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12卷 第18期 刊出日期:2022-06-25
编委邀请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3-3. 
摘要 ( 9 )   PDF (195KB) ( 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临床研究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赖呈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4-7. 
摘要 ( 63 )   PDF (27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随机数字表法)。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6 min步行试验距离(6 min walking test distance,6MWD)、肾功能、心功能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酸(uric acid,UA)水平均降低,其中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6MWD延长,其中试验组长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均升高,其中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治疗期间试验组患者(7.50%)与对照组(15.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心肾功能、降低血压。
国产紫杉醇药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杨东海, 洪俊谋, 许靖熠, 温神赐, 徐益鸣, 刘金昊, 吴旻恺, 许细娥, 黄小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8-11. 
摘要 ( 96 )   PDF (393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国产紫杉醇药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应用国产紫杉醇药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的73例患者病历资料,在术后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分析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改善情况、卢瑟福分级变化、靶病变再干预率以及围手术期、随访期间患者死亡情况。结果 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在术后明显改善,术后Rutherford分级明显下降,ABI较术前明显升高,围手术期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死亡;2例患者在术后9个月再次行靶病变血管成形术,其中1例术后10个月截肢。其余患者6个月、12个月的通畅率好。结论 国产紫杉醇药涂球囊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分析
吕爱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12-14. 
摘要 ( 51 )   PDF (42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 对于本院诊疗的26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起止时间段为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全面分析患者治疗情况与临床资料,探讨最佳麻醉处理方法。结果 26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术中无转开腹手术病例,治疗成功率为100.0%;手术时间为57-92min,平均为(74.52±3.82)min;麻醉时间为52-103min,平均为(77.54±6.72)min;术后苏醒时间为17-43min,平均为(30.04±3.72)min;住院时间为6-9d,平均(7.54±1.24)d。26例患者中,12例在麻醉诱导至手术开始过程中发生血压升高情况,发生率是46.15%;3例患者建立二氧化碳腹压后心率加快,发生率为11.54%;6例患者在进行拔管时出现心率加快及血压升高,发生率为23.08%;1例患者在术中多次发生室性期前收缩症状,发生率是3.85%。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时的风险较高,易发生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室性期前收缩等不良反应。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观察
林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15-17. 
摘要 ( 31 )   PDF (44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在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在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中选取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治疗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 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中应用曲美他嗪有助于提高心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应用。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效果
陈勇, 廖成全, 姚世源, 夏子怡, 钟涛, 何伟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18-20. 
摘要 ( 36 )   PDF (46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腔内隔绝术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42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腔内隔绝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总结患者的治疗疗效、手术基本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整体健康维度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短,并发症发生率偏低。结论 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腔内隔绝术疗效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对老年冠心病并四肢骨折术后心功能及麻醉效果的影响
谢冰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21-23. 
摘要 ( 25 )   PDF (467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四肢骨折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的麻醉效果及心肌保护效应。方法 选取80例老年冠心病四肢骨折患者(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系统抽样法”原则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泵入生理盐水,观察组静脉泵入等量右美托咪定;评估两组术后心功能指标、疼痛及躁动程度并实施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T2、T3时CO水平(77.88±8.14)mL、(79.84±9.52)mL、SV水平(6.97±1.54)L/min、(7.66±1.69)L/min均高于对照组CO(67.48±7.62)mL、(68.79±8.65)mL、SV(5.36±1.41)L/min、(5.74±1.53)L/min,同时术后VA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四肢骨折患者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发挥心肌保护效应,降低对心功能的影响,并发挥良好的术后镇痛镇静效果。
丹参注射液结合保护性肺通气治疗肺癌晚期合并冠心病的分析
费小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24-27. 
摘要 ( 52 )   PDF (52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丹参注射液结合保护性肺通气对肺癌晚期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某院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保护性肺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炎症因子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结合保护性肺通气治疗肺癌晚期合并冠心病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护理
以人本位护理在高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蔡月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28-30. 
