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12卷 第17期 刊出日期:2022-06-15
编委邀请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3-3. 
摘要 ( 15 )   PDF (196KB) ( 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临床研究
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对高龄老年静脉血栓疾病防治的效果
杨丽青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4-6. 
摘要 ( 182 )   PDF (27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评价高龄老年静脉血栓疾病治疗期间应用不同剂量利伐沙班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 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高龄老年静脉血栓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于治疗期间应用常规剂量利伐沙班,观察组则应用小剂量利伐沙班,对比治疗效果,评估指标包含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再发血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老年静脉血栓疾病患者于治疗期间应用小剂量利伐沙班具有确切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对于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阻络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心电图指标的影响
张卫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7-10. 
摘要 ( 36 )   PDF (38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在联合西药治疗痰瘀阻络型高血压的效果及与心电图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痰瘀阻络型)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均持续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心率变异性(HRV)、R波振幅总和(∑R)]的变化,并对比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及总评分均更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RV、∑R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联合治疗痰瘀阻络型高血压有效率高,可缓解临床症状,还能改善心电图指标,且安全。
雷贝拉唑配合康复新辅助治疗冠心病伴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杨铭浈, 曾一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11-13. 
摘要 ( 62 )   PDF (39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配合康复新辅助治疗冠心病伴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8例冠心病伴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49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另外给予康复新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疗效、血常规水平、不良反应、出血风险。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81.6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3,P=0.025);(2)治疗前,观察组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65.25±12.65)×109/L、(3.77±0.28)×1012/L、(113.21±13.62)g/L,对照组为(164.46±12.36)×109/L、(3.69±0.30)×1012/L、(113.28±13.41)g/L,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3、1.365、0.026,P=0.755、0.176、0.980);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56.37±15.67)×109/L、(4.66±0.27)×1012/L、(136.57±14.52)g/L,对照组分别为(238.58±15.44)×109/L、(4.26±0.22)×1012/L、(130.55±14.58)g/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1、8.039、2.048,P=0.000、0.000、0.04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对照组为14.29%,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2,P=0.337);(4)观察组大出血、中等出血、小出血例数分别为1例、2例、2例,对照组分别为8例、8例、8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4、4.009、4.009,P=0.036、0.045、0.045)。结论 对于冠心病伴消化道出血患者,雷贝拉唑配合康复新临床效果理想。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李秋兰, 杨丽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14-16. 
摘要 ( 63 )   PDF (41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研究时间设定为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将研究对象设定为60例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对其实施随机分组,各30例,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使用常规治疗与厄贝沙坦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内皮素-1、一氧化氮、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内皮素-1、一氧化氮、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内皮素-1、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一氧化氮水平显著提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较大的显著性(P<0.05)。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与炎性因子具有积极的影响。
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STEMI行PCI术后HFrEF的效果
辛向斌, 杨威, 刘凯元, 冯光朝, 刘姝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17-20. 
摘要 ( 107 )   PDF (48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并发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期间就诊于本院心内科的STEMI PCI术后并发HFrEF的患者40例,按患者就诊先后顺序统一编号,并录入随机化系统,予以完全随机化分组,对照组(n=20)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 antagonist,MRA)+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研究组(n=20)将常规治疗方案中的ACEI/ARB更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余下用药相同。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脏彩超指标、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amino-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心功能分级、随访结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0.00%)较对照组(60.00%)高(P<0.05)。同组治疗前后、治疗后组间的心脏彩超指标、血浆NT-proBNP水平、心功能分级比较(P均<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全因死亡率0.00%较对照组10.00%差异无统计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487),心衰再入院率15.00%低于对照组50.00%(χ2=5.584,P=0.018)。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STEMI PCI术后并发HFrEF能取得较好临床效果,能调节血浆NT-proBNP水平,改善心脏彩超指标、心功能分级、随访结果。
心血管疾病家族遗传史与早发冠心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胡召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21-23. 
