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0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16-06-02
心内科住院病人房颤病因及抗凝状况调查
林森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3.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心内科住院病人房颤的病因及使用抗凝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3月-2015年11月所收取的276例诊断为房颤的病患,对其心脏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经研究分析,心内科住院的房颤病患中非瓣膜性房颤占比72.46%,瓣膜性房颤占比27.53%,在年龄分布中年龄大于65岁的病患占比最大,病因以孤立性房颤、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以及高血压病为主;276例病患中以华发林抗凝治疗的仅有46例,占比为16.23%。结论经研究分析目前临床上非瓣膜性房颤占比较大已经成为形成房颤的主要病因,同时年龄以及高血压也是形成房颤的较为关键的因素,此外在房颤的临床治疗上对于运用抗凝治疗的投入较少,应该加强对投入抗凝治疗的重视,从而更好的帮助房颤病患减轻痛苦改善病况,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2.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标准刊号:CN44-1581/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3015邮发代号:46-192定价:8.00元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探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李锐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4-5.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个性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取100例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均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高血压,并住院接受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性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满意率(92.00%)高于对照组满意率(64.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降低患者生存质量,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患者的疾病具有针对性,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良好医患关系建立,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
张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6-7. 
摘要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组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医院内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结果研究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与自护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强化自护行为。
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病患者围术期安全护理分析
段其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8-9.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病患者围术期安全护理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科收治的15例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人,观察组7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安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分别为37.5%、50.0%;观察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分别为0及85.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率明显提高。结论安全护理应用于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病患者围术期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
卢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0-11. 
摘要 ( 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方法抽取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5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54例患者给予平喘、化痰、止咳、抗感染等常规的治疗,并根据各个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患者病情缓和时还要开展定期的拜访治疗,期限约为一年。结果在对5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和随访治疗一年后,治愈患者31例,病情好转者20例,无效的3例。未有严重并发症患者出现。结论 (1)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化,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2)在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方面要选择有较强针对性的抗生素,同时还要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把握好量。不能滥用抗生素(3)采用超声雾化治疗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且费用合理。(4)要做好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症的预防工作,开展健康讲座,督促老年人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普维茜;马将伍;段青青;陆文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2-14.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行缬沙坦、厄贝沙坦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6月-2015年5月随机抽选行缬沙坦疗法的60例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对象,并将同期收治的行厄贝沙坦疗法的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评定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经由不同药物治疗后,血压指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性变化,两组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于老年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实施厄贝沙坦疗法效果突出,不但可缓解患者的症状,还可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病症的发生,增强总体效果,值得借鉴。
探究应用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王玉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5-17.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坎地沙坦酯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该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为2013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将其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常规治疗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口服坎地沙坦酯的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情况及用药后的疗效情况。结果用药一个疗程后观察组的舒张压与收缩压较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63例(96.92%),对照组治疗有效45例(69.23%),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应用坎地沙坦酯相比于常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显著优势,建议广泛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杨少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8-20.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南安市医院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0名高血压患者,用随机的方式分成2组,分别是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高血压患者,对照组给予"络活喜"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研究组给予"美托洛尔"β-受体阻滞剂治疗,将这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研究组患者通过"美托洛尔"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发生的不适反应进行独立研究。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显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不适反应的发生率是39.1%,其中8名(26.67%)患者发生心血管系统方面的不适反应,4名(13.00%)发生神经系统方面的不适反应,还有3名(10.00%)发生消化系统方面的不适反应。结论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比较好,但在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也应该掌握β-受体阻滞剂药物的禁忌和适应症,减少此类药物引发的不适反应,进而提高药物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卢卫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21-22. 
