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0卷 第20期 刊出日期:2018-10-25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2.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标准刊号:CN44-1581/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3015邮发代号:46-192定价:8.00元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介人心血管病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刊物。
应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价值分析
崔英胜;张兆彬;朱荣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3-5. 
摘要 ( 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共纳入2017年9月-2018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依据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实施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缬沙坦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80例患者中共有65例患者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有15例患者治疗无效,观察组仅占2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相比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更优;且观察组患者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以及24h尿蛋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血压以及血糖增强控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对比
黄小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6-7. 
摘要 ( 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比分析心脏彩超和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106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与心脏彩超检测,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采用心脏彩超检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阳性率远远高于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高血压心脏病过程中,心脏彩超的检出率更高,且能明确患者左心室的肥厚状况及其类型,判定有无合并症,与心电图检查的诊断价值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高血压伴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与病理分析
苏海燕;郑春暖;王丽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8-10. 
摘要 ( 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伴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2013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高血压伴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对象,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分析病理切片结果。结果 (1)临床表现分析,本组40例患者中,37例(92.5%)胸前区疼痛,39例(97.5%)脸色发白,16例(40.0%)胸骨后及肩胛钝痛,10例(25.0%)呼吸困难,7例(17.5%)昏厥,3例(7.5%)腰背痛,2例(5.0%)腹痛。(2)病理切片分析,40例患者血管壁明显变化,且伴有分层现象。结论积极控制高血压的血压水平,对预防主动脉夹层具有重要意义。
舒脉降压汤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詹青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11-13.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舒脉降压汤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于2017年1月到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10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双盲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55)、观察组(n=55),对照组行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行舒脉降压汤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比两组血压控制及晨峰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24h血压、晨峰血压及睡眠时血压最低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脉降压汤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较佳,耐受性高,值得应用。
益气活血方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价值体会
陈才凤;曹恒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14-15. 
摘要 ( 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中药益气活血方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11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应用常规西药+中药益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55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中医症状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 (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82.24±4.13)mmHg]、收缩压[(131.02±3.42)mmHg]低于对照组[(90.20±4.15)mmHg、(142.24±3.46)mmHg],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0.85±0.12)分]低于对照组[(1.56±0.32)分],且舌苔评分[(0.86±0.13)分]、脉象评分[(0.89±0.10)分]高于对照组[(0.70±0.14)分、(0.75±0.23)分],P<0.05。(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81.82%),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中药益气活血方治疗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
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黄洁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16-18. 
摘要 ( 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88例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程序化健康教育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健康教育)与实验组(44例:程序化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892,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压、血脂各项检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给予程序化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对高血压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提升患者对高血压、血脂自身管理能力。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及对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分析
岳立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19-21. 
摘要 ( 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及对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78例妊娠期高血压分类中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BP、DBP评分、24小时尿蛋白;对比两组患者新生儿的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的SBP、DBP评分下降幅度更大,尿蛋白有明显的减少;观察组患者新生儿的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更加良好,以上各项评分对比均有差异学统计意义(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患者新生儿更有益,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广泛运用。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表现及应用价值
黄燕燕;林绿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22-24.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CRP(C反应蛋白)和Hcy(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表现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8月~2018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100例为研究对象,归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我院行健康体检的5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测定CRP、Hcy水平,对其测定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RP、Hcy水平分别为(12.89±2.45)mg/L、(24.56±4.56)μ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2.65±0.52)mg/L、(7.89±1.62)μmol/L,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9.1809、25.0360,P<0.05;乙、丙两组CRP、Hcy水平均高于甲组,丙组CRP、Hcy水平高于乙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超声对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诊断价值研究
陈丽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25-27. 
摘要 ( 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超声对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取我院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评估两组超声分型情况、病理学分型状况、颈动脉中膜厚度(TMT)与斑块积分。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超声分型中Ⅲ型(31.42%)、Ⅳ型(20.0%)与Ⅴ型(17.14%)所占比例少,Ⅰ型(5.71%)与Ⅱ型(14.28%)例数多,研究组病理学分型发生率(34.28%)高于对照组(11.42%),研究组IMT值(1.68±0.39mm)与斑块积分(1.97±0.05分)高于对照组0.62±0.24mm与0.58±0.12分,P<0.05。结论对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采用超声检查准确率高,早期发现疾病病变,便于为后期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分析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脏超声及冠脉造影方面的临床特点
孙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28-29. 
摘要 ( 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高龄患者予以心脏超声、冠脉造影进行病情诊断,并分析其心脏超声、冠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1月医院的62例AMI高龄患者,入院1~3d内先后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71~82岁患者的单支血管病变例数明显少于65~70岁患者;其多支血管病变例数明显多于65~70岁患者;其冠状动脉狭窄≥70%的病例数明显多于65~70岁患者(P<0.05);71~82岁的LEDD指标水平明显高于65~70岁患者;其LVEF水平明显低于65~70岁患者(P<0.05)。结论对AMI高龄患者给予心脏超声检查、冠脉造影检查,可清晰地显示其心脏结构,对其心脏功能进行有效诊断,对筛查和确诊AMI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对一模式用于急诊内科老年冠心病的价值
陈惠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30-32. 
