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1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02-25
临床研究
血清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脑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检测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林海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3-5. 
摘要 ( 33 )   PDF (629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YO)、脑钠肽(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对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AS患者86例,根据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生存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患者存活,不良事件发生率<30%)55例和预后不良组(患者死亡,不良事件发生率≥30%)31例,术后3 d,比较不同预后情况患者血清cTnI、MYO、BNP及LVEF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价入院时血清cTnI、MYO、BNP及LVEF水平对A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的血清cTnI、MYO、BNP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ROC分析显示,血清cTnI、MYO、BNP、LVEF以及四者联合评估A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32、0.727、0.764、0.702和0.882。四者联合评估AS患者预后的价值最大。结论 血清cTnI、MYO、BNP及LVEF水平检测与AS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血清cTnI、MYO、BNP高水平、LVEF低水平提示患者不良预后。
心肌收缩力储备联合心脏彩超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研究
卢丽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6-8. 
摘要 ( 62 )   PDF (64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心肌收缩力储备(MCR)联合心脏彩超评估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16例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随访3年,根据随访结束时患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89例与死亡组27例。记录两组患者心脏彩超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LVD)]与心肌收缩力储备(MCR)水平。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运用ROC曲线评估MCR联合心脏彩超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死亡组LAD、LVD水平均高于生存组(P均<0.05),死亡组LVEF、MCR水平均低于生存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LVD是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VEF、MCR则是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四项联合AUC明显高于LVEF、LAD、LVD、MCR各单项检查(P均<0.05)。结论 MCR联合心脏彩超在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预测效能,其定量指标与患者预后死亡风险关系密切,临床检测价值较高。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左甲状腺素治疗作用
郑文添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9-12. 
摘要 ( 46 )   PDF (371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左甲状腺素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伴心血管疾病患者66例,以治疗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左甲状腺素治疗,对比组间甲状腺功能、心功能、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游离甲状腺水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1例体重减轻、1例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对照组出现1例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功能损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0.000,P=1.000)。结论 在基础对症治疗的同时增加左甲状腺素,能够促进患者血脂代谢改善,保护心功能并改善甲状腺功能,预后效果及安全性尚佳。
二联调脂方案治疗对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评价
张宗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13-15. 
摘要 ( 32 )   PDF (37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二联调脂方案治疗对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摸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二联调脂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血压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二联调脂方案用于治疗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冠脉内逆向精确溶栓和血栓抽吸分别联合支架植入术对STEMI患者的效果
张亚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16-19. 
摘要 ( 40 )   PDF (40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冠脉内逆向精确溶栓联合支架植入术、血栓抽吸联合支架植入术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治疗中的近远期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5例STEMI并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三组,分别为传统组(n=35)、逆向溶栓组(n=35)、抽吸组(n=35),传统组采用传统支架植入术治疗,抽吸组采用血栓抽吸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溶栓组采用冠脉内逆向精确溶栓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三组近期效果、远期效果。结果 三组无复流现象发生率、术后1 h心电图ST段回落率≥50%占比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抽吸组与传统组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内,溶栓组、抽吸组与传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三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三组LVEDD、LVEF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三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STEMI治疗中,冠脉内逆向精确溶栓联合支架植入术的近远期效果更为显著。
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樊波, 许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20-22. 
摘要 ( 45 )   PDF (46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集我院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脏手术患者的基线资料,异体组(45例,异体血回输),回收组(45例,回收式自体输血),对比两组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及不良反应。结果 回收组输血后1 d、5 d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表达低于异体组,纤维蛋白原(FIB)高于异体组(P<0.05);输血后1 d,异体组高切全血黏度(HSBV)、低切全血黏度(LSBV)、全血黏度及血细胞比容均下降(P<0.05),回收组HSBV、LSB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全血黏度及血细胞比容下降(P>0.05);回收组总发生率低于异体组(P<0.05)。结论 回收式自体输血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影响均较小,且安全可靠。
三参救心汤联合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井旭东, 王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23-26. 
摘要 ( 35 )   PDF (50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三参救心汤联合稳心颗粒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120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信封法为分组方法。对照组实行稳心颗粒治疗,观察组实行三参救心汤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比两组室性早搏、短阵室速、ST段降低持续时间、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介素-6(IL-6)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室性早搏、短阵室速、ST段降低持续时间较低,SV、CO、LVEF较高,TNF-α、IL-6、CRP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参救心汤联合稳心颗粒应用于心律失常患者中,可以有效治疗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肥胖儿童维生素D缺乏与心血管及代谢紊乱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
陈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27-29. 
