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14卷 第18期 刊出日期:2024-09-30
指南与共识
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基层综合防控专家共识
唐平, 赵洪磊, 阎德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3-13. 
摘要 ( 56 )   PDF (1769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型糖尿病(T2DM)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均属于我国重大慢性病。临床上超重肥胖、糖代谢异常和血脂异常等心脏代谢危险因素常聚集存在,ASCVD是T2DM等代谢性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通过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代谢性心血管疾病(CMD)的预后。因此,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关注CMD,开展早期诊断、分级诊疗和全程管理工作。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基层卫生人才工作委员会和深圳市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组成专家小组,结合最新权威指南和基层诊疗实践,制定以患者为中心,以全科医生为防控主体、专科医生提供技术支持的《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基层综合防控专家共识》,旨在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对CMD的综合诊疗行为,包括危险评估、早期诊断、代谢控制、分级转诊和全病程管理等内容,实现CMD防控关口前移,以降低ASCVD事件发生。
临床研究
大剂量匹伐他汀联合卡维地洛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陈启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14-16. 
摘要 ( 31 )   PDF (1310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卡维地洛联合大剂量匹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68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样本,双盲法分组为比照组和分析组,各有34例,两组均行卡维地洛治疗,比照组辅以常规剂量匹伐他汀,分析组辅以大剂量匹伐他汀,均在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入选,观察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心功能指标,统计心血管事件。结果 治疗前针对血管内皮功能实施调查,分析组、比照组未形成差异(t=0.459、0.450、0.201,P>0.05)。治疗后组ET-1、VEGF等在分析组低于比照组,NO在分析组高于比照组(t=8.194、5.696、6.945,P<0.05)。治疗前执行心功能的调查,分析组、比照组未形成差异(t=0.234、0.440、0.153,P>0.05)。治疗后执行心功能的调查,其中LVEDD、LVESD在分析组低于比照组,LVEF在分析组高于比照组((t=7.997、4.449、5.373,P<0.05)。心血管事件在分析组明显更少,和比照组形成差异(χ2=5.757,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大剂量匹伐他汀的安全性更高,能减少心血管事件,还能修复血管内皮功能,增强患者心功能,改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郭俊, 卞世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17-21. 
摘要 ( 28 )   PDF (1281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行PCI治疗的80例AMI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治疗7 d后对比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cTnI)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提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均提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治疗后两组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CE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压、胃肠道反应及头痛等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替罗非班共同应用于AMI经PCI术后患者可减轻心肌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宽胸气雾剂联合尼可地尔片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效果评价
赖沛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22-24. 
摘要 ( 121 )   PDF (1320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宽胸气雾剂联合尼可地尔片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本院就诊104例CS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尼可地尔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宽胸气雾剂。对比两组治疗前、治2周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帧数(CTFC)、心功能[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E)及舒张晚期峰值(A)、E/A值]、心绞痛情况[西雅图心绞痛评估表(SAQ)]的变化,记录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LAD、LCX、RCA的CTFC值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E/A比值高于对照组,A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宽胸气雾剂联合尼可地尔片可有效改善CSF患者CTFC指标,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
NLRP3联合TYG指数对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分析
王紫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25-28. 
摘要 ( 34 )   PDF (1317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NLRP3联合TYG指数在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安溪县中医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本资料及NLRP3、TYG水平检查结果,并根据检查结果是否有ASCVD,分为ASCVD组(51例)和非ASCVD组(69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SCVD组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P3、TYG水平及两组联合对ASCVD组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CVD组TG、FPG、HbA1c、Hcy、NLRP3高于非ASCVD组,HDL-C低于非ASCVD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HDL-C、FPG、HbA1c、Hcy、TyG、NLRP3是影响ASCVD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yG、NLRP3及 两者联合预测ASCVD的下曲线面积分别为0.715、0.707、0.934。结论 NLRP3和TyG指数是预测2型糖尿病并发ASCVD的重要指标,且两者联合可显著提高ASCVD的早期预测准确性。
丁苯酞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陈基文, 周梓婷, 潘康健, 郑智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29-32. 
