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0卷 第09期 刊出日期:2014-09-02
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
王玲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3.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索研究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社区的高血压患者总共82例,将选取的8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进行降压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活动。在进行3个月的治疗以及健康教育后,测试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监测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知晓率比对照组患者的知晓率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降低血压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社区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能够加深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有效降低和控制患者的血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老年人高血压临床特征及其防治方法分析
郑云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4-6.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5月到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头晕、头痛、心悸且伴有耳鸣等症状;其中61例患者为ISH,32例患者为IDH,而其余患者则为二者的合并症;高血压I期、II期、III期所占比例分别为12.5%、71.88%、15.62%%;高血压患者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在128例患者中合并脑溢血、冠心病、脑梗塞的比例为11.72%、74.22%、26.56%,其中合并冠心病、脑溢血的患者男女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脑梗阻患者的男女发病率具有较大的差异。结论老年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单纯性的收缩压增高,且具有较多的并发症和合并症。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现状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何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7-9.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社会支持现状进行探讨,并对两者的相关关系做相应分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2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1年11月到2013年11月收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通过治疗依从性问卷与SS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别调查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现状,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20例患者在生活方式上(运动和饮食等)有着较好的依从性,在门诊随访以及服药上有着较差的依从性;在社会支持维度上,最高的是主观支持,其次为支持利用度;配偶与家人是患者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患者生活方式依从性和客观支持、服药依从性和主观与社会支持总分以及门诊随访和支持利用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均呈正比关系。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有着较差的治疗依从性,而有着较好的生活方式依从性;同时患者治疗依从性随着社会支持度越高就会越好。基于此,临床护理人员要积极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鼓励患者对现有的支持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使社会支持来源越来越多,以此使其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
寻甸县紫癜调查分析
马子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0-11.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寻甸县紫癜基础发生率及特性。方法本次选取寻甸县县级以上医院及民营医院5家,在2010年7月1日至8月9月展开紫癜发病率基线调查,回顾2007-2009年资料。结果 2007年度搜索病例数12056例,查出紫癜病例40例,占住院病例0.33%,发病率7.77/10万;2008年度搜索病例13376例。查出紫癜病例35例,占住院病例的0.26%,发病率6.69/10万;2009年度搜索病例15124例,紫癜病例35例,占住院病例的0.23%,发病率为6.60/10万。2007-2009年共查处紫癜病例110例,其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均为20岁以上成人),过敏性紫癜118例。15岁以下病例88例,占总病例数的80%。结论针对寻甸县紫癜发生情况展开调查,分析结果得知,15岁以下儿童常见,且以过敏性紫癜为主,临床需加大防控力度,降低此项疾病的发生,以保障公众生存质量。
450例佤族高血压住院病例分析
张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2-14.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佤族高血压住院病例进行探讨,以了解佤族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450例佤族高血压住院病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 450例佤族高血压住院患者中以年龄较大或者是文化水平低的为主,其中51.1%(230例)的患者属于3级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为62.2%(280例),合并症发生率为42.2%(190例)。450例佤族高血压住院患者中,60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3.33%,在住院期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脑出血,其余患者经过我院治疗后,均已好转出院。结论佤族由于其所在区域多为偏远农村,且文化水平偏低,对高血压不了解,因此高血压的防治难度较高,需要当地医院加大对高血压防治的宣传,提倡健康教育,帮助当地居民养成健康生活的方式,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指导,以提高佤族居民对高血压的了解,从而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有效控制并发症与合并症的发生率。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观察
彭月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5-17. 
摘要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3%要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6.7%(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先于对照组降至正常(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差距加大,整个治疗期间观察组的舒张压下降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规范治疗体会
马国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8-20.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规范治疗体会。方法将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氨氯地平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缬沙坦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舒张压与收缩压)、代谢指标(血糖、三酰甘油、血清钾、胆固醇、肌酐)等情况,并记录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皆有一定下降,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降更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57%(69/70),对照组则为85.71%(60/70),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血压下降明显,对代谢指标影响小,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探讨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周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21-22. 
