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0卷 第09期 刊出日期:2016-09-02
社区高血压病护理干预的实施方法及效果评价
张端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3.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析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所辖社区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高血压患者450例当作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护理后的干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的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服药依从性、治疗效果与不良生活习惯的控制分别为99.11%、95.56%、97.33%、98.22%,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调控能力,在控制患者血压、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上能起到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2. 
摘要 ( 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标准刊号:CN44-158/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3015 邮发代号:46-192 定价:8.00元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是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
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在运动和高血压性心肌肥大时肌球蛋白重链变化中的作用探讨
王传辉;陈金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4-6.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为了解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对运动和高血压两种不同的心肌肥大细胞表型是否参与变化调节。方法分析正常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产生运动后其心肌血管紧张素Ⅱ与肌球蛋白重链的异型变化,并通过十二周时间的游泳训练再行观察。结果正常安静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Ⅱ与α-和β-肌球蛋白重链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关联性(r=0.1801;0.1822;0.1798;P>0.05),但经过十二周的游泳训练后,其心肌β-肌球蛋白重链得到增加,血管紧张素Ⅱ中含量升高,两者呈正相关(r=0.7643;0.7568,P0.05)。运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β-肌球蛋白重链向α-肌球蛋白重链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与α-/β-肌球蛋白重链呈正相关(r=0.8121;P
吞咽功能训练+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彭基;郭燕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7-9.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36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吞咽动作、刺激咽部、局部按摩、冷疗、手法推拿及肌电反馈神经肌肉电刺激康复治疗,藤岛一郎评分评估疗效。结果训练后通过吞咽功能及吞咽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显效率94.4%,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显著减少。结论吞咽功能训练+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有显著疗效。
依达拉奉与醒脑静注射液应用于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田小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0-11. 
摘要 ( 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依达拉奉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脑出血急性发作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与醒脑静治疗,对比分析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75%)与对照组患者的(61.25%)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依达拉奉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显著,降低CRP水平,安全可靠,意义重大。
个体化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干预效果
王菊花;吴勤和;陈燕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2-13.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个性化干预对服药遵从行为的改善效果。方法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随机抽取了我州福利院中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常规组各4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干预,综合组患者使用个性化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服药遵从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服药遵从行为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意义;经干预后综合组服药遵从行为得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意义。结论对福利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个性化干预可明显改善其服药遵从行为,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肖匀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4-15.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8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非洛地平缓解片进行治疗,研究组接受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8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比较两组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数值,同时还可降低Hcy,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使用。
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周建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6-17.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通过数字抽取奇偶数的方式进行分组,分成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和卡托普利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舒张压、收缩压及不良反应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2.00%),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硝普钠或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效果比较
吴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8-20.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硝普钠与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高血压危象患者一共有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对患者采取硝酸甘油进行治疗,对照组对患者采取硝普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以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69%,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74%,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以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危象采取硝酸甘油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硝普钠,可以将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控制在有效范围以内,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作用
赵美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21-22.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作用。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护患沟通,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及心理状态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0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35.29%,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4例护理纠纷,占11.76%,对照组出现12例护理纠纷,占35.29%,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护患沟通后其SDS、SAS和HAMA等焦虑评分降低显著,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添加护患沟通有显著效果,能缓解患者焦虑、烦躁心理,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娩结局的影响
陈兴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23-25. 
摘要 ( 1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4.44%、宫内发育不良2.22%、剖宫产8.89%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与推行。
耳穴埋豆联合八段锦养生操对眩晕病(高血压)护理疗效的观察
赖有莲;苏幼明;颜根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26-28. 
