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0卷 第08期 刊出日期:2014-08-02
心血管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
彭洁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2.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心血管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检验结果。方法选择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DL-C、APOA-1明显低于对照组,TG、TC、LDL-C、APO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观察组中,与稳定型心绞痛者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者高脂血症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与血脂水平有密切联系,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加强对血脂水平的常规监测。
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段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3-5. 
摘要 ( 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析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首先均给予相应的常规治疗方法,具体包括确保充足的休息、合理氧疗、改善通气、控制感染、使用利尿剂和强心剂、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并给予心肌能量药物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美托洛尔和卡托普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由于服用美托洛尔和卡托普利这两种药物,6例患者出现咳嗽症状,4例出现心动过缓,还有1例早期心衰加重,但是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8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5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5.0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具有较大的安全保障,两药的联合发挥协同作用强化了治疗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复发率也明显降低,应用效果显著。
曲美他嗪配伍基础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琪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6-7.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配伍基础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9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周期后BNP、PaO2、PaCO2、FEV1/FVC、MMEF(预期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在每搏输出量、每分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射血分数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防治对策探析
肖劲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8-9. 
摘要 ( 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特点、防治对策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老年心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特点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指导。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一系类的干预预防措施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血压值趋于正常水平,失眠、抑郁等情况也得到相应改善,与干预预防前相比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有效综合的预防措施,对改善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症状有极大帮助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猝死等并发症,适用于临床。
心源性胸腔积液临床特征及发生误诊的原因分析
杨秀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0-11.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心源性胸腔积液临床特征及发生误诊原因。方法本次研究选取50例心源性胸腔积液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其中首诊误诊10例,分析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并制定相关应对措施。结果 40例综合医技检查、体征、病史,确诊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各9例,高心病14例,肺心病3例,风心病5例。首诊10例误诊,误诊为恶性胸腔积液3例,结核性胸腔积液7例。完善检查,将肿瘤和结核排除,确诊风心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肺心病6例。经治疗少量胸腔积液17例,6-9d吸收,对其它33例行病因、抽液治疗,胸腔积液在4-5周消失,病情缓解。结论分析心源性胸腔积液临床特征,并总结误诊原因,针对性治疗,可使预后获得显著改善,防范因误诊引发的不良事件发生,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合疗法治疗COPD的临床效果分析
卢绍蓉;李永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2-14.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从2012年5月到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中抽取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给予其中60例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对照组),另60例患者采用综合疗法+健康教育(分析组),对两组患者的咳嗽程度、肺部啰音以及肺功能测定等各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经过相应治疗,在咳嗽程度、肺部啰音以及肺功能测定等各项指标上,分析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均达到了98.3%(5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53/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分析组的FEV%、PO2、FEV1%和FEV1显著增加,而PCO2显著减少(P0.05)。在治疗后各项指标上,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OPD患者来说,运用物理因子+呼吸保健操等综合疗法可以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无毒副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依叶片与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比较
覃建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5-16.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比较分析依叶片与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依叶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降压效果都十分明显,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将Hcy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试验组患者心脑血管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叶片与依那普利均能够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的Hcy,依叶片与依那普利相比能够稳定CIMT,有效的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率,疗效更加好。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5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分析
陈常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7-19.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门诊部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分散片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显效31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7%(51/55),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8.1%(43/55),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7例死亡影响因素研究
林彰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20-21.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研究影响其死亡的因素。方法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方法分析研究我院自2010年8月-2013年12月共3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病历资料。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入院清醒程度、入院24h内最高体温及出血量是主要预防因素。结论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的因素主要有入院时的意识清醒程度、出血量的大小、脑部是否有积血及血量的多少等。
基层医院局麻下定向置软管救治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文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22-23.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局麻下定向置软管救治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到2014年3月接收的高血压患者219例做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治疗A组的患者110例采用局麻下定向置软管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吸引+尿激酶溶解清除术,治疗B组患者109例采用全麻下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肿量、血肿部位以及实际的病情。结果两组患者中,治疗A组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尿激酶溶解无效死亡1例,上肢活动功能不全2例,无瘫痪病例,CT复查无新血肿形成。治疗效果为97%;治疗B组患者其中有5例死亡,有8例出现了新血肿的现象,有6例需要二次手术,偏瘫16例,治疗效果为63%。结论局麻下定向置软管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吸引+尿激酶溶解清除术可广泛的应用,同时具有安全性,手术比较简单,费用低,患者容易配合,非常适合基层医院,值得临床医学推广。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于京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24-26.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8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组实施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8.8%,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疾病,临床采用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且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脑卒中早期加强功能康复锻炼对预后影响探讨
李丽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27-29.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对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加强功能康复锻炼能明显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预后良好,值得在脑卒中患者预后中进一步应用。
多层螺旋CT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肖安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30-31. 
