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6-11-02
上一期
下一期
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
杨宏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2.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按照其年龄差异将其分成中年组和老年组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结果经过观察发现,全部患者中老年组患者发生各类心律失常的几率均显著优于中年组,全部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高发时间为凌晨(00:00)至上午(8:00)这一时间段。结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24h动态心电图对于该类疾病的诊断效果较好,可以协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生命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2.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标准刊号:CN44-1581/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3015邮发代号:46-192定价:8.00元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介人心血管病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刊物。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3-4.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5月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我院收治的84例CHF患者分为2组,即对照组(n=42,给予常规护理)与实验组(n=42,给予常规护理+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CHF知识掌握情况、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评分。结果出院时,实验组CHF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用药依从性达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P<0.05)。此外,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夯实CHF患者知识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用药依从性均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脉压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李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5-7.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脉压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30例确诊为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测定其血压水平,脉压指数(PPI),测定体重指数及体表面积,测定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PP与PPI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LVMI与各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相关分析;分析脉压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PPI组和低PPI组资料比较,两组患者LVMI、SBP、DBP、年龄、高血压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VH组与非LVH组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年龄、SBP、PP、PPI、高血压病程、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VMI与年龄、病程、SBP、PP、PPI呈正相关,随其增加而显著增大。结论患者的年龄、病程、SBP、PP、PPI均为LVMI的危险因素,LVMI与PPI呈正相关,随其增加而显著增大。
中药汤剂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38例临床观察
蔡福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8-10.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中医活血汤剂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7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参与本课题研究,并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予以两组患者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中医活血汤剂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中医活血汤剂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实施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网络群组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宫桂英;闫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1-12.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网络群组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将本社区88例2015年1月-2016年1月救治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入选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依据是否有条件或愿意参加网络群组干预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参与组50例)与对照组(不参与组38例)。两组患者在高血压基础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网络群组干预进行社区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自我管理模式进行社区管理。连续干预6M后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高血压危险因素控制依从性、用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网络群组干预使社区高血压患者与社区形成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医患互动,更易被患者接受,大大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与血压控制率。使社区高血压管理与防治更合理、高效、便捷。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
袁春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3-14.
摘要
(
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应用入院顺序奇偶法将我院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行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出院2个月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8%和84.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满意度。
护理路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熊成霞;陈艳;安慧;杜海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5-17.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影响效果。方法抽选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4月-2016年4月78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入院当日首先进行服药依从性的问卷调查,了解其服药依从性,依从性高的患者不列入研究范围。然后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作为对照组,进入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的作为干预组。结果干预组患者舒张压水平(92.6±4.2)mm Hg,收缩压水平(132.5±10.5)mm Hg,对照组患者舒张压水平(101.8±6.9)mm Hg,收缩压水平(141.8±15.3)mm Hg,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治疗依从性有效率分别为89.7%、51.3%,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路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中的干预效果非常理想,有利于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
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
方小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8-20.
摘要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压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循症护理方法对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肌钙蛋白Ⅰ和CK-MB定量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王旭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21-22.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定量检测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肌钙蛋白Ⅰ、CK-MB水平等指标。结果分别于胸痛发作0~6h、12h、24h检测肌钙蛋白Ⅰ、CK-MB,发现观察组两种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采用无鞘技术经桡动脉7F普通指引导管治疗冠状动脉病变
许天宝;陈林;胡文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23-25.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总结桡动脉无鞘技术进行普通7F指引导管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入选3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普通6F桡动脉鞘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后再沿造影导管送入长260cm,直径0.035英寸普通J型导丝至升主动脉;撤出造影导管和桡动脉鞘,保留260cm的长导丝在桡动脉内。往100cm长的7F指引导管内送入110cm长的6F猪尾巴导管,猪尾巴管头端突出于指引导管头端外形成组件;沿着260cm的导引导丝,将导管组件通过皮肤切口送入桡动脉,保留导丝调整指引导管到靶病变冠脉口。结果 30例单支血管病变2例,双支血管病变6例,三支血管病变22例;合并左主干病变3例。指引导管均成功通过桡动脉,到达靶冠状动脉开口,完成介入治疗后撤出指引导管。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随访无桡动脉闭塞。结论采用无鞘技术经桡动脉行7F普通指引导管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安全可行。
MIR-499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QT离散度的相关性研究
吕晋琳;吴新华;尹雪艳;李利华;杨瑛;罗文娟;张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26-28.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微小RNA-499(miR-499)的表达及其与QT离散度(QTd)的关系。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大理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8例ACS患者血清并收集临床资料,以4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miR-499在AC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QT离散度的关系。结果 ACS患者miR-499和QTd及校正的QTd(QTcd)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miR-499表达的升高和QTd值呈正相关。结论 MiR-499表达在ACS患者血清中上调,并与QTd相关,其可能成为ACS新的潜在诊疗靶点并为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讨