摘要 ( 62 )   PDF (511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家族史是早发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PCHD)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探讨CVD家族史是否会显著增加年轻人患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的风险。方法 对144名我院CH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年龄分为PCHD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及晚发CHD组进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条件逻辑回归分析来评估CVD家族史与PCHD之间的独立相关性。结果 在早发和晚发CHD两组中,任何有CVD家族史的患病率分别为71.7%和2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VD家族史与PCHD独立相关(OR=9.1;95%CI 4.5-16.9),PCHD风险随CVD家族史家庭成员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CVD家族史是PCHD的独立危险因素。PCHD的风险随着受影响的家庭成员数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针对有CVD家族史的年轻个体进行强化风险降低干预可能有助于预防早发的事件。
高血压脑出血采用依达拉奉与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研究
施惠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24-26. 
摘要 ( 47 )   PDF (53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依达拉奉与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血清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4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就诊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将单独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的20例患者列入对照组,将采用依达拉奉+尼莫地平治疗的21例患者列入观察组。比较两组MAP、ICP、ET-1水平。结果 观察组MAP、ICP、ET-1水平分别为(75.33±6.38)mmHg、(2.98±0.86)mmHg、(73.06±8.39)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41±6.45)mmHg、(3.67±0.95)mmHg、(83.52±8.94)ng/L(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血清水平,降低患者颅内压。
基础研究
PPARγ通过调控自噬减轻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血管钙化的初步研究
王亚萍, 刘明艳, 何胜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27-30. 
摘要 ( 34 )   PDF (133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减轻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的初步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s,将其分为对照组,钙化组,PPARγ受体激动剂配体(RSG)组,共刺激组(RSG+3-MA组)。对细胞进行钙含量、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和茜素红S染色检测钙化结节的形成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α-SMA、PPARγ、Runx2、Beclin1的蛋白表达情况。通过qRT-PCR检测α-SMA、Runx2、Beclin1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共刺激组VSMCs钙盐沉积和ALP活性显著升高。与RSG组比较PPARγ蛋白、α-SMA蛋白和Beclin 1表达显著下降,相反,Runx2表达则显著上升(P<0.05)。RSG组较钙化组VSMCs的钙盐沉积和ALP活性显著降低,PPARγ蛋白、α-SMA蛋白和Beclin 1表达显著上升,相反,Runx2表达则明显受到抑制(P<0.05)。钙化组较对照组Runx2表达显著升高,同时α-SMA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并且VSMCs钙盐沉积和ALP活性显著升高。结论 PPARγ可能通过调控自噬减轻血管钙化的发生。
人群防治
胸痛中心云端优化综合急救流程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潘小燕, 梁添玉, 邢艳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31-33. 
摘要 ( 40 )   PDF (55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胸痛中心云端的优化综合急救流程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我院急诊胸痛中心收治的STEMI患者80例,根据不同护理流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流程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胸痛中心云端的优化综合急救流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诊疗时间及干预后2周及3个月运动耐量及最大运动时间,观察两组随访3个月SF-36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首份心电图时间、急诊停留时间、肌钙蛋白完成时间、发病至PCI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6min步行测试(6 min walk test,6MWT)、最大运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胸痛中心云端的优化综合急救流程应用于STEMI患者可缩短急救流程,对其预后也有积极作用。
有氧耐力训练配合八段锦在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江清华, 游小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34-36. 
摘要 ( 81 )   PDF (60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有氧耐力训练配合八段锦在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共纳入16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入院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参与此次研究,通过计算机软件RandA1.0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前者行有氧耐力训练,后者行有氧耐力训练配合八段锦,比较训练结果。结果 训练前,两组心功能指标、6min步行实验步行距离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相似(P>0.05),训练3个月、6个月后,较参照组,研究组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更低,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更高(P<0.05)。较参照组,研究组身体、情绪、总体状况等三个领域的生存质量指标评分更低(P<0.05)。结论 有氧耐力训练配合八段锦应用于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以及生存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护理
基于4R模式的延伸护理在高血压并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效果
叶成芳, 郑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37-39. 