摘要 ( 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性高血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阿托伐他汀+硝酸酯类药物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4.0%(47/50)明显比对照组62.0%(31/50)高(P<0.05)。结论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比探讨
李晓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23-25. 
摘要 ( 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明显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均能有效降低血压,但苯磺酸氨氯地平不仅降压效果和依从性好,而且不良反应也较少,临床疗效略优于硝苯地平控释片,值得推广及应用。
高龄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对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欧阳雪莲;陈晓云;杨艳霞;钟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26-27. 
摘要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索分析高龄高血压患者经治疗血压达标对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近两年治疗的138例高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9例患者采用药物和自我管理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69例患者采用单纯的自我管理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均为经治疗后血压达标患者,对照组患者均为治疗后血压未达标仍偏高患者,对两组患者随访2年,收集两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情况,并整理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有6例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8.7%,对照组患者中有21例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30.4%,治疗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机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高血压患者来说,经过有效的治疗控制血压并达到标准范围,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情况较未能控制血压达标的患者明显减少。所以,控制血压并加强自我监测对高龄高血压患者是十分重要的,能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后果。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比较
郭健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28-29. 
摘要 ( 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比较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SBP、DBP及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SBP、DBP及Hcy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期间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8.1%,观察组为9.3%,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依那普利治疗,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能明显降低患者血压及Hcy水平,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厄贝沙坦药物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夏顺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30-31. 
摘要 ( 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厄贝沙坦用于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高血压患者,通过计算机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54例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一组54例患者应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4.44%(51/54)显著大于对照组的83.33%(45/54),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得到相应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加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甚是理想,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并且临床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更高,临床作用价值较高。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疗效观察
向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32-33. 
摘要 ( 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析应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首先停用目前使用的降压药,一个月后口服厄贝沙坦进行治疗,之后间隔2周对患者的用药剂量进行调整,治疗时间为一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平均值变化情况、心功能分级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计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80例患者中,共41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显效,显效率为51.25%;35例为有效,有效率为43.75%;4例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4例无效中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例为腹胀,1例为头晕,均自行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此外,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结果得到明显降低,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得到有效改善,前后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心脏病恶意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控制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同时有着较高的治疗有效率,药物安全性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效果显著,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与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诊断及规范治疗探讨
范红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34-35.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诊断及规范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2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0例患者显效159例,好转31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95%。另外,两组患者治疗后诊室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并给与患者甲硫酸氨氯地平片等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的关键。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病高血脂的治疗效果探析
邢祖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36-37. 
摘要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37例,分别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血脂血压情况。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94.6%,乙组总有效率为75.7%;总有效率对比(P<0.05)。甲组血脂改善情况及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乙组(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天麻钩藤饮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病40例
龙升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38-39. 
摘要 ( 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天麻钩藤饮联合培哚普利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就诊4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培哚普利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独采用培哚普利片。两周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1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0%,治疗组不良率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培哚普利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有明显的效果,能减少不良症状,提升生存质量,是当前较为理想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探析
申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40-41.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该院从2012年4月到2013年5月的8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使用常规药进行治疗,一个疗程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和疗效评价,分析并进行统计。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有了明显的差异,而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疗效评价结果上,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8.64%(39例),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只有72.73%(32例),两者有效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对改善血脂指标有明显的作用,并且能够降低复发率,预后效果良好,因此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和推广。
122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院前急救分析
段志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42-44.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0年3月~2014年3月接诊的经院前急救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2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自行来院治疗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皆予以15天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病情恶化率与死亡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随访期间的病情恶化率与死亡率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若能及时采取院前急救处理,可明显降低其病情恶化率与死亡率,应加强重视。
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35例临床治疗观察
常开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45-46. 
摘要 ( 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的临床治疗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抽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35例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17)予以细孔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对观察组(n=18)患者予以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总计11.1%明显低于对照组41.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对男性高血压ED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罗春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47-48. 
摘要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对男性高血压ED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男性高血压ED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使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降压有效率、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6.67%,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在男性高血压E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改善患者的性功能,且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用,具有很大意义。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的意义
王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49-51. 