摘要 ( 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对超急性期脑梗死CT征象的认识,从而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在我院已确诊超急性期脑梗死CT征象。结果脑梗死区脑实质密度轻度减低11例;脑组织肿胀,脑沟脑裂变浅13例;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6例;灰白质交界面模糊5例;未发现阳性征象14例。结论在急诊检查中CT对超急性期脑梗死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张天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32-34.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长期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对舒张压、收缩压、脉压以及心脑血管等事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以已经确诊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个季度进行一次随访,进行为期2年的持续观察。在每次随访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坐位血压、同步胰岛素C肽、血脂、血糖、肝功能和肾功能进行测量,并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的检查,当发现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时作为观察终点。使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对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与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等因素有关(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脉压是心血管事件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
安体舒通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陆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35-36. 
摘要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安体舒通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原有降压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吲达帕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安体舒通治疗。评价两组治疗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7%,明显高于对照组50.0%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由(79.5±5.0)次/分降低至(65.4±3.2)次/分,对照组由(78.8±4.8)次/分降低至(70.5±2.9)次/分,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安体舒通联合吲达帕胺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总有效率,并减慢心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才让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37-38.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综合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于2011年11月~2012年在我院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疗法+饮食疗法,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20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显效54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60/60);对照组显效37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0%(54/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结合了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的优点,对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减轻不良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诊断及治疗体会
李文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39-40.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 6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均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绞痛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62例患者经治疗后,其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经临床诊断依据主要为血压测定值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医生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确定疾病后,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给药方案,使患者获得满意的降压及控制心绞痛发生的治疗目的,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
抗高血压常用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郑桂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41-43.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分析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不同药物的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其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酌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并统计。结果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率占前三的分别是:利尿药(31.5%)、钙拮抗药(25.5%)、β受体阻断药(22.5%)。200例患者,有73例单独用药,127联合使用抗血压药物,联合用药比达到63.5%,其中二联用药80例(63.0%)、三联用药30例(15.0%)、多联用药17例(8.5%)。不合理用药3例(1.5%)。结论五大类常用降压药中,利尿剂、钙拮抗药和β受体阻断药使用频率较高,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基本使用合理,根据用药原则,有针对性设计用药方案,并不断改善用药方案,真正做到有效合理用药。
ACEI联合CCB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分析
陈树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44-45.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CCB(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8例,按双盲法分组,54例治疗组患者联合应用依那普利、氨氯地平片治疗,5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肌酐分别为(12.82±0.30)μg/min、(268±8)mol/L,优于对照组的(16.35±0.40)μg/min、(285±15)mol/L,(P<0.05),此外,治疗组高血压治疗有效率为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家庭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李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46-48.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家庭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4月~2013年12月在我社区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8例,将这118例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治疗的方式,对干预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家庭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健康教育之后,具有低盐饮食、不喝酒、不吸烟、适当锻炼等健康生活习惯的患者例数显著增加,并且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增加的幅度。干预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后,忘记服药、没有按时服药以及症状改善后停药等服药依从性问题显著减少,并且减少的幅度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教育模式能够显著的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服药的依从性较好,家庭健康教育的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深圳市宝安区劳务工人群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控制率影响因素的调查
朱卫华;邱绪科;余兰英;荆岩;叶定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49-51.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深圳市宝安区劳务工人群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控制率影响因素。方法选自2013年6月~2014年1月对深圳市宝安区下辖沙井街道的劳务工人中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对120例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高血压控制率影响因素。结果影响高血压控制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不规律性服药、不了解相关健康知识、暴饮暴食、饮酒、吸烟、熬夜、高盐膳食以及高脂膳食等。针对于影响高血压控制率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了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结论通过对劳务工人群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控制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能够进一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刘美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52-54.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院收治86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3例治疗组和43例对照组。对照组尿激酶150万U,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旋精氨酸200mg/kg,每天1次,连用1周;两组在溶栓12h后,每隔12h注射低分子肝素1次,连续3-5天。结果采用溶栓治疗后两组血管再通效果明显,治疗组早期再通率和临床总再通率显著优于对照组(30min:50.00%vs 32.50%,P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防治