摘要 ( 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应用在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2015年5月到2016年1月期间,选取80例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全部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都接受贝那普利,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服用氯沙坦,并记录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0例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方案后,与对照组患者血压水平控制的总有效率(66.67%)相比,观察组患者(93.33%)明显提高,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极大改善,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变小,可以推广使用。
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60例的疗效观察
吴志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23-24.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用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社区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和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探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赵仕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25-26.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采用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诊断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治疗以硝苯地平缓释片为主,观察组治疗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为主,比较两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86.67%)明显好于对照组(61.67%),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一种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有效药,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广泛应用。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徐高阳;鲍荣琦;赵笑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27-28.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在2015年03月至2016年2月期间,这100例患者均使用数字抽取法进行分组,分成各有50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取系统化健康教育,并在健康教育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用药依从性和SAS评分。结果实验组的SAS评分为(45.09±6.75)分,对照组的SAS评分为(69.54±6.09)分(P<0.05);实验组的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对比48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分别应用短效与长效硝苯地平治疗的效果
李秋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29-30.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分析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妊娠高血压孕妇,均是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以用药的不同随机平均分组,实行短效硝苯地平治疗的孕妇设为对照组,实行予长效硝苯地平治疗的孕妇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孕妇在用药前后的血压的控制情况以及孕妇和新生儿的临床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一周后血压降低情况与对照组的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半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压降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观察组孕妇的顺产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着孕妇的;观察组孕妇出现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出现供血不足、体重减轻等不良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中使用长效硝苯地平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且对孕妇与新生儿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孕期补钙对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观察探讨
施晓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31-32.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孕期补钙对妊娠期高血压进行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88例孕妇当做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其中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产前指导以及检查,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孕期补钙措施,对比两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出现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具体血钙浓度(2.51±0.17)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09±0.13)mol/L,并且观察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出现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出现率20.45%,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091,P<0.05)。结论对孕期产妇采取补钙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减小妊娠期产妇高血压出现率,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究中药川芎嗪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吕连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33-34. 
摘要 ( 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药川芎嗪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采集40例于我院2006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中药川芎嗪联合硫酸镁治疗)和对照组(单独应用硫酸镁治疗)。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黏度,观察并详细记录治疗后,尿蛋白下降、血压稳定、水肿消退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稳定、尿蛋白降低和水肿消退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川芎嗪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分析高血压患者应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临床疗效
伍世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35-36. 
摘要 ( 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探讨在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收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将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采取常规西药降压时接收的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采取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并温胆汤治疗时接收的6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50%);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类中药对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好转有明显效果,安全有效。
尼莫地平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疗效评价
李小惠;马会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37-38.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慢性脑供血不足采用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们在临床中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72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尼莫地平治疗)各36例。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血流速率指标和眩晕程度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29例(80.6%),高于对照组的20例(55.6%);经治疗后患者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率明显提高,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眩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确切,能够减轻眩晕症状,改善脑部供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养阴清脑汤治疗脑梗塞的临床对照研究
徐世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39-40. 
摘要 ( 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分析养阴清脑汤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2月~2016年04月在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养阴清脑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的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率(54.76%)、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率(14.29%)、治疗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率(16.67%)低于对照组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率(5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清脑汤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其神经功能损伤。
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预测价值
刘灵佳;贺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41-44.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ECG)ST段的某些特征性改变对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_ⅠRA)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5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析比较_ⅠRA开通前ECG改变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资料的对应性关系。结果 (1)单支病变患者中,STⅠ↓、STⅢ↑/ST_Ⅱ↑>1、STV1↑/-预测_ⅠRA为RCA具有统计学差异。ST_Ⅰ↑/-、ST_Ⅲ↑/ST_Ⅱ↑≤1、STV1↓预测_ⅠRA为LCX具有统计学差异。(2)STV4-V6↓、ST_(Ⅱ、Ⅲ)、a VF↑>0.2mv且无STa VR↑预测患者合并冠脉多支病变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ECG其ST段某些特征对判定患者合并冠状动脉单支或多支病变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无痛胃镜下检查诱发心梗、心肌缺血的临床分析
朱颖;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45-46.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无痛胃镜下检查诱发心梗、心肌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胃镜检查的患者47例,其中患有心肌缺血症患者且无明显现象患者31例,将其归为观察组,有明显症状的患有有16例,将其归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在ST段下降幅度以及ST段的恢复时间有着显著型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胃镜检查能够有利于医生对患者胃部病变进行详细观察,从而扩展胃镜检查以及治疗的范围,但在检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心梗、心肌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瑞舒伐他汀在缺血性心肌病治疗中对心室重塑的影响分析