摘要 ( 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疗机构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用药剂量和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共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使用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尿激酶注射液2万U/kg,观察组使用尿激酶注射液3万U/kg,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溶栓患者死亡率为5.00%,对照组溶栓患者死亡率为40.00%,两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溶栓再通率高,还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朱应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52-54.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心肌梗死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入住我院的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将其分成实验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4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联合检测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实验组cTnl、MYO、CK-MB、C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早期敏感性以MYO最高,特异性以cTnl最高。结论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再通的患者采取择期PCI术治疗探讨
解永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55-57.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择期PCI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再通的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2年6月前来我院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再通的患者150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择期PCI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他汀类等药物的巩固,通过随访,观察患者的出院康复情况,随访时间设定在6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择期PCI治疗以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患者较少,心血管事件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并不理想。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再通的患者应用择期PCI术治疗,能够取得一个较为积极的临床效果,减少患者病痛的同时,还可以对患者的日后生活产生较大的积极意义。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现状
罗满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58-59.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并分析和评估干预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与同期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LDL-C、血尿酸、吸烟、FIB与HDL-C等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过回归性分析,冠心病的发病情况与患者的年龄、血压、血糖、生活习惯、LDL-C水平等呈正相关;与HDL-C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是老年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进行有效控制是防治的关键。
经皮冠脉支架术后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1例
马继芳;陈保利;张嘉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60-61. 
摘要 ( 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冠脉支架植入术中需应用大量肝素,血小板减少是其可能伴有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报道了1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转归过程及其预后。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张成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62-63.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320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7例,对照组16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使用阿司匹林。结果观察组显效125例,占79.6%,有效25例,占15.9%,总有效率达到95.5%;对照组的显效患者有101例,占61.9%,有效33例,占20.2%,总有效率是82.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有显著并安全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并使用。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处理措施
王辉;罗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64-65.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干扰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间高血脂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标本各100份,将高脂血症组血标本平分为2份,1份原血浆检验,1份进行高速离心处理,对所有标本进行生化各指标检测。结果高脂血症组ALT、AST、TP、TB、Cr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经高速离心处理后,高脂血症症组ALT、AST、TP、TB、Cr指标结果与处理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有着较为严重的干扰,采取高速离心法可较好地消除这一干扰。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及安全性
陈会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66-67.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72例,按随机数法分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性治疗的同时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性治疗的同时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氯吡格雷疗效优于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行性强,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通心络胶囊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比较
黄晴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68-69. 
摘要 ( 1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心绞痛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程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70-71. 
摘要 ( 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急性心绞痛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有急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氯吡格雷药物的治疗,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常规治疗的方法,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实验中,实验组采用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的氯吡格雷药物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治疗的效果更好,效果显著。结论氯吡格雷药物的添加较单纯的常规治疗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思团;吝高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72-74.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明确诊断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4例,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采用国际WTO及我国关于冠心病诊断标准[1]。记录入选对象一般情况和既往史,检测常规生化项目、检查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房内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心脏射血分数。评估实验组(冠心病常规治疗加麝香保心丸)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疗效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治疗期间实验组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心电图及心绞痛症状明显较前改善(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冠心病常规用药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有益,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
石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75-77.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5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130例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遵照知情同意的原则依照双色球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65例术后临床常规护理(对照组),另65例从患者心理特点出发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干预组)。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之前的PSQI评分上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PSQI评分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达100%,对照组为83.1%,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通常在术后有着较大的心理负担,而从患者的心理特点出发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治疗信心得到增强,促进疾病恢复,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预防及治疗