刘建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55-57.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早期防治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04年1月~2014年7月接诊的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2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早期单用阿司匹林防治,而研究组患者则采取静注丙种球蛋白并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心脏彩超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经心脏彩超检查治疗前后可知,研究组治疗前彩超正常患儿治疗后转为异常有1例,而对照组则出现5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实验室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研究组在实验室指标上皆明显低于对照组,更趋于正常范围,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用于早期防治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防治效果显著,同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值得借鉴。
尼可地尔联合法舒地尔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刁军;武维恒;李莉;巩雷;祁春梅;姚理娜;李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58-60.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法舒地尔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为PCI相关心肌梗死的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238例新确诊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及尼可地尔联合法舒地尔组(联合组),检测两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PCI相关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心率减速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尼克地尔联合法舒地尔可降低PCI相关心肌梗死发生率(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法舒地尔可减轻再灌注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心脏标志物的动态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
起连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61-63.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析心脏标志物的动态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来我院接受体检并且结果正常的24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清标本,保存在-30℃以下并统一进行分析,分析样本中hscTn、hs-CRP以及CK-MB等指标,计算阳性率并进行比较。同时对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入院6小时、入院24小时以及48小时等不同时间点hs-cTn、hs-CRP以及CK-MB等指标的含量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观察组患者在hscTn、hs-CRP以及CK-MB等血清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87.50%、79.17%以及70.83%,与正常人群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其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含量于6小时达到最高,hs-CRP与CK-MB含量则分别在48小时以及24小时时达到最高。结论心脏标志物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都比较高,其动态监测的实现可以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出现,并做到尽早确诊与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于已经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心脏标志物动态监测的应用还可以有效监控到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防止病情的恶化。
20例急性心肌梗塞抢救临床分析
李卫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64-65.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抢救的效果分析。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在我科收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20例,对其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通过相对应的救治以后,治愈12例,占总体的60%。好转7例,占总体的35%,死亡1例,占总体的5%。并发症2例,占总体的10%。结论急性心肌梗塞一经确诊,必须要立即实施抢救,相互配合,在现场实施抢救,进而使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发病现场就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以免错过最佳的救治时机,降低死亡率。
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兰应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66-67.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体会。方法本次研究选择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社区门诊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西药常规方案(对照组,n=20)与取舒血宁与曲美他嗪联合加用(观察组,n=2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为95%,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8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均有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所升高,观察组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心血管内科应有舒血宁与曲美他嗪联合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交果,改善患者机体状况,具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自拟中药胸痹3号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黄海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68-69.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胸痹3号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5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胸痹3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6.21%(25/29)明显高于对照组68.97%(20/29),其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χ2=23.152,P<0.05)。结论自拟中药胸痹3号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及血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院内猝死患者心肺脑复苏抢救中个体化心肺复苏的应用价值
韦常志;黄能;牙金兰;韦祖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70-71.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肺复苏在院内猝死患者心脑复苏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治疗监护中发生猝死的患者450例,所有患者均行个性化心肺复苏,作为实验组观察,选取2010年以前行常规心肺复苏的4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即刻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即刻复苏成功率为18.67%(84/450),存活率为8.89%(40/4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猝死患者心肺脑复苏抢救中应用个体化心肺复苏可有效地提高即刻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猝死患者的院前急救与临床探析
李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72-74.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猝死病人入院之前的相关急救方法。方法抽取2010年7月-2013年9月在我院73例猝死病人在入院之前现场抢救的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一共有73例病人,其中现场心肺复苏以后死亡的病人有67例,占总体的91.7%,有效的病人有4例,占总体的5.47%,复苏成功的病人有2例,占总体的2.83%。结论入院之前猝复苏成功率和有效率相对比较低,因此,心肺复苏应该越早越好,这样可以使猝死病人临床抢救效果明显提高,进而使心肺复苏成功明显提高,同时要应该增强病人亲属和非临床医师和护士的认知度,只有这样才能给使心肺复苏成功几率极大提高,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安全性分析
钱冬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75-76. 