摘要 ( 24 )   PDF (128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丁苯酞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新发脑梗死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分为四组,分别是丁苯酞结合经颅磁治疗组、丁苯酞治疗组、经颅磁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析丁苯酞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四组MMSE、MoCA、ADL以及SF-36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四组各项量表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其中丁苯酞结合经颅磁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丁苯酞组与经颅磁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丁苯酞组与经颅磁治疗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丁苯酞结合经颅磁治疗组SOD水平高于其他三组,有明显差异(P<0.05);丁苯酞组与经颅磁治疗组SOD水平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丁苯酞结合经颅磁治疗组NSE、BNP以及HCY水平均低于另外三组,有明显差异(P<0.05);丁苯酞组与经颅磁治疗组3项指标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后VCI导致的氧化应激损伤,促进血管内皮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治疗安全性较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一贯煎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33-36. 
摘要 ( 28 )   PDF (126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一贯煎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的效果,分析该方案对患者症状、心功能、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抽选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CHF患者,以抽签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观察组用一贯煎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比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血清学[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负荷递增下峰值氧耗量(peakVO2)、6 min步行距离(6MWT)。结果 治疗后两组相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LVEDD、血清学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F、FS水平及peakVO2、6MW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贯煎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CHF的气阴两虚夹瘀型的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以及血清学指标,值得推广。
吲达帕胺片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压变异性指标的影响
林景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37-40. 
摘要 ( 21 )   PDF (126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吲达帕胺片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压变异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06例高血压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3例)、治疗组(53例);对照组予硝苯地平治疗,治疗组予吲达帕胺片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指标、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治疗有效率(92.45%)较对照组(77.36%)高(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24 h SBP、24 h DBP、24 h平均脉压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血肌酐(Scr)、膀抑素C(CysC)、血尿素氮(BUN)水平较对照组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11.32%)与对照组(7.5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吲达帕胺片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较好,可降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改善肾功能指标,且安全性好。
冠脉钙化积分、LDL-C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预测价值
孙振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41-44. 
摘要 ( 29 )   PDF (1332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冠脉钙化积分、LDL-C水平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严重狭窄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本院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所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将其作为因变量,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是否有吸烟史、是否有饮酒史、是否有冠心病家族史、是否有糖尿病史、冠脉钙化积分作为自变量,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随后建立列线图模型,完成模型验证。结果 本次研究一共纳入245例患者,其中轻度狭窄组中纳入161例患者,重度狭窄组中纳入84例患者,经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有糖尿病史、脂蛋白a>300 g/L、LDL-C>1.8 mmol/L、冠脉钙化积分高表达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后,发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为0.784,95%CI:0.755-0.804,经HL拟合优度检验χ2=8.557,P>0.05,经验证发现无论是区分度、准确度还是符合度都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结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有糖尿病史、脂蛋白a>300 mg/L、LDL-C>1.8 mmol/L、冠脉钙化积分高表达是其中的独立影响因素,经列线图模型验证后发现预测价值较高,在临床上需引起重视。
急诊院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陈志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45-47. 
摘要 ( 27 )   PDF (129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急诊院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德化县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6例院前心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心肺复苏抢救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收集两组年龄、性别、心脏骤停原因、心肺复苏起始时间、有无电除颤、肾上腺素用量、院前气管插管、有无第一目击者、首次监测心律类型等多方面基础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高危因素。结果 86例患者共抢救成功38例,抢救成功率为44.19%;单因素分析显示,心脏骤停原因、心肺复苏起始时间、院前气管插管、有无第一目击者、电除颤与心肺复苏抢救成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心脏骤停原因为心源性(OR=2.857,95%置信区间=1.184-6.894)、心肺复苏起始时间≥21 min(OR=4.274,95%置信区间=1.694-10.780)、院前气管插管(OR=3.043,95%置信区间=1.216-7.619)、无第一目击者(OR=3.808,95%置信区间=1.489-9.739)、无电除颤(OR=3.163,95%置信区间=1.163-8.607)为影响急诊院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抢救成功高危因素(P<0.05且OR>1)。结论 急诊院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与心脏骤停原因为心源性、心肺复苏起始时间≥21 min、院前气管插管、无第一目击者、无电除颤有关,还需重视该类高危因素,并积极采取对策,提高抢救成功率。
SII联合MHR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分析
徐欧繁, 王文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48-51. 
