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02-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临床研究
吲哚布芬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刘峥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3-5.
摘要
(
73
)
PDF
(192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吲哚布芬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吡格雷及吲哚布芬组各3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心绞痛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但两组在有效率方面无统计意义(
P
>0.05)。在药物胃肠道副作用反应方面,吲哚布芬组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本实验临床观察结果是吲哚布芬治疗冠心病的效果与氯吡格雷无明显差异,而安全性优于氯吡格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比较
李智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6-8.
摘要
(
31
)
PDF
(234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对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的8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试验组采用心脏介入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的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9.1%)明显低于对照组(27.2%),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成效研究
邓金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9-11.
摘要
(
40
)
PDF
(299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血脂变化水平、以及心绞痛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概率以及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当中具有显著效果,可减少患者心绞痛发病情况,促进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利于患者治疗效果改善。
冠心病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临床价值
林秋娟, 陈素绸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12-14.
摘要
(
40
)
PDF
(320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3月份到2019年2月份收治的100位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性护理,而观察组患者要在此基础上使用认知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好临床疗效。
结果
护理前比较两组不良情绪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方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方意义(
P
<0.05)。
结论
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中运用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运用以及推广。
血栓弹力图在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莫小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15-16.
摘要
(
37
)
PDF
(365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血栓弹力图在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本次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110例冠心病患者展开研究,根据疾病分型划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三组抗血小板治疗的相关参数、凝血功能指标,统计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三组的R、K、LY30、APTT呈上升趋势,CI、Angle、MA、FIB、D-D呈下降趋势,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反应正常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反应低下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血栓弹力图可为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有助于防范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对不同基础心率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分析
黄馨, 黄银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17-19.
摘要
(
109
)
PDF
(370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不同基础心率高血压患者采取比索洛尔、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择选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级高血压患者,样本数合计为246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根据患者的心率变化将其平分为A组、B组、C组,各82例,三组内在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
n
=41),行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
n
=41),行比索洛尔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化、不良反应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
结果
治疗之前,三组患者的心率变化、收缩压、舒张压无差异(
P
>0.05),治疗之后,研究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对比对照组较为明显(
P
<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比索洛尔对不同基础心率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药物安全,患者的副作用也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坎地沙坦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及安全
黄思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20-22.
摘要
(
68
)
PDF
(389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轻中度高血压病人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血压,本文主要对坎地沙坦酯的疗效进行探究。
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为到我院完成轻中度高血压治疗的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收入患者的日期为2018年1月到2019年6月,随机选取该期间段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工作,设置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用缬沙坦片进行治疗,设置另一组为实验组采用坎地沙坦酯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将治疗前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经有效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
P
<0.05);完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实验组患者疗效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统计学有意义(
P
<0.05)。
结论
针对中轻度高血压患者而言,采用砍地沙坦酯片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值得推广。
安神定悸汤联合叶酸、维生素B
12
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
向正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23-25.
摘要
(
124
)
PDF
(406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血管神经症采用安神定悸汤联合叶酸、维生素B
12
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心血管神经症患者84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2例,分别采取维生素B
12
联合叶酸治疗与此基础联合安神定悸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心理状态。
结果
在治疗后,对照组心理状态差于研究组,临床症状差于研究组,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叶酸、维生素B
12
联合安神定悸汤应用于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情绪和症状,值得推广。
NT-proBNP联合血清HCY检测诊断心衰的价值探讨
陈华桂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26-28.
摘要
(
30
)
PDF
(434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NT-proBNP联合血清HCY检测诊断心衰的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心衰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对比两组NT-proBNP联合血清HCY检测结果。
结果
两组LVEF%、NT-proBNP、血清HCY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研究组治疗后LVEF%提高,NT-proBNP、血清HCY较前降低,有统计学差异(
P
<0.05)。不良事件组总体NT-proBNP、血清HCY水平以及死亡亚组、再入院亚组NT-proBNP、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患者NT-proBNP、血清HCY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NT-proBNP、血清HCY与心源性再入院(
r
=0.79,
P
<0.05和
r
=0.77,
P
<0.05)及心源性死亡呈正相关(
r
=0.93,
P
<0.05和
r
=0.82,
P
<0.05)。NT-proBNP、血清HCY水平越高,心衰再发或死亡风险越大。
结论
NT-proBNP联合血清HCY检测诊断心衰的价值高,可以预测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同时具有早期应用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CRRT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分析
陈龙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29-31.
摘要
(
30
)
PDF
(476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研究对象即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1例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数字盲选方式,划分A组(
n
=50,治疗方法:常规血液透析)和B组(
n
=51,治疗方法:CRRT),比较两组患者血生化指标、临床疗效。
结果
B组患者的PH值、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A组;B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则低于A组;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比较两组之间数据差异可统计(
P
<0.05)。
结论
在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CRRT,有助于改善各项心功能指标,临床效果显著。
硝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指数的价值研究
林佳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32-34.
