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 2024, Vol. 14 ›› Issue (5): 7-11.

• 临床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发作期HS-CRP、NT-proBNP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张希坤   

  1. 商河县中医医院,山东 商河 251600
  • 出版日期:2024-03-15 发布日期:2024-08-09

  • Online:2024-03-15 Published:2024-08-09

摘要: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在入院时、治疗后的变化,探讨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判断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商河县中医医院心内科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来院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0 d后检测HS-CRP、NT-proBNP水平,入院后24 h内对患者进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双平面法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患者出院后3个月随访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严重胸痛等),根据随访结果分组,没有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为未发生组,其余为发生组。分析未发生组和发生组的一般资料情况,并观察两组入院时、治疗后HS-CRP、NT-proBNP水平,分析影响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因素。结果 研究组LVIDd 、HS-CRP、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Ⅳ级患者的HS-CRP、NT-proBNP水平高于心功能Ⅱ级-Ⅲ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HF急性发作期患者的HS-CRP、NT-proBNP水平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急性发作期患者入院时HS-CRP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76,P<0.001);出院后3个月,100例患者中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有65例,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共有35例;入院时,治疗后,发生组的HS-CRP、NT-proBN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HS-CRP、NT-proBNP水平为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HS-CRP、NT-proBNP水平升高与CHF急性发作期患者的预后有关,应用HS-CRP与NT-proBNP预测CHF急性发作期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有较高价值。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发作, 超敏C反应蛋白, 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