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健,刘茜茜. 容量管理模式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心功能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 20(21): 3277-3281. [2] 兰富霞,徐英. 症状管理策略联合自我超越理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容量管理中的应用[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 20(4): 103-106. [3] 颜红兵马长生.美国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第2版)[M].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4] 关多丽,张伟芳.冠心病规范化护理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31):12-13. [5] 叶燕,杨伟梅,陆丽娟,等. 基于德尔菲法研制护士对心力衰竭患者容量管理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J]. 中国临床护理, 2022, 14(12): 739-744. [6] 林晓钰,黄淑贞. 多学科康复护理团队管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0): 62-64,68. [7] 王媛,刘丹,刘培良,等.呼吸肌训练对老年慢性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医刊, 2023, 58(2):152-155. [8] 周大亮,薛雷,魏林,等.有氧运动,循环阻抗运动对射血分数中间型心力衰竭患者心肺运动试验参数,心功能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39(6):666-669. [9] 吴怡萍,陈晖,简燕玉.心脏康复治疗对慢性心衰心肺运动能力及脑钠肽的影响[J].光明中医, 2021, 36(17):41-44. [10] 杜婷婷. 规范化Ⅰ期运动康复联合常规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 34(6):3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