摘要 ( 31 )   PDF (55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以人本位护理在高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HS)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SAS、SDS评分变化。方法 入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82例高龄PHS产妇,依照随机法分为对比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对比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以人为本护理,对比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先兆子痫发病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试验组先兆子痫发病率(2.44%)低于对比组(17.07%),护理满意度试验组(95.12%)高于对比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人本位护理可有效缓解高龄PHS产妇消极情绪,预防先兆子痫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网格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高龄产妇围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杜秋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31-34. 
摘要 ( 35 )   PDF (1312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高龄产妇实施网格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围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高龄产妇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开展围产期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开展网格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就两组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积分、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对比。结果 产后24h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产后6周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产妇实施网格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围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改善护理满意度。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用于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中的作用
田津泽, 邵春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35-38. 
摘要 ( 23 )   PDF (58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本院行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间32例高血压手术患者纳入对照组,其余2021年5-10月间36例高血压手术患者纳入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和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苏醒情况和并发症情况,观察两组在手术前(T0)、手术开始20min后(T1)、手术结束时(T2)和离开麻醉复苏室前(T3)不同阶段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25%(P<0.05)。两组T0阶段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T1-T3阶段,对照组平均动脉较T0阶段相比均有明显变化(P<0.05);而观察组与本组T0阶段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且观察组T1-T3阶段平均动脉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28.13%(P<0.05)。结论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不仅可以保障高血压手术患者的苏醒质量,还有助于稳定患者围手术期平均动脉压水平,在预防并发症的基础上保障患者手术的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细节性护理在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PICC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黄鸿青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39-41. 
摘要 ( 73 )   PDF (58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细节性护理在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PICC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82例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细节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PICC自我管理能力变化。结果 细节性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PICC化疗时辅以细节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增强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从而保证患者化疗效果。
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PDCA循环对妊娠期高血压情绪评分的影响
陈依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42-44. 
摘要 ( 14 )   PDF (60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PDCA循环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SAS、SDS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别纳入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PDCA循环模式相关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分娩结局、血压水平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观察组的收缩压(110.39±11.19 mmHg)及舒张压(70.16±8.34mmHg)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SAS评分(40.16±3.75 分)及SDS评分(44.15±4.91 分)亦相对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PDCA循环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改善不良分娩结局及机体血压水平,同时有效降低患者的SAS及SDS情绪评分,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黄丽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45-47. 
摘要 ( 31 )   PDF (60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应用。方法 收集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采取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Lorig)评分、自我效能感、后依从性(Morisk)评分,比较两组随访3个月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疾病、生活行为、认知等3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感、Morisk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随访3个月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A30)于对照组高(P<0.05)。结论 双轨道互动干预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有改善作用,同时也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
高血压膀胱癌围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
陈丽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48-51. 
摘要 ( 48 )   PDF (608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膀胱癌患者围术期有效的护理方式和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本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膀胱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均等单盲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围手术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34例患者围手术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心理状态变化,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患者开展为1年的随访,分别于手术前、出院时和随访1年后采用Karnofsky(KPS)评分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护理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评分(43.55±3.26)分和抑郁评分(45.07±4.22)分均低于对照组(49.82±3.94、51.67±4.62)分(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6.47%(P<0.05)。两组手术前生存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出院时生存质量评分(72.39±4.20)分和随访1年后生存质量评分(84.91±4.88)分均高于对照组(69.88±4.52、76.74±5.03)分(P<0.05)。结论 在高血压膀胱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有效稳定患者的血压,改善其负面情绪,在减少并发症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干预效果显著。
综合性失眠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庄丽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52-54. 
摘要 ( 27 )   PDF (649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综合性失眠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出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简单随机法抽选出80例患者,分组方式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常规护理——对照组;综合性失眠护理——观察组;比较指标:护理前后血压、睡眠质量以及心理情绪评分。结果 护理前,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SBP、DBP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老年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PSQI(睡眠质量)、HAMA(焦虑评分)、HAMD(抑郁评分)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失眠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与失眠状态,辅助降低患者血压,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陈宝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55-57. 
摘要 ( 44 )   PDF (65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施行多样性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8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均来自于本院从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接收救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给予多样性护理。随访半年,对比两组血压水平、遵医行为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血压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施行多样性护理有助于增加遵医行为,控压效果更佳,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早期护理在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
董晓丹, 王丽, 高群英, 冯周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58-60. 