摘要 ( 48 )   PDF (504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肥胖儿童缺乏维生素D和心血管以及代谢紊乱有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本院就诊的98例肥胖儿童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100例正常儿童设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维生素D成缺乏组与正常组的各项指标差异,分析肥胖儿童缺乏维生素D和心血管以及代谢紊乱有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BMI、HOMA-IR、TC、TG、LDL-C、HDL-C、CIMT及25-羟维生素D3水平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维生素D缺乏组和正常组HOMA-IR、TC、TG、LDL-C、HDL-C、CIMT及25-羟维生素D3水平差异显著(P<0.05)。肥胖儿童维生素D水平和HOMA-IR、TC、TG、LDL-C、CIMT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0.05),和HDL-C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肥胖儿童缺乏维生素D和CIMT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并和HOMA-IR、TC、TG、LDL-C代谢紊乱危险因素相关。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及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
叶惠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30-32. 
摘要 ( 39 )   PDF (53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到202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并接受治疗的ACI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血管造影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结果将不同血管病变程度ACI患者分为血管正常组(n=10)、血管狭窄组(n=40)、血管闭塞组(n=20)三组,其中血管狭窄组分为单支狭窄组(n=15)和多支狭窄组(n=25)。同期收集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sdLDL-C、Hcy、D-D在各组间的表达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Glu、TG、sdLDL-C、Hcy、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dLDL-C、Hcy、D-D在ACI患者血管正常组、血管狭窄组、血管闭塞组中逐渐升高(P<0.05)。血管狭窄组患者中,多支狭窄组患者的sdLDL-C、Hcy、D-D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狭窄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sdLDL-C、Hcy、D-D是影响ACI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dLDL-C、Hcy、D-D在ACI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密切相关,是影响ACI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人群防治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前后老年人群血压的变化分析及不良反应
李晓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33-35. 
摘要 ( 88 )   PDF (56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前后老年人群血压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参加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工作的268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均成功接种2剂,在每剂接种前和接种后半小时测量血压水平,观察其变化情况,并展开为期3个月的随访,记录该期间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 2剂疫苗接种半小时后,268名老年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与接种前无明显差异(P>0.05);2剂疫苗接种结束后3个月,268名老年人仅有19例(7.09%)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胳膊疼(3.73%),各不良反应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前后老年人群血压无明显改变,不良反应总出现率低,安全性得到保障,可有序对老年群体进行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
护理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肾衰竭合并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影响
李琼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36-38. 
摘要 ( 42 )   PDF (57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肾衰竭合并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接收的74例肾衰竭合并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实验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各37例,观察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肾功能指标及心功能指标变化。 结果 系统化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70%)显著低于对照组(18.92%)(P<0.05);实验组的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心排血量及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肾衰竭合并重症心力衰竭在CBP治疗期间辅以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预防CBP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肾功能及心功能,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心脏康复运动结合健康指导在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高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39-42. 
摘要 ( 32 )   PDF (59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心脏康复运动结合健康指导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衰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分别采用健康指导、心脏康复运动+健康指导,比较两组健康行为、心功能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干预前、干预后,两组各健康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6M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康复运动结合健康指导可改善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健康行为与日常生活能力,促使其心功能恢复。
基于分级分区管理的结局导向多维度零缺陷急诊救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
陈丽, 林苹青, 林玲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43-45. 
摘要 ( 36 )   PDF (598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基于分级分区管理的结局导向多维度零缺陷急诊救护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间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7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干预组实施基于分级分区管理的结局导向多维度零缺陷急诊救护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记录患者入院至就诊时间、入院至心电图检查时间、行PCI术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急救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统计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计算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入院至就诊时间、入院至心电图检查时间、行PCI术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LVEDD、LVESD、LVEF水平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优,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分级分区管理的结局导向多维度零缺陷急诊救护可优化AMI患者预后,恢复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临床推广价值。
双向情感障碍并高血压患者互动达标理论下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李素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46-48. 