李德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29-31.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0例,比较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冠脉病变程度的检测结果,对其诊断结果以及冠状病变的相关度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诊断确诊40例,漏诊10例,诊断符合率为80%(40/50),动态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双支病变和三支或左主干病变阳性率较高,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的诊断阳性率,动态心电图诊断重度狭窄的阳性率较高,显著高于轻度狭窄和中度狭窄的诊断阳性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冠状动脉三支或左主干病变和双支病变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单质病变的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阳性率逐渐攀升,患者动态心电图显示的ST段的抬高和压低程度、持续时间、次数与冠状病变存在一定的相关度,动态心电图无创无痛、可长期监测和使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的急救治疗分析
林斌;罗海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32-34.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的急救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52例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急救治疗。对两组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临床疗效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急救治疗下的成功率为25(96.15%)。对照组的21成功率为(80.7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明显较高,且观察组的再次休克、心力衰竭及诱发出血发生率较低,两组之间的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急救治疗措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硝酸甘油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唐大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35-37.
摘要
(
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心绞痛的实际临床效果,已达到提高治疗水平的目的,以便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60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对照组心绞痛患者实施常规的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使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丹参川穹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心电图改善的情况、症状改善等实际临床效果。结果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总的有效率为76.6%,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总的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83.3%,观察组患者的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检测可知:对心绞痛患者在在使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丹参川穹嗪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能够显著促进心电图改善。因此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阿魏酸钠对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韦卓;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38-40.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阿魏酸钠对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4例,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单盲的试验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阿魏酸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浆的NO浓度有明显升高,ET-1浓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阿魏酸钠,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补阳还五丸联合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胸痹)的疗效观察
邓君进;周渭;李玲;陈永华;郭佳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41-43.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分析补阳还五丸联合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观察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补阳还五丸,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心脏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型胸痹)可采用补阳还五丸联合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冠心病住院患者实施量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谢宝缘;许雅婷;黄龙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44-48.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在教育对象、可教育时机、教育内容上量化式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名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量化式)和对照组(传统宣教模式)各50名,分别采用上述的两种模式实施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主动参与积极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冠心病饮食的自我效能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化式护理健康教育在促进受教育对象知、信、行改变统一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宣教模式。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及护理
肖木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49-51.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介入手术治疗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发病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老年冠心病患者76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介入治疗,其中36例患者在治疗后并发造影剂肾病,分析其发病因素以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中共有36例并发造影剂肾病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4.71%,36例患者的造影结果显示,单支血管病变患者16例,双支以及多支血管病变患者20例。且患者在经治疗和护理后,其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但在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几率较大,而且此类并发症对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以及术后恢复影响极其严重,所以,在早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降低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发病率,才是重中之重。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及随访观察
尹平;叶昌伦;蒙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52-54.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80例采用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所有患者1年期间定期进行随访程控,总结所有患者1年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8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有2例患者出现心室电极脱位,有1例患者出现心房电极脱位,有2例患者术后1小时候发现囊袋血肿,采用第二次手术彻底止血。随访发现有1例患者出现起搏器突然失效,有13例患者出现起搏器心动过速,均经起搏器自动识别后终止。且患者出后心房、心室电极导线阈值、阻抗、感知敏感度变化较小。结论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人工心脏起搏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由于心律失常导致的头晕、心悸等情况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美托洛尔联合苓桂术甘汤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
向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55-57.
摘要
(
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美托洛尔以及苓桂术甘汤的治疗效果,探讨将两种药物联合对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的疗效。方法抽选本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62例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1例。为对照组病人提供美托洛尔实施治疗,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添加苓桂术甘汤实施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疗效,同时观察两组病人在24小时内其室性早搏以及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改善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病人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24小时内其室性早搏以及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等出现几率对比,观察组的发生次数要低于对照组病人,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美托洛尔联合苓桂术甘汤应用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上,能提升其治疗有效率,减少病人的房性早搏、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70例的护理体会
潘芳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58-59.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7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相关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同时总结患者实际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后发现,有70例患者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对病情改善情况较为显著,其中显效5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7.1%。结论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例如: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运动护理以及病情护理等,不仅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对患者临床治疗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治疗不断推广。
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影响分析
廖加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60-61.