摘要 ( 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一对一模式用于急诊内科老年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8年8月50例收入我院急诊内科病房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进行优质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一对一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住院时间、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干预后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短(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且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一对一模式用于急诊内科老年冠心病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宋晓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33-34.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美托洛尔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高剂量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为33/78.6%,对照组为23/54.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χ2=7.425、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合适剂量的美托洛尔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促进各项指标改善恢复,价值作用更为显著。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俞淑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35-37.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伴上消化道出血8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寻找更好的治疗方式。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冠心病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挑选出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80例,以住院号单双数模式,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单一治疗组,每组患者40例。单一组统一接受单纯西医治疗;联合组统一接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单一治疗组显效11例,显效率27.50%;有效17例,有效率42.50%;无效12例,无效率30.00%;治疗总有效率70.00%;联合治疗组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有23例,57.5%;14例,35.00%;3例,7.50%;总有效率92.50%。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时候,应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有着更好的效果,治疗总有效率高,此种方式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探究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黎昀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38-39. 
摘要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在心脏康复护理在对患者进行心梗介入治疗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所起到的护理作用。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0例心梗患者进行研究,将心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5例,全部的实验对象都使用心梗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综合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式与心脏康复护理,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面对于不同护理效果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护理过程中,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前后的HAMD与HAMA数值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得出,在护理之前两组患者满足P>0.05,不具有明显性差异,在护理之后,两组患者满足P<0.05的条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把心脏康复护理运用于心梗患者介入治疗后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性心梗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林素珍;林青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40-42. 
摘要 ( 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急性心梗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接收的急性心梗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8例/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预见性护理程序。将两组的冠脉再通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效果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急性心梗患者的冠脉再通率、护理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在急性心梗患者治疗期间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能够促进冠脉再通率的提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评价
陈晓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43-44. 
摘要 ( 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心功能Ⅰ级占有率76.3%高于对照组39.5%,Ⅲ级占有率7.9%低于对照组28.9%;观察组的心率、生活能力评分以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4%低于对照组45.1%,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分析
罗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45-46. 
摘要 ( 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80例参与本次实验研究,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采取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因此采取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较高,治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研究
邵菊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47-49.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12月份收治的6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华法林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强药物的健康教育,出院后一周、一月、三月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其对药物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76.7%,实验组为93.3%,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对药物作用、不良反应表现与观察、药效影响因素、国际标准化比率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率依次为63.3%、56.7%、50.0%、46.7%,实验组依次为90.0%、80.0%、83.3%、76.7%,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期间加强药物的健康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其对药物知识的了解程度,值得推行。
73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王外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50-51. 
摘要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为临床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有用参考,提高诊治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3例老年心衰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观察诱发因素、临床表现特征、并发症、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情况。结果诱发因素:呼吸道感染18例(24.65%,18/73),心律失常12例(16.43%,12/73),过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9例(12.32%,9/73),血容量增加4例(5.47%,4/73),利尿药或降压药应用不当4例(5.47%,4/73)。临床表现:以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为首发症状者35例(47.94%,35/73),以消化道系统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的10例(13.69%,10/73),以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咯血为首发症状的有15例(20.54%,15/73),以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等为首发症状的有4例(5.47%,4/73)。并发症:心律失常42例(57.53%,42/73),贫血12例(16.42%,12/73),高尿酸血症19例(26.02%,19/73)。治疗效果:明显改善36例(49.31%,36/73),好转21例(28.76%,21/73),未愈12例(16.43%,12/73);死亡4例(5.47%,4/73)。结论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具有发病率高、诱因复杂、症状不典型、并发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应对老年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以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概率。
多巴胺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
林金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51-53.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探讨多巴胺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效果评价分析。方法研究时间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选取在此期间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多巴胺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将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心肌酶水平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改善优于参照组,P<0.05,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参照组,P<0.05,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研究组患者的心肌酶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对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多巴胺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稳定患者的心肌酶水平,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卓益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54-55. 
摘要 ( 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探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本实验共纳入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选取时间定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常规西医治疗为对照,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为观察组,分析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疗效、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为8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可以增强疗效,促进心功能指标的好转,安全性较高,值得去推广和应用。
风险管理小组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颈内深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
陈丹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56-58.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风险管理小组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颈内深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均于术前开展双腔颈内深静脉穿刺置管术,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设立风险管理小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合计出现8例并发症,发生率25.81%,观察组出现2例并发症,发生率6.4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97%,观察组为93.5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小组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颈内深静脉置管护理中应用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筛查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中的价值探讨
刘夏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59-60.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筛查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9月-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392名孕妇为研究对象。给予孕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本组1392名孕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共检出20例心脏大血管畸形患儿,检出率1.44%。其中,11例为心脏大血管内径异常(8例法洛四联症,2例动脉导管狭窄,1例主动脉弓离断),4例血管数目异常(2例左上腔静脉永存,2例动脉干永存),5例大血管排列异常(4例大动脉转位,1例镜面右位心)。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筛查,可精确检出胎儿心脏大血管在内径、数目及排列等方面的异常。
cTn-I、BNP、MP I监测蒽环类药物化疗致心脏毒性的临床效果研究
黄剑全;余李娟;黄丽玲;郑钰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61-63. 