摘要 ( 32 )   PDF (65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手足口病患儿应用早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手足口病患儿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1例患儿开展基础护理,实验组的21例患儿开展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下患儿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的社会功能评分、生理状态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社会功能评分、生理状态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手足口病患儿应用早期护理,可促进患儿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
临床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叶琳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61-63. 
摘要 ( 68 )   PDF (686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实验研究对象为200例老年高血压病例,治疗时间均位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时间段内,将该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临床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在开展临床优质护理干预后,于护理效果方面相较对照组居更高水平;经对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情况以及血压控制情况评测,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相较于对照组呈更高显示(P<0.05),血压控制情况相较于对照组呈更好显示(P<0.05)。结论 对于老年高血压病例来说,临床优质护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血压控制情况及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方面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全方位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李桂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64-67. 
摘要 ( 36 )   PDF (680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两组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全方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35.52±4.23)分、SDS评分(33.14±3.87)分均低于对照组SAS评分(43.37±4.12)分、SDS评分(39.25±3.26)分,具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率分别为95.56%和77.78%,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和22.22%,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全方位护理更适用于冠心病合并骨折患者,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基于CAM-ICU评分策略的分层护理在ICU心脏手术后谵妄预防中的应用
王淑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68-70. 
摘要 ( 43 )   PDF (689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ICU谵妄诊断意识状态评估(CAM-ICU)评分策略的分层护理在ICU心脏手术后谵妄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均进入ICU病房,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上采用基于CAM-ICU评分策略的分层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谵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ICU谵妄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入住时间、谵妄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后记忆谵妄评定量表(MDAS)评分(8.63±1.24)分低于对照组的(12.95±1.38)分(P<0.05)。结论 基于CAM-ICU评分策略的分层护理可减少ICU心脏手术后谵妄的发生,减少ICU时间,临床意义高。
护士参与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林妙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71-74. 
摘要 ( 41 )   PDF (69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冠心病患者应用护士参与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单双号分组法随机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4例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与护士参与心脏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水平、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参与心脏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长期预后。
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胡晓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75-77. 
摘要 ( 47 )   PDF (68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78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研究组(给予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各39例,统计并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95%(P<0.05);研究组的LEV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LVESD及LVE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改善心功能指标。
冠心病专科护理
以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双心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的应用
肖琴, 陈丽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78-81. 
摘要 ( 33 )   PDF (71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在我院接受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特定时间段内(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对其进行选取(94例)作为实验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的信息输入Excel系统,按照系统编号的奇偶性分为两组,各47例,其中47例奇数者实施常规护理,将其设为对照组,另47例偶数者实施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将其设为观察组,以SPSS20,0为统计学工具,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7%(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应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关于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心功能,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李久菜, 王晓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82-85. 
摘要 ( 41 )   PDF (71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报告以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作为时间区间,并截取此段区间中我院接收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数据提供对象,以护理模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以30例为每组人数,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满意度更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在SAS、SDS分数、并发症几率更低, 6min步行距离更长(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推荐推广。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行PCI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林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86-88. 
摘要 ( 25 )   PDF (70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行PCI术患者护理中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的价值。方法 筛选的PCI术患者60例均自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入本院治疗,按随机抽样法分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度、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96.67%)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可明显提升实施PCI术患者对疾病、康复相关知识的掌握度,亦可改善其心理状态,从而积极配合进行治疗及护理,值得借鉴。
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的价值
赵翠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89-91. 
摘要 ( 39 )   PDF (70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 筛选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自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入本院治疗,按“随机抽样法”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遵医嘱行为(95.24±2.42分)、6min步行距离(368.25±18.62m)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2.11±0.62次/月)、持续时间(2.11±0.58mi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的应用可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及遵医嘱行为,避免心绞痛反复发作,影响预后效果,值得借鉴。
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超早期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
陈丽虹, 林宝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8):  92-94. 
摘要 ( 19 )   PDF (71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心肌梗死患者疾病干预中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结合超早期康复护理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了2020月7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观察组进行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结合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NT-proBNP和LVEF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NT-proBNP低于干预前(P<0.05),LVEF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高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A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SAS评分、AIS评分比干预前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肌梗死患者疾病干预中利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结合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缓解患者心功能,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