陈玉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47-48.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瑞舒伐他汀在缺血性心肌病治疗中对心室重塑的影响作用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108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内科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对两组患者治疗后NYHA心功能水平、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进行观察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YHA心功能水平、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改善患者心室重塑的功效,延缓心衰的发展过程,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
周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49-51.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每组35例。均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试验组用药剂量分别为10mg、20mg,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血脂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2.9%;治疗后TC、TG、LDL-C、HDL-C为(4.5±0.3)、(1.7±0.5)、(2.4±0.4)、(1.2±0.4)mmol/L,对照组为(5.6±0.7)、(2.2±0.7)、(3.2±0.5)、(0.8±0.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疗效确切,大剂量用药调脂效果更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在冠心病一、二级预防中应加强推广。
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
刘海涛;周宇;冷茹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52-54.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260例纳入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血脂下降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69%与75.38%,P<0.05;实验组患者血脂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高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可明显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观察
沈瑶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55-56.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诊治的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5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实施血液重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危险因素、基础疾病、诊断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效果。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多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基础疾病以及复杂的冠状动脉病变。急性冠状动脉疾病中需要入院治疗的患者以非ST段太高性心肌梗死最多;两组患者患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年龄因素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上述3点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治疗产生限制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为37.04%,对照组为45.69%;心源性病死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64.15%;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很多危险因素和基础疾病,冠状动脉的病变相对复杂。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血运重建治疗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年龄。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合理、全面以及个体化的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也是早期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关键。
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对预后的影响观察
杨纪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57-59.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两个组别,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强化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观察比较患者的健康行为,评估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科学用药、合理饮食、坚持运动依从性为100%、94.0%、90.0%,高于对照组的96.0%、76.0%、72.0%;出院时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应用在冠心病三级预防中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改善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提示医护人员重点关注并加强推广。
心理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赵庆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60-61.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12年8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挑选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等分成两组:常规组行药物治疗、饮食引导等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实施心理护理,评定预后效果。结果干预组的焦虑、抑郁及治疗依从性和常规组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作用显著,可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学习。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反复支架内血栓形成合并消化道出血一例
李馨;龚晓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62-63.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反复支架内血栓形成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及防治策略及如何权衡PCI后消化道出血时抗凝与止血的矛盾。结果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与冠脉病变特点,球囊扩张后血管损伤的程度以及支架置放的位置以及术中抗凝药及抗血小板药物是否充分应用有关,使用高张球囊扩张支架内血栓部位是最有效、最快捷方法。而联合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使用后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增加,在短期停用阿司匹林、选择性使用西洛他唑和替格瑞洛基础上,予禁食、抑酸、补液及静脉应用生长抑素等治疗,可有效治疗消化道出血,且可避免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探讨胺碘酮在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黄千晓;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64-66.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重度左心衰(SLHF)合并阵发性房颤(阵发性AF)治疗中的效果,为今后的用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综合内科及重症监护室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SLHF合并阵发性A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8例)与观察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胺碘酮,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期间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8.23%,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住院期间观察组发生一过性低血压1例,恶心、呕吐2例,腹胀1例,药物副反应发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4例,腹胀2例,一过性低血压2例,静脉炎1例,药物副反应发发生率为3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LHF合并阵发性AF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胺碘酮,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阵发性AF转复率,改善心功能,而且药物副反应少。
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张毅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67-69.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采取胺碘酮治疗方式对急诊冠心病-CHD快速心率失常病人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患有冠心病快速心率失常疾病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予以胺碘酮进行临床治疗,仔细记录胺碘酮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到86.05%,室性早搏临床治疗有效率最高(96.15%),然后是持续性房颤临床治疗有效率(93.75%),和别的心率失常患者治疗有效率之间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意义(P<0.05);用药不良反应出现率为15.12%;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结束治疗后心率、Q-T间期以及P-R间期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胺碘酮治疗方式治疗急诊CHD快速心率失常病人能够获得理想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比较高,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李接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70-71.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00年4月到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共40例作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取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对照组使用普罗帕酮静脉点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转复成功率是95.0,转复时间是(5.4±1.2)min,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转复成功率是70.0%,转复时间是(67.8±18.7)min,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两组患者转复成功率、转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心律失常伴发焦虑患者的心理干预与效果观察
李晔蕾;陈岭;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72-73.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心律失常伴焦虑患者的影响。方法对实验组54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对对照组35例仅以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和焦虑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心律失常改善率达90.74%,对照组为6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心律失常伴焦虑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心电图改变及临床意义研究
宋媛;杨春辉;范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74-76.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研究急性脑血管意外病例早期心电图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于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99例急性脑血管意外病例纳入本次研究,并对其心电图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选299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心电图异常改变者共计94例,占31.4%。与脑梗死患者相比,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与急性脑出血病例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增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脑血管意外且伴有心电图异常改变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无异常改变者(P<0.05);其中ST-T改变是心电图异常改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电图异常改变病例中,重度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心电图无异常改变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一旦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应引起临床的充分关注与重视,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做好心脏功能监测,以免病情进展恶化,从根本上降低患者死亡率。
动态心电图与食道电生理检查对老年晕厥患者诊断价值的探讨
廖廷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77-78. 