摘要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将我院心内科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AMI患者顺次编号,并将奇数者纳入对照组,偶数者纳入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心律失常复发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心律失常复发率仅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P<0.05)。此外,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5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85.00%(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助于加速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优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何秀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62-64.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讨论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6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SV、CI、CO、CF指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郭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65-67.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曲美他嗪联合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抽选100例,经由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将其平分两组:5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疗法,50例观察组实施美托洛尔、曲美他嗪联合疗法,统计疾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疾病治疗好转者47例,占比94.0%;对照组疾病治疗好转者38例,占比76.0%,两组疾病好转率有区别,P<0.05;观察组疾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指标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给予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美托洛尔、曲美他嗪联合疗法作用显著,可改善生存现状,增强疗效,值得学习。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分析
丁伟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68-70.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并将其归为对照组,对另外4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并将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到2016年7月间收治,经过不同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针对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97.5%相比对照组77.5%而言,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患者的LVEF和LVEDD比较发现,在治疗前两组并没有明显差异,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因此值得我们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过程中使用。
培朵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疗效观察
单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71-73.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培朵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度到2015年度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60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吸氧、利尿等常规治疗,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朵普利进行治疗,30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朵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等血流变学指标和TC、TG以及LDL-C等血脂参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等血流变学指标和TC、TG以及LDL-C等血脂参数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3.33%的临床治疗有效率(P<0.05)。结论培朵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慢性心衰疗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周婵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74-75.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析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84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8.47,P<0.01)。两组治疗后的LVEDD、LVESD、LVEF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均较为明显,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能进一步改善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
慢性心衰患者急性失代偿期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
郑建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76-78.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慢性心衰患者急性失代偿期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择6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然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观察组患者增加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期患者在经过抗凝治疗后,心功能会有明显的改善,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尼可地尔联合辅酶Q_(10)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衰疗效观察
王传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79-81.
摘要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辅酶Q_(10)联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抗心肌缺血+抗心衰),研究组在常规抗心肌缺血+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辅酶Q_(10)。记录两组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LVEF、LVEDD、NT-pro BNP)、心功能分级(NYHA)变化情况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LVEF、LVEDD、NTpro BNP等指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分级、LVEF、LVEDD、NT-pro BNP等指标均较之前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P<0.05);研究组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经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89%)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对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尼可地尔联合辅酶Q_(10)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小儿心肌炎治疗中磷酸肌酸钠的疗效观察
马培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82-84.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小儿心肌炎患者运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入院的小儿心肌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儿运用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变化情况,包括LDH、CK、CK-MB、肌钙蛋白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LDH、CK、CK-MB、肌钙蛋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心肌炎患者运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儿心肌酶谱情况,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缺血后处理在重症心脏瓣膜患者中的心肺保护作用
陈德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85-86.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缺血后处理对于患有重症心脏瓣膜病人的心肺保护的功能。方法选择在2014年9月到2016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患有重症心脏瓣膜的62名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手术,观察组病人在实施常规手术后,为病人提供缺血后处理措施。观察两组病人在进行手术后的临床指标以及血流动力学、生化指标,以其作为评价标准。结果观察组病人在进行手术后,其血流动力学与对照组病人对比,观察组病人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病人的机械辅助通气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病人要短于对照组病人,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患有重症心脏瓣膜的病人进行缺血后处理,可以有效的缓解病人心脏缺血再进行灌注时发生损伤,这对于实施手术治疗后的病人,能够保护其心肺。
脑梗塞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社区护理的效果分析
袁亚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87-88.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对脑梗塞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社区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脑梗塞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干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评分较护理前有明显提高,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提高幅度要大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社区居民中的脑梗塞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及社区护理干预,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基层卫生服务部门大力推广。
高血压口服药物治疗期间加强用药护理的效果探讨
徐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89-91.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口服药物治疗期间加强用药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在口服药物治疗期间加强用药护理,对比用药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用药护理干预后,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较之于护理前均显著降低,数据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进行用药护理干预前,患者遵医行为不高,干预后,患者遵医行为较之于护理前有显著增强,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高血压患者口服药物治疗期间加强对其的用药护理,可培养患者正确的用药观念,提高其遵医行为,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在临床上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综合护理对改善老年心绞痛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的效果
