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14卷 第23期 刊出日期:2024-12-15
临床研究
冠脉微循环阻力指数、冠脉血流储备联合冠脉血流储备分数对PCI术后冠脉血流状况的评估价值
李琪, 石建, 肖金翠, 杨潇, 余吉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3-6. 
摘要 ( 24 )   PDF (126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冠脉血流状况采用冠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冠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联合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PCI术后患者共计52例,按照术后冠脉血流状况分为血流升高组(n=35)与血流无升高组(n=17),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明确IMR、CRF联合FFR对PCI术后冠脉血流状况的评估价值。结果 血流升高组PCI术前IMR、CRF、FFR较血流无升高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I术前IMR(OR=3.822)、术前CRF(OR=4.356)、术前FFR(OR=4.279)是PCI术后冠脉血流量增加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PCI术前IMR、CRF、FFR、联合检测预测PCI术后冠脉血流量增加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5、0.815、0.701、0.934。结论 患者接受PCI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冠脉血流状况能够得到改善,能够通过IMR、CRF联合FFR对术后冠脉血流状况进行评估。
超声心动图在评估早产新生儿心脏功能及结构中的临床价值
汪璐, 林晓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7-11. 
摘要 ( 20 )   PDF (122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超声心动图在评估早产新生儿心脏功能及结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在漳州正兴医院出生的81例早产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依据胎龄不同分为低胎龄组(≤29周+6 d)26例、中胎龄组(30-33周+6 d)27例、晚胎龄组(34-36周+6 d)28例。三组均应用超声心动图测试,比较三组体重和心率、心脏功能及结构指标,并经Pearson分析心脏功能及结构指标与体重和心率的相关性。结果 中胎龄组和晚胎龄组较低胎龄组的体重显著更高,心率显著更低;晚胎龄组较中胎龄组的体重显著更高,心率显著更低(P<0.05)。中胎龄组和晚胎龄组较低胎龄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二尖瓣环运动位移(MAPSE)、三尖瓣环运动位移(TAPSE)、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值显著更高;且晚胎龄组较中胎龄组显著更高(P<0.05)。中胎龄组和晚胎龄组较低胎龄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舒张末期主动脉根部内径(AOD)、左心房收缩期末期内径(LADs)、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收缩末期主肺动脉内径(MAP)显著更高;且晚胎龄组较中胎龄组显著更高(P<0.05)。经Pearson分析,早产新生儿的胎龄、体重与LVEF、LVFS、MAPSE、TAPSE、E/A值及LVDd、RVDd、LVPWd、IVSd、AOD、LADs、LVDs、MAP呈正相关性;心率与LVEF、LVFS、MAPSE、TAPSE、E/A值及LVDd、RVDd、LVPWd、IVSd、AOD、LADs、LVDs、MAP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记录和评估不同胎龄早产儿的心脏功能及结构变化,且早产新生儿的胎龄、体重与心脏功能及结构变化呈正相关性,心率与与心脏功能及结构变化呈负相关性。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脑心通胶囊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颜秋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12-15. 
摘要 ( 19 )   PDF (120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对心功能、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本院诊治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非洛地平治疗,49例)、联合组(脑心通胶囊联合非洛地平治疗,49例)。统计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心肌损伤、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9.80%,高于对照组的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LVEDD低于对照组,发作间隔时间、LVEF、C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CK-MB、cTnT、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NO、VEGF、6-keto-PGF1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四逆散加味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效果观察
崔磊, 冯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16-19. 
摘要 ( 17 )   PDF (120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患者治疗中开展四逆散加味与西医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分组依据为计算机随机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析得出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对比,分析得出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逆散加味与西医常规治疗相结合,针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患者,可显著优化中医证候和心绞痛表现,增强治疗效果,具备实际临床应用意义。
血清sdLDL、MHR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邓绍强, 卓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20-23. 
