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12卷 第33期 刊出日期:2022-11-25
临床研究
肝炎患者心脏生化指标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陈丽玲, 李才珍, 张春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3-5. 
摘要 ( 96 )   PDF (226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肝炎患者心脏生化指标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112例肝炎患者,分为急性无黄疸型(n=25)、急性黄疸型(n=22)、慢性型(n=26)、亚急性重型(n=10)、慢性重型(n=20)、淤胆型(n=9)。筛选同时期收治的45例非肝炎及心脏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比肝炎各组患者的心脏生化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研究发现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的脂蛋白a显著低于对照组,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的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氧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肝炎患者(P<0.05)。结论 在所有类型的肝炎患者中,以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心脏损害最为明显,且绝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脂蛋白a下降明显,可作为肝脏损害的特异性指标。
血清BNP与cTnⅠ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不良母婴结局的预测价值分析
魏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6-9. 
摘要 ( 54 )   PDF (311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不良母婴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8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诊治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根据母婴结局分组,设置结局良好者为对照组(n=48),结局不良者为观察组(n=32),比较两组血清BNP、cTnⅠ水平和心功能分级,分析指标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孕30周和孕32周血清BNP与cTnⅠ水平更高,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差异(P<0.05);心功能对比结果显示:对照组Ⅰ级和Ⅱ级占比更高,观察组Ⅲ级和Ⅳ级占比更高,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血清BNP与cTnⅠ联合应用预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不良母婴结局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更高(P<0.05)。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不良母婴结局与孕晚期血清BNP与cTnⅠ水平上升相关,联合检测两项指标,可提高预测不良母婴结局准确性。
不同证型冠心病患者的脂代谢水平及冠脉CTA表现分析
林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10-13. 
摘要 ( 49 )   PDF (353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不同证型冠心病患者的脂代谢水平及冠脉CTA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冠心病患者154例,根据证型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心血瘀阻组47例,寒邪内阻组18例,痰浊痹阻组35例,心气虚衰组20例,气阴两虚组19例,心肾阳虚组15例。分析患者脂代谢[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冠脉CTA表现。结果 心血瘀阻组与痰浊痹阻组占比明显高于其他组,两组患者占比分别为30.52%和22.73%;痰浊痹阻组脂代谢水平低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瘀阻组与痰浊痹阻组重度狭窄占比高于其他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气虚衰组单支病变占比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瘀阻组与痰浊痹阻组多支病变占比高于其他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同证型冠心病与患者脂代谢及冠脉CTA表现密切相关。
超声四切面法扫查结合多普勒用于胎儿先心病畸形筛查中的作用研究
严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14-16. 
摘要 ( 43 )   PDF (39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四切面法扫查结合多普勒用于胎儿先心病畸形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在我院产前二维超声心动图筛查疑似先心病胎儿的产妇84例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多普勒超声、超声四切面法检查,将产后检查结果或引产尸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其筛查价值。结果 本组84例产妇经分娩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或引产结果筛查,先心病胎儿有17例(20.24%),常规多普勒超声检出率为47.06%(8/17),超声四切面检出率70.59%(12/17),两种方法联合检出率100.00%(17/17),两种方法联合诊断灵敏度、准确性均高于单一诊断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四切面法扫查结合多普勒筛查胎儿先心病畸形的临床价值高,可为疾病诊断提供更为丰富、准确的信息。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脂必泰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马利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17-19. 
摘要 ( 37 )   PDF (41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脂必泰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90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诊治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经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对照组45例用脂必泰,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案,对比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中医证候积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血细胞比容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脂必泰方案,疾病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应用价值。
替格瑞洛对STEMI患者PCI后心肌微循环和心功能的影响
余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20-23. 
