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13卷 第19期 刊出日期:2023-07-05
临床研究
叶酸口服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对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清Hcy水平的影响
陈全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3-5. 
摘要 ( 64 )   PDF (234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叶酸口服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对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清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40,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和观察组(n=4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叶酸片治疗),测定并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治疗前后血压昼夜节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血压昼夜节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Hcy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DL-C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口服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和血清Hcy水平,安全性高,有利于改善其预后。
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早期血浆D-二聚体与RPR水平对其近期预后的预测效能探究
张剑涛, 董慧, 谢赐军, 黄华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6-9. 
摘要 ( 41 )   PDF (464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早期血浆D-二聚体(D-D)与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RPR)水平对其近期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90 d临床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49)及预后不良组(n=37),分析不良预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D-D及RPR水平对患者近期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预后不良组入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D-D、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RPR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小板计数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D-D、血小板计数、RDW及RPR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入院NIHSS评分约登指数(0.546)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10分,曲线下面积为0.809,预测急性脑梗死不良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3.47%、81.08%;D-D约登指数(0.526)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3.91 mg/L,曲线下面积为0.775,预测急性脑梗死不良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9.59%、72.97%;RPR约登指数(0.355)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0.065,曲线下面积为0.710,预测急性脑梗死不良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7.14%、78.38%。入院NIHSS评分、D-D及RPR水平预测急性脑梗死不良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结论 入院NIHSS评分、D-D、血小板计数、RDW及RPR可能为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危险因素,可能为预测患者近期不良预后的有效指标。
血清HCY、BNP、TNI、PCT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钟玚, 李才珍, 周珍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10-12. 
摘要 ( 39 )   PDF (862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脑钠肽(BMP)、肌钙蛋白I(TNI)、降钙素原(PCT)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45例CHD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于该院行体检的123例健康人纳入对照组,采集两组静脉血,检测对比其HCY、BNP、TNI、PCT的差异;另按照不同冠脉病变程度评分(Gensini评分)将所有CHD患者分为低危、中危与高危组,分析对比三组HCY、BNP、TNI、PCT的差异;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四者与CHD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间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HCY、BNP、TNI、PCT四者单独或联合诊断CHD的效能。结果 观察组HCY为(26.89±3.41)μmol/L、BNP为(159.71±10.53)pg/mL、TNI为(0.71±0.12)ng/mL、PCT为(2.41±0.58)μg/L,高于对照组的(8.75±1.29)μmol/L、(71.26±6.31)pg/mL、(0.07±0.01)ng/mL、(0.31±0.0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的HCY、BNP、TNI、PCT高于中危组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HCY、BNP、TNI、PCT与CHD患者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ROC结果显示,HCY、BNP、TNI、PCT四者联合诊断CHD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四者单独诊断。结论 CHD患者机体内的HCY、BNP、TNI、PCT呈异常高表达,冠脉病变越严重,其水平越高,四者联合可有效诊断CHD,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的高血压不良反应与舒尼替尼治疗的相关性分析
陈丽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13-15. 
摘要 ( 34 )   PDF (431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的高血压不良反应与舒尼替尼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医院在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诊疗的65例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为主体,全部患者均采取舒尼替尼治疗,其中55例采取了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或者保留肾单位切除术治疗,病理结果均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肺为常见转移部位。全部患者均间隔2周实施CT,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在治疗第1 d、28 d监测患者血压水平,了解有舒尼替尼所诱导的高血压不良反应。结果 根据是否发生高血压分成非高血压组(n=35)、高血压组(n=30),对比组间基线特征未发现差异(P>0.05);在舒尼替尼治疗的第1疗程或者第2疗程出现高血压不良反应,发生收缩期高血压比舒张期高血压更早;第2疗程舒张期高血压、收缩期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第1疗程,差异具有价值(P<0.05);1年随访结果显示,高血压组客观有效率(ORR)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收缩期或者舒张期高血压组与收缩期或者舒张期非高血压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较非高血压组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不良反应与舒尼替尼疗效呈正相关(r=0.751,P<0.05)。结论 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转移性肺癌期间,发生高血压不良反应后可让患者肿瘤得到更好控制,明显延长了PFS,有利于改善预后,故可作为预测靶向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芪红颗粒辅助替格瑞洛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超声造影参数和循环内皮功能的影响
姚锦州, 叶丽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16-19. 