摘要 ( 20 )   PDF (130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将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另选择同期冠脉造影结果正常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参照Gensini积分将冠心病患者进一步分为三组,即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血清sdLDL、MHR水平。比较对照组与不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患者血清sdLDL、MHR水平;血清sdLDL、MHR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联借助Pearson相关分析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并借助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评价。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sdLDL及MH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清sdLDL及MHR水平随着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dLDL及MHR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正相关,二者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的独立风险因子(P<0.05)。血清sdLDL、MHR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740、0.754及0.851,二联联合时诊断价值最高,此时95%CI为 0.780-0.90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56%和80.00%。结论 血清sdLDL、MHR水平均可较好预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且二者联合时预测价值最高。
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价值
吴志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24-26. 
摘要 ( 23 )   PDF (124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CHD)并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于2023年1-12月接收的70例CHD合并FH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单一组(n=35)和联合组(n=35)。予以单一组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组在其基础上加以阿利西尤单抗治疗,两组均持续服药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评分、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TC、TG、LDL-C水平低于单一组,HDL-C水平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SAQ评分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与单一组的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HD并FH患者可提高疗效,显著调节血脂水平,并缓解心绞痛,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与IMT、HCY、CYS-C、RDW、LP(a)相关性分析
阙荣良, 汤琼健, 林卫, 邱群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27-30. 
摘要 ( 15 )   PDF (131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胱抑素C(cystatin C,CYS-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在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80例,其中单纯高血压13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150例,对两组相关性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确定各指标曲线下面积(ROC)和最佳截断值。结果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男性比、年龄、患糖尿病率、饮酒率、颈动脉斑块率、IMT增厚率、HCY、CYS-C、RDW、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结果为左侧IMT(0.773)、右侧IMT(0.731)、HCY(0.727)、CYS-C(0.725)、RDW(0.707)、LP(a)(0.666),对合并脑梗死患者都具有比较高的诊断价值。如果联合6项指标检测,其AUC为(0.875),其诊断效率显著提高。结论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与IMT、HCY、CYS-C、RDW、LP(a)水平相关性强,对高血压患者并发脑梗死具有良好的预测、确诊意义,可在临床推行。
SGLT-2抑制剂治疗老年慢性心衰的有效性及对心室重构、免疫指标的影响
范宪双, 康建梅, 刘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31-35. 
摘要 ( 20 )   PDF (122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60岁)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SGLT-2在改善心室重构及免疫指标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92例经临床辅助检查确诊的CHF患者,分为两组(随机数字表法,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抗CHF药物(如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NI/ACEI/ARB)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治疗;治疗3个月后,就两组下列指标进行对比:(1)治疗效果;(2)心室重构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与室间隔厚度(IVST)];(3)相关免疫指标[CD4+、CD8+与CD4+/CD8+];(4)炎症指标[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结果 观察组(97.83%)与对照组(82.61%)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均有明显下降,IVST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CD8+与PLR、NLR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CHF患者,采用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进行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抑制其心室重构,改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情况。
芪菊当归芍药汤合五皮饮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陈锦红, 方雪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36-39. 
摘要 ( 13 )   PDF (126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芪菊当归芍药汤合五皮饮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云霄县中医院妇产科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8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通过抛硬币法按照1:1的比例分为西药组和研究组。西药组口服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芪菊当归芍药汤合五皮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妊娠结局,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24 h动态血压水平和血清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95.35%)较西药组(79.07%)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治疗6周后两组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明显,研究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6周后两组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明显,研究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6周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一氧化氮(NO)水平均提升明显,研究组提升更显著;内皮素-1(ET-1)水平均降低明显,研究组降低更显著(P<0.05)。研究组(4.65%)较西药组(25.58%)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芪菊当归芍药汤合五皮饮治疗效果显著,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24 h动态血压水平,改善血清因子水平和妊娠结局。
心电图复极相关参数联合血清GDF-15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于宁, 王晓峰, 宋照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40-44. 