摘要 ( 62 )   PDF (618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干预实施于双向情感障碍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入院并经严格纳排标准的双向情感障碍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0例,组别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与观察组(行互动达标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评估并比较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社会功能即SDSS评分(6.74±1.65)分低于对照组(8.41±2.14)分,HAMD评分(6.29±2.91)分、BPMS评分(7.59±2.3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41±3.63)分、(12.39±4.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基于互动达标理论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稳定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同时提升其社会功能,全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取得良好的预后结果。
基于目标导向的路径护理对脑出血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
黄爱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49-51. 
摘要 ( 32 )   PDF (64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基于目标导向的路径护理对脑出血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价值,为临床护理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出血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目标导向的路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VT的发生情况、凝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DVT发生率(2.08%)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P<0.05);护理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延长,且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液黏度均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目标导向的路径护理能够降低DVT发生率,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与血液黏稠度,从一定程度上可预防脑出血术后DVT的发生。
基于微信平台辅助延续性护理结合家庭护理对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许莎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52-55. 
摘要 ( 31 )   PDF (67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基于微信平台辅助延续性护理结合家庭护理对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出院的76例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8),均施以常规基于微信平台辅助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家庭护理,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Moriske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评分高于对照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屈服、回避分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面对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辅助延续性护理结合家庭护理可显著提升慢阻肺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医学应对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阶梯式功能锻炼与自我效能护理联用对断指再植术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并发症、血压水平的影响
张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56-58. 
摘要 ( 28 )   PDF (66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阶梯式功能锻炼与自我效能护理联用对断指再植术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并发症、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8例断指再植术并发高血压患者,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9)、观察组(n=49),分别采用基础护理模式、基础护理模式+阶梯式功能锻炼与自我效能护理,比较两组血运情况、指关节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血压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运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指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断指再植术并发高血压患者,阶梯式功能锻炼与自我效能护理联用可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指关节情况与血压水平。
腹腔镜下高血压患者直肠癌根治术后应用柔性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林梦姬, 黄丽萍, 李梅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59-61. 
摘要 ( 36 )   PDF (66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在合并直肠癌后,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后,由护理人员为其提供柔性护理的价值。方法 筛选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住院的60例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高血压的同时合并出现直肠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柔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血压水平。结果 两组在接受不同护理服务后,观察组各项康复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柔性护理应用在腹腔镜下高血压患者直肠癌根治术后康复过程中,既可缩短住院及康复时间,亦可有效控制机体血压水平,值得借鉴及参考。
风险分级护理对高血压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观察
梁小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62-64. 
摘要 ( 52 )   PDF (70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高血压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施行风险分级护理对内瘘功能、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68例,按护理模式分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风险分级护理。组间比较其内瘘功能、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压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内瘘震颤感良好率(97.06%)高于参照组(82.35%),内瘘成熟率(97.06%)高于参照组(79.41%),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88%)低于参照组(29.41%),舒张压(75.13±5.17)mmHg、收缩压(119.45±5.26)mmHg低于参照组(95.12±5.21)mmHg、(130.21±5.8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开展风险分级护理,可改善患者内瘘功能、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效果显著。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鼻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的影响
许巧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65-67. 
摘要 ( 31 )   PDF (68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鼻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选取我院鼻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共计10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53例)施以鼻内镜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于前者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SBP及DBP较对照组的均更低(P<0.05);在SAS评分、SDS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相差不大(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疼痛评分方面,护理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方面,护理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鼻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鼻内镜术围术期效果较好,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感受,缓解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肢体康复训练与认知心理护理联用对老年急性脑梗死后抑郁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杨丽, 孔敏霞, 蔡莹莹, 肖雪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68-70. 
摘要 ( 53 )   PDF (70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肢体康复训练与认知心理护理联用对老年急性脑梗死后抑郁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老年急性脑梗死后抑郁并高血压患者60例,设定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为研究期,将入组观察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并应用不同护理方案:肢体康复训练联合认知心理护理(观察组,n=30),常规护理(对照组,n=30),对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进行对比。结果 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血压指标(舒张压、收缩压)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心理负性状态(焦虑SAS量表、抑郁SDS量表)指标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肢体功能反馈(Fugl-Meyer量表)评分指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急性脑梗死后抑郁并高血压患者,肢体康复训练联合认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水平,改善心理状态,提升肢体功能,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基于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痛风患者的影响
林倩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71-73. 