摘要 ( 26 )   PDF (133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联合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 count/HDL-c ratio,MHR)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将并发深静脉血栓的43例患者作为发生组,未并发深静脉血栓的87例患者作为未发生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并计算SII、MHR值。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及SII联合MHR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明显低于未发生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D-二聚体水平、SII值、MHR值均明显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下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水平、D-二聚体水平、SII值、MHR值升高是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SII、MHR、SII联合MH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8、0.637、0.7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SII联合MHR为0.204时,灵敏度为83.7%、特异性为54.0%。结论 SII、MHR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并发深静脉血栓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动态监测SII、MHR水平变化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及早对危险人群进行干预。
基础研究
基于NLRP3信号通路探讨血府逐瘀汤介导线粒体自噬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
何莉, 黎文博, 廖思涵, 陈妮师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52-55. 
摘要 ( 24 )   PDF (150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在NLRP3信号通路中,观察服用血府逐瘀汤对于介导线粒体自噬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六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建立心肌缺血大鼠模型,造模24 h后灌胃,在灌胃的第7 d后进行实验取材分析。使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使用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基于NLRP3信号通路的经典和非经典途径中,血府逐瘀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心肌组织病理状态,减弱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改变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府逐瘀汤可以调控心肌缺血大鼠线粒体自噬,与下调心肌组织中IL-1β、IL-18、GSDM D的表达有关,在低、中、高剂量组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
人群防治
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联合家庭强化护理对高血压防治的效果
陈美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56-58. 
摘要 ( 23 )   PDF (1252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对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联合家庭强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福清市玉屏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接诊高血压患者86例,按照随机抽样分组法将纳入病例均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43例),另一组则开展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联合家庭强化护理(观察组,43例)。针对血压水平、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对比。结果 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效能,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遵医行为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联合家庭强化护理,可以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提升患者自我效能、遵医行为。
冠心病专科护理
导向性护理路径表在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林桂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59-62. 
摘要 ( 25 )   PDF (126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导向性护理路径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本院ICU收治的60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将纳入患者分入两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依据导向性护理路径表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室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出血、静脉血栓、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肌钙蛋白I、B型钠尿肽、降钙素原水平均更低(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6.67%更高(P<0.05)。结论 导向性护理路径表干预对行PCI治疗AMI患者并发症预防、实验室指标改善、护理满意度提升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
结局导向的一体化零缺陷急诊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张晓娟, 马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63-65. 
摘要 ( 26 )   PDF (125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心梗患者接受结局导向的一体化零缺陷急诊护理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急诊科收治急性心梗患者共35例,时段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参照干预方式差异进行分组,其中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共1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结局导向的一体化零缺陷急诊护理共1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评价两组患者急救指标、抢救成功率、心功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提高;发病至医院大门时间、首次心电图时间、抢救室停留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缩短(P<0.05)。观察抢救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对照组下降(P<0.05)。观察组MACE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低(P<0.05)。结论 急性心梗患者接受结局导向的一体化零缺陷急诊护理,可提升抢救成功率,加快急救效率,促进心功能改善,降低MACE风险。
冠心病患者心理灵活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姜丽丽, 葛赟, 季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66-70. 
摘要 ( 30 )   PDF (136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心理灵活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时间段内就诊的冠心病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及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81例冠心病患者,年龄42-81岁,平均(64.53±16.59)岁,冠心病患者患者心理灵活性及自我负担感得分分别为(30.21±5.98)分、(31.32±6.65)分。冠心病患者心理灵活性与自我负担感各维度得分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下:年龄、文化程度、既往因冠心病住院次数、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糖尿病、介入次数、自我负担感得分为冠心病患者心理灵活性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目前冠心病患者心理灵活性处于较低水平,医务人员在临床制定提高患者心理灵活性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年龄、家庭收入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降低其自我负担感,从而更好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动机的潜在剖面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洪志云, 叶敏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71-76. 