余欢欢;林文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92-94.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心绞痛患者中对其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患者120例,依据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6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60)采用综合护理,应用SDS、SAS评价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同时发放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之78.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之73.3%(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为(42.18±4.55)分,SAS评分为(40.54±5.0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两组护理后SDS与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老年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护理干预对PCI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陶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95-97.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PCI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在我院接受PCI手术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餐后两小时血糖、体重指数、血压和空腹血糖达标率进行比较,实践证明,观察组的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症状患者5例,不良反应率为13.5%,观察组出现不良症状的患者2例,不良反应率为5.4%,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CI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不良反应比较少,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心血管介入患者护理中微创临床路径应用的研究
彭旭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98-100.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介入患者护理中微创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按照微创临床路径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血管介入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微创临床路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鲁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01-103.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将自2014年12月到2015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9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对护理后患者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讨论分析。结果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SAS)、焦虑自评量(SDS)值均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评分、生活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极大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心理质量,具有较高的护理应用价值。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刘伟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04-105.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近期在我科室接受治疗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采取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50例。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100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敌对、精神性评分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以上各项评分改善程度显著较优,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0%和82.0%,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主要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敌对等心理问题,针对以上心理问题给与其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对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意义。
综合护理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的预防效果评价
肖雅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06-108.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92例尿毒症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46例/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发生率为4.35%,对照组为17.39%,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与对照组的78.26%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可降低合并心衰发生率,稳定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同时,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可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一步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吴满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09-111.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是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4.7±2.6)d少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9.9±2.7)d,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20.0%,且研究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3.3%高于对照组76.7%,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在临床应用的价值。
150例心血管介入手术护理配合的体会
付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12-114.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手术护理配合要点及其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行心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护理配合措施,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75例患者中,10例出现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75例患者中,2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达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护理配合是保证心血管介入治疗效果的一大关键所在,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护理路径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张彩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15-117.
摘要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一般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一般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试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较一般组患者早(P<0.05),术后住院时间较一般组患者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7%和94.9%,与一般组患者的23.1%和76.9%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改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余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18-119.
摘要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于我院近两年(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抽取85例参与研究,依据接诊序号奇偶数分组,奇数者43例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偶数者42例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临床效果高(P<0.05);两组LSIA评分、PSQI评分,护理后均较护理前改善,但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慢性胃炎护理干预中开展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生活满意度,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肝硬化出院患者的过渡期护理干预
赵枝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20-121.
摘要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肝硬化出院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肝病科收治的经治疗好转达到出院标准的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各项内容对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出院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莫洪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22-123.
摘要
(
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成人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为后期临床癫痫治疗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门诊收入的癫痫患者78例,对每位患者分发调查问卷,对照量表按照评分规则进行评分,汇总整理临床观察资料。结果影响成人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因素为婚姻状况、情绪障碍、发作频率、病程、经济情况、文化程度、就业情况等;其中婚姻状况、情绪障碍、文化程度以及病程与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结论婚姻状况、情绪障碍、文化程度以及病程是影响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相关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患者病情复发率,值得在后期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曾桂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24-126.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中收集82例BPPV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叮嘱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另外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6%、92.9%,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量表和SD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BPPV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乳突根治伴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围术期护理
杨秀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27-129.
