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11卷 第16期 刊出日期:2021-06-05
临床研究
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丽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3-5. 
摘要 ( 66 )   PDF (227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衰(HFrEF)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HFrEF高龄患者54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培哚普利;观察组27例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心功能指标。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77.78%低于观察组9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LVEF、6MWT升高,LVEDD降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后LVEF、6MWT较高,LVEDD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提高HFrEF高龄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心功能。
叶酸联合常规降压药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及不良事件的影响分析
卢惠萍, 郑巧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6-8. 
摘要 ( 107 )   PDF (322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叶酸联合常规降压药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和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460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叶酸,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收集相关数据[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24h SBP/24h DBP)、日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dSBP/dDBP)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nSBP/nDBP)];抽取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外周静脉血进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检测,并收集相关数据[3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随访1年,记录并收集两组不良事件(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SBP、24 hDBP、dSBP、dDBP、nSBP和nDBP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血Hcy、ET-1和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研究组血Hcy和ET-1明显下降,血NO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研究组血Hcy和ET-1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NO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1例缺血性脑卒中,1例缺血性心脏病;对照组4例缺血性脑卒中,5例缺血性心脏病;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3.91% vs 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降压比较,联用叶酸不仅可明显改善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管内皮功能,还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胸痛中心建设前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前急救配合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俞宙, 秦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9-11. 
摘要 ( 53 )   PDF (342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建设胸痛中心前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院前急救加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6月经胸痛中心认证之前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7-12月经胸痛中心认证之后的4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入门到球囊扩张时间、发病到首次接触医疗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和心脑血管事件出现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救治成功率方面为97.92%,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入门到球囊扩张、发病到首次接触医疗、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梗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事件出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效建设胸痛中心能提升STEMI患者院前急救加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缩短其救治时间,减少各类心脑血管事件出现。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高龄T2DM合并H型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李海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12-14. 
摘要 ( 182 )   PDF (392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高龄2型糖尿病(T2DM)合并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高龄T2DM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纳入3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片联合氯沙坦钾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及氯沙坦钾片,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两组糖代谢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24h动态血压[平均收缩压(dSBP)、平均舒张压(dDBP)、血压负荷值]变化,并统计治疗8周内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HOMA-IR、FBG、HbA1c、24h-dSBP、24h-dDBP及血压负荷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8周内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高龄T2DM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可有效缓解其糖代谢功能障碍,降低血压并维持其血压波动平稳状态,且药物联用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多,具有良好临床价值。
左西孟旦联合多巴丁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陈盛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15-17. 
摘要 ( 72 )   PDF (413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多巴丁胺对AHF患者心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我院AHF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高,NT-proBNP、LVESV、LVEDV水平较对照组低,hs-CRP、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9%(P<0.05);两组均出现不良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AHF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推荐临床推广。
虎符铜砭刮痧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郑晓萍, 葛亚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18-20. 
摘要 ( 124 )   PDF (481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虎符铜砭刮痧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氨氯地平)与实验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虎符铜砭刮痧治疗),各30例,观察指标:中医症候疗效;血压;血清一氧化氮、血浆内皮素监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中医症候疗效有效率的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前组间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血清一氧化氮、血浆内皮素监测结果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一氧化氮、血浆内皮素监测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虎符铜砭刮痧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症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血压、血清一氧化氮、血浆内皮素水平。
右美托咪定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帕金森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植入术中的应用分析
张凌宇, 吴海玲, 张庆洪, 韩明杰, 吴丽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21-23. 
摘要 ( 53 )   PDF (500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行脑深部电刺激植入术治疗时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 以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68例帕金森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收集病例起止时间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前者行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后者行右美托咪定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记录并分析两组手术不同时间点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以及手术前后早期认知功能。结果 手术开始前(T0),两组患者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T0比较,麻醉时(T1)、脑深部电刺激植入术调解时(T2)、脑深部电刺激植入术调解结束时(T3)两组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12h,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48h,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行脑深部电刺激植入术治疗时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建议优先选择。
拜新同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早期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陈海波, 赖媛滨, 廖丽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24-26. 
摘要 ( 103 )   PDF (502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拜新同与拉贝洛尔联合治疗早期妊娠高血压产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早期妊娠高血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等分为两组,采用拜新同治疗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拉贝洛尔治疗的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的血压水平,以及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DBP和SBP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发生头晕、头痛、高尿酸和面色潮红方面的总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拜新同与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早期妊娠高血压产妇血压,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阿替普酶溶栓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傅智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27-29. 
摘要 ( 50 )   PDF (524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溶栓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别平均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单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尿激酶开展溶栓治疗,观察组应用阿替普酶开展溶栓治疗。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不同时间血管再通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相比对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后30min内的血管再通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溶栓后90min(64.00%)及180min(80.00%)内的血管再通率均更高,其总血管再通率(84.00%)亦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0%)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溶栓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促进血管再通,且不易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老年冠心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黄雅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30-32. 