摘要 ( 24 )   PDF (137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动机的潜在剖面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13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行为动机量表和健康素养量表进行调查,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动机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结果 13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动机总均分为(94.23±5.12)分,分为3个潜在剖面,为低行为动机组(29.11%)、中行为动机组(39.55%)、高动机-高识别组(31.34%),文化程度、合并疾病数量及健康素养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动机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行为动机处于中等水平,提示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较低、合并疾病数量较多及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的患者,并针对各个患者健康行为动机特征的不同制定应对策略以提高其健康行为动机。
坐式八段锦联合居家自主式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PCI术后患者的影响
黄宇英, 郑丽珠, 曾巧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77-80. 
摘要 ( 28 )   PDF (126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对心梗PCI术后护理时开展坐式八段锦联合居家自主式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在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本院心梗PCI手术患者中选择76例,通过Excel对患者随机排序1-76号,单数序列开展常规术后护理(38例,对照组),偶数序列开展坐式八段锦联合居家自主式心脏康复护理(38例,观察组)。针对两组心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活动能力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运动耐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间生活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水平,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心梗PCI手术患者护理时开展坐式八段锦联合居家自主式心脏康复护理,可以提升患者运动耐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加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恢复。
医养结合理念指导下的中医护理模式在冠心病PCI后康复中的应用
陈志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81-84. 
摘要 ( 27 )   PDF (126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医养结合理念指导下的中医护理模式在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行PCI术的116例CHD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中医护理组,各58 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中医护理组实施医养结合理念指导下的中医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脏康复认知水平[冠状动脉疾病知识量表(CADE-Q)Ⅱ]、康复效果[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生活质量[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CADE-QⅡ中各维度评分、LVEF、6 MWT、CQQC中各维度评分均升高(P<0.05),且中医护理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中医护理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3.45% vs 13.79%)(P<0.05)。结论 医养结合理念指导下的中医护理模式可改善CHD患者PCI术后的心脏康复认知水平,提升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显著降低MACE风险。
社交情境小组干预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理健康、压力知觉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詹荧, 廖丽平, 陈志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85-88. 
摘要 ( 23 )   PDF (127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社交情境小组干预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理健康、压力知觉及应对方式的影响,以期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干预策略。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间收治的86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试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社交情境小组干预。干预周期为12周。干预前后,对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压力知觉、应对方式三个方面 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HAMA和HAMD评分以及P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趋向于更积极成熟的(解决问题、求助型)应对方式(P<0.05)。结论 社交情境小组干预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具有积极的心理健康效益,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压力知觉并促进其更积极地应对疾病,为心绞痛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护理角色定位模式联合保护动机为理论的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马丽, 张晓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89-91. 
摘要 ( 24 )   PDF (125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角色定位模式联合保护动机理论在急诊护理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本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AMI患者资料。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急诊护理;将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40),接受护理角色定位模式联合保护动机理论指导的急诊护理。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统计学信息、治疗过程、临床结局指标:压力水平(CPSS)、应激障碍程度(PCL-C)以及血压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 观察组CPSS、PCL-C、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角色定位模式联合保护动机理论的急诊护理能有效改善AMI患者的临床结局,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心力衰竭专科护理
医院-社区-家庭综合性延伸管理护理对门诊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林月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92-94. 
摘要 ( 24 )   PDF (124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对门诊心衰患者护理时开展医院-社区-家庭综合性延伸管理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门诊心衰患者中选择76例为对象,数字表随机排序0-76,单数开展常规护理(38例,对照组),双数开展医院-社区-家庭综合性延伸管理护理(38例,观察组)。针对两组生活质量、心功能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后心功能水平对比,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护理后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门诊心衰患者开展医院-社区-家庭综合性延伸管理护理可以提升患者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恢复。
基于追踪方法学的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苏巧丽, 邓玉云, 陈平平, 黄丽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95-98. 
摘要 ( 21 )   PDF (1267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基于追踪方法学的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区间: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样本收录总量:80例CHF患者,以随机双盲法为分组策略,将收录样本分入不同组别,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基于追踪方法学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行为、心功能、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维持等3个维度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更长、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追踪方法学的康复护理对CHF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能力提升、心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能够为提高CHF患者康复护理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护理
双耳节拍音乐疗法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高小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99-101. 