摘要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食道电生理检查对老年晕厥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不明原因老年晕厥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动态心电图和食道电生理检查,对患者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后心源性晕厥比例为48.08%,食道电生理检查后心源性晕厥比例为59.62%,其余40.38%患者考虑为其他因素导致晕厥。结论动态心电图和食道电生理检查均可有效对心律失常引起心源性晕厥进行诊断,而且检出率较高。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王晓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79-81.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变化和心功能改善率。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还能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率。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
雷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82-83.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入院接诊治疗的128例心力衰竭患者,经患者家属同意后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方法进行。经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分别实验组为96.88%,对照组78.13%,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也有着显著差异,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把多安在临床治疗心理衰竭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缓解的临床症状,同时也能够改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左心室射血分数也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因此在临床治疗心力衰竭方面,可进行大力推广。
分析应用左卡尼汀治疗高龄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吴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84-85.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分析高龄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左卡尼汀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糖尿病并心衰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左卡尼汀进行治疗,对照组进只行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心功能相关指标以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O(5.00±1.30)L/min、LVEF(48.00±12.00)%、E/A(1.40±0.40)以及总有效率(98.00%)均高于对照组CO(4.20±1.10)L/min、LVEF(40.00±10.00)%、E/A(0.97±0.23)以及总有效率(72.00%);观察组FPG(6.50±1.60)mmol/L、TC(6.46±1.62)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FPG(8.80±2.20)mmol/L、TC(6.80±1.71)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够有效改善高龄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相关指标,降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水平。
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和预后相关性分析
刘艳霞;文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86-87.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99例,分为观察组,并选取75例同期住院治疗的非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前的水平,以及BNP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浆的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随着心功能不全分级的上升,BNP水平逐渐升高,治疗后心功能不全Ⅲ级以及心功能不全Ⅳ级患者BNP水平变化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考虑血浆BNP水平可以用于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分级以及治疗预后效果的判断。
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吕美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88-89.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各指标、治疗有效率等。结果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心功能各指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临床中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药物。
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4例临床比较
吕健;徐冉;张春茹;郝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90-91.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采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不同的剂量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从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样本容量为84例,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将该组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1和治疗组2),各有病例42例,治疗组1予以大剂量缬沙坦治疗,治疗组2予以小剂量缬沙坦治疗,对比观察两种不同剂量药物治疗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结果比较两组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发现,治疗组1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组2,并且治疗组1对于心室重塑的效果也明显优于治疗组2,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予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剂量缬沙坦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并且抑制心肌重塑,同时还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邱燕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92-94.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比观察左西孟旦、米力农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下加用左西孟旦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下加用米力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 (1)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2)随访发现A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及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3)A组在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米力农,且安全性也高于米力农,患者使用左西孟旦具有更明显的临床获益。
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临床价值
江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95-97.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心电图诊断高血压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共收录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9例高钾血症患者资料,对其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心电图诊断结果,对高钾血症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结果心电图变化可翻译高钾血症的血清钾浓度高低,对高钾血诊断具有借鉴意义;本次19例均确诊为高钾血症,通过降低血清钾治疗后,心血管症状、神经肌肉症状等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操作简单、便捷,值得推广。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探讨
翁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98-100. 
摘要 ( 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对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对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药物治疗方法,对25例观察组患者则施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焦虑评分,观察组治疗1星期后的焦虑评分和对照组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2星期后的焦虑评分和对照组有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就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来看,观察组改善幅度和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88%,两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常规西药治疗更有利于改善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症状,且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生活品质,更值得在临床大范围推广使用。
高敏C-反应蛋白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杨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01-102. 
