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12卷 第32期 刊出日期:2022-11-15
临床研究
舌下滴服与滴鼻硝酸甘油对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林晓姗, 林彩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3-6. 
摘要 ( 40 )   PDF (226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硝酸甘油舌下滴服与滴鼻对全麻手术麻醉苏醒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98例全麻手术治疗麻醉苏醒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顺序编号为1-98号,1-49号为舌下滴服组,硝酸甘油给药方式为舌下滴服,50-98号为滴鼻组,硝酸甘油给药方式为滴鼻,比较两组血压水平、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不适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后,滴鼻组收缩压与舌下滴服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滴鼻组用药后1 min、10 min舒张压高于舌下滴服组(P<0.05);用药后,滴鼻组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水平与舌下滴服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滴鼻组用药后3 min、10 min 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高于舌下滴服组(P<0.05);用药后,滴鼻组患者不适反应总发生率(53.06%)高于舌下滴服组(26.53%)(P<0.05)。结论 对于全麻手术麻醉苏醒期高血压患者,硝酸甘油舌下滴服给药短时间内调节舒张压与RPP效果优于滴鼻给药,但两种给药方式整体调节血压效果与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基本相同,舌下滴服硝酸甘油患者不适反应较小,更能减轻患者痛苦。
耳尖放血干预联合穴位按摩在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雷小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7-10. 
摘要 ( 44 )   PDF (332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耳尖放血干预联合穴位按摩在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我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68例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予以耳尖放血联合穴位按摩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疗效、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1% ;干预后观察组中医证候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测量指数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较对照组8.82%无差异(P>0.05)。结论 耳尖放血联合穴位按摩对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中医证候及血压下降效果显著,并不增加高血压患者安全性风险。
长期习惯性饮酒与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张义, 黄敏, 高行娟, 王万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11-13. 
摘要 ( 19 )   PDF (35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饮酒与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饮酒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习惯性饮酒男性患者172例和无习惯性饮酒史的男性患者71例。通过我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饮酒史与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等资料,比较不同饮酒水平的患者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并分析饮酒与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饮酒水平的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的吸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过量饮酒组的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习惯性饮酒与吸烟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r=0.251,P<0.001);习惯性饮酒与LDL-C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r=0.203,P=0.001);习惯性饮酒与HDL-C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r=-0.225,P<0.001)。结论 长期习惯性饮酒与吸烟率增高、血脂异常率增高有关,在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吸烟等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同时,应加强对饮酒的控制。
主动脉夹层患者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影像学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
吴以森, 夏林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14-18. 
摘要 ( 21 )   PDF (113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并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血管造影影像学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收治及随诊的9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采用MSCT血管造影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所有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治疗后6个月,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分析患者影像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9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A型有61例(66.30%),B型31例(33.70%),其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内移的内膜片、真假腔、内破口、主动脉分支血管受累等。治疗后6个月共有15例(16.30%)患者死亡,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心包积液(OR=3.846)、分型为A型(OR=4.768)、肾动脉受累(OR=2.447)、心包填塞(OR=2.529)、头臂动脉受累(OR=3.077)。结论 主动脉夹层患者影像学特征以内移的内膜片、真假腔、内破口、主动脉分支血管受累等为主,且其影像学特征与预后关系密切,临床可根据影像学特征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改善预后。
高血压患者在N2O吸入条件下Er:YAG激光辅助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评价
蔡怡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19-21. 
摘要 ( 48 )   PDF (46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在笑气(N2O)吸入条件下Er:YAG激光辅助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54例高血压并牙周炎患者为例,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7)选用常规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n=27)采取N2O吸入条件下Er:YAG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临床相关指标、炎症因子及血压状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临床相关指标、炎症因子及血压状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2O吸入条件下Er:YAG激光辅助治疗高血压并牙周炎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稳定其血压水平,降低牙龈出血。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儿童直立倾斜试验中的心率动态变化及预测价值分析
郑娇龙, 陈永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22-25. 