摘要 ( 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联合八段锦养生操对眩晕病(高血压)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眩晕病(高血压)患者108例,收治时间为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15%,对照组为75.9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满意度为98.15%,对照组为77.78%,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并发症率为3.70%,对照组为14.81%,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眩晕病(高血压)患者采用耳穴埋豆联合八段锦养生操治疗与护理,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的效果
莫洪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29-30.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共计96例,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8例,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比各自临床应用情况。结果护理组中显著例数32例,好转例数15例,无效1例,有效率97.9%;对照组中显著例数13例,好转例数21例,无效14例,有效率70.8%。比较发现护理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发现,护理组为39.2min,对照组为59.8min,护理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化急救护理干预措施是一种有效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救效果的临床方案,该方案效果显著,提高护理效果的同时缩短急救时间。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卢仁荣;林美明;余新;郑元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31-33.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60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显著相关(P<0.01)。结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吸烟以及LDL-C、TC水平呈正相关,在冠心病的防治上,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减轻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改善预后。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蔡惠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34-36.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析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医治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抽取9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均分成2组,观察组施以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医治,对照组给予常规医治。比较2组医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医治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行。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万小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37-39. 
摘要 ( 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实施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的效果。方法本次200例冠心病患者从我院随机挑选,按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不同疗法组:100例试验组患者实施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经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统计临床结果。结果试验组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4.0%、97.0%,对照组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0.0%、92.0%,两组统计无区别,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率为3.0%,低于11.0%的对照组,两组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冠心病患者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作用显著,可预防并发症,加快康复速度,值得借鉴。
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张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40-41.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系统地探讨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充分参考心电图碎裂QRS波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5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将其列入观察组;选取125例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并将其列入对照组。本次研究中我们重点要对比两组碎裂QRS波的发生率,在此基础上,针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对其碎裂QRS波的发生率和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碎裂QRS波的发生率是70.4%,对照组碎裂QRS波的发生率是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中,ST段抬高型患者的碎裂QRS波的发生率是74.1%,而非ST段抬高型患者的碎裂QRS波发生率是62.5%,与此同时,ST段抬高型患者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是23.5%,而非ST段抬高型患者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是12.5%。结论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碎裂QRS波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脑利钠肽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伍贵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42-44.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脑利钠肽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脑利钠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心率、血浆B型脑钠肽(BNP)及心脏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为15.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BNP及LVEF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BNP及LVEF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脑利钠肽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兰耐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45-46.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医院2014年9月到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87例作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抽签方法予以分组,治疗组(n=44)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n=43)单纯采取曲美他嗪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结果 1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4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12%(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肯定,且安全性高,有借鉴意义。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周明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47-49.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抽选2010年7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4例。将患者根据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47例,采用吸氧、抗感染、改善冠脉血供等基础治疗;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 O2、Pa CO2、PH以及NT-Pro BNP、心率指标水平较之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临床总有效率(95.74%)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能确切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及心功能,合适的气道压力未对心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血府逐瘀汤联合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张晓;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50-51.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联合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360例心肌梗死患者,将其进行分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180例,采取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实验组180例,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增加血府逐瘀汤联合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有效率。结果经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含着的临床红细胞免疫功能评分、血清胱抑素C以及肌酐蛋白I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得分,经比较,P均<0.05。表明本次临床统计数据,均具有临床统计意义。与此同时,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实验组治愈126例,进步49例,无效5例,对照组治愈89例,进步63例,无效28例,经比较,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选择中,应用血府逐瘀汤联合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其治疗效果明显在临床中,可进行普及推广使用。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的护理配合
郭丽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52-54.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的护理配合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的56例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病患28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病患28例(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两组,观察比较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总有效率为27(96.42%),对照组病患的护理总有效率为21(75.23%),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患,且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的病患实施针对性护理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的帮助病患改善症状,提高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应用于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符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55-56.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心理护理应用于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间于我院诊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20例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取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时,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护理质量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老年群体血糖血脂指标检验结果分析
马冬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57-58.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老年群体血糖血脂指标检验结果,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50名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健康体检资料,统计分析其血糖、血脂指标。结果 350名老年人血糖检验正常者(
全程强化健康教育对心房纤颤患者的华法林抗凝有效性,抗凝知识知晓率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舒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59-61.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全程强化教育对心房纤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60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强化教育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给予健康教育,强化教育组给予患者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二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华法林抗凝有效性,抗凝知识知晓率及用药依从性。结果全程强化教育组的患者和家属对华法林抗凝有效性,抗凝知识知晓率及用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房颤患者开展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抗凝知识知晓率、提高抗凝有效性和用药依从性。
24h动态心电图>1.5s长RR间期的常见病因及心电图分析
张又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62-63. 
