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姗, 白玲, 刘平,等. 联合外周血炎症细胞分类计数和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危险性的预测价值[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21, 34(10):1045-1051. [2] 陈鑫森, 邵萌, 张天,等. 血液学参数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23(27):3389-3395. [3] 闫浩东, 尉驰, 李伟杰,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5年以上再次血运重建造影前预测[J]. 心脏杂志, 2020, 32(1):24-27. [4] 吴美善, 李江华, 刘霞,等. 心肌声学造影对冠状动脉狭窄临界病变功能性评价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 19(3):461-463. [5] 刘军,贾志,霍立巍.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高残留血小板活性与血小板表面Ⅱb/Ⅲa受体,P-选择素及预后的关系[J].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8):934-937. [6] 张华, 袁义强, 厉菁. 西洛他唑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支架植入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防治效果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 19(2):193-196. [7] 韩莉,曹东明,曹剑标,等. 心肌超声造影结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损伤的临床价值[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 20(13):1443-1447. [8] 张强,刘珂,牛红梅,等.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同心肌灌注水平对心肌存活性的影响[J]. 中国医药, 2018,13(6):810-813. [9] 王学才,吴敏,罗心平,等.PCI联合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心源性休克对患者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和心衰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及其临床转归[J]. 微循环学杂志, 2018, 28(4):26-31. [10] 王一洒,朱好辉,张喜君,等.四维超声自动左心房定量技术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左心房容积及功能改变[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2, 31(5):407-413. [11] 老兆航,黎静,吴杏仪,等.组织多普勒成像和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估[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2(18):21-23. [12] 姜柏林. 心肌声学造影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运重建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21,36(10):985-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