沙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78-79.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32例室间隔穿孔患者中,有5例存活,存活率15.6%;28例死亡,死亡率87.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疾病的死亡率较高,临床应加强预防和控制,减少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治疗和处理,对提高患者存活率及改善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分析
许庆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80-81.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到2013年12月的60例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全部实施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按照患者的不同发病原因和并发症为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将6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以观察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之后,25例患者治愈,15例患者显效,15例患者有效,3例患者无效,2例患者死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6%,患者的无效和死亡几率为8.33%。结论提高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之上加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死亡几率,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应该加以推广使用。
老年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60例临床分析
杨学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82-83.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老年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入住我院的老年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的实验组,选择同时期单纯肺源性心脏病患者5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入选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心绞痛、心悸、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心界向左扩大的例数分别为48例、55例、39例、11例、20例,缺血型ST-T改变、电轴左偏、束支传导阻滞、陈旧性心肌梗死例数分别为50例、20例、11例、10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老年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表现众多,病情复杂。
不同抗栓策略在老年急性NSTEMI合并房颤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吕益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84-85.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针对不同抗栓策略在老年急性NSTEMI合并房颤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录的100例老年急性NSTEMI合并房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4组:A组、B组、C组、D组。A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B组的治疗方法为华法林,C组的治疗方法为华法林+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D组的治疗方法为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4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组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死亡率分别为12.00%、20.00%、12.00%、8.00%。对所有患者观察1年,因为心血管疾病再次入院的24.00%,因出血再次入院的有12.00%。4组患者发生的心血管疾病无较大的差异性,但是D组患者的出血风险最高,C组的风险相对较低。结论针对老年急性NSTEMI合并房颤的治疗,虽然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死亡率最低,但是其出血风险较高,华法林+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的死亡率虽然高于D组,但是其风险最低。所以在老年急性NSTEMI合并房颤治疗中,采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风险较低。
双腔起搏器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随访观察
史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86-87.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随访观察双腔起搏器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治疗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双腔起搏器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心动图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术后患者劳累后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在术后半年出现心悸症状,经Holter检查、程控后,发现为房性心动过速,经调整起搏器参数,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症状消失。心脏超声心动图各项参数发生较大的变化。室间隔厚度由治疗前的15mm降至13mm,左心室后壁厚度由10mm降至8mm,左心射血分数由治疗前的60%提高至65%。结论采用双腔起搏器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效果满意,术后应加强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阵发性房颤两种抗凝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翟永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88-89.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阵发性房颤采用华法林两种抗凝方案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8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不用或短暂服用华法林抗凝组88例,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组94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都观察随访1年以上发现:不用或短暂服用华法林抗凝组新发有症状的脑梗塞发生率为2.27%,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27%;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组新发有症状的脑梗塞发生率为2.13%;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3.19%;两组脑梗塞、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用或短暂服用华法林抗凝方案在防控阵发性房颤脑梗塞、出血并发症等方面效果与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方案效果相近,有效性与安全性均有保证,值得推广应用。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江文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90-92.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病患80例,将病患随机地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选用美托洛尔合并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的方式完成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对临床结果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的疗效,3例为优,占7.5%,26例为良,占65.0%,11例为差,占27.5%,本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的疗效,8例为优,占20.0%,31例为良,占77.5%,1例为差,占2.5%,本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两组病患在疗效优良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美托洛尔合并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类可靠、理想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氯沙坦与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方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伴发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探析
张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93-95.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索研究氯沙坦与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方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伴发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住院资料完整的肺源性心脏病伴发心力衰竭患者总共74例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按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同时使用氯沙坦与环磷腺苷葡胺进行治疗,对照组按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后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压、心率、肺动脉收缩压(PASP)、血气分析以及其他心力衰竭症状等。结果跟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治疗后的SBP、DBP变化不明显,HR明显有所降低,两组的PASP在治疗后均有明显的降低,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数据要优于对照组。血气分析方面,两组治疗后PaO2与SaO2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两组的PaCO2在治疗后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PaO2和SaO2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PaCO2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效果比较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83.7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氯沙坦与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方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伴发心力衰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成人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效果观察