摘要 ( 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合治疗的安全性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3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AUC及Cmax都有明显上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肌肉疼痛现象,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搭配治疗时,要明确观察患者药代动力学变化,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
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相关性分析
李晶;任久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77-79.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011年7月到2013年11月来我院诊治的44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分为房颤组155例,非房颤组285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BNP水平,比较房颤组和非房颤组血浆BNP水平。结果回顾分析房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非房颤组血浆BNP水平。结论血浆BNP水平有望成为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房颤的重要血浆生物学标志物,因它是预测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的独立危险因子。
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联合使用阿托品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提供抢救成功效率
王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80-82.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联合使用阿托品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提供抢救成功效率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50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31例患者的心电图显示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中2例患者属于致命性心律失常,19例患者属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在经过我院使用盐酸戊乙奎醚、阿托品等药物进行治疗后,50例患者均已好转或者是痊愈出院。结论急性乌头碱中毒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严重时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在早期使用盐酸戊乙奎醚、阿托品等抗胆碱能药物进行及时治疗的话,可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必要时,也可有选择性的使用利多卡因等药物进行治疗,以提高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的抢救成功效率。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何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83-85.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以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本次研究中入选的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共148例,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2年6月-2013年12月。根据患者临床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14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4例,临床期间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74例,临床期间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结果经临床治疗评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发作次和持续时间分别为为(10.05±4.55)次、(18.25±3.25)分钟,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分别为(20.15±5.85)次、(29.75±5.45)分钟,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可有效的减少患者心律失常的发作次数,缩短病情持续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和广泛应用。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李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86-88.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本院接诊的8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加用美托洛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0%(38/40)优于对照组70.0%(28/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41,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且未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关联分析
刘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89-90.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脂联素含量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择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酶联免疫法(英简ELISA)测定血清脂联素含量。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脂联素含量与血糖、白蛋白、血红蛋白、ApoB、甘油三脂、腰围呈负相关,而与二尖E/E’呈正相关。伴有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脂联素含量小于体重正常心力衰竭者。伴有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血糖、CRP、肌酐、BUN、ApoB、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大于体重正常心力衰竭者。ApoA1、HDL小于体重正常心力衰竭患者,差异P
干重组人脑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谢佰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91-92.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干重组人脑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干重组人脑钠肽(rhBNP)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LVEF)、血浆脑利钠肽(NT-proBNP)、6min步行距离(6MWT)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和6MW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重组人脑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用N端B型利钠肽前体诊断心力衰竭120例临床分析
李发顺;马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93-94.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采用N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20例,设为观察组,均为我院2013年6月至12月收治,采用NT-proBNP诊断,并就结果与同期收集的100例对照组非心力衰竭的健康体检者相同检查指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NT-proBNP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NT-proBNP具重要价值,且对治疗后NT-proBNP下降速率进行评估,可为预后判定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心脏彩色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
文佳;潘丽;张敏;王奕;秦朗;郭丽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95-96.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心脏彩色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左心力衰竭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心脏彩超相关指标以及NYHA心功能分级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而E/Ea比值明显增大,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心脏彩超主要指标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心脏彩超能够准确的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左心力衰竭患者,并能对其进行心功能评估,分析其严重程度,是一种常规实用的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方法。
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及护理体会
刘金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97-98.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及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接诊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予以人性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0.0%,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7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其值得临床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首发的主动脉夹瘤的临床分析