摘要 ( 28 )   PDF (472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微循环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于我院择期接受PCI治疗的90例STEM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便利抽样法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在PCI术前、术后给予氯吡格雷,B组在PCI术前、术后给予替格瑞洛。对比两组的血小板(PLT)功能、血清炎症水平、心肌微循环、心功能、出血事件。结果 术后24 h、7 d,B组的PLT聚集率(PAR)、P2Y12反应单位(PRU)均低于A组(P<0.05)。术后7 d,B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低于A组(P<0.05);B组的造影剂开始灌注时间(AT)、灌注达峰时间(APT)短于A组,灌注峰值强度(PI)高于A组(P<0.05);B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均高于A组(P<0.05);两组的出血事件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相较于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抗PLT的效果更好,能显著改善STEMI患者的心肌微循环,并能降低患者的机体炎症水平,促进患者的心功能康复,且不增加出血事件。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的治疗效果
于佳雪, 陈利华, 蓝淦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24-27. 
摘要 ( 53 )   PDF (745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比较普通湿化瓶吸氧和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两种不同氧疗方式的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患者肺超声B线积分的变化,评价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心力衰竭肺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需要吸氧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评估给与不同方式氧疗,给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患者为治疗组,给与普通湿化瓶氧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25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6 h、12 h、24 h、48 h、72 h的肺超声B线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将不同组别不同时间点测量的肺超声B线积分数据按照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数据不符合球形检验(P<0.05),多变量检验和主体内效应检验两种检验方法均得出一致结果,不同时间节点测量的肺超声B线积分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的肺超声B线积分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估算边际平均值轮廓图显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组患者肺超声B线积分下降较普通湿化瓶吸氧组明显。结论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心力衰竭肺水肿患者治疗中有明显疗效。
比索洛尔联合黄芪益参汤对高血压病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影响分析
何其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28-32. 
摘要 ( 248 )   PDF (57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联合黄芪益参汤治疗高血压病气虚血瘀型心绞痛对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病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中选取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34例)采用比索洛尔联合黄芪益参汤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比索洛尔治疗,对比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情况、血压水平、血管功能、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胸闷、心悸、心绞痛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胸闷、心悸、心绞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高于对照组,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病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中采用比索洛尔联合黄芪益参汤能够改善临床临床疗效,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增强血管功能,值得应用推广。
人群防治
妊高征患者孕晚期分娩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蔡艳艳, 宋晓敏, 徐尚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33-35. 
摘要 ( 55 )   PDF (553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孕晚期分娩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便利抽样方式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本院的96例妊高征患者,收集、整理其资料,分析妊高征患者孕晚期分娩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妊高征患者孕晚期分娩恐惧得分为(33.29±8.21)分,分娩恐惧发生率为21.88%(21/96),其中轻度14例(14.58%),重度6例(6.25%),高度1例(1.04%);单因素分析显示:妊高征患者孕晚期分娩恐惧与文化程度、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分娩自我效能、分娩创伤史、社会支持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次、孕期运动与妊高征患者孕晚期分娩恐惧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年龄≥35岁、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有分娩创伤史、分娩自我效能≤192分、社会支持≤22分是妊高征患者孕晚期分娩恐惧的高危因素(P<0.05),产前健康教育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妊高征患者孕晚期易出现分娩恐惧,其受文化程度、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分娩自我效能、分娩创伤史、社会支持影响。
护理
适时模式的全周期照护对高血压联合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影响
林珠豆, 赖培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36-39. 
摘要 ( 56 )   PDF (58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基于适时模式的全周期照护对高血压联合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化疗患者患者自护技能、遵医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4例高血压联合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适时模式的全周期照护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自护技能、抑郁、焦虑水平、遵医行为及血压值。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血压值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适时模式的全周期照护应用于高血压联合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护技能,控制血压增长,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治疗遵医行为。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原发性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价值及满意度分析
李立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40-42. 
摘要 ( 58 )   PDF (570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分析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原发性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原发性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50例列为本次分析对象,根据双盲随机法进行分组,各为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各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值明显更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00%)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在提升血压控制效果的同时,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度,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郑春风, 许玉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43-45. 
摘要 ( 40 )   PDF (62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与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间收治的78例于急性心肌梗死阶段并发心律失常症状的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参照组39例患者运用常规护理办法,研讨组39例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方式,主要就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讨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低于参照组患者,且观察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研讨组患者均短于参照组患者,研讨组患者的应用效果指标治疗总有效率(94.87%)高于参照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融洽护患关系的构建,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指标,促进其早日康复。
FMEA模式下急诊干预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钟琳, 陈少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46-48. 