摘要 ( 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估蒽环类药物化疗后cTn-I、BNP检查及MPI结果,研究其导致心脏毒性程度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我院肿瘤科经病理确诊疗药物中含蒽环类药物至少完成4周期以上的患者78例,入院化疗前除常规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生化全套,心脏彩超外,进一步监测cTn-I、BNP、MPI变化。结果随着化疗周期增加,药物剂量增多,阿霉素累积第二周期始,BNP增高明显,而cTn-I无明显变化(P<0.05),第二周期心肌核素显像出现部分患者心肌放射性稀疏,花斑样改变,考虑阿霉素致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出现,随着ADM累积量的增加,心肌核素显像的早期敏感性尤为突出,有利于个性化调整治疗方案,尽可能减少蒽环类药物对心脏产生的毒副作用。结论蒽环类药物在早期应用时就可能产生明显心脏毒性,采用心肌核素显像能够更早、更敏感地评价蒽环类化疗药物对患者心脏的早期毒性。
真武汤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效果观察
陈晓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64-66. 
摘要 ( 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过程中应用真武汤合小青龙汤加减的效果分析。方法收集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9例,研究组采用真武汤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参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心肺功能以及血流变学。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较优于参照组(P>0.05),并且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肺通气功能,心功能,血流变学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真武汤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效果明显,明显改善患中医症候积分,改善心肺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因此可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广泛应用。
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在治疗中的临床护理分析
许春鸿;黄清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67-69.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过程中有效护理干预方式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采取全面临床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是100.00%,较对照组的80.00%具有显著优势(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针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取科学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儿康复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水平。
恶性心包积液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化疗的护理方法探究
吴梅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70-72. 
摘要 ( 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化疗的恶性心包积液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由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恶性心包积液治疗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此次研究纳入研究对象共计32例,研究组(n=16)与参照组(n=16)患者均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化疗,为所有纳入患者实施病情观察、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相比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31.25%,研究组患者总发生率12.50%明显更低,两组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均获得缓解,其中,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明显更低,两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以及SAS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SDS以及SAS评分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化疗的恶性心包积液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其心理以及生理不适感,同时可抑制并发症发生率。
知己健康管理模式下门诊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的相关研究
邓红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73-75.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在门诊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应用知己健康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门诊冠心病患者42例展开研究,按护理模式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门诊常规护理,观察组知己健康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种模式下患者心绞痛情况、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心绞痛各项评分观察组较高,P<0.05。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较高,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0.4%;对照组52.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门诊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知己健康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亲情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尤小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76-78.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亲情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85例,为常规组。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95例,为亲情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亲情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绞痛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SAQ量表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且亲情组患者护理后SAQ量表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更高(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亲情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早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肾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评估
徐开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79-81. 
摘要 ( 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肾病患者使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8年8月我院高血压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使用早期护理干预,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肾病患者护理中使用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护理满意度分析
李艳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82-84.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过程中开展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91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在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方式下组间患儿的并发症情况、住院天数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中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期间开展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患儿的并发症,促进病情恢复,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早期识别和护理干预研究
林彬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85-86. 
摘要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讨血液透析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识别方式以及优选临床护理方案。方法对患者开展心力衰竭预防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心衰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血液透析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较护理干预之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通过早期识别并给予患者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对于提升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预见性护理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邵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87-88.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危重症患者60例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以及救治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显著较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抢救时间,为患者的后续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
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毛贻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89-91.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CCU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2例,分为护理组和观察组。结果护理组患者临床护理疾病发病率4.34%,并发症发生率2.17%,住院时间(8.10±2.47)d。同时,患者生活质量评分(49.17±1.54)分、抑郁评分(47.61±2.31)分、焦虑指数评分(49.16±0.14)分;此外,护理组患者生活护理满意度100.00%、用药护理满意度97.83%、疼痛护理满意度95.65%、心理及健康宣教护理满意度100.00%。结论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加强高血压防治——助力健康中国
张文丽;弓玲;王怡帆;李双;范思奇;匡宝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92-94.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血压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中极为常见,也是导致其他各种心血管的重要危险因子,如:脑卒中,心脏病等。近日,在《Circulation》上发表的"十二五"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高血压患者数目尤为庞大,引起了世界关注。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张新华教授也表示:中国高血压的防治不能一直停留在探索阶段,我们应该采取具体措施。根据最新研究表明,过去的高血压防控也许存在着误区,所以本文将对高血压最新的防治方略进行综合阐述以及对高血压的分型,发病原因及国内外的治疗进展进行介绍。
动脉功能无创检测临床研究进展
吴亚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20):  95-96.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脉血管是体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动脉功能异常是很多疾病(冠心病、脑梗塞、外周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随着大家对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防治的关注不断增加,动脉功能无创性检测技术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主要包括借助影像学手段,检测某个动脉血管壁内中膜厚度;借助踝臂指数评估下肢血管的开放情况;通过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估动脉血管的弹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