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徐佳慧,胡世莲. 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与预防措施[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1,24(6):721-725. [2] 史凯蕾. 重视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营养不良[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24,30(2):277-280. [3] 姚晓霞,卓宜盟,张华琴. 精细化营养支持联合疼痛管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1):3998-4001. [4] 刘静,李伦兰,廖晨霞,等. PRECEDE-PROCEED模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生活行为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26(10):1217-1222. [5]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心血管疾病学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40(5):550-561. [6] 中国心室辅助装置专家共识委员会. 中国左心室辅助装置候选者术前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2023年)[J]. 中国循环杂志,2023,38(8):799-814. [7] 王华,杨杰孚. 心力衰竭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21,21(5):4158-4161. [8] 李婷婷,刘宇,史铁英.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健康素养、服药依从性与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临床护理,2021,20(10):1-7. [9] 赵美,宋俊贤,周东洋,等.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循环杂志,2023,38(11):1164-1170. [10] 屈超,齐疏影,刘飞,等. 营养不良对老年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4(5):483-486. [11] 徐利萍,张小芳,徐慧霞,等.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4,18(6):451-456. [12] 张倩,张侠,刘丽侠,等. 营养和疲乏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社会支持与自我护理能力中的中介效应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3,48(7):997-1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