摘要 ( 27 )   PDF (64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基于4R模式的延伸护理服务在高血压并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对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于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并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选取本次的研究对象,共90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组方式将9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均45例),分别实施基于4R模式的延伸护理与常规延伸护理。比较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在出院时的SAS、SD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个月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并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基于4R模式的延伸护理服务,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
护理行为感知模式在妊娠合并高血压剖宫产中的应用
吴艺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40-43. 
摘要 ( 25 )   PDF (64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妊娠伴高血压剖宫产产妇中护理行为感知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伴高血压剖宫产合计78例产妇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依据常规流程开展护理)和观察组(予以护理行为感知模式),分别包含39例,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1d出血量、术后1d血红蛋白水平及新生儿体质量;护理前后血压水平、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及术后1d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d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血压水平、HAMA得分及HAMD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伴高血压剖宫产中应用护理行为感知模式效果确切,能降低产妇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控制其血压水平,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采用。
主动风险护理程序用于小儿心肌炎患儿的临床价值分析
龚素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44-47. 
摘要 ( 38 )   PDF (67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主动风险护理程序对于小儿心肌炎患儿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70例小儿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平均分为两组,35例小儿心肌炎患儿选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5例小儿心肌炎患儿接受主动风险护理程序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小儿心肌炎患儿的心功能、护理质量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干预前,两组LVEDD水平值、LVPWT水平值、LVEF水平值对比(P>0.05),干预后,实验组LVEDD水平值、LVPWT水平值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值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医疗护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专科护理评分以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气促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小儿心肌炎患儿进行主动风险护理程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护理效果,缩短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适合在临床进行实施和开展。
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精细护理的效果评价
陈加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48-50. 
摘要 ( 49 )   PDF (66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的精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于本院接受阿司匹林用药治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表现的60例冠心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别纳入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精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接受护理后的出血情况控制效果、冠心病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水平。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止血时间(27.69±3.06)h短于对照组,其总出血量(417.54±17.45)mL少于对照组,其出血表现复发率(3.33)%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冠心病相关不良事件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90.14±7.49)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于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开展精细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提升出血控制效果,降低冠心病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综合护理联合饮食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并妊高症管理中的应用
林彩霞, 林真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51-53. 
摘要 ( 31 )   PDF (66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护理中综合护理+饮食护理对降糖的效果。方法 以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患者为观察对象,从中选出68例以随机双盲法划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应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血糖、血压控制水平、睡眠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度略高于对照组,其各方面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的血糖、血压水平差异不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糖和血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 给予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饮食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满足其临床护理需求,还能良好控制血糖和血压,科学调整饮食,促使其孕期安全度过。
系统化护理对新生儿快速心律失常的作用分析
苏燕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54-56. 
摘要 ( 42 )   PDF (64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系统化护理对新生儿快速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本文观察对象均选自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接收的新生儿快速心律失常患儿中,共20例,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将上述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系统化护理。将两组患儿的血压、心率和心律失常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进行对比,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的发展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以及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中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力发育指数(M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于新生儿快速心律失常患儿中应用可以改善病症,将其对婴幼儿机体发育和发展产生的影响减小。
针对性预防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血压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
干飞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57-60. 
摘要 ( 363 )   PDF (69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针对性预防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血压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7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将2020年1-12月接收的3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另将2021年1-12月接收的37例患者纳入研究组,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联合针对性预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0%,对照组为18.92%(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给予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血压水平,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
综合护理在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评价
陈琳琳, 王甲, 林茹萍, 吴素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61-63. 
摘要 ( 36 )   PDF (71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在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并发症、生活质量、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评分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总并发症率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减少并发症,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高血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研究
郑永慧, 戴阿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64-67. 