摘要 ( 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24h动态心电图>1.5s长RR间期的常见病因及心电图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4h动态心电图>1.5s长RR间期的常见病因及心电图变化,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具体的探究长RR间期的常见病因、心电图变化以及具体的时间分布。结果长RR间期一般的高发年龄在60岁以上,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另外在性别上多为60岁以上的男性,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患者在所有患者中所占的比例高于40%;长RR间期常见的发生时间为23:00~5:00,占总体的患者长RR间期的比率超过50.00%,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1.5s长RR间期心电图主要变化为室上性早搏未下传和心房颤动。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陈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64-66.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BNP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中,13例显效,9例有效,总有效率73.3%;观察组30例患者中,19例显效,10例有效,总有效率96.7%,两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NP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副反应少,治愈率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螺内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张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67-68.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作用,积累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内科接受诊治的5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口服螺内酯片,每次30-40mg,一日3~4次;于3个月后回访调查,结合临床康复效果,分析螺内酯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按照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等进行划分,统计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差异性(P
慢性心衰患者心脏超声诊断参数价值分析
林肖彬;卓冠航;吕群星;陈庆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69-71.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对慢性心衰患者的相关参数实施心脏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101例作为实验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的心功能等级为1级~4级。此外针对所有患者临床实施抽血,对患者的脑钠肽水平实施检测,与此同时临床展开超声检测,最终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且同纽约心功能分级表现出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对于慢性心衰患者,临床实施超声检测后发现,其LVEF(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同患者的血浆BNP(B型利钠肽)水平表现为负相关(P<0.05)。从而证明患者的LVEF水平同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之间表现为负相关。结论针对慢性心衰患者,临床通过心脏超声的方法对相关参数进行诊断,针对患者的心脏功能可以进行准确反映,表现出显著的心脏超声应用价值。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临床疗效体会
黄光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72-73. 
摘要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抢救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结合我院ICU收治的104名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时对其治疗前、治疗后2h及治疗后4h监测到的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分析及患者康复情况统计对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论机械通气辅助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抢救时可取的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应其治疗过程进行把控,以降低患者其他器官衰竭几率。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梗塞一例
刘芬芬;张爱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74-75.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病例资料患者,男,73岁,因突发胸痛4小时入院,为胸骨中段持续紧缩样痛,伴烦躁不安,伴呼吸困难,我院急诊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既往有高血压病、陈旧性脑梗塞、脑出血病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7℃,呼吸18次/分,脉搏66次/分,血压110/77mm 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四肢肌力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浮肿。生理
研究延续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影响
张丽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76-78.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在心理衰竭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后,对于患者健康行为和自我护理的能力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05月-2016年05月期间在我科治疗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一组患者50例,参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干预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延续性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在出院后的三个月与六个月,干预组患者SCHFI(自我护理指数量表)评分明显比参照组高,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相关意义。结论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延续性的护理方式,可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以及改善患者健康行为,具有应用的价值。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180例临床分析
郭雪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79-81. 