摘要
(
44
)
PDF
(474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与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联合应用效果。
方法
用“双色球分配法”将我院7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均匀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指数及肾功能指标。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数及肾功能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指数及肾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高(
P
<0.05)。
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硝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可改善其血压指数和肾功能,值得推广。
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
张亚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35-36.
摘要
(
34
)
PDF
(493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
方法
将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进行治疗的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8例,由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均4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阿替普酶,研究组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出血、心血管事件及心功能。
结果
两组患者在轻度出血上并无差异,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无差异(
P
>0.05),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18.18%,治疗后研究组心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对于发病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可降低患者出血几率,并提高患者心功能,使得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应用。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急诊患者行硝普钠与酚妥拉明对LVEF、心功能的影响
姚锦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37-39.
摘要
(
50
)
PDF
(496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急诊患者行硝普钠与酚妥拉明对LVEF、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急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100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硝普钠治疗、对照组应用酚妥拉明治疗,将两组心功能指标、BNP和CRP指标变化、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急诊患者治疗后LVEF(46.85±1.65)%、LVEDD(54.16±1.31)mm、LVESD(36.22±1.02)mm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
P
<0.05)。观察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急诊患者治疗后BNP(220.21±1.65)pg/L、CRP(2.21±0.03)mg/L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急诊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硝普钠与酚妥拉明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急诊患者治疗对比中,前者更具有优势,且安全性高,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研究和推广。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腔内冠脉介入治疗后心电图ST段回落不良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研究
卓兰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40-42.
摘要
(
54
)
PDF
(531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经皮腔内冠脉介入治疗后心电图ST段回落不良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2h内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分组,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50%,共34例,观察组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50%,共36例,两组均接受经皮腔内冠脉介入治疗,分析两组心电图ST段回落不良及临床预后关系。
结果
住院期间,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
<0.05);术后1月、6月,观察组的LA、LVEDd心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LVEF指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腔内冠脉介入治疗后,心电图ST段回落不良程度与临床预后关系密切,心电图ST段回落不良患者总体预后不佳,临床方面可加强监护。
华法林治疗风心病房颤的抗凝疗效分析
王远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43-45.
摘要
(
31
)
PDF
(543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华法林治疗风心病房颤的抗凝疗效。
方法
将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我院91例风心病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
n
=45)与试验组(
n
=46),对照组施以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施以华法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脑血管意外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华法林治疗风心病房颤的抗凝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
黄小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46-48.
摘要
(
27
)
PDF
(541KB) (
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高血压产妇妊娠结局提供支持。
方法
以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间收治的52例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同时选择同一时间的52例身体健康产妇进行比较,通过记录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情况,评价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
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发现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早产的发生率高于健康孕妇(
P
<0.05);比较两组新生儿结局情况,发现高血压疾病组新生中新生儿病死率、宫内窘迫以及低体质量而的概率高于健康孕妇组,组间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临床上针对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应该积极做好血压控制,并通过健康宣教等一系列干预手段,降低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为改善妊娠结局奠定基础。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效果和用药不良反应评价
吴端鑫, 陈美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49-51.
摘要
(
55
)
PDF
(543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效果。
方法
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74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应用硫酸镁治疗)、实验组(37例,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血压水平、血液流动学指标、分娩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血压水平较对照组更低(
P
<0.05);实验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较对照组更低(
P
<0.05);实验组产后出血、剖宫产、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降压效果更佳,更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动学指标及分娩结局,且安全性较好。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脑梗取栓术麻醉中的临床分析
杨光寒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52-54.
摘要
(
33
)
PDF
(544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和研究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脑梗取栓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入我院于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期间所收治需脑梗取栓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予以咪达唑仑麻醉,研究组予以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并对比两组术后镇静、免疫功能及脑氧代谢各项指征的差异。
结果
术后12h、24h、48h、72h,研究组HR、RR、MAP均明显低于参照组(
P
<0.05),两组SpO
2
各时刻均无明显差异(
P
>0.05);研究组术后12h、24h、48h、72h AVDO
2
、CERO
2
均明显低于参照组,SjvO
2
明显高于参照组(均
P
<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脑梗患者介入治疗麻醉中有助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并增强脑氧代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人群防治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熊英, 柯晓琴, 冉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55-57.
摘要
(
32
)
PDF
(589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病例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每组各75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SAS与SDS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均显著均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可有效改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护理
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张利娟, 刘志英, 张干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58-59.