徐宜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96-98.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在成人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通气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与常规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各17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及心功能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心功能等方面的指标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通气组患者各方面情况改善均好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患者在合理控制血压、维持良好血流动力学基础上,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效果显著。
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心衰时的不良反应观察分析
李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99-101.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和分析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心衰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卡托普利治疗,对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其中以呛咳、味觉异常、胃肠道不适、皮疹等为主,分别占9%、4%及3%。结论卡托普利单独治疗高血压、心衰不良反应反应较多,需根据用药指征合理利用卡托普利,建议采取联合用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肺心病晚期心衰防治重点因素分析
董大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02-103.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在肺心病晚期心衰疾病的治疗重点。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收治的肺心病晚期心衰患者180例,对其相关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观察其治疗的重点。结果大部分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93.3%的患者是治疗有效的,有6.7%的患者治疗无效,只有23例患者出现了少量的并发症。结论在肺心病晚期心衰疾病的治疗中,主要的部分是感染的控制、呼吸功能的改善、加强饮食营养供应,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出现的呼吸衰竭,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
X线平片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陶汝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04-106.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X线平片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疑似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100例,采取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对患病儿童采取B超进行检查,实验组对患病儿童采取X线影像学检查,对两组临床诊断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7.3%,对照组临床诊断符合率69%,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有多种,采取X线检查的时候,存在其差异性,通过临床疾病史、心电图以及X线平片,可以使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三个心脏超声切面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中的作用
王达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07-108.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产前检查中,三个心脏超声切面所具有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胎儿产前常规检查6518人/次,筛选出孕周适宜的部分孕妇578人,记录所有患者三个超声切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分别是四腔心切面超声图像、五腔心切面超声图像、三血管平面超声图像,认真分析每个切面的异常情况。结果检出胎儿心脏畸形15例患者。胎儿心脏畸形患者(病况有单纯性室间隔缺损、单心室、单心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法洛氏四联症、原发性心内膜垫缺损、右心室双出口、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主动脉瓣狭窄)占了2.59%的比例;所有患有心脏畸形的病人在进行这三个心脏超声切面的检测中至少会出现1个切面显示异常,在这三个切面图像上,不同类型的心脏畸形病症均有着各自的特征性表现;所有患者中二维四腔心切面也就是常说的产科筛查切面,它存在异样状况的比例高达66%,其中正常情况的包括以下几种:完全性大动脉转位1例,法洛四联症1例、动脉单干1例、主动脉骑跨伴室间隔缺损1例、右心室双出口1例。结论三个心脏超声切面对于诊断胎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口服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护理
周兴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09-111.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口服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动脉导管未闭患儿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布洛芬口服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肝、肾功能及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 41例患儿动脉导管关闭,关闭率82.0%。体重≥1500g的患儿关闭26例,关闭率81.3%;体重0.05)。治疗前后,所有患者ALT、AST、TBIL、BUN、Cr、PLT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组间差异(P>0.05)。结论口服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可有效减少患儿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浅谈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术中护理体会
陈付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12-113. 
摘要 ( 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相关术中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3年11月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其手术方法与术中护理措施进行有效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术中护理,所有患者均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冠状造影效果比较良好,未出现严重的术中并发症情况。结论有效的术中护理是实施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关键所在,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张小卫;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14-116.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抢救及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经抢救及相关护理支持,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1.9%,其他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在30~60min内得以明显改善。结论护理人员与医生积极配合,加强病情监护,及时准确给药,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障。
健康教育在临床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分析
龚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17-118.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后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知识合格率、按时用药率、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患者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促使患者按时服药并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张丽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19-120. 
摘要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实施心血管介入治疗手术后对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336例运用介入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其中有52例术后有并发症出现,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类型进行总结,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所选的52例存在并发症的心血管患者进行分类,其中10例患者出现血管并发症,占所有并发症的19.23%;6例出现低血压,占所有并发症的11.54%;16例出现拔管综合征,占所有并发症的30.77%;14例出现排尿困难,占所有并发症的26.92%;6例出现心律失常,占所有并发症的11.54%。结论心血管疾病实施介入治疗后容易出现并发症,而且并发症的种类较多,但是这些并发症是能够避免出现的,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适应症进行,认真仔细,同时实施精细的护理措施,都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
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郑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21-122. 