摘要 ( 55 )   PDF (68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式下急诊干预应用于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律失常(CA)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医治的92例中青年AMI伴CA患者,按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45例,接受常规急诊干预,研究组47例,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FMEA模式下急诊干预。比较两组急救有关指标(急救时间、分诊时间、急救停留时间)、干预前后心率指标[校正后QT间期(QTc)、心率(HR)、QT间期离散度(QTd)]、创伤后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急救时间、分诊时间、急救停留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率指标与PCL-C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高(P<0.05)。结论 FMEA模式下急诊干预应用于中青年AMI伴CA患者,能缩短急救时间、分诊时间、急救停留时间,改善心率指标,减轻应激反应,获得家属的高度评价。
一对一责任助产士围产期适时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无痛分娩产妇心理状态、产程的影响
苏惠勤, 张素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49-52. 
摘要 ( 43 )   PDF (66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一对一责任助产士围产期适时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HD)无痛分娩产妇心理状态、产程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PHD产妇,均行无痛分娩,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45例采取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一对一责任助产士围产期适时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心理状态、血压水平、分娩时间、分娩结局以及产妇满意度。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产妇精神影响、控制、接受变化、忍受消极情感及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不同时间点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第一、三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母儿结局总发生率11.11%,对照组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科室氛围、医护态度、人文关怀以及医护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对一责任助产士围产期适时护理可有效改善PHD无痛分娩产妇产前心理状态,明显缩短产程,值得使用。
以人为本护理服务对老年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依从性、负性情绪、疾病知晓率的影响
黄惠真, 赵云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53-55. 
摘要 ( 51 )   PDF (64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以人为本护理服务对老年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依从性、负性情绪、疾病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以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住院部收治的患者50例为研究的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以人为本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s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人为本护理服务对老年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依从性、疾病知晓率具有积极的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和疾病知晓率更高,负性情绪发生率更低,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提高护理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团体心理护理对冠心病伴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Barthel指数的影响
黄丽红, 谢月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56-58. 
摘要 ( 29 )   PDF (66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护理对冠心病伴使用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接收的56例冠心病伴使用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纳入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每组28例。参考组进行普通护理,研究组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增加团体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焦虑症状评分和心绞痛缓解时间。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与焦虑症状评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焦虑症状评分降低,其中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参考组,焦虑症状评分低于参考组,心绞痛缓解时间短于参考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心理护理对冠心病伴使用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有积极作用,能够提升日常生活独立能力,减轻不良情绪,有助于推动病情良好发展。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杨真真, 邱蓓瑄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59-61. 
摘要 ( 31 )   PDF (66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胃溃疡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胃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溃疡愈合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指标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活力、社会功能和生理职能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更低(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管理可引导患者降低血压,促进胃溃疡愈合,同时改善其生活质量和心理情绪,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胃溃疡护理工作。
递增式康复护理路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康复的影响
林莉, 杨美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62-64. 
摘要 ( 48 )   PDF (66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递增式康复护理路径实施对其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例,均采用PCI术进行治疗,按照入院时间分成常规甲组、递增式乙组,各44例,对两组生活质量、运动耐力进行观察。结果 护理后,递增式乙组6MWT优于常规甲组,SF-36评分、心绞痛稳定状态评分高于常规甲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率低于常规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采用PCI术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递增式康复护理路径,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加快心脏康复。
“互联网+护理”的延伸护理模式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遵医行为的影响
乐秋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65-67. 
摘要 ( 42 )   PDF (74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互联网+护理”的延伸护理模式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扔骰子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互联网+护理”的延伸护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及干预两周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水平变化,比较干预5周后,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测量表),跟踪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自然分娩、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盘早破、终止妊娠)。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SBP和DBP、PSQI、遵医行为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5周后,两组患者SBP和DBP、PSQI、遵医行为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自然分娩比例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盘早破和终止妊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统计学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互联网+护理”的延伸护理模式可有效控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并有效提高其睡眠质量及遵医行为,对改善其妊娠结局有积极意义。
基于专科护士构建的模拟居家康复训练对心脏外科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张静茹, 林秀华, 余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68-71. 