摘要 ( 30 )   PDF (478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芪红颗粒辅助替格瑞洛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超声造影、循环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1月至 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采用芪红颗粒辅助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心肌超声造影参数[心肌显峰强度、局部心肌血流量(Myocardial blood flow,MBF)、再充盈平均速度]、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可溶性CD40L(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40 ligand,sCD40L)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心肌显峰强度、MBF、再充盈平均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血浆vWF、CEC、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血清CRP、IL-6、TNF-α、sCD40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76%)与对照组(4.8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芪红颗粒与替格瑞洛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症反应,促进心肌灌注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有一定安全性。
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与P波离散度用于评估STEMI患者急诊PCI的预后价值
赵立朝, 朱林平, 连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20-22. 
摘要 ( 40 )   PDF (1005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与P波离散度用于评估STEMI患者急诊PCI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STEMI患者158例,所有患者均行PCI术,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20)和非MACE组(n=13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QRS-T夹角及P波离散度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MACE组支架个数和支架直径均大于非MACE组(P<0.05),MACE组QRS-T夹角、P波离散度均大于非MACE组(P<0.05),MACE组TC、LDL-C、CK-MB、hs-CRP水平均高于非MACE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发现QRS-T夹角、P波离散度与MACE的发生相关(P<0.05),二者联合应用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单独应用高。结论 STEMI患者PCI术后1 h心电图中QRS-T夹角和P波离散度增加与院内MACE的发生有关,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预测患者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于PCI术后即出现QRS-T夹角和P波离散度增大的患者,应在早期给予干预,预防MACE的发生。
高强度间歇训练模式的康复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MSBP及24hMAP的价值探析
杨聪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23-25. 
摘要 ( 37 )   PDF (504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回顾分析院内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实施高强度间歇训练模式康复干预的作用。方法 纳入时间为2022年1-12月,将该时间段院内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讨论,通过随机分配法安排为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高强度间歇训练模式的康复干预),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24 Hours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24hMSBP)及24 h平均动脉压(24 Hours mean artery pressure,24hMAP)、24 h平均舒张压(24 Hours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hMDBP)、心率,最后利用统计学进行处理。结果 观察组24hMSBP及24h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hMDB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高强度间歇训练模式的康复干预可降低患者24hMSBP及24hMAP水平,将24hMDBP、心率水平控制在稳定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基础研究
基于AMPK-PGC-1α通路探讨丹酚酸A对TAC诱导的心力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郑巧文, 林梅花, 林琳, 林凯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26-30. 
摘要 ( 42 )   PDF (1295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丹酚酸A对心力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究。方法 采用主动脉弓缩窄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小鼠模型,将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酚酸A低剂量组、丹酚酸A中剂量组、丹酚酸A高剂量组、AMPK抑制剂组,每组各10只。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小鼠心功能变化;ELISA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血清B型脑尿钠肽(BNP)、乳酸脱氢酶(LDH)、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相关检测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Tunel染色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AMPK、PGC-1α、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AMPK抑制剂组小鼠出现明显心功能障碍,BNP、LDH、FFA水平显著升高,MDA水平明显升高、SOD水平明显降低,心肌纤维数量明显减少,出现肌束紊乱、炎性细胞浸润、弥漫性水肿,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p-AMPK、PGC-1α 蛋白表达显著下调、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丹酚酸A各剂量治疗组小鼠心功能障碍显著好转,BNP、LDH、FFA水平显著降低,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升高,心肌纤维具有明显完整性及连续性,炎性细胞浸润和弥漫性水肿细胞明显减少,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p-AMPK、PGC-1α 蛋白表达显著上调、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丹酚酸A能够明显改善心力衰竭小鼠心功能,其药理作用机制极有可能与AMPK-PGC-1α通路有关。
护理
个性化容量管理联合呼吸肌训练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纪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31-34. 
摘要 ( 34 )   PDF (591KB)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个性化容量管理联合呼吸肌训练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20年7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1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给予个性化容量管理联合呼吸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6MWD)远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EHFScB-9)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运用个性化容量管理联合呼吸肌训练能够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促进机体自我管理水平的恢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延续性健康指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庄培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35-37. 