摘要 ( 52 )   PDF (551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冠心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方法 拟从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就诊的老年冠心病选取85例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按照服药后是否出现消化道出血情况,分为病例组27例和对照组5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有统计学差异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行多因素进行分析,观察其治疗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组吸烟人数比例59.26%高于对照组36.21%,消化道疾病人数所占比例66.67%,高于对照组43.10%,Hp感染人数比例为62.96%,高于对照组39.66%(P<0.05),两组患者在饮酒史、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BMI、ALT、TC、TG及LDL-C数值中的差异不显著(P>0.05);病例组CRP数值、Cr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可见年龄因素、吸烟史及消化疾病史、HP感染、服药时间等是治疗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需了解其是否存在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多与吸烟史、消化道疾病史、Hp感染和年龄因素等有关,需积极采取措施可减少其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乳腺癌表阿霉素治疗化疗期及恢复期的心电图改变分析
官文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33-35. 
摘要 ( 70 )   PDF (553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化疗后、恢复期接受表阿霉素不同累积剂量治疗的心电图变化情况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表阿霉素(表柔比星)化疗的23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患者表阿霉素化疗累积剂量的不同进行分组,A组107例患者为高表阿霉素累积量,B组123例患者为低表阿霉素累积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化疗前、化疗期、恢复期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和血清CK-MB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化疗周期皆顺利完成,化疗结束后3个月按时来院复查,两组患者化疗前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无异常。B组化疗期发生心电图检查异常改变的患者比例为32.52%(40/123),显著低于A组的49.53%(53/107);恢复期B组中8.13%(10/123)患者发生心电图检查异常改变,较A组患者的21.50%(23/107)明显更低;A组患者化疗期、恢复期的血清CK-MB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结论 表阿霉素化疗累积量与乳腺癌患者化疗期、恢复期发生心脏损伤相关,在采用表阿霉素为乳腺癌患者实施治疗的具体过程中保障化疗方案的规范性并对表阿霉素的心脏毒性积极展开早期监测。
护理
贫血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整体式护理体会
栾飞飞, 郭玉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36-38. 
摘要 ( 88 )   PDF (576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整体式护理应用于贫血性心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贫血性心脏病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临床整体式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更为明显,不良反应消失时间更短,护理质量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整体式护理模式应用于贫血性心脏病,临床效果好,可加速不良反应消失,护理质量更好。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后血压的变化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陈淑云, 陈惠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39-41. 
摘要 ( 61 )   PDF (601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血压的变化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评价。方法 选择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试验对象,以简单随机化法进行分组,4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试验对象(对照组),将同时间段5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试验对象(实验组),收治纳入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SAS和SDS评分、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服务态度评分、熟练程度评分、尊重患者评分、温馨提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其血压控制效果明显,负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且临床护理质量高,临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加强推广。
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
陈少娥, 苏慧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42-44. 
摘要 ( 53 )   PDF (645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PCI术后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以在我院进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主,研究起始时间为2018年1月,终止时间为2020年5月,经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及观察组(25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的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日常生活能力、6min步行距离。结果 在LVEDD、LVEF指标对比中,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min步行距离对比中,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高,6min步行距离较长(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PCI术后对其开展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心功能,增强其身体机能,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集束化管理模式结合结构式心理疏导对急诊留观高血压患者病情早期识别、血压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林艳, 陈霞, 陈巧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45-47. 
摘要 ( 70 )   PDF (648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集束化管理模式结合结构式心理疏导对急诊留观高血压患者病情早期识别、血压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急诊留观高血压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为对照组(先入院)与观察组(后入院)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集束化管理模式结合结构式心理疏导,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病情早期识别率、入抢救室率、入重症监护室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管理模式结合结构式心理疏导可提高急诊留观高血压患者病情早期识别率,可促进患者康复,也能促进血压控制,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图文教育方案结合双心护理对舌癌术后伴冠心病患者语言及吞咽功能、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曹明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48-50. 
摘要 ( 59 )   PDF (669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图文教育方案结合双心护理对舌癌术后伴冠心病患者语言及吞咽功能、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舌癌术后伴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图文教育方案结合双心护理,对两组干预前后语言及吞咽功能、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4周、12周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4周、12周的语言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明显较对照组22.5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图文教育方案结合双心护理可促进舌癌术后伴冠心病患者语言及吞咽功能恢复,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精准护理对急性胆囊炎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郭丽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51-53. 
摘要 ( 45 )   PDF (672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胆囊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精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72例急胆囊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精准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IL-1、TNF-ɑ、hs-CRP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下降(P<0.05)。两组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相比,较高的为观察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满意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 将精准护理用于心力衰竭、急性胆囊炎合并发生患者围术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生存质量,提升患者护理体验,值得推广。
优质护理在高血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的价值及对血压的控制评价
颜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54-56. 
