组1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12.00%)显著较研究组2(56.00%)低,P
普罗帕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观察
吴辉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32-34. 
摘要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普罗帕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心律失常患儿8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前一组采取普罗帕酮单药治疗,后一组实施普罗帕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将两组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效果、心电图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房速、短阵室速的发作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心律失常采用普罗帕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安全有效。
门冬氨酸钾镁对小儿心律失常治疗效果观察
李苏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35-37. 
摘要 ( 1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并分析门冬氨酸钾镁对小儿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78例,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律失常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加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血钾浓度、血镁浓度、前收缩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血钾浓度(4.71±0.36)mmol/L、血镁浓度(0.84±0.02)mmol/L、平均期前收缩次数(3.23±0.81)次均优于对照组74.36%、(4.13±0.55)mmol/L、(0.72±0.01)mmol/L、(5.95±1.36)次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心律失常患儿使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效果良好,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硝普钠与托拉塞米联合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效果
欧前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38-39.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和探讨硝普钠与托拉塞米联合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托拉塞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硝普钠与托拉塞米联合治疗,疗程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相关指标对比,以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0.00%,对照组: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余碧菁;林敏瑜;郑伯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40-41. 
摘要 ( 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疗效。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75例ADHF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7例,行硝酸甘油治疗,研究组88例,联合rhBNP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左西孟旦辅治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不良反应率影响观察
苏建培;田伟盟;何弥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42-43.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辅治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不良反应率影响。方法选择我院96例2017年1月-2018年4月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8)采取常规用药治疗,辅助组(n=48)则采取常规用药+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平均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BNP指标、心脏超声结果以及六分钟步行距离;不良反应。结果辅助组疾病疗效、平均住院的时间、BNP指标、心脏超声结果以及六分钟步行距离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常规用药+左西孟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效果确切,可改善心功能和缩短住院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
王清木;刘慧兰;洪丹丹;黄鸿波;王佳南;颜如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44-46.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方法 58例经多导睡眠监测仪器确诊的OSAHS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组,另匹配正常对照组20例。分别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测量右心室结构和功能;分析比较各组间测量参数的差异。结果中度、重度组OSAHS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右心室游离壁各节段应变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OSAHS患者三尖瓣环组织多普勒收缩期峰值速度(S')和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较正常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重度OSAHS患者在右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情况下存在右心室心肌功能受损,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以敏感检测出亚临床受损情况。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的临床意义探讨
林惠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47-49. 
摘要 ( 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照组诊断方法为常规二维超声,观察组采用二维超声+四维超声诊断。结果观察组IVS(5.15±0.58)mm、LVLW(4.97±0.41)mm、RA(8.49±2.58)mm、RV(10.60±0.88)mm、房间隔缺损检出率33.33%、室间隔缺损检出率33.33%、法洛四联症检出率45.24%、单心室检出率19.05%。对照组IVS(3.05±8.42)mm、LVLW(3.14±3.66)mm、RA(14.86±5.49)mm、RV(16.00±3.15)mm、房间隔缺损检出率21.43%、室间隔缺损检出率23.81%、法洛四联症检出率35.71%、单心室检出率9.5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二维超声+四维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畸形,可明确室间隔厚度、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等指标,具有检出率高的优势,临床可予以应用。
探讨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的应用效果
兰玉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50-52. 
摘要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脑出血120例患者(在2018年1月22日至2019年1月2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预防性护理,共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共60例,随后对比两组血液血液流变学(全血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VAS评分、下肢深静脉血栓、膝上周径差、膝下周径差。结果观察组全血方程K值(62.78±3.19)、红细胞聚集指数(4.11±0.11)、全血高切还原粘度(5.33±0.41)、全血低切还原粘度(38.74±3.22)、膝上周径差(3.15±0.42)cm、膝下周径差(2.01±0.11)cm、下肢深静脉血栓(0.00%)、护理后7天的VAS评分(1.74±0.35)分、护理后14天的VAS评分(0.45±0.0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效果显著,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规范手术室配合及护理对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许美养;陈碧莲;王美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53-54.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分析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开展规范手术室配合及护理对只来哦效果所具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8年10月期间于本院接受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4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配合及护理,实验组接受规范手术室配合及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指标及护理前后的情绪指标及生活质量指标。结果护理前,较对照组,实验组情绪指标及生活质量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较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及情绪治疗均有明显提升,且实验组提升效果更具应用价值,P<0.05;且实验组各项临床治疗指标校较对照组优势显著,P<0.05。结论规范手术室配合及护理在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开展,有助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改善,并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故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急诊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
洪雅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55-56. 
摘要 ( 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析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急诊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急诊科接收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者96例为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设组别。对比组选择实施急诊科常规护理干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研究组实施急诊科优质护理模式。观察分析经不同护理后患者的血压、射血分数,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对比组的血压指标高于研究组,而射血分数则低于研究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3.75%,高于对比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急诊科优质护理,可有助于患者血压指标的改善,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中的应用
魏艳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57-59. 
摘要 ( 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实施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患者76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程度、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37%、并发症发生率7.89%、健康知识知晓率76.31%、住院时间(9.15±2.35)d均优于对照组76.32%、18.42%、28.94%、(15.35±2.43)d,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能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情景模拟带教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江伏燕;吴巧红;阮成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60-62. 