摘要 ( 40 )   PDF (76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儿童直立倾斜试验(HUTT)中的心率动态变化及预测价值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就诊的POTS儿童164例为实验组,匹配健康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儿童基线、HUTT5 min、HUTT10 min的心率(HR)[记作(HR0、HR5、HR10)],立位心率差(HRD)[记作(HRD5、HRD10)]。结果 两组实验对象HR5和HR10时较HR0时均显著增加,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13/10.797,P<0.001),实验组HRD5和HRD1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77/12.721,P<0.001)。HUTT不同时间点测试中,HR10诊断POTS符合率高于HR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6,P<0.001),HRD10诊断POTS符合率高于HRD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54,P<0.001),HUTT5 min时,HR5符合诊断中女性患儿比例显著高于男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1,P=0.006);HUTT10 min时,HR10符合诊断中女性患儿比例显著高于男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P=0.031)。ROC曲线中,HR5、HR10、HRD5和HRD10对POTS均有预测诊断价值(P<0.05),HR10的灵敏性最高,HRD5的特异性最高,HRD10的曲线覆盖面积(AUC)最高。结论 POST患儿在HR5和HR10时心率急剧增加,且女性患儿的诊断符合率高于男性患儿,联合HRD5和HRD10对POTS患儿诊断具有有效的预测价值。
老年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变化的临床意义
周梓婷, 陈基文, 潘康健, 郑智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26-29. 
摘要 ( 13 )   PDF (52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住院的206例老年高血压并IS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门诊体检的20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比组,检测、比较两组血浆Hcy、SBP、DBP。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为期3月的随访,比较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血浆Hcy、SBP、DBP、NIHSS评分、ADL评分,Pearson分析Hcy与SBP、DBP、NIHSS评分、ADL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浆Hcy、SBP、DBP均高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6例患者112例预后良好,占54.37%,94例预后不良,占45.63%。预后不良组血浆Hcy、SBP、DBP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ADL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Hcy与SBP、DBP、NIHSS评分呈正相关性,与ADL评分呈负相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值分别是4.957、4.504、4.367、-4.011)。结论 老年高血压并IS患者机体血浆Hcy呈高表达,血浆Hcy升高可作为老年高血压并IS患者疾病进展、预后不良的重要生化标志物。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并脑梗死对患者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杨明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30-32. 
摘要 ( 24 )   PDF (54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补阳还五汤在高血压并脑梗死中的作用,并探讨对患者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hosphatidylinosutol-3-kinase/Serine threonine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经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对照组40例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比较临床疗效、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和PI3K/AKT信号通路。结果 较之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PI3K、AKT、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相关X蛋白水平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补阳还五汤,疗效好,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改善作用,也可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指标,有应用价值。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NSE、sCD40L水平的影响
叶艺兰, 李雪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33-36. 
摘要 ( 29 )   PDF (59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与血清NSE、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及粤北人民医院于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2例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注射液,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精神状态与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治疗前后两组记忆功能与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CD40配体(sCD40L)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观察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ADL评分、WMS评分、MoCA评分、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sCD40L水平与NSE水平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ADL评分、WMS评分与MoC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sCD40L水平与NS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GM1治疗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记忆功能与认知功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入院时GCS评分结合脉压差列线图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罗全芳, 王超英, 林江川, 郑志哲, 李光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37-40. 
摘要 ( 13 )   PDF (135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使用列线图(Nomogram)分析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Admission Glasgow Coma Scale,AGCS)结合入院时脉压差(Admission Pulse Pressure Difference,APPD)的数据模型(AGP模型)预测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66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出院时mRS评分为0-2分归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为3-6分归为预后不良组。获取患者的AGCS、APPD,使用Nomogram建立AGP模型,预测患者的预后。结果 AGP模型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很好的预测性。我们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来检测AGP模型,得出曲线下面积(AUC)为0.887,最佳截断值(Optimal Cutoff Value)为0.613,95%可信区间(Credible Interval 95%CI)为(0.929 0.741)。结论 使用AGP模型对HICH患者预后进行预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病情、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及评估预后。
人群防治
互联网平台依托下多学科协作术前访视在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邱巧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41-43. 
摘要 ( 22 )   PDF (61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互联网平台依托下的多学科协作下术前访视在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宣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0例行心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访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血管外科术前访视方式,研究组采用互联网平台依托下的多学科协作下术前访视。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状况[中文版术前焦虑量表(the Surgical Anxiety Questionnaire,SAQ)]、睡眠质量[中文版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ichards-campbell sleep questionnaire,RCSQ)]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完善程度[术前准备完善度评价表],评价其术前宣教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中文版SAQ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研究组中文版SA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文版RCSQ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中文版RCSQ评分及术前准备完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互联网平台依托下的多学科协作下术前访视能够有效改善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睡眠质量,在患者术前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健康教育对小儿肥胖症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干预效果及对身心健康水平的影响
魏美妙, 洪宝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44-46. 