杨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99-101.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以中枢神经系统首发的AD(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以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AD病人20例,对20例病人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以中枢神经系统为首发临床症状的AD病人占同一时期AD病人的15.87%。结论对伴有或者没有伴有胸部、腹部、腰部疼痛以及休克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变化的病人,一定要警惕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可能性。
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
俞贵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02-103.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经日立单层螺旋CT诊断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0例,对螺旋CT的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根据DeBakey进行分型:I型5例,为16.67%,II型6例,为20%,III型19例,为63.33%,均有不同密度真假腔和分隔两者内膜。其中有19例的真假腔密度高过假腔,11例真假腔的密度极为相似。CT的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增张和变宽,其发现主动脉扩张22例,主动脉增厚钙化8例。结论螺旋CT具有分别率高、准确度高和无创性等优点,对病变的范围、类型、腔内结构、血流速度、部分并发症等都能准确无误的显示出来,另外还能对血管外的病变进行了解,为临床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并能满足临床的诊断需求,值得推广应用。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干预体会
胡小花;钱慧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04-106. 
摘要 ( 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与体会。方法护理对象118例,皆为我院1998年~2013年接诊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临床护理干预的方法与体会。结果 118例患者经过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与护理干预后,手术成功率为99.15%(117/118),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39%(4/118)。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段华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07-109. 
摘要 ( 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4例,将其分成宣教组62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宣教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6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宣教组症状改善率、疾病认知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收缩压、舒张压、满意度分别为93.5%、100.0%、0.0%、(116.4±10.5)mmHg、(72.4±11.8)mmHg、100%,均优于对照组的80.0%、80.6%、6.4%、(130.5±11.5)mmHg、(84.5±12.6)mmHg、80.6%,(P<0.05)。结论在高血压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提高疾病控制效果,改善预后。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杨崇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10-111. 
摘要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案的基础上,使用更为优质的护理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冠心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为冠心病患者树立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马菊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12-114.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在冠心病患者当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探讨与分析其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依照单双号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30例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甲组),给予另30例患者常规护理(乙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相应护理,甲组负性情绪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乙组负性情绪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22/3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AS和SDS评分上,甲组显著优于乙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负性情绪,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急性脑梗死患者加强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罗雁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15-117.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加强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接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生活规律及按时复诊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控制情绪、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按时复诊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对提高患者按时复诊率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减少血液透析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探讨
刘传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18-119.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治疗中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探析减少血液透析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选着7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按照一般情况护理进行血液透析,观察组则采用适当的护理程序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整体的护理。结果观察组作为实施整体护理的小组,在血液透析中心血管并发症(高血压、低血压、心律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完善的护理措施,科学的透析方案,严密的病情观察能够保证病患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和效果,使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境地,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探究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唐曼秋;宋峥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20-121.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就诊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的健康教育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心里承受压力和自身饮食管理有明显的提升,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度,加强对自身管理,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
付正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22-123.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与药物诊治方法。方法将58例精神痴呆者随机分组:1认知衰退组(29例)与2认知衰退组(29例),1认知衰退组经奥氮平予以医治,2认知衰退组经奋乃静予以医治。药物治疗后,比较1认知衰退组与2认知衰退组的疗效、QOL评分、MMSE评分、CDR评分、ADL评分。结果药物治疗前后精神痴呆状况比较,应用药物后,1认知衰退组与2认知衰退组的痴呆程度均有减轻,P<0.05。1认知衰退组的疗效优于2认知衰退组,P<0.05。应用药物后,1认知衰退组与2认知衰退组的QOL评分、MMSE评分、CDR评分、ADL评分差异显著,P<0.05,1认知衰退组的各项量表评分状况比2认知衰退组好,P<0.05。结论和奋乃静相比,经奥氮平药物对精神痴呆症予以诊疗,效果更好,适用性更强,值得临床推广。
研究分析呼吸病中引起肺结核的主要因素
喻华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24-125.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机体各个器官均可受累。肺结核主要是由人型结核杆菌侵入肺脏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从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以及病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出导致肺结核的主要因素,可供相关人士参考。
无创正压通气(BiPAP模式)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戴赋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26-128. 