摘要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护理效果,总结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早发现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的情况,采取及时治疗护理措施,64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病情均明显好转。结论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治疗护理中,必须注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合理用药,精心护理,注意患者的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实施综合性的临床治疗护理方案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治疗护理康复效果。
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冯金城;周利华;谭新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23-124.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心梗介入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心梗介入治疗以及相应的临床护理,实验组观察对象在此基础上接受心脏康复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心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梗介入治疗患者接受心脏康复护理,有助于其心理状态和心功能的改善。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脏介入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钱小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25-126.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心脏介入治疗的20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和家属陪护和自聘护工比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上升到99%,家属陪护和自聘护工比例降低,现在只有51%患者有家属陪护或自聘护工,健康教育指导率及康复指导率100%,患者及家属知晓率经调查已达到95%,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结论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效果,护理服务得到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主动脉球囊反搏配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后相关护理
农宝兰;蒙海丹;黄幕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27-128.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索主动脉球囊反搏配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住院部收治的30例主动脉球囊反搏配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的资料,对其术后相关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护理前后患者在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中心静脉压的比较上t=6.7872、4.7853、3.5445、3.9992,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意义。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治疗效果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子维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29-130. 
摘要 ( 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疾病治疗效果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心理辅导、用药指导、饮食干预、运动疗法、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患者完全遵医76例,部分遵医16例,不遵医8例,总遵医率92%;干预前患者完全遵医42例,部分遵医18例,不遵医40例,总遵医率60%,干预后患者总遵医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另外,干预后患者血压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有效控制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术的观察与护理
陆贤美;赵玲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31-133.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碎吸术的观察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行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术的患者64例,对所有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有效护理措施,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经精心治疗与观察护理后,64例患者中,治愈56例,治愈率87.5%;死亡8例,死亡率12.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术患者实施密切观察、全面有效护理及积极预防并发症,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探讨
李九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34-135.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和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病史、CT或X线片检查、血气分析及肺部检查等进行诊断;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综合诊断后发现,危险倾向者34例,占30.9%;轻度患者24例,占21.8%;中度患者22例,占20.0%;重度及特重度患者共30例,占27.3%。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4%,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CT、X线片、肺功能等常规检查,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病史情况可进行准确诊断;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肺部CT及病理特征
廖云伟;赵宏文;罗自金;赵中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36-138. 
摘要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病理特征,评价肺部CT诊断COP的医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COP患者的肺部CT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 COP患者的肺部CT表现为双肺多发实变影或磨玻璃影;20例患者均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术,其中有14例患者的病理表现为机化性肺炎,特征性病理改变为肺泡管及肺泡腔伴或不伴有细支气管内结缔组织填塞。结论 COP患者的肺部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而TBLB对于COP患者的病理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COP的诊断一定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肺部CT以及病理特征综合分析。
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临床特点及规范治疗探讨
郑林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39-140.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临床特点及规范治疗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本院消化内科接诊的9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硝唑,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Hp根除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85.4%,70.8%,复发率10.4%明显低于对照组2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和两种抗生素联合治疗Hp感染并发胃溃疡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Hp根除率,降低复发率,且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12例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运用
杜桂英;陶中原;郭顺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41-143.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观察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112例受检者行消化道检查,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112例受检者中发现病变96例有病变,检出率85.7%。上消化道疾病37例,小肠疾病54例,结肠疾病5例,其中小肠非特异性炎症28例,多发性和单发性息肉3例,克罗恩病4例,血管发育不良6例,伴出血3例,小肠肿瘤2例,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殖症10例。受检者顺应性好,未发生梗阻及崁顿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有较高的检出率,安全性高、顺应性好,可以作为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而且对胃及大肠疾病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影响