摘要 ( 23 )   PDF (129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双耳节拍音乐疗法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在漳州市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10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5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耳节拍音乐疗法联合正念减压训练护,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血压、正性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水平、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血压、正性负性情绪、焦虑抑郁、睡眠质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正性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血压、负性情绪、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耳节拍音乐疗法和正念减压训练的结合,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正性情绪,减少负性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状况,改善血压和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为老年高血压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情绪管理和压力缓解策略。
信息-动机-行为理论认知干预对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依从性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邱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102-104. 
摘要 ( 27 )   PDF (124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信息-动机-行为理论认知干预对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依从性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龙岩市第二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共86例进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3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信息-动机-行为理论认知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家庭血压监测依从性和血压水平。结果 两组之间的家庭血压监测依从性和血压水平在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护理后显示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的家庭血压监测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 信息-动机-行为理论认知干预能够提升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血压监测依从性,对患者的血压水平控制有积极作用。
心脏康复运动护理及安全舒适护理的体位活动干预对起搏器植入的影响
李凤秀, 钟素英, 王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105-107. 
摘要 ( 25 )   PDF (124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心脏康复运动护理及安全舒适护理体位活动干预对起搏器植入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中院内接受起搏器植入治疗的68例患者,对各个患者进行随机编号后采取随机抽取法安排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35、33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心脏康复运动护理及安全舒适护理的体位活动干预,对不同干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左室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0,更低于对照组8.57%(P<0.05)。相较于对照组,干预6周后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36.97±2.46)mm更低于对照组(41.56±3.97)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5.63±1.85)mm更低于对照组(51.02±2.01)mm、左室射血分数(53.02±3.49)%更高于对照组(50.02±2.12)mm(P<0.05)。结论 于起搏器植入患者中施以心脏康复运动护理及安全舒适护理的体位活动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并发症风险,改善左室功能。
零缺陷护理管理的康复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康复改善中的应用
李四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108-110. 
摘要 ( 21 )   PDF (125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零缺陷护理管理的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自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内确诊收治的6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两组平均34例。对照组干预方法为常规合理,观察组干预方法为零缺陷护理管理的康复护理。基于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与心脏不良事件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干预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ER)、二尖瓣舒张早末期血流峰值比(E/A)均要高于组内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提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零缺陷护理管理的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心功能好转体现出积极作用,降低心脏不良事件风险。
Watson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对高血压并慢性心衰患者SAS、SDS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叶艳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111-114. 
摘要 ( 23 )   PDF (126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Watson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对高血压并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方法 抽选本院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医治高血压并慢性心衰患者患者,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入组共84例患者划分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上述措施接受Watson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从血压水平、负性情绪、自护能力对两组进行评比。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相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收缩压、舒张压相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并慢性心衰患者接受Watson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能明显减轻负性心理,提高自护能力,更好的控制血压。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基于流程再造理论对其SDS、SAS、SF-36和心电图改变的效果
许娜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115-117. 
摘要 ( 26 )   PDF (125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基于流程再造理论对其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健康调查简表(SF-36)和心电图改变的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法择取本院确诊老年冠心病88例心律失常患者(时间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按数字随机表法划分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护理干预。评价两组SDS、SAS、SF-36和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PR间期延长,QT间期缩短(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基于流程再造理论可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电图指标。
正念减压疗法对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SF-36评分的影响
张少燕, 李秀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118-120. 
摘要 ( 27 )   PDF (131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本院 2021 年 1月至2023年12 月收治的 118 例妊娠期高血压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 59 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如帮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等,观察组 59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正念减压疗法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控制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SF-36评分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124.47±10.58) vs (136.01±10.26),(80.92±5.11) vs (90.43±5.06)] (P<0.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40.52±3.27) vs (47.65±3.14),(41.84±4.35) vs (48.19±4.07)](P<0.05),SF-36量表评分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有助于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降低,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并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复杂性肛瘘伴冠心病患者围术期使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联合快速康复理念的价值
吴萍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121-124. 