摘要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利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3年5月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无创正压通气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结束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经过治疗之后,其各项临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秀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利用无创正压通气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使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并且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反复发作
高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29-131.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反复发作的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不使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出院后通过雾化吸入0.25mgQ12h的布地奈德,并在第三个月和第六个月对观察组患儿的毛细支气管炎发作情况进行观察。对三组患儿的发作次数、住院天数以及住院次数等进行统计,并对患儿的生理以及身体变化等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住院天数、发作次数以及住院次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布地奈德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减轻患儿低气道高反应性,而且能够降低患儿毛细支气管的反复发作率,大大减少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住院天数、住院时间,减轻了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
克有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32-133. 
摘要 ( 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接诊的160例儿童小儿感冒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每组各80例,观察组选取复方小儿退热栓疗法,对照组采取双黄连口服液疗法,3天内,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退烧率98.8%显著优于对照组67.5%,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1.3%显著优于对照组1.3%,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8%显著优于对照组81.3%,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防治知识认知程度与控制现状分析
郑万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34-136.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防治知识认知程度与控制现状,为健康教育及临床控制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检查或治疗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糖尿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生化检验,统计分析患者糖尿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及控制现状。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防治知识认知程度较低,血糖、体重、血压及血脂控制欠佳。结论加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认知,改善血糖、血压及血脂控制现状,促进患者健康、稳定生活。
新型敷料(保赫曼系列产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
张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37-139.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使用两种不同的敷料与换药方法,进行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分析出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最佳的换药方法。方法从我院选择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入院诊断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4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人。一组为观察组,使用新型敷料(保赫曼系列产品)换药,另一组为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敷料换药,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换药的次数、住院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在住院的天数、换药的次数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新型敷料(保赫曼系列产品)具有更快的疗效,换药频次少,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由于频繁换药而产生的药费,有效减轻患者心理的负担和经济的负担,由于特殊的换药方式,也节省了护理人员工作的时间[1]。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柴俊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40-141.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合并发生病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共选择结节性甲状腺肿100例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结节形态、钙化情况先行二维超声检查,后用彩色多普勒对结节血流等进一步观察,回顾临床资料。结果前超声诊断:良性结节75例,结节数共140个;恶性结节25例,结节数共45个。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结节51例,结节数共97个;恶性结节49例,结节数共80个。恶性结节与二维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显示恶性结节有毛刺率明显高于良性;低回声率明显高于良性,微小钙化及粗钙化率明显高于良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结节组Ⅱ、Ⅲ级血流信号显示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Ⅱ、Ⅲ级血流信号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合并发生的病例中,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需对结节细致扫查,综合分析血流及回声情况,并辅助行穿刺活检,以获得明确诊断。
HAG预激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效果探讨
张雪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42-143.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高三尖彬酯碱、阿糖胞苷、粒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方案(HAG方案)进行阐述[1],探讨HAG预激方案治疗高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择2009年2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HAG方案化疗患者,以及20例CAG方案化疗的初次诊断MDS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别设定为HAG组、CAG组,对比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HAG预激方案治疗的患者,其缓解的有效率为80%,完全缓解率为65%;经过CAG方案治疗的患者,缓解有效率为90%,完全缓解有效率仅有50%,证明HAG预激方案在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具有更好的效果。结论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在接受HAG预激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有效率较高,应持续性治疗,避免早期复发。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常规六项参数的动态观察