摘要 ( 34 )   PDF (631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延续性健康指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期间该院接收的8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合理运动联合延续性健康指导。将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生理机能评分、躯体疾病评分、情感职能评分、健康状态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合理运动联合延续性健康指导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血压、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COPD伴高血压患者心肺功能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金晓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38-40. 
摘要 ( 35 )   PDF (1118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高血压患者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该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42例COPD伴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21例)行常规护理与多学科协作护理,比较两组心肺功能指标、心理弹性评分、遵医行为、健康状况评分。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血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心理弹性评分、遵医行为依从率、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及心理状况,提高其依从性与健康水平。
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食管癌合并高血压围术期的护理效果
王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41-43. 
摘要 ( 29 )   PDF (66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合并高血压心理状态与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样本筛选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将50例食管癌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予以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血压、SDS、SAS。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显著(P<0.05),SDS、S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合并高血压患者予以围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心理状态合与血压水平,值得借鉴及参考。
自我管理联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压的影响
陈秀端, 戴美苏, 郭燕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44-46. 
摘要 ( 38 )   PDF (652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联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另32例患者采用自我管理联合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压水平(包括收缩压与舒张压)、自护能力评定量表(ESCA)的评分变化。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及焦虑抑郁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相比,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自理能力各维度评分相比组内干预前均有一定上升(P<0.05),研究组要升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实施自我管理联合护理干预可以在疏导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抑郁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行MECT治疗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
张小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47-50. 
摘要 ( 46 )   PDF (680KB)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抑郁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以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结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抑郁症合并高血压患者76例,以摸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对照组(n=38),两组患者均给予MECT治疗,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抑郁(SDS)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血压变异性低于对照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抑郁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以MECT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增加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缓解因治疗、疾病造成的神经紧张、恐惧状态,减轻血压的波动程度,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分级责任制整体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诊评估耗时及住院时间的干预研究
丘小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51-53. 
摘要 ( 31 )   PDF (673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分级责任制整体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诊评估耗时及住院时间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急诊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43例采取分级责任制整体服务方案后收治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另43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案收治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救治各环节的耗时、胸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分诊评估、静脉通道建立、心电图检查、就诊至开始介入治疗的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胸痛缓解所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相比于对照组更少(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分级责任制整体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救治效率,促进患者病情缓解,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行为认知干预配合家庭心理支持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及血压的影响
吴敏婷, 柯凤娇, 柯巧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54-56. 
摘要 ( 37 )   PDF (1208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行为认知干预配合家庭心理支持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应用价值,及对并发症和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期间到该院进行治疗的10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经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行为认知干预配合家庭心理支持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应用效果。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运动功能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更高,负性情绪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且研究组血压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行为认知干预配合家庭心理支持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提升患者行为和认知功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还能有效避免护理期间并发症的发生。
层级链式护理对老年肺炎并高血压患者呼吸功能及血压的改善分析
董爱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57-59. 
摘要 ( 45 )   PDF (73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层级链式护理对老年肺炎并高血压患者呼吸功能及血压的改善效果。方法 择取在该院就诊的50例老年肺炎并高血压患者,接收时间段介于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间。随机分组,对照组纳入实施常规护理的25例患者,观察组则纳入在此基础上施以层级链式护理的25例患者。观察组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结束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呼吸频率、氧合指数、浅快呼吸指数、通气情况数据均低于对照组,6MWT数据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肺炎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层级链式护理可较好地改善呼吸功能以及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多学科教育团队模式的围产期护理管理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的体会
陈秀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60-62. 
摘要 ( 61 )   PDF (724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多学科教育团队模式的围产期护理管理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围产期护理管理,研究组开展基于多学科教育团队模式的围产期护理管理,就两组患者孕28周入组时、产前两个阶段血压水平、临床结局等进行对比。结果 产前研究组患者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教育团队模式的围产期护理管理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在促进血压水平降低、改善妊娠结局方面价值突出。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肺源性心脏病伴右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姜雪寒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63-65. 
摘要 ( 50 )   PDF (1282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肺源性心脏病伴右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96例肺源性心脏病伴右心力衰竭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心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精细化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干预组各项心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肺源性心脏病伴右心衰竭患者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及控制相关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多层次健康教育在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陈美芳, 林碧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66-68. 