摘要 ( 16 )   PDF (63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小儿肥胖症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干预效果及对身心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单纯性肥胖症患儿86例,利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综合干预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均持续干预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血压、血脂、腰围和体重指数等指标差异,采用自尊量表(SES)和阿肯巴克儿童行为量表(CBCL)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心理、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差异。结果 两组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腰围、体重指数、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腰围、体重指数、TG、TC和LDL-C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SES量表评分和CBCL量表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SES量表评分和CBCL量表中的社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行为问题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单纯性肥胖症患儿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约束其不良行为,调节患儿的血压和血脂水平,进而提高其自尊水平和社会能力,为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护理
基于风险识别的预警干预对脊柱退行性病变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理弹性、DVT发生率的影响
刘雪琴, 吴荔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47-50. 
摘要 ( 16 )   PDF (69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基于风险识别的预警干预对脊柱退行性病变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理弹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退行性病变合并高血压患者8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基于风险识别的预警干预,比较两组心理弹性以及DVT、高血压急症、跌倒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坚韧与控制、力量、乐观评分均有所上升,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DVT、高血压急症、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基于风险识别的预警干预应用于脊柱退行性病变合并高血压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同时降低DVT、高血压急症、跌倒发生率。
医护患共决策自动协同性护理在高血压心力衰竭并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纪阴心, 许惠春, 陈美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51-53. 
摘要 ( 28 )   PDF (67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医护患共决策自动协同性护理方案在高血压心衰合并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2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心衰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在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入院且予以常规护理的46例为A组;在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入院且予以医护患共决策自动协同护理的46例为B组,对比两组术中血压、心率水平、并发症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1)在T1点、T2点B组的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低于A组,在T1点、T2点、T3点B组的心率(HR)水平均低于A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B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A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B组住院时间较A组短,且出院前和出院3月后B组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患共决策的自动协同护理方案应用于高血压心衰合并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稳定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和术中心率血压,减少术中不良事件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马斯洛需求理论用于高血压并肺癌患者护理中对心理弹性与血压的影响研究
范水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54-56. 
摘要 ( 15 )   PDF (67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马斯洛需求理论用于高血压并肺癌患者护理中对心理弹性与血压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高血压并肺癌患者,共9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马斯洛需求理论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护理依从度与血压水平。结果 实验组在护理前的CD-RISC评分及血压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护理后的CD-RIS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依从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马斯洛需求理论用于高血压并肺癌患者护理中,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心理弹性,促进患者更好地配合护理,有助于血压的良好控制。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郑艺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57-59. 
摘要 ( 10 )   PDF (67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13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应实施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分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出院后3个月,对照组FBG、2hBG、HbAlc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延续性护理有利于其合理控制血糖及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自我接纳与承诺疗法配合日记写作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同情水平的影响
黄淑敏, 王晓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60-63. 
摘要 ( 30 )   PDF (70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自我接纳与承诺疗法配合日记写作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同情水平的影响。方法 自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予以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等干预的CHF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49例,纳入对照组;自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予以自我接纳与承诺疗法配合日记写作干预模式的CHF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49例,纳入观察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接纳状况(自我接纳量表)、自我同情水平[自我同情量表(SCS量表)]、生活质量[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量表)]。结果 干预3个月后较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接纳量表、MLHFQ量表评分均有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较干预前,两组患者SCS量表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接纳与承诺疗法配合日记写作的干预模式可帮助CHF老年患者提高自我同情水平,提高自我接纳程度,提升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及使用意义。
基于信息化的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血压控制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黄妙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64-66. 
摘要 ( 22 )   PDF (72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基于信息化的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血压控制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随机抽样法作为分组基础,选取我院接诊的94例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基于信息化的延续护理)和试验组(常规护理),各47例,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血压无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无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NIHSS低于参照组,但Barthel指数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将基于信息化的延续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后,可降低血压,促进神经功能改善,值得应用。
综合评估模式差异化护理对慢性胃炎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林美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67-69. 
摘要 ( 11 )   PDF (722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综合评估模式差异化护理对慢性胃炎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胃炎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分入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评估模式差异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胃黏膜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胃黏膜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评估模式差异化护理对慢性胃炎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及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且有利于促进患者胃黏膜功能提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式。
综合护理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效果
陈小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70-72. 