摘要 ( 16 )   PDF (122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电图复极相关参数联合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MA)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共计110例AMI患者,根据是否合并MA分为两组,分别为合并组(n=45)与非合并组(n=65),比较两组心电图复极相关参数、血清GDF-15水平,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明确心电图复极相关参数联合血清GDF-15对MA的预测价值。结果 合并组GDF-15水平较非合并组更高(P<0.05);合并组QT间期均值、T波时间均值、校正后QT(QTc)间期均值较非合并组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DF-15(OR=5.067)、QT间期均值(OR=0.625)、T波时间均值(OR=0.579)、QTc间期均值(OR=0.674)是影响AMI患者合并MA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较GDF-15、QT间期均值、T波时间均值、QTc间期均值单一检测更高(P<0.05)。结论 GDF-15、QT间期均值、T波时间均值、QTc间期均值联合检测对AMI患者MA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自拟降压祛脂方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
黄兴建, 许娜, 陈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45-48. 
摘要 ( 16 )   PDF (121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应用自拟降压祛脂方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厦门市中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66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通过红蓝摸球法按照1:1的比例分为西药组和实验组。西药组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实验组在西药组上加用自拟降压祛脂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脂和血压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实验组(93.94%)较西药组(69.70%)(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头晕痛、口苦、心烦、身体困倦评分均降低明显,实验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水平均降低明显,实验组降低更显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提升明显,实验组提升更显著(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均降低明显,实验组降低更显著(P<0.05)。实验组(9.09%)与西药组(6.06%)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应用自拟降压祛脂方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脂、血压及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舒张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阮云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49-51. 
摘要 ( 18 )   PDF (126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舒张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门诊就诊单纯舒张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将符合条件共9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单一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予以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方案治疗;两组连续用药12周。根据疗效评估、动态血压指标、心率、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评价对两组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提高(P<0.05)。动态血压与心率监测得知,观察组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水平相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得知,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ET)相比对照组下降,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相比对照组增加(P<0.05)。用药安全性评价,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不具备差异(P>0.05)。结论 舒张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方案可以提高降压效果,降低心率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安全性较好。
补肾填精方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肾性高血压的血压变异性、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林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52-55. 
摘要 ( 12 )   PDF (123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补肾填精方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肾性高血压的血压变异性、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信封法将61例于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肾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对照组(n=30)及在此基础上联用补肾填精方治疗的试验组(n=3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ou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24 h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hour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24 hDSD)],氧化应激[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肾功能[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尿微量白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试验组T-AOC及SOD水平更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24 hSSD、24 hDSD、Cys-C、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补肾填精方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肾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血压变异性,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肾功能,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冠心病专科护理
双心护理联合行动研究法指导的康复护理对PCI治疗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许娜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56-59. 
摘要 ( 16 )   PDF (121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冠心病患者接受双心护理联合行动研究法指导的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 纳入本院确诊并行PCI医治的冠心病患者共92例,时段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依照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组,各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双心护理联合行动研究法指导的康复护理。根据焦虑抑郁情绪、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运动能力、生活质量对两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MACE总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6 min步行试验(6MWT)、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治疗冠心病患者接受双心护理联合行动研究法指导的康复护理能缓解负性情绪,提高运动能力,降低MACE风险,改善生活质量。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与健康信念的相关性
于晓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60-64. 
摘要 ( 16 )   PDF (124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与健康信念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2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冠心病健康信念问卷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CI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与健康信念的相关性。结果 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得分为(44.69±8.73)分,健康信念总分为(103.56±11.23)分 ;文化程度及居住地是PCI术后患者健康信念的独立影响因素;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评分与健康信念总分、知觉到易感性得分、知觉到益处得分、知觉到严重度得分、维护健康动机呈正相关关系(r=0.454,0.203,0.326,0.197,0.216,P<0.05)。结论 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其与健康信念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临床应针对不同健康信念维度进行个性化干预,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促进患者的康复。
早期弹力阻抗运动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应用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效果
罗小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65-68. 