摘要
(
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乳突根治术伴鼓室成型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常规方法联合综合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6月到2016年3月间收治通过随机分组而得;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17.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发现,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其中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护理乳突根治伴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15例重症药疹患者的护理体会
何银珠;王保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30-132.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抗痨药引起的重症药疹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回顾总结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一般护理、饮食护理、高热护理、皮肤粘膜护理、眼部护理、二便护理、用药护理、坠床及跌倒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结果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精心护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做好预防和控制感染,加强皮肤及粘膜护理,有效的治疗和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是本病护理的关键。
乙肝相关性肝癌根治性术后抗病毒治疗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
谢碧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33-135.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讨论有关采取抗病毒治疗对于乙肝相关性肝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对肝癌患者治疗情况及康复效果是否有显著提高的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60例,按治疗方案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同时进行肝癌根治术,观察组在术后采用抗病毒方法巩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效果的改变情况,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生存率、复发率及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前后康复情况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抗病毒治疗措施对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预后康复的影响效果明显。
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欧天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36-137.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97%(32/33),显著优于对照组81.82%(2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
李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38-139.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恶性结节方面的鉴别诊断价值,为甲状腺肿瘤分析与研究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录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采用分组法讨论,每组50例,良性组(良性肿瘤)、恶性组(恶性肿瘤);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病症检查,对2组患者的确诊率、误诊率等进行对比分析,评估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本次良性组确诊49例,确诊率98%,误诊1例,误诊率2%;恶性组确诊48例,确诊率96%,误诊2例,误诊率4%;两组诊断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等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肿瘤位置、大小、穿刺等可明确诊断;本次在超声诊断下进行治疗,总有效率95%,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对良性与恶性肿瘤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也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方式。
普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
蔡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40-142.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与探讨普外科临床手术后胃肠减压病患相关症状与临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经干预后PSQI各项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舒适程度为高度的占52.38%,干预满意度高达1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减压制定合理有效干预方案,能够有效降低不适症状出现率,同时缩短胃蠕动有效恢复时间,使病患安全性与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不断提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骨外科伤口分泌物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分析
蒋强;蒙瑜;周永;龚兴旺;李铭;黎莉;王天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43-144.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骨外科伤口分泌物病原菌及药敏特点,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指导依据,加强外科手术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录的332份送检伤口分泌物样本,对分泌物细菌培养、细菌种类、药敏实验等进行分析对比,掌握手术伤口送检样本的菌类情况,对药敏分析给予相应的指导。结果本次332例份样本,187份检测结果显示阳性,阳性率56.33%;具体统计显示,主要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粪肠球菌、鲍曼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溶血葡萄球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等10种,其它细菌13种,本次研究10种占有比较多的菌株为对象。结论骨外科伤口分泌物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伤口感染的主要菌种,对患者进行治疗或护理阶段,必须重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控制,通过无菌操作、预防性护理等,可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为耐药性监测提供指导依据。
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急救治疗方法
郭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45-146.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急性中毒临床诊断标准及紧急治疗方法。方法从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0例急性中毒患者资料,对其临床诊断与救治方法进行分析。50例均是由于突发因素造成的急救病症,短时内出现突发性器官损伤,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不适感。本次按照中华医学会标准,从毒物接触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3种方法,对急性中毒者病症情况作进一步分析;急救治疗主要采取脱离现场、清除毒物、毒物排出等方式,与急救后30d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临床诊断中,以体格检查为主要方式,对患者神志、血压、瞳孔、皮肤等进行综合治疗观察,5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中毒者采取对症治疗方式,通过催吐、洗胃、导泻等方式;本次48例治疗有效,仅2例中毒严重,需延长救治时间,无死亡。结论急性中毒发病急、症状凶险,及时救治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为治疗争取时间。
血液灌流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的应用
陈松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47-148.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23例,随机分组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HP组联合实施血液灌流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昏迷清醒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进行统计和比较可得,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经统计学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HP技术对有机磷中毒患者实施抢救可以获得十分理想的临床疗效。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疗效分析
邱志宏;倪素华;王金泉;付丽华;黄杨周;王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49-151.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48例霉菌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以鼻内窥镜手术为主的治疗,辅以术后常规鼻内窥镜随访换药,随访时间以6-12月。结果 48例均I期获得治愈。结论鼻风镜手术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手段,术后随访换药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75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杨文正;石德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52-153.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外科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疝的发生和发展,改善循环,促进受压脑组织及早恢复。早期发现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或术后出血及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残死率的重要环节。
建立急救护理流程的实践与思考
张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54-156.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急诊科在救治过程中要面临诸多突发性事故,做好突发事件防范及预处理工作,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为后期治疗工作争取事件。随着急诊科内部工作体制深化改革,急诊护理模式也要重新调整与规划,"安全护理"是急救护理流程的核心原则,也是急诊科护士临床工作的重要指导。结合急救护理工作流程,本文从"安全护理"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
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许嫦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 0(11): 157-159.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保证基层医院血液透析室医疗质量安全,加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我院血液透析室2013年3月-2015年8月发生的100例院内感染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临床资料分析和整理,显示危险因素包括易感因素、侵入性操作频率较高、重复使用仪器、环境因素、反复接受输血治疗、医疗垃圾。其中易感因素居于危险因素第一位。结论目前血液透析室仍存在侵入性操作频率较高、医疗垃圾处理不当等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实践中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实现血液透析室合理布局、强化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定相对应的血透室空气、水质监测等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提高基层医院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