摘要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对患者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接受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180例患者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3.9%,再穿刺成功率为5.5%,总穿刺成功率达到99.4%;总共有5例患者产生并发症,其中没有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出现率为2.8%。结论临床治疗中,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得到了广泛应用,整个穿刺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很多问题,相关手术人员应该熟悉静脉解剖,并且技术娴熟,进行认真观察以及仔细分析,这样才可以保证穿刺成功。
10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NT-proBNP水平变化及意义研究
周中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82-83.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索心功能不全患者NT-pro BN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心功能不全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将其作为观察组,并在同一时间内,选取100例非心功能不全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NT-pro BNP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胸腔积液NT-pro BNP>1500pg/ml率89.00%、胸腔积液NT-pro BNP水平(2952.36±869.14)pg/ml、血浆NT-pro BNP水平(3583.94±829.4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
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肺心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诊断及疗效价值
蒋强;蒙瑜;吴熙;吴兴荣;莫友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84-85.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用于肺心病合并右心衰竭的诊断价值,为实验室研究分析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录的200例肺心病患者资料;对其采用N-末端脑钠肽前体进行实验分析;分为观察组(心源性呼吸困难)、对照组(肺源性呼吸困难)等2组,每组100例,对2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浓度进行综合实验,探讨NT-pro BNP对肺心病合并右心衰竭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的血浆NT-pro BNP浓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NT-pro BNP对右心衰竭引起心功能异常方面具有诊断价值;结合NTpro BNP实验结果,本次治疗有效率97.5%,说明临床实验的价值意义。结论 NT-pro BNP实验对肺心病合并右心衰竭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
尼麦角林在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吴红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86-88.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在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24例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予以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112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麦角林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 cranial Doppler,TCD)检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结果由TCD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后12周后,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均明显好转,观察组的TCD检查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显著提高,观察组的评分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麦角林在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应用
聂立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89-91. 
摘要 ( 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预防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预防跌倒;选择2015年7月~2015年12月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为PDCA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比较对照组和PDCA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例心外膜电极植入术的手术配合
陈莎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92-93. 
摘要 ( 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经静脉导线系统技术的进步,通过冠状静脉窦(coronary sinus,CS)植入左室起搏电极变得越来越容易和普遍。由于这种植入方法创伤小并且恢复时间短,所以目前已经成为植入左室电极的首选方法[1]。但是冠状静脉窦的解剖结构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如冠状静脉开口畸形、开口处有瓣膜等,加上每个患者病情的复杂性有大约8%的患者经静脉途径手术失败[2]。因此,采用外科手术植入左室心外膜电极就成为一个必要的选择。我院于2014年9月
高龄法洛四联症并低氧发作1例
孟佳丽;郑顺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94-96.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病例资料1.1病史及入院诊断患者女57岁,因"发热10天,加重伴胸闷、气促、紫绀3天"于2015年11月26日入住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者10天前因右侧拇指擦伤后出现高热,最高体温39℃,伴咳嗽,无咳痰、胸痛,就诊于当地县人民医院,诊断为"肺炎",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症状无好转,并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伴有发绀,纳差、乏力,精神萎靡入院。追问病史,患者近年于劳累(干农活、带小孩等)后感心
浅谈抗精神病药物与静脉血栓栓塞
孔继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97-98. 
摘要 ( 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与静脉血栓栓塞的相关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我院80例抗精神病药物服用患者,同时选择80例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对其进行跟踪观察,对其突发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明显高于未服用患者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存在静脉血栓栓塞的高发病风险,是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之一,必须针对性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138例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护理探析
李致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99-101.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在我院就诊,并接受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的138例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及护理后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39(56.52%)例,满意28(40.58%)例,不满意2(2.90%)例,患者满意度为97.11%。对照组非常满意31(44.93%)例,满意29(42.03%)例,不满意9(13.04%)例,患者满意度为86.96%。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并辅以全程护理措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心脏介入手术护理对策
付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02-104.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护理对策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行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系统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3例出现并发症,出血或血肿、尿潴留、迷走神经反射各1例,对照组13例出现并发症,出血或血肿3例,尿潴留、低血压各2例,低血糖、心律失常各1例,迷走神经反射4例,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要贯穿心脏介入手术全程,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探讨
丁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05-108.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方式后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8例,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38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对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进行评估,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脑尿钠肽在护理后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治疗效果94.7%高于对照组73.7%,不良心理状态7.9%低于对照组31.6%(P<0.0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方式,使心功能情况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治疗有效率,在临床中值得应用。
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
陶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09-110. 