摘要 ( 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7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将7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分为心肌梗死(AMI)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观察此三组患者与正常体检者的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心血管疾病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提高(P<0.05)。AMI、UAP、SAP三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正常体检组显著提高(P<0.05);且SAP、UAP、AMI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逐渐提高,且三组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四维超声诊断在产科胎儿中的应用
周美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03-104.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四维超声诊断用于产科胎儿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产科收录的80例晚期孕妇资料,均为疑似存在胎儿畸形的孕妇患者,对临床超声诊断与结果进行回顾性探讨。本次采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选用四维超声技术,对照组选用二维超声诊断技术;2种方法分别检查后,从胎儿畸形诊断结果对比2组超声检查的准确率,包括:神经系统、胸腹腔积液、四肢骨骼、颜面部等,详细统计胎儿异常诊断的差异性(P<0.01)。结论四维超声诊断是产科检查的新技术,对胎儿畸形诊断率更高,值得推广。
优质护理服务对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相关影响探讨
禹媛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05-107.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于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中挑选11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编号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研究组,并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护理干预结束后评定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96.7%)高于对照组(80.0%),统计学有区别,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作用显著,可提高用药依从性,改善血糖指标,增强总体效果,值得借鉴。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意义
何秀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08-110.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调查某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从住院时间方面对比,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3±2.1)d,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9±1.6),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较好,在临床中有推广的价值。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符倩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11-112.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索研究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妇科住院的62例妊娠高血压孕妇,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没有较大区别,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低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干预后顺产率(77.42%)高于对照组(51.61%),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顺产率,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分析心理健康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刘俏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13-114. 
摘要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讨论心理健康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妊娠高血压患者共计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58例患者另接受心理健康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自然分娩率、新生儿阿氏评分、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8.62%、(6.7±0.44)分、72.41%,观察组分别为86.21%、(8.8±0.37)分、9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健康护理应用到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可有效提高妊娠质量。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措施探讨
谢红菊;钱海波;戴志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15-116.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康复护理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CNS、FMA、MMSE与CD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疗效分析
叶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17-118. 
摘要 ( 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心功能改善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径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力限制、心理情绪、疾病症状、社会关系四个方面的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心血管介入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刘燕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19-120.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护理后S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5.0%)均低于对照组(17.5%),SAQ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到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治护中的效果分析
王建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21-122.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治护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2组,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分析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各项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反映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更佳。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能有助改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治疗依从性,继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探讨系统的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钱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23-124.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系统的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来自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嘱咐全部患者精神放松,并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5.00%和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0%和61.67%,观察组的无效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3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及家属对系统的心理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的心理护理可提高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糖尿病肾病的护理观察
邹开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25-126.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接收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抽选,将100例分成不同护理组,即:基础护理(常规组)、综合护理(干预组),评定总体效果。结果干预组疾病缓解率为94.0%、护理满意率为98.0%,高于常规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行综合性护理措施作用突出,可改善症状,提高疾病效果及护理质量,值得学习。
人文关怀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临终护理中的价值
邓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27-128.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临终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共计70例。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5例,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比各自临床效果情况。结果护理组中非常满意例数21例,满意例数13例,不满意1例,有效率97.1%;对照组中非常满意例数9例,满意例数14例,不满意12例,有效率65.7%。比较发现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是一种有效改善晚期癌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护理进展
郭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29-130.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急诊室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录的4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资料,对患者临床急救护理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次40例根据患者实际需要,全程跟踪患者采取护理措施;于48h后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临床护理对急救护理方式均有良好的辅助作用,促进中毒者组织功能康复。结论临床除了急救护理方案外,必须结合具体护理方案提供护理服务,促进早日康复。
健康教育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陈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31-133.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正确率为94.3%,较对照组的74.3%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对青光眼的认识优良率为97.1%,较对照组的71.4%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7.1%,较对照组的80.0%显著提高(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值得推荐。
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护理分析
许树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34-135.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的患者一共有118例,对118例患儿采取相对应的手术配合以及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 118例患者临床手术时间为6-22min,平均时间为(10.31±2.15)min,术中出血量为1-6ml,平均出血量为(1.49±1.18)ml;术后住院时间为2-4d,平均住院时间为(3.1±0.8)d。另外,当中96例患儿机体康复,没有出现睾丸异位、鞘膜积液、睾丸萎缩以及精索粘连等相关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腹胀,2例患儿阴囊水肿,16例患儿出现牵拉疼痛,经过相对应的处理措施患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临床医护人员一定要熟练掌握腹腔镜器械以及手术操作特点,熟悉患儿生理,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才能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对患儿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观察
王幼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36-138.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OPD-OSAHS重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14年7月~2016年2月期间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住院患者,从中入组61名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再分为COPD组和COPD-OSAHS组,COPD组45名和COPD-OSAHS组16名,分析统计这两组患者分别在肺功能、睡眠测试结果、无创呼吸机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无创呼吸机参数和主要合并症的差异。结果 (1)静态情况下的肺功能情况:一秒率(FEV1%)、一秒量/用力呼气量(FEV1/FVC(%))COPD组显著高于COPD-OSAHS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0.05)。(2)睡眠监测结果:AHI,COPD组显著低COPD-OSAHS组(P
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探讨及治疗分析
马丽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39-141. 