摘要 ( 56 )   PDF (72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高血压病患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和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手术病患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在进入医院后均开展手术治疗,同时在手术后实施随访。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包含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否接台手术、是否有参观人员、是否放置引流管、是否为净化设计层流室、是否急诊手术。依据患者在手术后切口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成感染组20例与未感染组18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将有差异的部分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开展计算,分析影响高血压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结果 在200例高血压手术患者内,手术切口感染者有20例、未感染者有180例,感染率是10.00%。两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以及是否放置引流管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否接台手术、是否有参观人员、是否为净化设计层流室以及是否急诊手术方面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上述有差异项目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手术时间长、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接台手术、有参观人员、非净化设计层流室以及非急诊手术是导致高血压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引起高血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较多,通过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切口感染情况,发挥重要作用。
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效果
周慧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68-71. 
摘要 ( 52 )   PDF (74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急性心肌炎患者施行早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福建省福州市某三甲医院74例急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急性心肌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者施行早期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并使用Barthel指数量表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比两组应对方式评分。结果 施行早期护理的观察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且消极应对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炎患者施行早期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改变应对方式,并有利于增强活动能力。
整体护理配合压疮预警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付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72-74. 
摘要 ( 28 )   PDF (742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压疮预警对风湿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下心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收治的73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配合压疮预警。对两组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24.32%,有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78.38%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22%较高(P<0.05);组间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此类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配合压疮预警,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深受患者认可,值得推广应用。
神经功能导向式个体化干预在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赵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75-78. 
摘要 ( 21 )   PDF (74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神经功能导向式个体化干预在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康复期患者129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导向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导向组给予神经功能导向式个体化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精神状态评分,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焦虑情况、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干预后导向组NFI评分低于常规组,MMSE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导向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导向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导向组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神经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导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2%)明显低于常规组(21.88%)(χ2=8.396,P=0.004)。结论 神经功能导向式个体化干预可改善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减轻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针对性护理用于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干预的效果
骆婉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79-82. 
摘要 ( 39 )   PDF (74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应用到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干预效果。方法 对84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对比调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常规围术期护理者为对照组,针对性围术期护理者为观察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在不同护理方案干预下患者血压水平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血压水平较低;手术与住院时间均以观察组较短,且手术过程出血量较少;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仅1例排尿困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例分别为阴道出血、切口感染、排尿困难,发生率有差异性;除术后当日两组间疼痛评分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与1周均以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较低;除社会功能之外,其他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以观察组患者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中,引入针对性护理模式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并预防潜在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冠心病专科护理
心理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
张睿颖, 陈银娇, 周雅萍, 罗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83-85. 
摘要 ( 39 )   PDF (747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ACS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期间遵医行为以及出院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疾病危险因素控制率。结果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心理调控、用药、卧床休息及饮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观察组出院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3.881,P=0.049),糖尿病控制率、高血压控制率、高LDL-C血症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52、18.808、21.167,P均<0.05)。结论 心理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ACS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心血管事件再发率,提高疾病危险因素控制率。
集束化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赖萍萍, 余莉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86-88. 
摘要 ( 24 )   PDF (74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7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别纳入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两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55.17±1.49)%及每搏心输出量(41.64±2.35)mL指标数值均相对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19.45±1.79分)、情绪状态(12.56±1.11)分、社会功能(10.16±1.56)分及遵医行为(9.10±1.01)分评分均相对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为突出,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机体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实施价值分析
陈宝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89-91. 
摘要 ( 43 )   PDF (74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实施价值。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将80例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分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加用了基础护理、环境护理、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期的健康教育、出院指导,比较和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急能力、沟通能力、服务态度和操作技术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和护理质量,值得研究和推广。
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分析
林碧, 潘梅贤, 童志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7):  92-94. 
摘要 ( 17 )   PDF (75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阶段性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70例冠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是本院于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计算机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均是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患者实施的护理措施是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效果理想,可加强患者更多的了解关于冠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行为、习惯管理能力,能够自我积极配合开展医疗服务工作,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