摘要 ( 14 )   PDF (120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弹力阻抗运动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患者心功能、神经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4月至2023年12月在三明市第二医院就诊的8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音乐疗法干预,观察组给予音乐疗法联合早期弹力阻抗运动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神经激素水平、运动耐力、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最大公斤摄氧量(VO2/KgMax)、最大摄氧量(VO2 Max)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老年抑郁量表(GDS-15)评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弹力阻抗运动干预联合音乐疗法能够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和神经激素水平,提高运动耐力和生存质量,缓解负性情绪。
医护一体化模式对急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吕素如, 官淑芬, 陈晓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69-72. 
摘要 ( 13 )   PDF (120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急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急诊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共30例,设为对照组;第二阶段为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患者接受医护一体化模式护理,共30例,设为观察组。数据收集主要依据患者的医疗记录,包括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Visual Analog Scale, VAS)、自我效能以及自我感受负担。所有数据均从患者的电子病历系统中提取,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VAS评分以及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的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急诊护理中能够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提升患者自我效能,减轻患者自我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公众号健康宣教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依从性及自护力的影响
龚珊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73-76. 
摘要 ( 12 )   PDF (120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在冠心病患者中采取公众号健康宣教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对依从性和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44,采取公众号健康宣教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和对照组(n=44,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的健康行为依从性、护理后的ESCA各维度评分、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对比,观察组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中,采取公众号健康宣教联合认知行为护理能够获取良好的效益,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行为依从性和自护能力。
门诊协同护理联合5A护理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黄吉祥, 张春莲, 李莉君, 林仙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77-79. 
摘要 ( 11 )   PDF (118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对冠心病患者护理时开展门诊协同护理联合5A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 在三明市第一医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择8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抽样均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41例),观察组则实施门诊协同护理联合5A护理模式(41例)。针对两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水平对比。结果 对自护能力评估,观察组护理后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护理时开展门诊协同护理联合5A护理模式,可以增加患者自护能力,增加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恢复。
高血压专科护理
团队模式下闭环式健康教育联合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自护能力的影响
曾小艳, 游灼芝, 柯巧滨, 张雪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80-82. 
摘要 ( 17 )   PDF (121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团队模式下闭环式健康教育联合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对血压、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本院高血压患者中选择76例为对象,遵照随机分组方式划分两组,各38例,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外一组开展团队模式下闭环式健康教育联合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观察组)。针对两组自护能力、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水平,观察组护理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团队模式下闭环式健康教育联合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可以达到对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提升的目的,并降低患者血压。
心力衰竭专科护理
早期心脏康复联合渐进式护理联合有创通气干预对ICU心衰患者的影响
詹仕柳, 连燕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83-85. 
摘要 ( 15 )   PDF (126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ICU心衰患者采取早期心脏康复联合渐进式护理联合有创通气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ICU收治确诊共90例心衰患者划分两组(数字随机表法),各45例,时间集中于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两组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有创通气干预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心脏康复联合渐进式护理联合有创通气干预。比较两组心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不良心脏事件。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B型钠尿肽(BNP)相比对照组下降,6 min步行试验(6MWT)相比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相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相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心衰患者采取早期心脏康复联合渐进式护理联合有创通气干预,有助于改善心功能、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心脏事件风险。
比较HFNC与NIV联合综合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湿化效果的影响
葛昭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86-89. 
摘要 ( 15 )   PDF (121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比较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V)联合综合护理对急诊心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94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与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湿化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48 h的氧合指数(PaO2/FiO2)、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8 h后的湿化效果好于对照组,鼻腔干燥、咽喉干燥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NC与NIV均能改善急性左心衰竭的心功能,但HFNC的湿化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氧疗期间配合综合性护理可以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心内科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黄美灵, 魏云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90-93. 