摘要 ( 29 )   PDF (70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痛风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择取我院于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入住院的9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痛风患者,将此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有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水平情况、疼痛情况、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自我管控情况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水平显著好于对照组,且患者的疼痛情况、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自我管控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患有高血压合并痛风的老年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护理进行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自我管理情况,提高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护理在更年期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姚春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74-75. 
摘要 ( 40 )   PDF (714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更年期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更年期高血压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随机开展规范分组操作,组别为对照组(n=20)及观察组(n=20)。上述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及中医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血压控制效果、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水平。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收缩压(132.30±2.08)mmHg及舒张压(84.90±3.26)mmHg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情绪(31.80±2.12)分及抑郁情绪评分(31.55±3.32)分均低于对照组,其睡眠质量评分(6.75±0.79)分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更年期高血压护理之中,可显著改善机体高血压状态及不良心理状态,同时显著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并高血压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血压的影响
时群, 聂凤燕, 黄玉彬, 王娟, 陈红梅, 薛凯, 宋依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76-78. 
摘要 ( 45 )   PDF (737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并高血压患者施行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并发症、血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21年1-12月间收治的6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同时伴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作分组处理,分为参照组(n=34)、观察组(n=34),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血压、情绪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其舒张压、收缩压等血压指标值低于参照组,心理健康状态(HAMA、HAMD)评分低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4%)显著低于参照组(17.65%)(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并高血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压指标降低,情绪状态改善,效果显著。
呼吸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康复效果的改善
林珊, 何晶, 涂奋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79-80. 
摘要 ( 34 )   PDF (71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呼吸训练联合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慢阻肺并高血压患者中,对患者血压水平、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并高血压患者76例,按干预模式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分别开展护理干预、呼吸训练+护理干预。组间对比其血压、肺功能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项目值低于参照组,肺功能指标(FEV1、IC、FVC)值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训练+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慢阻肺并高血压患者中,患者血压、肺功能改善效果显著。
全程优质护理对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谢冰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81-83. 
摘要 ( 41 )   PDF (73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对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从其中选取8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2020年4月到2021年12月为研究对象的入院时间,按照入院顺序的先后差异对80例患者进行分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全程优质护理,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情况、住院时间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血压水平较护理前均有所下降,且试验组的血压水平明显更低,接近于正常范围,同时试验组的各项时间指标值均明显较短,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较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降低血压水平,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同时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蔡丽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84-86. 
摘要 ( 34 )   PDF (70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遴选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接诊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血压变化,生活质量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患者接受护理后的血压进行监测,研究组明显偏低(P<0.05)。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估,测评结果研究组偏高(P<0.05)。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显示研究组偏低(P<0.05)。结论 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显著。
Peplau人际关系理论与共情护理联用对高龄妊高症孕妇血压及不良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张超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87-89. 
摘要 ( 41 )   PDF (740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评估高龄妊高症孕妇联合应用Peplau人际关系理论与共情护理干预对于患者血压水平以及不良母婴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的72例高龄妊高症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前者应用常规护理,后者联合应用Peplau人际关系理论与共情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水平、不良母婴结局以及负性情绪。结果 护理前,两组组间血压水平、负性情绪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控制效果具有明显优势,且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评分较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妊高症患者于护理期间联合应用Peplau人际关系理论与共情护理对于控制血压水平以及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关键性作用,能够改善母婴结局,具有较高借鉴价值。
分析柔性护理干预在直肠癌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杨水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90-92. 
摘要 ( 30 )   PDF (73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柔性护理干预实施于伴有冠心病的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展开研究,选择医院收治且经严格纳排标准后的60例伴有冠心病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两组各30例,组别为开展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实行柔性护理的观察组;评估两组的患者心理状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展开组间对比。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39.29±3.91)分、SDS评分(41.59±3.3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0.41±3.63)分、(52.39±4.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直肠癌合并冠心病患者手术治疗中,实行柔性护理干预,一方面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依从性,另一方面控制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取得良好预后。
多维度深度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行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血压、并发症的影响
宋辉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6):  93-96. 
摘要 ( 29 )   PDF (74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多维度深度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行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血压、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78例高血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探讨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多维度深度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血压情况、肺功能与6 min步行距离、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与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10.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维度深度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高血压行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效果较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