摘要 ( 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带教中运用情景模拟带教的效果。方法对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介入医学科46例护理实习生(2015年1月到2017年9月)实施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23)和情景组(n=23),对传统组护生实施传统带教,对情景组护生实施情景模拟带教,分析带教效果。结果情景组护生实习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86.3±2.6)分、(88.1±3.2)分显著高于传统组(83.2±2.8)分、(84.8±3.1)分(P<0.05)。情景组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评分(78.2±5.6)分显著高于传统组(70.5±5.2)分(P<0.05)。情景组护生对带教内容、带教方法、带教老师满意度96.0%、96.0%、92.0%显著高于传统组82.0%、86.0%、86.0%(P<0.05)。结论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带教中运用情景模拟带教可达到良好的带教效果,且可提升护生满意度及自我效能感。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治疗及感染预防中应用效果
邝颜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63-65. 
摘要 ( 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在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中心肌梗死(AMI)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在抢救治疗及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CCU近期(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AMI患者133例,采取常规性护理干预设置为对照组,2018年1月,我科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针对CCU近期(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另AMI患者137例,设置为预见组。对照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西雅图心绞痛(SAQ)评分、冠脉再灌注准备及CCU住院时间、抢救治疗成功率、感染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干预后预见组患者S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冠脉再灌注准备及C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后抢救成功率预见组(98.54%)与对照组(91.73%),预见组感染发生率(0.73%)与对照组(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MI患者在CCU抢救治疗中,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情况,减少冠脉再灌注准备及CCU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研究初探
李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66-68.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100例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生活质量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χ~2=6.3529,P=0.012;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明显低于对照组28%,χ~2=6.7751,P=0.009;实验组患者的生理职能评分(84.17±2.85)分、心理职能评分(72.14±2.75)分、情感职能评分(82.17±2.75)分、总体健康评分(80.63±4.51)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生理职能评分(60.17±2.63)分、心理职能评分(52.17±2.64)分、情感职能评分(58.82±2.80)分、总体健康评分(60.50±1.77)分等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理职能相比,t=43.7604,P=0.0001;心理职能相比,t=37.0424,P=0.0001;情感职能相比,t=42.0804,P=0.0001;总体健康相比,t=29.3795,P=0.0001)。结论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对其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控制,改善其预后。
冠心病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分析
邓梅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69-71.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5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例患者发病后自行入院接受治疗,将其作为对比组,26例患者发病后接受院前急救护理后入院接受治疗,将其作为研究组,对比组患者病情发作后自行就诊或者在其家属陪同下就诊,发病时未接受院前急救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体征缓解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对比组共计16例患者病情缓解,总缓解率为66.67%,研究组共计23例患者病情缓解,总缓解率为88.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出现并发症患者共计7例,总发生率为29.17%,研究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3例,总发生率为11.54%,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7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9.17%,研究组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7.69%,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院前急救护理有助于促进其病情好转,同时能够提升治疗安全性,可显著提高患者存活几率,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品质。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许文霞;郭燕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72-74.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本院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所接收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活动情况、心情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胆固醇、舒张压、收缩压降低效果十分明显,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满足度,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人性化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前检查中的效果分析
施斯;王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75-77. 
摘要 ( 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前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厦门某三甲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9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舒张压(86.6±5.5)mmHg、收缩压(123.2±13.1)mmHg、并发症总发生率8.51%、剖宫产率19.15%、阿氏评分(9.2±1.2)分、窒息率8.51%、阿氏评分8~10分占比91.49%均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前检查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综合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体会
谢秀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78-80. 
摘要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8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应用综合护理)、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痫(2.27%)、剖宫产(9.09%)、产后出血(2.27%)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3.64%、36.36%、15.91%),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佳,更有助于降低血压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个体化营养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有效性探讨
林燕如;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81-82. 
摘要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分析个体化营养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效果。方法选取从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中抽选94例,采用盲抽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8例,接受个体化营养护理,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舒张压、收缩压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5.79、29.05、13.83、10.73,P=0.00、0.00、0.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中采取个体化营养护理能够更好的控制孕妇血糖和血压,保证护理效果,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腔内治疗绿色通道中的应用
陈香满;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83-85.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腔内治疗绿色通道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将所选患者分为比照组(n=35)和探讨组(n=35),比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绿色通道,探讨组患者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通道,对比两组患者残疾率、死亡率、康复出院率以及检查所用时间。结果探讨组患者死亡率明显较比照组患者低,康复出院率明显更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组患者急诊处置时间、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获取神经影像结果所需时间以及获取血液检查结果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比照组患者,两组各观察项目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腔内治疗绿色通道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使护理流程得到优化,缩短患者各项检查时间,有助于提高其成活率。
精细化优质化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的作用探讨
胡琳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86-88. 
摘要 ( 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应用精细化优质化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5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28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应用精细化优质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溶栓后1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均提高(P<0.05),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溶栓后1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应用精细化优质化护理,更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个性化护理在心脏病患者植入永久性起搏器中的应用效果
蔡丽欣;卞洋洋;李琳琳;黄金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89-91. 
摘要 ( 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病人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对112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病人分组观察,时间选取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抽签法分组,单号为A组56例,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双号为B组56例,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VAS评分、NR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A组、B组VAS评分、NRS评分统计学处理无差异性(P>0.05),B组干预后VAS评分、NRS评分均低于A组,B组并发症发生率3.57%低于A组16.07%,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用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病人护理中,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应用价值高。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护理体会
姚云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92-94. 
摘要 ( 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护理体会。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8月,医院功能接收并开展了小儿先心病手术146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2017年9月~2018年10月,医院功能接收并开展了小儿先心病手术112例,纳入观察组,针对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改进对策。结果观察组神经系统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低氧血症、代谢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与手术、病情本身关系较大,但是并非不可预防,术后的代谢紊乱、低氧血症等也与神经系统并发症有关,需要加强管理,维持稳定内环境。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导建议
李甄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7):  95-96.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从β受体阻滞剂分类出发,分析了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并给出了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指导建议,旨在为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意见,以此来提高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疾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控制好血压等相关临床指标,确保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