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 2023, Vol. 13 ›› Issue (19): 6-9.

• 临床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早期血浆D-二聚体与RPR水平对其近期预后的预测效能探究

张剑涛, 董慧, 谢赐军, 黄华艳   

  1. 武夷山市立医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 出版日期:2023-07-05 发布日期:2023-11-13

  • Online:2023-07-05 Published:2023-11-13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早期血浆D-二聚体(D-D)与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RPR)水平对其近期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90 d临床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49)及预后不良组(n=37),分析不良预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D-D及RPR水平对患者近期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预后不良组入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D-D、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RPR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小板计数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D-D、血小板计数、RDW及RPR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入院NIHSS评分约登指数(0.546)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10分,曲线下面积为0.809,预测急性脑梗死不良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3.47%、81.08%;D-D约登指数(0.526)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3.91 mg/L,曲线下面积为0.775,预测急性脑梗死不良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9.59%、72.97%;RPR约登指数(0.355)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0.065,曲线下面积为0.710,预测急性脑梗死不良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7.14%、78.38%。入院NIHSS评分、D-D及RPR水平预测急性脑梗死不良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结论 入院NIHSS评分、D-D、血小板计数、RDW及RPR可能为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危险因素,可能为预测患者近期不良预后的有效指标。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D-二聚体,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