摘要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总结影响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针对2015年间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3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按照死亡与否将其分成死亡组和未死亡组两组,其中死亡组13例,未死亡组20例。总结影响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哪些,并探讨相应的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在上述所选的重症监护室中的3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有13例患者最终死亡,死亡率为39.39%,以上死亡患者中10例死于肺源性因素,其余3例死于患者由于肺外源性因。临床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致死原因有很多,主要因素为心功能衰竭和脓毒性休克,由呼吸衰竭致死的病例较少。结论临床中针对处于重症监护室中并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必须加强心脏衰竭的防治,同时还应注意感染性休克等危险情况的发生,综合、全方位防治才能提高患者临床预后,降低死亡率。
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临床应用与管理
郑朝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42-144.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临床应用与管理,为提高内分泌科胰岛素泵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0例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较对照组的20.0%显著降低(P<0.05)。结论综合管理应用于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临床应用与管理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血液透析病人深静脉导管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
张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45-146.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病人深静脉置管引发导管感染的因素,探究防治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进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考虑导管感染的20例患者的外周血和导管血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给予发生导管感染的患者对症治疗。结果 20例患者中,16例培养结果为阳性,其中3例(75.0%)为长期透析导管,留置时间7~15个月,8例(88.9%)为股静脉置管,5例(71.4%)为颈内静脉置管,留置时间1周至2个月。16例患者的导管共分离出细菌17株,其中8株(47.1%)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29.5%)为表皮葡萄球菌,1株(5.8%)为阴沟肠杆菌,1株(5.8%)为里拉微球菌,1株(5.8%)为溶血葡萄球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药物给予患者治疗,均治愈。结论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治疗应加强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
付美蓉;杨红;杨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47-148. 
摘要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没有实施预防措施的血透患者150例为对照组,将实施预防措施后的150例血透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情况以及血透室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结果血透室护理中跌倒为45例(30.0%),自行拔针31例(20.67%),院内感染为90例(60.0%),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跌倒率和自行拔针率,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进行预防措施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为38例(25.33%),对照组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90例(6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透室护理中对血透患者进行有效的不安全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颈恶性肿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梁章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49-150.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颈恶性肿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子宫颈恶性肿瘤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82.6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对比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子宫颈恶性肿瘤患者的满意度,给与患者更为全面的临床护理帮助,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分析
张玉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51-152.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入院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的患者均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40例患者经过血液净化治疗后,有26例患者治愈,12例患者好转,其中2例患者治疗无效,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并且本组患者的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BUN情况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血液净化治疗疗效显著,其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情况,还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口腔运动干预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评价
彭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53-154.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采用口腔运动干预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探讨其运用效果,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早产儿7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5例,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护理组开始喂养时间为(8.7±0.7)d,完全喂养时间为(14.7±0.9)d;对照组开始喂养时间为(16.3±1.1)d,完全喂养时间为(21.6±0.6)d;对比发现护理组经口喂养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护理组早产儿经口喂养阶段喂养良好率、喂养不良率分别为91.4%,8.6%;对照组早产儿经口喂养阶段喂养良好率、喂养不良率分别为68.6%,31.4%。护理组早产儿经口喂养阶段喂养良好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喂养不良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治疗
李伟伟;曹卫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55-158.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主动脉夹层诊断率越来越高,但由于治疗技术的不足,导致目前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无法跟进,患者所面对的死亡风险越来越高。本文旨在将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主动脉夹层是近些年死亡率极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它的发病过程主要是在主动脉壁原有病变的基础上,血液经血管内膜薄弱点流入已发生囊样变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其对策
陈桂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6):  159-160.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识别现存问题所在,并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感染管理工作实践,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现状加以分析,识别所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结果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主要体现在管理水平落后,技术设备落后和客观医疗局限等方面。医院感染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包括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欠缺,资源投入有限和临床管理不规范等。结论基于对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及问题的深入分析,应采取强化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重视学科建设和发展等对策,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更好的防治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