摘要
(
50
)
PDF
(586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以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诊的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病患10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划分成两组(
n
=50)。研究和对照两组都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法。分析两组焦虑情绪的缓解情况,并对各组的满意度作出比较。
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为(38.59±2.64)分,比对照组的(47.85±2.86)分低(
P
<0.05)。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8.0%,比对照组的86.0%高(
P
<0.05)。
结论
利用心理护理干预法对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病患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改善患者满意度,建议推广。
Orem自护理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许远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60-62.
摘要
(
28
)
PDF
(589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Orem自护理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和观察组(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分别采取传统术后护理、Orem自护护理。将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血压水平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干预后的自护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根据Orem自护理论实施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自护能力的提高以及改善血压水平。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预后观察
邱松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63-65.
摘要
(
28
)
PDF
(634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预后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患者均行爱通立静脉溶栓治疗,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行综合护理,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
P
<0.05)。
结论
予以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可促使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改善,并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可推广应用。
急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手术室护理方式分析
黄莉琼, 尹艳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66-67.
摘要
(
30
)
PDF
(624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急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手术室护理方式分析。
方法
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时间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研究对象为于我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80例急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80例急性心机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将两组间护理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经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间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临床上,在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手术期及围手术期护理时,应首先考虑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其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集束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张莹, 冯尤健, 黄雪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68-71.
摘要
(
33
)
PDF
(641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急救护理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3-7月收治有23例,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急救护理;2019年3-7月收治有27例,设为实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救治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急救护理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梗死血管再通率、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急救护理满意度,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救治效果,预防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存率,从而满足患者对急救护理的要求,在临床上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应用效果观察
黄翠云, 傅燕华, 王梅治, 陈荣玉, 陈燕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72-74.
摘要
(
52
)
PDF
(625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应用效果。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情况、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干预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心绞痛症状以及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个体化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李碧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75-77.
摘要
(
56
)
PDF
(629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和分析个体化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8年1-10月收治的86例心肌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组采用单双号法进行,双号为研究组(43例),单号为对照组(43例),研究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24h内止血率、平均止血时间、头晕、黑便等症状改善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
结果
研究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22.4±2.5)h及头晕、黑便等症状改善时间(1.6±0.2)d、(1.5±0.3)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33.2±4.1)h、(3.4±0.8)d、(3.6±0.7)d,研究组患者24h内止血率(69.8%)、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93.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1.9%)、(72.1%),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心肌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24h内止血率和缩短其平均止血时间,还能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和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重症监护室中冠心病患者的疼痛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郑小凤, 陈丽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78-80.
摘要
(
32
)
PDF
(649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中冠心病患者的疼痛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方法
抽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68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疼痛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试验组护理前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试验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度为82.3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重监护室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疼痛干预十分重要,可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利于病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框架的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江秋红, 张清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81-83.
摘要
(
44
)
PDF
(653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框架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框架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干预前后、对照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指数各亚量表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各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指数各亚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各评分,在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干预后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框架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兰花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84-86.
摘要
(
72
)
PDF
(661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从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选择658例,根据其围术期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两组,其中552例未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未发生心力衰竭组,而106例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心力衰竭组。对可能引起患者围术期发生心力衰竭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据此分析引起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提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年龄较大、认知功能较差、合并冠心病、合并贫血、术中输血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引起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围术期心力衰竭的独立高危因素包括合并贫血、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冠心病。
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心力衰竭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其中合并贫血、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冠心病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心力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鉴于此,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围术期风险评估,积极治疗患者的基础疾病、控制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是降低围术期心力衰竭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观察
陈惠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87-88.
摘要
(
41
)
PDF
(660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8年1-12月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纳入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征、心电图、心肌酶等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有28例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达到93.3%,与对照组的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患儿临床指标改善,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优质护理在肺结核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应用研究
洪燕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89-90.
摘要
(
36
)
PDF
(658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在肺结核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72例肺结核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为研究对象,电脑流水编号分组各36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优质组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变化及负性情绪。
结果
干预后优质组患者的FEV1、6MWD、LVEF指标数据高于常规组(
P
<0.05);优质组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后负性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
P
<0.05)。
结论
优质护理用于肺结核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及负性情绪,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及顺产率分析
林雪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91-93.
摘要
(
40
)
PDF
(663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及顺产率。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7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采取优质护理。将两组的血压水平、24h尿蛋白、顺产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24h尿蛋白均低于对照组,顺产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可提升血压控制效果和顺产率,效果令人满意。
饮食护理在孕期高血压产妇护理中作用的效果观察
陈佳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5): 94-96.
摘要
(
50
)
PDF
(659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饮食护理在孕期高血压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孕期高血压患者中抽选60例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上述患者均为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接收。以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疾病发生情况和围产儿不良结局、分娩方式。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和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自然分娩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占比明显较对照组低(
P
<0.05)。
结论
在孕期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饮食护理的效果显著,其可预防高血压相关疾病的发生,且有利于改善围产儿结局,值得在今后临床进一步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