张治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44-146.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实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胆固醇、血磷、钙磷乘积、血iPT(全段甲状旁腺素)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iPT、钙磷乘积、血磷明显下降,血白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磷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血磷、钙磷乘积、iPT、血白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有明显的影响:较大的降低血iPT及钙磷乘积,清除血磷,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探讨
和学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47-149.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80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再使用丙种球蛋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控制时间、治疗有效率、血小板上升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表现,而且能够大大提高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水平,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临床对照分析
董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50-152.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单纯肺结核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临床对照。方法本次选取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50例(观察组),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就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单纯肺结核5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体重下降率、发热率高于对照组,盗汗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痰涂片抗酸染色(+)、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血清结核抗体检测(+)、PPD试验(+)观察组所占比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合并空洞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滋病与肺结核合并发生的患得,无典型临床表现,免疫学及痰结核菌检测阳性率居较低水平,临床需依据疾病特征,对正确的检测方案进行选择,以早期规范诊断,明确治疗,最大程度的改善预后。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冯桂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53-154.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分析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8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组108例患者中,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感染途径为血液传播,占79.63%;病程主要集中在0.5-3个月之间;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有102例患者合并有其他感染,占94.44%,其中合并细菌性肺炎的患者较多,占93.52%;患者的体内CD4+的细胞数目普遍小于200个/mm3,其中小于50个/mm3的患者最多,有71例,占65.74%;患者行胸部CT检查多可发现弥漫浸润影或斑片状实变影;及时给予者HAART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情有所缓解。结论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病情严重,患者死亡率高,同时易并发多种感染,使治疗难度加大,患者预后较差。早期诊断艾滋病,并及时给予患者HAART抗病毒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6例临床分析
杨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55-156.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剖宫产手术之后出现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因素与治疗方式进行探讨,并总结有效预防措施。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6例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患者实施正确诊断以及针对性的对症治疗,对临床治疗要点和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36例患者的症状均通过术后病理证实,单发病灶34例,多发病灶2例,2-5cm为病灶直径,其中肿块直径>5cm的有8例。皮下脂肪深部和腹直肌前鞘间多出现病灶,由于腹膜被病灶穿透对肠管浆膜与网膜构成了影响,有着较大的切除范围,实施了聚丙烯网片修补的有3例患者。手术之后,36例患者均完全切除病灶,切口得到良好的愈合,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来说,要早诊断治疗手术。临床医师要对此症状进行有效预防,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诱发因素得到减少,从而使此症状发病率得到降低。
健康教育在社区宫颈癌预防中的效果探讨
晏明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57-158.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在社区宫颈癌的预防中进行健康教育的措施和效果,以为其实践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本次研究于2012年1月开展至2013年12月结束,研究中入选的对象为该阶段在本社区长住、流动人口中参加健康教育讲座和宫颈癌普查的女性,以及在本社区医院进行检查和就诊的妇科疾病患者,共2000名,根据入选对象所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000名,采用常规护理指导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1000名,护理期间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对象的护理知识了解情况及焦虑、抑郁评分变化,并采用满意度测评量表评估两组对象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研究比较,两组对象对宫颈癌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明显提高,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象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宫颈癌的预防中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女性对宫颈癌相关知识的了解,降低抑郁、焦虑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重视和推广。
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观察
汤春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59-160.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总结,通过临床上的疗效,推广应用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垣,减少患者的病痛。方法对我院70例90个患牙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主要是采用了3M ESPE RelyX纤维根管桩、3M ESPE Kiltek Z350树脂等材料进行修复治疗。在修复治疗结束以后,对67例患者进行跟踪调查,调查时间分为为半年后(6个月)、一年后、两年后。结果 70例患者经过通过纤维桩治疗残根、残冠以后,患者的康复情况比较明显。70例患者通过纤维桩治疗修复2a以后,仅有6例8个患牙失败,总体上的概率仅有3.12%。其余的68例患者并未发生患牙失败的情况,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影响牙齿的使用。综合成功率达到了96.66%,纤维桩临床治疗修复,可以推广使用。结论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是一种临床疗效比较理想的修复方法,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1]。纤维桩临床治疗修复的优势较多,例如操作简便、省时等等,能够进最大努力减少患者的病痛和复发概率,可以在临床治疗修复残根、残冠当中,作为首选修复方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月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9):  161.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尔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介人心血管病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