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丽,黄蕾,谭顺林. 不同部位起搏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与术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 22(24): 4526-4529. [2] 邵耕(整理),陶寿淇(整理). 〔附〕北京地区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参考标准[J]. 中华内科杂志,1977,16(6):369-370. [3] 王向槐,钱亚杰,陈琛,等. QRSd正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左束支起搏后导线起搏参数、心电图及心脏超声参数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 23(23): 2557-2560. [4] 林幼珍,覃小旭,蒋从亮,等.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MicraTM无导线起搏器1例的护理[J]. 微创医学, 2024, 19(5): 564-567. [5] 曹琼雯,赵明旺,王凤儒. 基于“大气下陷”理论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机及治疗[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 36(10): 1854-1858. [6] 赵瑞,马凌,焦丕奇,等. 心电瀑布图在快速识别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各种逸搏心律中的应用[J].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 33(4): 400-404. [7] 姚辉,侯平. 参仙升脉口服液激活Nrf2/HO-1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改善窦房结综合征小鼠窦房结纤维化[J]. 心脏杂志, 2025, 37(1): 11-18. [8] 刘鹏,韩萍,柏晋梅. 升率汤对大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窦房结电生理改变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 44(7): 843-846. [9] 周雨桐.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及通阳活血方调控细胞焦亡作用机制研究[D].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4. [10] 刘元庆,柴育亮,刘强. 布-加综合征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1例报告[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2): 105-107. [11] 明玥,李文杰.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作用机制[J]. 中国处方药, 2024, 22(3): 21-26. [12] 张士彬,范妞,谢海波.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作用机制[J]. 中国医药科学, 2024, 14(4): 145-149. [13] 任琳子,杨淑,罗超,等. 两种起搏方式对单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 海南医学, 2023, 34(20): 2911-2915. [14] 沈元杰,王岳松,邵旭武,等. 低位房间隔起搏与右心耳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术后新发心房颤动影响的对比研究[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2, 20(6): 531-536. [15] 郭英杰,宁彬,王园园,等. 右心室间隔部、心尖部起搏对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研究[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3, 25(4): 384-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