摘要 ( 17 )   PDF (1242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液体管理中应用心内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总医院收治的14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起始时间为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开展临床实践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常规组各72例,试验组干预方式为心内科常规护理+液体管理,常规组干预方式为心内科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等心功能指标水平、液体潴留事件发生率、症状负担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LVEF(86.73±3.14)%高于常规组(74.25±2.36)%,试验组患者LVEDV(35.72±2.01)mm低于常规组(43.35±2.86)mm,试验组患者液体潴留事件发生率(2.78%)低于常规组(18.06%),试验组心理症状、生理症状、心衰症状等症状负担评分均低于常规组,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22%)高于常规组(87.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内科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和降低其液体潴留事件发生率,还能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益心操联合格林模式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罗翔, 王在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94-97. 
摘要 ( 14 )   PDF (122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益心操联合格林模式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自2023年10月起至2024年10月,在本院共收集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以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两组各50例。在治疗期间,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益心操联合格林模式护理,对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6 min步行距离、心理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效能感评分、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其焦虑、抑郁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实施益心操联合格林模式护理,能够有效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促使其运动耐力增强,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况。
基于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模式护理在重症心衰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林琳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98-101. 
摘要 ( 16 )   PDF (120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在对重症心衰患者护理时开展基于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模式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本院重症心衰病例80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对纳入病例均分两组,对照组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40例),观察组治疗期间则接受基于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模式护理(40例)。针对两组血气水平、心功能水平以及心理状态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PaO2、S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水平,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弹性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心衰患者开展基于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模式护理,可以提升患者血气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帮助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病症。
无缝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巫富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102-104. 
摘要 ( 15 )   PDF (125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取无缝多学科协作(MDT)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该类患者认知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接诊的82例CHF患者,按照随机掷硬币法分为常规组(41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和研究组(41例,采取常规护理+无缝MDT护理模式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功能指标、疾病认知程度[亚特兰大心力衰竭知识问卷(AHFKT)]和自我管理能力[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EHFSCB-9)]。结果 与同组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干预后LVESD、LVDd指标水平均较低,LVEF指标水平较高,且对比常规组,研究组干预后的LVESD、LVDd更低,LVEF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AHFKT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EHFSCB-9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HF患者采取无缝MDT护理模式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显著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
王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105-108. 
摘要 ( 12 )   PDF (120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展开系统化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纳入的70例心力衰竭患者均在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入本院ICU收治,并在遵循随机(计算机随机)原则的基础下被均分并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存质量、心功能、心理弹性、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DD、LVESD降低,反观6MW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弹性、自我管理能力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监护室(ICU)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展开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心功能及生存质量,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心理弹性,值得借鉴。
护理
LACE模型指导下的目标化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合并高血压患者ADL评分及再入院风险的影响
邓欣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109-112. 
摘要 ( 14 )   PDF (124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LACE模型指导下的目标化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合并高血压患者ADL评分及再入院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患者并给予LACE模型指导下的目标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水平、运动功能、NIHSS评分和ADL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ADL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和再入院率(2.50%)明显低于参照组(25.00%、20.00%)(χ2=4.804、4.507,P=0.028、0.034)。结论 LACE模型指导下的目标化干预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并发症和再入院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影响肺癌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防策略研究
廖尝君, 刘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113-117. 
摘要 ( 15 )   PDF (122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影响肺癌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防策略。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08例,根据是否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分为发生DVT组(n=46)和未发生DVT组(n=62),对肺癌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对肺癌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并针对独立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经过单因素分析,肺癌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术前化疗、肿瘤分期、肺癌类型、手术方式、胸腔积液与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性别、住院时间、体重指数、冠心病、高血压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白细胞计数异常、术前化疗、肿瘤分期Ⅲ-Ⅳ期、肺癌类型为腺癌、手术方式为开胸手术、胸腔积液等因素均是影响肺癌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其危险因素主要和年龄、白细胞计数、术前化疗、肿瘤分期、肺癌类型、手术方式、胸腔积液等存在相关,临床应对以上因素采取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肺癌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基于ADOPT模式的临床干预对脑动脉瘤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蔡妹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118-120. 