段全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44-145.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六项参数(PLT、PCT、MPV、PDW、WBC以及Hb)的动态观察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28例初诊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依照缓解的情况分成甲组和乙组,其中22例甲组为完全缓解(CR),6例乙组为未完全缓解(NR),并选取60例健康体验人员作为对照组。第一个疗程化疗之后均出现了骨髓抑制情况,并对患者在初诊当中、第一个疗程化疗之后出现最重骨髓抑制时以及首次骨髓缓解时的血常规六项参数数值分别测定,同时对血小板在第一次化疗之后的最高和最低值进行观察。结果在PLT、PCT、MPV以及Hb数值上,22例CR初诊患者(甲1组)和CR出现最重骨髓抑制患者(甲2组)要比健康对照组低(P<0.05);在PLT、PCT以及Hb数值上,6例NR初诊患者(乙1组)要比健康对照组低(P0.05);在PLT、PCT、WBC和Hb数值上,NR出现最重骨髓抑制患者(乙2组)要比健康对照组低(P0.05);在CR率上,28例AL患者第一次化疗之后的PLT≥100×109/L要显著比PLT<10的患者高(P<0.05)。结论测定血常规六项参数能够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早期预测,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的治疗方法
黄树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46-147.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和分析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肾绞痛患者行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手术治疗。结果对照组经保守治疗后出现疼痛反复发作、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观察组有11例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39例患者行输尿管镜手术治疗,11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患者有9例结石排净,2例碎石后有轻微疼痛,经输尿管镜手术治疗后疼痛消除;39例行输尿管镜手术的患者,有32例患者取石碎石后经引流成功,4例输尿管水肿、狭窄导致输尿管镜无法通过,采用输尿管导管向外引流,2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1例引流后1周再次复查,经输尿管检查联合碎石术,结石排净,观察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治疗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法,输尿管镜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性、可靠性较高,同时减少患者的痛苦,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农村育龄妇女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玉窝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48-150.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农村育龄妇女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本县计划生育服务站登记的1126名农村农村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出生缺陷一级预防以及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1121名农村育龄女性平均年龄(24.3±2.3)岁,有392名妇女知道出生缺陷受遗传以及环境因素共同影响,432名妇女知道应从妊娠前开始预防出生缺陷;1023名愿意接收免费孕前检查,1049名妇女希望能得到关于免费孕前健康检查的信息,一些妇女觉得风险评估和保密检查结果十分重要,17.0%妇女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已有相关了解。关于孕前健康检查项目,很多妇女知道健康检查、实验室检查,对遗传病筛查、优生筛查、健康教育以及风险评估等均了解较少。结论农村孕龄妇女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出生缺陷和孕前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探析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研究
张莲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51-153.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4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4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62%,观察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全面护理方式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的应用
曾恒;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54-155.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50例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共65侧耳,分为两组:30侧耳为治疗组、35侧耳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使用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进行治疗,1次/d,1个疗程包含10次,相邻两个疗程之间需要间隔7d,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的应用,不仅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的成功率较高,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且安全性较高。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变异干髓术治疗儿童牙病疗效观察
沈永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56-158.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在儿童牙病的临床治疗上应用变异干髓术治疗,观察此种医疗手段对儿童牙病的疗效,搜集儿童牙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日后的医疗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3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儿采用变异干髓术进行治疗,同时采用人性化护理来辅助治疗,减少患儿的病痛。结果经过变异干髓术的治疗,大部分患儿的牙病得到了较好的治疗。结论采用变异干髓术治疗儿童牙病,具有省时、省力、高效、人性化的特点[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病理生理的研究进展
吴月环;赵瑞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59-160.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再狭窄(restenosis,RS)是动脉壁对机械损伤的愈合反应。RS与内皮细胞损伤、血栓形成、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等机制有关,其中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是RS形成的主要原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月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8):  161.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标准刊号:CN44-1581/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3015邮发代号:46-192定价:8.00元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介入心血管病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