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医延迟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7:3分为建模组(105例)和验证组(45例),建模组据其就医决策时间是否在60 min内分为非就医延迟组(n=32)和就医延迟组(n=73),收集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基于此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应用ROC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并通过验证组进行模型预测效果验证。结果 105例建模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就医延迟率为69.52%(73/105)。单因素分析显示,就医延迟组与非就医延迟组居住地、心梗类型、发病时是否知道是心脏病、就医决策感知障碍评分、D型人格评分及医学应对方式中回避维度得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为农村和城镇、非ST段心梗、发病时不知道是心脏病、就医决策感知障碍评分较高、D型人格评分较高及医学应对方式中回避维度得分较高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就医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χ2=6.991,P=0.538,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79[95%CI(0.955-1.000),P<0.001],Youden指数为0.855,灵敏度为0.918,特异度为0.937。模型验证结果灵敏度为0.882,特异度为0.733,准确率为91.11%。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可以有效指导临床工作人员及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院前急救,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就医延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