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勇, 张建卿, 王少霞,等.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0,41(1):113-118. [2] 张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30a表达水平与心功能和心肌重构的相关性[J]. 广东医学, 2021, 42(11):1389-1392. [3] 李沛沛.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视频宣教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 临床研究, 2021, 29(8):174-175.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 41(4):267-275. [5]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 慢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 18(10):936-947. [6] 刘晓, 吴燕妮, 李金秀. 国内外常用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研究及展望[J]. 护理学报, 2011,18(17):20-23. [7] 钱会娟, 袁长蓉. 慢性病自我效能感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0, 24(25):2266-2269. [8] 韦建侠, 程媛媛, 许纲正.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慢性心衰的关联及其临床价值探讨[J]. 贵州医药, 2020, 44(6):889-891. [9] 庞元捷, 余灿清, 郭彧,等. 中国成年人行为生活方式与主要慢性病的关联——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证据[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 42(3):369-375. [10] 陈运超.知信行模式联合同质健康教育模式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 海军医学杂志, 2018, 39(6):568-571. [11] 孙晶,薛芬菲,王施展.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22, 19(1):181-184. [12] 罗秀琼,苟红霞,陈洪梅,等. 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20, 36(11):1455-14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