摘要 ( 70 )   PDF (668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高血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的价值及对血压的控制。方法 选取我院70例高血压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为35例一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7%,小于对照组的34.29%,且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14%,大于对照组的77.14%(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中,能够稳定控制患者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高血压合并喉癌患者术后护理干预价值及护理质量观察
许梅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57-58. 
摘要 ( 53 )   PDF (661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喉癌患者术后护理干预的价值和质量。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喉癌患者46例,应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2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功能、生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喉癌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全方位护理模式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临床影响分析
梁迎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59-61. 
摘要 ( 58 )   PDF (705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全方位护理模式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临床影响。方法 我院在2020年1-12月期间选取104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n=52)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52)采用全方位护理模式,分析其心衰水平、心功能、焦虑评分及舒适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心功能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衰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采用全方位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心衰水平,恢复心功能。
超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血压水平及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林翠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62-64. 
摘要 ( 67 )   PDF (693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超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的价值。方法 本院于2018年11月至2020年2月纳入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出42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另外42例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指标、运动功能、康复依从性以及生活能力。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脑出血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试验组患者康复依从性为95.24%,明显高于常规组78.57%;试验组患者干预后关节活动度及肢体活动能力(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超早期康复护理与健康教育联合干预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合理应用,其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且患者康复依从性较高,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良好,促使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对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陈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65-67. 
摘要 ( 108 )   PDF (690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7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以及焦虑和抑郁情况的改善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前SBP、DBP水平较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SAS、SDS心理评分较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心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其焦虑和抑郁情绪,并可更好地控制其血压水平。
睡眠指导结合生活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李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68-70. 
摘要 ( 60 )   PDF (713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睡眠指导结合生活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生活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睡眠指导结合生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收缩压(128.35±14.52)mmHg、舒张压(90.16±11.28)mmHg低于对照组的(140.29±17.06)mmHg、(102.47±12.7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3.25±1.49)分低于对照组的(5.73±1.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睡眠指导结合生活护理干预对改善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及睡眠质量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
循证护理干预用于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高梦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71-73. 
摘要 ( 41 )   PDF (734KB)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使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为研究对象,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SBP、DBP在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SBP、D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0%(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综合护理在高龄急性发作期心房颤动患者中的价值和对生活质量的提高评价
杨援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74-75. 
摘要 ( 54 )   PDF (724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龄急性发作期房颤(AF)患者接受综合护理的价值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且提供常规护理的30例高龄急性发作期AF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诊且提供综合护理的30例高龄急性发作期AF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组间不良心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展开分析。结果 护理前,组间不良心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急性发作期AF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手术室急诊整体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和护理质量观察
李俊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76-78. 
摘要 ( 79 )   PDF (746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评估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手术室急诊整体护理的效果以及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本院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主体,纳选对象共计86例,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手术室急诊整体护理,对比分析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服务质量。结果 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降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期间应用手术室急诊整体护理模式对于提高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推广。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林晶, 林秀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79-81. 
摘要 ( 59 )   PDF (731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均接受抢救治疗,并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50例,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和对照组(50例,行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抢救情况、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年龄、性别组成等基线资料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所需的急诊室停留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总住院时间更短,抢救成功的患者人数更多,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再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人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中,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提升其整体的抢救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存几率,使患者病情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心血管危重患者进行急诊抢救时应用专职化分层护理的价值探讨
陈琴芳, 陈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82-84. 
摘要 ( 91 )   PDF (731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心血管危重患者进行急诊抢救时应用专职化分层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录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61例心血管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参与者。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急诊抢救时,对照组应用医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开展医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专职化分层护理。分别观察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工作满意度以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1)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5,P<0.05);(2)比较两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3,P<0.05);(3)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69,t2=9.195,t3=7.280,t4=3.194,P<0.05)。结论 采用专职化分层护理对正在接受急诊抢救的心血管危重患者进行临床干预,有助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同时还能改善护理质量,提升家属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及应用。
优质护理对高血压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
陈珊虹, 郑燕燕, 黄恩娥, 李春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85-87. 
摘要 ( 76 )   PDF (731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对高血压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80例为本次观察对象,纳入时间自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对比两组高血压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血压、生活质量、情绪、依从性、认知度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症状、特异性评分低于对照组,总体健康状态、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依从性、认知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血压、生活质量、情绪等,效果显著。
全程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评价
余丽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88-90. 
摘要 ( 61 )   PDF (742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手术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 用正反面抛掷硬币法将我院94例接受PCI术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心脏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心脏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均比对照组低,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MI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可缩短其治疗时间,改善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健康教育结合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分析
陈清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91-93. 
摘要 ( 89 )   PDF (739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结合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常规组和干预组,组内分别有5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健康教育结合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护理后干预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健康教育结合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集束化护理在干部病房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甘海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6):  94-96. 
摘要 ( 68 )   PDF (742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集束化护理在干部病房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干部病房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9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实施集束化护理。将两组的心功能指标、血糖水平、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评分进行比对。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HPLP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干部病房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有助于患者心功能、血糖水平的改善,促使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