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进,史载祥. 风湿性心脏病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1例报告[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4):502-503. [2] 李建强,谷腾飞,赵子牛. 双极射频消融联合心理治疗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效果[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3):530-533. [3] 许海兰,巫健.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房颤经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35):37-39,43. [4] 赵雅琴,朱慧鹏,王冉. 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4):67-69. [5] 中华医学会湿病学分会. 风湿热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7):483-486. [6] 张凤祥,曹克将. 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治疗指南概要[J].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1,15(2):157-159. [7] 王征宇,迟玉芬.焦虑自评量表(SAS)[J].上海精神医学, 1984(2):73-74. [8] 王征宇,迟玉芬.抑郁自评量表(SDS)[J].上海精神医学, 1984(2):71-72. [9] Rodríguez-Herrera C, López-Jiménez JJ, Del Toro-Valero A, et al. The 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s in a Mexican Oncology Hospital[J]. Afr Health Sci,2021,21(1):60-66. [10] 郑爱娣,王咏梅,徐静,等. 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护理在房颤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7):1259-1262. [11] 郑春和,曲楠.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实施 Atricure 双极射频消融的疗效[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9,28(1):65-69. [12] 何嘉健,张颖,刘晓雯. SBAR沟通模式结合规范护理在新生儿科护理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2022,33(8):1083-1085. [13] 武真真. 护理路径优化对改善急重症患者感染风险的实践研究[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3,23(5):6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