摘要 ( 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护理安全管理用于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干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资料;60例患者中,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术20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20例、射频消融术20例;所有患者实施围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从术前、术中、术后等实施护理干预,于6个月后回访调查,统计3类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按照优、良、中、差等4个标准划分,对比护理前后症状变化的差异性(P<0.05)。结果从安全管理角度能够规范手术护理流程,本次优42例,良15例,中2例,差1例,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较高,护理前后3类治疗对象病症变化明显。结论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降低了术后康复的风险系数,提高心血管组织的康复效果。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董泽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11-113.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早期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防范措施。纳入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6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并将106例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对两组实施常规护理,并将制定的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应用于研究组的临床护理中。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可以总结为三点,分别为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医院管理因素。将防范措施应用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后,研究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96;P<0.05)。结论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时制定防范措施,是临床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舒适护理在心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陈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14-115.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心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心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方式,观察术后的并发症和满意度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全程进行舒适护理,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不舒适感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提高了手术效果与护理工作的质量。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孙冬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16-118.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150例,收治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为常规护理,观察组(7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期间跌倒人数、健康行为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有2例患者跌倒,跌倒率为2.67%,对照组有12例患者跌倒,跌倒率为16.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67%,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4.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的各项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通过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有利于获取更显著的护理效果,控制患者跌倒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气压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
余利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19-121.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术后均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仅对试验组患者实施气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的小腿周径、大腿周径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小腿周径、大腿周径比较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试验组患者的大腿周径、小腿周径均小于常规组患者,(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高于常规组患者的9.3%,(P<0.05),出院后随访两组患者6个月,试验组患者的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气压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杨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22-123.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能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症以及护理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措施。方法而对50位患者进行研究从而找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且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在经过有效地护理之后,并发率明显减少。结论经通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一定地观察和护理,能够有效地减低并发症的发病率,而且能够提高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
张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24-126.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方式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12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抽签法随机分成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4%高于对照组83.3%,并发症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的研究及护理探讨
董美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27-129.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100例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实施盐水冲洗方法进行无肝素透析,试验组实施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血液透析,对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凝血机制、血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前后凝血机制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间指标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生化测定结果比较,两组透析前后各项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血液透析用于血液透析过程中,不会对患者的透析结果以及凝血效果产生影响,可以得知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血液透析凝血的发生与患者血液流速、血液黏稠度有着直接的联系。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配合及围手术期护理
范明慧;罗琼;胡安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30-131.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手术配合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实施的50例腹腔镜腹股沟修补手术的配合及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 5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是治疗疝气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术中娴熟的手术配合和围手术期正确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林琼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32-134.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015年12月来本院就诊患者,将临床诊断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把100例患者分成甲组与乙组,每组50名患者,对甲组采用常规护理,乙组接受舒适护理,通过对100例在股骨颈骨护理中折接受的不同效果对比来研究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结果乙组患者对舒适护理满意度为96%,甲组患者对常规护理满意度为70%,乙组患者满意度高于甲组患者,差距有有益于统计学(P<0.05)。结论通过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研究表明,给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降低病患术后出现并发症概率,提高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度,舒适护理在临床医学上是可以得到推广运用。
护理干预对妇女乳癌认知及乳腺自检行为的影响研究
黄丽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35-137. 
