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龚岚,刘肖肖,陆红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手术前后血浆miR-23b及miR-126的变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8):2676-2678. [2] 孙娟,李岩,郑蔚,等.基于时机理论的赋能教育在PCI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22,29(2):73-78. [3] 徐亚伟,孙逸凡.“互联网+”时代移动医疗助力心脏康复[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2,27(5):399-402. [4] 张艳,马晶,刘昱圻,等.心脏康复操训练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作用观察[J].人民军医,2020,63(3):262-266. [5] 武艳妮,王蓉,栾春红,等.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基于5A模式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J].护理学杂志,2021,36(5):5-9. [6]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4):267-275. [7] 刘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06. [8] 高春梅,王士兵.以行为转变理论为框架的护理模式对冠心病病人自我效能及健康信念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1):4. [9] 范玉欢,吴志红,王建军.冠心病患者焦虑检出情况及其对心电图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1):96-98. [10] 杨柳,郭琼杰,史文宗,等.医务人员焦虑抑郁障碍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J].职业与健康,2020,36(22):3080-3084. [11] 柴媛媛,沈斌,邢韦韦.冠心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26):3562-3566. [12] 杨云静,康凤英,杨丽洁.冠心病病人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21,35(7):1232-1236. [13] 胡强,韩雪松,李安娜,等.冠心病心脏康复患者的关注焦点和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2,38(10):817-822. [14] 吴岳,李庆印,赵冬云,等.重症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分级护理方案的制订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4):395-400. [15] 陈丽萍,王慧华,李燕君,等.心脏移植受者居家康复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护理研究,2019,33(14):2464-2469. [16] 陈思杏,陈务贤,张玉秀,等.中青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处于长期康复期患者的恐动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22,44(4):454-457. [17] 张春燕,王倩,李勤,等.心脏康复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6):1091-1094. [18] 蒲永梅,孟庆兰,李丽昕,等.心脏康复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从性、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0,42(14):2227-2229. [19] 张敏,王琳,邢娅娜.家庭远程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23,38(8):723-729. [20] 赵冬婧,汤玮,曹树军,等.院内+居家续贯式心脏康复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6):2034-2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