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梁婕,张欣,张燕华,等.思维场疗法联合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弹性,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4):108-112. [2] 张玮花.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8):1418-1420. [3] 王一,赵乐妍,陈飞,等.正强化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弹性量表评分和健康结局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2,20(1):25-29.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10):766-783. [5] 李静,刘艳存,冯韶,等.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信效度[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0,26(5):63-67,102. [6] 张建萍,邓阳,杨智彬,等. 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206例HIV/AIDS患者测评[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2):160-163. [7] 马旻,艾自胜,石志道.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信度效度检验[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43(4):515-520. [8] 李小霞,李英,李燕江,等.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创伤后成长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5):44-47. [9] 殷双齐,郭月红,李彦卓.急性脑梗死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河北医药,2022,44(3):420-422,426. [10] 艾庆巍,田欢,高媛,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和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2):2284-2287,2349. [11] 韩记真,曹艳,赵紫凝,等.自我效能干预对肺癌住院患者照护者心理弹性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3,46(6):854-857. [12] 马瑜蔓,王厚明,肖谦.中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在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作用[J].重庆医学,2023,52(10):1479-14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