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 2025, Vol. 15 ›› Issue (12): 39-42.

• 临床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脑梗死急性期静脉溶栓与抗凝治疗的疗效对比与适应证探讨

石洪梅   

  1. 桦川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300
  • 出版日期:2025-06-30 发布日期:2025-10-20

  • Online:2025-06-30 Published:2025-10-20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接受静脉溶栓(IVT)与抗凝治疗(AC)的临床结局,并分析影响功能预后和颅内出血的关键因素,以优化AIS的治疗策略。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IVT或AC治疗的560例AIS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卒中严重程度(NIHSS评分)、溶栓时间窗、90天功能结局(mRS评分)、颅内出血发生率及卒中复发率。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不同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功能预后,NIHSS≥5分患者中,IVT组90天良好预后(mRS 0-2)率显著高于AC组(69.1% vs 52.5%,P=0.004);NIHSS<5分患者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1)。溶栓时间窗影响,0-1.5 h溶栓的mRS 0-2率最高(80.6%),1.5-3 h次之(70.3%),3-4.5 h显著下降(42.5%,P=0.009)。3-4.5 h溶栓的颅内出血风险增加(10.4%,P=0.043)。颅内出血风险,溶栓后颅内出血发生率7.9%,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75岁)、高NIHSS评分(>10)、高血压病史、既往抗血小板治疗(P<0.05)。抗凝组卒中复发率 6.4%,与房颤(P=0.002)、CHA2DS2-VASc评分≥4(P<0.001)、华法林INR未达标(P=0.031)显著相关。结论 中重度卒中(NIHSS≥5分)患者静脉溶栓优于抗凝治疗,轻度卒中(NIHSS<5分)患者两者差异不显著,需个体化决策。超早期(0-1.5 h)溶栓获益最大,3-4.5 h溶栓疗效下降且出血风险升高,应严格筛选患者。高龄、高NIHSS评分、高血压病史及抗血小板治疗史增加颅内出血风险,需加强监测。抗凝患者卒中复发与房颤及INR控制相关,建议优化抗凝策略,优先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抗凝治疗, 功能预后, 颅内出血, 卒中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