摘要 ( 40 )   PDF (72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专科护士构建的模拟居家康复训练对心脏外科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4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78例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基于专科护士构建的模拟居家康复训练,观察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段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专科护士构建的模拟居家康复训练对心脏外科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有正向影响,能加快术后恢复,提高其术后日常生活能力。
基于移动医疗平台下三位一体照护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功能、血压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朱剑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72-75. 
摘要 ( 75 )   PDF (71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移动医疗平台下三位一体照护对老年冠心病(CHD)合并高血压(HBP)患者心功能、血压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CHD合并HBP患者96例,按患者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n=48,常规护理)观察组(n=48,基于移动医疗平台下三位一体照护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血压、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压(DBP)与收缩压(S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结论 基于移动医疗平台下的三位一体照护能改善老年CHD合并HBP患者心功能、血压状态,增加其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应用基于风险因素的手术室预警干预预防术后压疮的效果观察
洪素千, 许晓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76-78. 
摘要 ( 40 )   PDF (762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风险因素的手术室预警干预在预防心脏换瓣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行心脏换瓣术患者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8)与对照组(n=37),其中试验组给予基于风险因素的手术室预警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差异,术后,对比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苏醒后2 h镇静状态(Ramsay评分)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质量量表(护士版)(GPNCS)]及感染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试验组术后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苏醒后2 h Ramsay评分、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GPNCS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换瓣手术患者应用基于风险因素的手术室预警干预可有效预防术中压疮,其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其预后得以改善。
家庭协同式护理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对心功能、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谢小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79-82. 
摘要 ( 48 )   PDF (73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应用家庭协同式护理的效果观察及对患儿心功能、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传统护理,观察组予家庭协同式护理。随访三个月,评估护理效果。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以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临床资料分析对比显示,在年龄、性别、病程中两组患儿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的LVEF、CI、FS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LVEF、CI、FS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数据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CK、CK-MB、LDH、HBDH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协同式护理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儿心功能,调节患儿心肌酶谱,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高血压专科护理
微信APP联合签约式随访在青中年高血压患者延伸护理中的应用
简秀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83-86. 
摘要 ( 35 )   PDF (72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微信APP联合签约式随访在青中年高血压患者延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14例青中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卡片法随机分为非签约组(n=57,采用常规随访模式)和签约组(n=57,在非签约组基础上采用微信APP联合签约式随访),比较两组疾病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后,签约组疾病患者对高血压病因、高血压并发症、合理膳食及科学运动的认知水平评分均高于非签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签约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非签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血压控制合格率明显上升(P<0.05),且干预后签约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非签约组,血液控制合格率高于非签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签约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3.51%明显低于非签约组的1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APP联合签约式随访可明显提高青中年高血压患者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改善,同时降压效果显著,值得使用。
IMCHB延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张耿红, 田丹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87-90. 
摘要 ( 29 )   PDF (73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行为互动(IMCHB)延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12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IMCHB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8周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8周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及满意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MCHB延续护理干预可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提高遵医行为、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效能感、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
张丽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91-93. 
摘要 ( 39 )   PDF (72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效能感、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将100例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分组,观察组50例实施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GSES评分、TASHP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GSES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TASHP评分相比,前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效能感、疾病管理能力均具有改善作用,值得研究和推广。
微信+平台的家庭医生团队慢病管理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血压控制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刘建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3):  94-96. 
摘要 ( 32 )   PDF (72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微信+平台的家庭医生团队慢病管理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血压控制和自我效能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常规组(n=53,采用常规慢病管理)和微信组(n=53,采用微信+平台的家庭医生团队慢病管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自我效能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后,微信组患者遵医行为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微信组患者自我效能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微信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且微信组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平台的家庭医生团队慢病管理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血压控制效果较好,明显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值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