摘要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妇女乳癌认知和乳腺自检行为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我院在2013年2月~2016年2月对68名健康妇女开展调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名。对照组人员值进行常规防癌宣传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主要方法为开展与乳癌防治相关的健康教育讲座和专栏报告,对所有人员进行乳腺自我检查的技能辅导。在3年内,每6个月向研究组人员邮寄宣传资料,每隔3个月举行电话访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人员接受护理干预后防癌知识水平与乳腺自我检查能力明显提高,组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妇女乳癌认知教育,加强乳腺自检行为,可以显著提高妇女的相关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乳腺自我检查的积极性,便于开展乳癌早期筛查工作,护理干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产科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分析
李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38-139.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根据产妇的具体体征以及身体状况给予临床护理。统计对比两组产妇的住院天数、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产后腹痛、产后发热、产后抑郁症等产后疾病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60例产妇的满意度明显高出对照组产妇的满意度,且实验组60例产妇中产后腹痛,产后发热、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要低。结论对产妇给予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降低产后腹痛、产后发热、产后抑郁症等产后病的发生,提高护理水平以及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与效果观察
邹翠兰;钟增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40-142.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择期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对优质组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对常规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服务。结果优质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6.6%vs 21.9%),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者(91.3%vs 73.9%),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安全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解析对于肿瘤护理几种途径
牟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43-145.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肿瘤患者的护理方式,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64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成不同组,每组32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优良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护理满意度获得有效提升,值得在临床推广。
4例PICC导管药物性堵管的分析与对策
陈梅;曾信琴;连碧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46-148.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药物性堵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2012年3月-2016年3月,我科对肿瘤患者进行PICC技术应用86例,其中有4例发生堵管,均为药物性堵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四例均为贵要经脉置入,PICC导管尖端位于第5-8胸椎之间,4例堵管中,其中两例拔除后,观察导管为透明无色,应用碳酸氢钠注入导管后放置4小时,重新推注导管通畅。另两例非拔管患者,根据药物的性质,应用生理盐水冲管后,推入碳酸氢钠0.7ml后放置4小时后,生理盐水冲管,导管通畅。结论药物性堵管应加强肿瘤专科护士常用药物知识培训,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对未知是否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之间用10~20m L生理盐水冲管等方法,能有效降低PICC药物性堵管的发生率。
肿瘤内科患者PICC置管期感染相关因素探讨
沈静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49-151. 
摘要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患者PICC置管期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0例肺癌化疗并行PICC置管患者,主要从患者年龄、性别、体重、PICC置管留置时间、置管位置、导管材料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肿瘤内科患者PICC置管期感染的因素。结果分析结果显示,100例肺癌化疗并行PICC置管患者中,感染发生率为10.0%(10/100),患者感染发生率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体重等没有明显差异(P>0.05);而与PICC置管留置时间、置管位置、导管材料等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由于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期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为有效避免感染的发生,患者在行PICC插管与置管期间,医务人员需要对不同留置时间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尽量减少感染的发生。
新活素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姚舜杰;王翠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52-154.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心血管类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社会劳动能力的疾病之一。心力衰竭出现在各类心脏疾病终末期,可通过利尿剂、扩血管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拮抗剂、正性肌力药等进行治疗。然而,这些传统药物的治疗效果较单一,且不良反应较多。脑钠肽为心肌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它不但可以评判心衰的进程和预后的判断,并在急性心衰治疗方面具扩管、利钠利尿、拮抗RAS等作用。新活素作为和内源性脑钠肽具有相同结构的人工合成的肽类激素,本文对新活素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病情观察的护理进展
覃玉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55-157.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饮食中脂肪含量的不断增加,高血压发病率越来越高。而高血压性脑出血多发生于情绪突然改变导致血压骤然升高的情况下,在急性脑出血中约占20-30%。本文通过对国内有关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病情观察与护理资料的研究,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病情观察的护理进展。
景区医院综合护理单元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研究
刘莲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09):  158-160.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如今,随着国家对景区综合性医院的发展力度逐渐增加,景区综合性医院在医疗保健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承载着城区的医疗卫生合作、预防保健、计划生育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等相关卫生服务。然而临床护理工作又是景区综合性医院当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临床护理管理与整个医院的诊断与治疗质量的评分有密切关系。最近几年,随着景区综合性医院病房护理管理问题的相关报道也逐渐出现,其护理质量管理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景区综合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当中潜在的问题,同时给予全面分析,能够使景区综合性医院的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进而使景区综合性医院持续、良好的发展。所以,本文笔者站在医院病房护理管理的角度,分析其相关管理缺陷,同时提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