摘要 ( 13 )   PDF (124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基于ADOPT模式的临床干预对脑动脉瘤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于本院行脑动脉瘤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2例,甲组采用临床脑动脉瘤常规护理,乙组在甲组基础上采取ADOPT模式的临床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凝血指标、生存质量、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PT、FIB水平均显著降低,且乙组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增加,且乙组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血栓发生率低于甲组(P<0.05)。结论 对脑动脉瘤手术患者采用ADOPT模式的临床干预,能改善患者凝血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良好。
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叶晓勤, 翁友飞, 王艺珊, 张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121-124. 
摘要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6月于本院进行就诊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9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心理组(n=45)和传统组(n=45),其中传统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心理组在传统组的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心理状态水平变化,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变化。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DASS-21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心理组下降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上升,且心理组(251.74±17.14)上升程度显著大于传统组(241.59±1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8,P<0.05)。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情绪安全感理论的护理联合健商理念指导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何燕秋, 吴珍珍, 林玉丹, 谢雪玲, 王如, 黄丹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125-127. 
摘要 ( 15 )   PDF (125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护理时开展情绪安全感理论的护理联合健商理念指导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本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Excel对纳入患者随机排序1-78号,单数序列患者开展常规护理(39例,对照组),偶数序列患者则开展情绪安全感理论的护理联合健商理念指导护理(39例,观察组)。针对患者治疗期间依从性、血压水平、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对比。结果 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血压水平,观察组护理后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效能,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护理时开展情绪安全感理论的护理联合健商理念指导护理,可以提升患者依从性,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增加患者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改善病情。
双向质量反馈护理及医养结合的延伸护理对慢阻肺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黄晨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128-130. 
摘要 ( 10 )   PDF (119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对慢阻肺合并高血压患者开展双向质量反馈护理及医养结合的延伸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2023年4月至2024年5月慢阻肺合并高血压患者76例,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落实常规护理(38例),观察组实施双向质量反馈护理及医养结合的延伸护理(38例)。针对患者血压水平、肺功能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对比。结果 血压水平对比,观察组护理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水平对比,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阻肺合并高血压患者开展双向质量反馈护理及医养结合的延伸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肺功能水平以及生活质量,降低患者血压。
EECP结合运动训练的序贯式康复护理模式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干预研究
游建丹, 叶鹭萍, 王晓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131-133. 
摘要 ( 16 )   PDF (119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结合运动训练的序贯式康复护理模式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在最大代谢当量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干预效果研究。方法 选择2024年1-7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100例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依据干预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模式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EECP后再进行运动训练的序贯式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最大代谢当量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最大代谢当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CP结合运动训练的序贯式康复护理模式,对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能够提升其最大代谢当量,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基于循证理念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效果的影响
张盈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134-137. 
摘要 ( 14 )   PDF (120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期间收治的68例AIS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本院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采取基于循证理念的急诊护理流程期间收治的68例AIS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急诊救治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急诊救治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中急救处理、需求满足、工作效率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IS患者经基于循证理念的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后,可提升急诊救治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舒适与细节双渗透干预的手术室护理在高血压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朱桂姬, 苏立林, 陆清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138-141. 
摘要 ( 14 )   PDF (121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合并骨折患者开展舒适与细节双渗透干预的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 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将本院收治高血压合并骨折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两组(时段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每组43例。对照组干预模式为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干预模式为舒适与细节双渗透干预的手术室护理。根据血压指标、心理应激反应、疼痛程度、舒适度评分评价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较对照组更低,Kolcaba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骨折患者开展舒适与细节双渗透干预的手术室护理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疼痛,提高舒适度,稳定血压指标。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在ICU高血压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的研究
黄珍娥, 詹仕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3):  142-144. 
摘要 ( 12 )   PDF (119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对ICU高血压患者开展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对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作用。方法 在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ICU高血压患者中选择82例,通过Excel对纳入病例随机排序1-82号,单数序列实施常规ICU护理(41例,对照组),偶数则开展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41例,观察组)。针对两组ICU治疗期间血压水平、生活质量以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高血压患者开展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可以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