摘要 ( 11 )   PDF (71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措施对于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改善和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尿毒症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该组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6.25%也远低于对照组25.00%,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95.83%远高于对照组患者72.92%,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改善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和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效果显著。
压疮预警加整体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及压疮发生率的影响
江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73-75. 
摘要 ( 14 )   PDF (722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使用压疮预警加整体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选取我院风湿性心脏病疾病共计80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对照组40例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运用压疮预警加整体护理干预,就各项护理措施开展前后,两组所呈现出的护理满意、并发症、生活质量、压疮发生情况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15.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17.5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0%)低于对照组评估值(80.00%)(P<0.05)。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测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患者护理期间通过予以压疮预警加整体护理干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减少,压疮风险性降低,生活质量有所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推广。
加强护患沟通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石毓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76-78. 
摘要 ( 6 )   PDF (74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加强护患沟通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资料收集时间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以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加强护患沟通,比较两组护理后血压、临床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结束后,两组血压水平对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护患沟通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手术室护理中,可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护理满意度评价高。
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宫颈癌患者的效果评价
朱丽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79-81. 
摘要 ( 10 )   PDF (742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针对高血压合并宫颈癌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察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宫颈癌患者,根据入院日期单双数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评估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为(78.26±1.55)、(121.18±6.78)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81.38±2.33)、(138.26±7.2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癌因性疲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为(4.36±0.88)分,低于对照组的(6.33±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宫颈癌患者护理过程中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癌因性疲乏程度,还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冠心病专科护理
阶梯式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影响分析
袁思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82-84. 
摘要 ( 18 )   PDF (747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阶梯式护理模式的价值,评估对术后心理困扰、应对方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采取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主体,入组对象共计64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处理,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应用阶梯式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功能水平改善效果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对照组、观察组心理困扰、应对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困扰评分、应对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采取阶梯式护理对于促进心功能恢复以及调整心理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及改善预后中的应用
洪秀丽, 陈雅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85-87. 
摘要 ( 11 )   PDF (74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标准急救护理流程用于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抢救和预后改善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收入STEMI患者合计68例的临床资料,结合不同急救方式将其中34例归为对照组(依据常规提供急救护理),余下34例归为观察组(经标准急救护理流程提供急救护理),对比两组在急救指标、急救效果、焦虑及抑郁评分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静脉通路开放、心电图应用、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高出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和抑郁得分相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急救护理流程用于STEMI患者能提升其抢救效率及效果,减轻其负面情绪,降低其复发率,改善其预后,值得采用。
信息-动机-行为模式下延续性康复管理对老年冠心病出院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
汤顺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88-90. 
摘要 ( 29 )   PDF (74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信息-动机-行为模式(IMB)下延续性康复管理对老年冠心病出院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采用拆信封法将其分为IMB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出院管理模式,IMB组采用IMB模式下的延续性康复管理,在出院时与干预3个月后分别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用药依从性[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Q量表各维度评分、ESCA评分等级、MMAS-8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IMB组SAQ各维度评分、ESCA评分等级、MMAS-8评分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B模式下的延续性康复管理有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出院患者的自护意识,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冠心病患者行认知行为干预后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分析
陈艺芳, 黄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91-93. 
摘要 ( 25 )   PDF (75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针对临床上住院冠心病患者的干预措施,选择施用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同时对其施用后的效果展开相应的探讨。方法 抽取(随机法)2019年1-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诊治住院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随机数字表法)30例实验组、30例对照组。对照组试验对象施用常规干预措施,实验组试验对象则施用认知行为干预措施。结果 试验对象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方面,比对对照组,实验组所得数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对象的生活质量情况方面,比对对照组,实验组所得数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住院冠心病患者施用认知行为干预,效果更好,患者在接受干预之后,其心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Ⅱ级及以上患者恢复为Ⅰ级较多。其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其预后效果相对更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针对性健康宣教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
黄玉芳, 包玉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2):  94-96. 
摘要 ( 18 )   PDF (74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针对性健康宣教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300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继续采用针对性健康宣教联合心理疏导,其中常规对症护理方案的执行同对照组保持一致。结果 护理前后组内差异不明显,护理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疾病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冠心病认知水平,心理疏导可改善其心理状态,联合应用的情况下对心功能指标改善亦有积极影响,值得在冠心病护理指导工作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