摘要 ( 19 )   PDF (126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复杂性肛瘘伴冠心病患者围术期使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联合快速康复理念的价值。方法 择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本院行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伴冠心病患者,样本数量84例。全部患者采取随机摸球法分成两组(各42例),即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联合快速康复理念。对比两组术后疼痛情况、应激反应、心功能、并发症。结果 术后24 h、48 h、72 h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性肛瘘伴冠心病患者围术期使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联合快速康复理念有助于缓解术后疼痛,减轻应激反应,促进心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风险。
妊娠高血压患者接受护患互动达标理论的自我效能护理对血压指标、心理状况的影响
李碧珠, 林秋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125-127. 
摘要 ( 21 )   PDF (124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患者接受护患互动达标理论的自我效能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确诊医治妊娠高血压患者共110例,时间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随机分组共2个组别(数字随机表法),每组55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护患互动达标理论实施自我效能护理。以血压水平、自我效能作为评定项目进行评估。结果 比较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大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患者接受护患互动达标理论的自我效能护理可提高自我效能,更好的降低血压水平。
基于TCM模式的护理干预配合EECP对COPD并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丽君, 曾建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128-131. 
摘要 ( 39 )   PDF (126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基于过渡期护理模式(TCM)的护理干预配合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COPD并冠心病患者,均为该院2021年至2023年1月所收治;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基于TCM模式的护理干预配合EECP治疗,对两组的心肺功能、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较,研究组的Peak VO2、AT、峰值氧脉搏、LVEF、FEV1、FEV1%、FEV1/FVC以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而社会影响、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 为COPD并冠心病患者提供基于TCM模式的护理干预配合EECP治疗,不但能显著改善其心肺功能,而且也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情绪心理评估联合肢体被动活动的麻醉护理对冠心病合并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响
徐雪腰, 张凤霞, 张明毓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132-134. 
摘要 ( 28 )   PDF (124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对冠心病合并肋骨骨折患者开展情绪心理评估联合肢体被动活动的麻醉护理的作用。方法 在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本院冠心病合并肋骨骨折手术患者中选择74例,数字表随机排序1-74号,单数序列开展常规护理(37例,对照组),偶数序列开展(37,观察组)。针对两组心理状态、应激反应水平以及躁动对比。结果 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反应水平,观察组护理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冠心病合并肋骨骨折患者护理时开展情绪心理评估联合肢体被动活动的麻醉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降低患者应激反应,降低躁动发生率。
以护理目标执行理念构建的个体化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梁秋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135-137. 
摘要 ( 21 )   PDF (125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以护理目标执行理念构建的个体化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76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各38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以护理目标执行理念构建的个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周期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运动耐量[6 min步行距离(6MWT)]、自我管理意识[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及生活质量[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生活质量量表(GQOLI-74)]。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6MWT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AHSMSRS、ESC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HPLP、GQOLI-74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以护理目标执行理念构建的个体化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基于关键节点控制的全程追踪护理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抢救质量的影响
黄进利, 陈小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138-141. 
摘要 ( 24 )   PDF (126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关键节点控制的全程追踪护理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患者抢救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心脏骤停行CPR患者病例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以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40例患者(采用基于关键节点控制的全程追踪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抢救质量[抢救时间、CPR成功率、不良事件(并发症、医疗纠纷)发生率]、神经功能预后情况[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及出院存活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R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及医疗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出院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关键节点控制的全程追踪护理可显著提高心脏骤停CPR患者抢救质量及神经预后情况,提高出院存活率,促进患者恢复。
Orem自理理论及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
陈晓烨, 陈丽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8):  142-144. 
摘要 ( 25 )   PDF (125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对高血压患者开展Orem自理理论及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 在本院高血压病例中纳入76例为对象(时间区间为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数字表对患者随机排序1-76号,单数序列开展常规护理(38例,对照组),偶数序列开展Orem自理理论及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38例,观察组)。针对两组血压水平、自护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开展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血压较对照组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自护能力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开展Orem自理理论及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能够调节患者血压水平,并提升生活质量与自护能力,有助于血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