摘要 ( 29 )   PDF (757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多层次健康教育在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初诊为原发性高血压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多层次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4个月后血压达标率、干预有效率以及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评分。结果 干预4个月后,干预组血压达标率、干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个月后,干预组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多层次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同时提高患者的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IKAP模式下健康宣教用于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对药物素养水平及服药信念的影响
康雅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69-72. 
摘要 ( 61 )   PDF (1295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模式下健康宣教用于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对药物素养水平及服药信念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5例予以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55例予以IKAP模式下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药物素养水平、服药信念及糖脂代谢指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评分为(17.04±2.02)分,高于对照组的(14.02±1.89)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素养量表(Med Lit Rx SE-English)评分为(10.99±2.25)分,高于对照组的(8.23±2.17)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信念量表(BMQ)评分为(8.00±0.07)分,高于对照组的(5.48±0.09)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KAP模式下健康宣教用于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可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增强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水平,提高药物素养水平及服药信念,而且还能促进患者糖脂代谢指标有效改善。
标准化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及SF-36评分的效果
高玉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73-75. 
摘要 ( 36 )   PDF (75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标准化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接收的6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伴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34例。对比组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给予标准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产生率与护理前后的SF-36评分、血压水平。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产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护理前,两组SF-36评分及血压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提高,研究组高于对比组,两组血压水平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 标准化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伴高血压患者有积极意义,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优化生活质量,有效管理血压。
营养护理干预对血透伴高血压患者ALB指标及SF-36评分的价值
张丽红, 易墩化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76-78. 
摘要 ( 28 )   PDF (74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营养护理干预对血透伴高血压患者白蛋白(ALB)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 在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于该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且伴有高血压的患者中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血透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以营养护理干预。检测并观察血清ALB水平、SF-36评分、血压水平。结果 两组在护理前的血清ALB水平、SF-36评分、血压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在护理后的血清ALB水平、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血透伴高血压患者的透析期间,采取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态,控制血压水平,提升生存质量。
多维度个体化护理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理状态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
马密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79-81. 
摘要 ( 32 )   PDF (849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维度个体化护理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理状态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43,给予多维度个体化护理干预),持续1个月。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状态、心脏不良事件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36.12±4.61)分、SDS评分(37.42±4.88)分低于对照组的(36.12±5.61)分、(37.42±4.88)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32%,低于对照组的18.60%,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6.96±5.82)分,高于对照组的(75.41±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维度个体化护理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较佳,能够改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ICU早期康复干预联合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许景云, 李彩霞, 陈文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82-84. 
摘要 ( 36 )   PDF (770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ICU早期康复干预联合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心力衰竭(HF)合并呼吸衰竭(RF)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以2022年2月该院实施ICU早期康复干预联合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为分界线,将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实施ICU早期康复干预及常规护理的54例HF合并RF患者归为对照组,将2022年2-6月实施ICU早期康复干预联合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54例HF合并RF患者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间干预前后情绪状态、自我护理和疲乏症状水平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SCL-90、EHFSCB-9和MFI-20(体力疲乏、脑力疲乏、动力降低和活动减少)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85.19%)(P<0.05)。结论 将ICU早期康复干预联合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应用于HF合并RF患者,能有效调整患者情绪状态,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疲乏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家属参与式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危害体验教育对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的影响
许月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85-87. 
摘要 ( 38 )   PDF (1329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家属参与式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危害体验教育对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跌倒风险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4例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家属参与式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危害体验教育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服药依从性、跌倒风险[STEADI跌倒风险自评量表]。结果 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SBP、DBP、STEADI跌倒风险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40.23±4.20) vs (141.92±4.31),(92.14±2.55) vs (93.30±2.81),(4.15±1.31) vs (4.79±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ES评分、服药依从性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1.57±3.11) vs (30.22±3.48),优秀/一般/较差:55.77%/32.69%/11.54% vs 26.93%/51.92%/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属参与式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危害体验教育应用于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可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有利于血压控制,并降低跌倒风险。
微信平台的自我效能护理在慢性胃炎伴高血压患者中对GSE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效果
陈华婕, 冯少馨, 陈丽娟, 游少珺, 陈德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88-90. 
摘要 ( 56 )   PDF (786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微信平台的自我效能护理在慢性胃炎(CG)伴高血压(HBP)患者中对一般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及生活质量(QOL)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接收的56例CG伴HBP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比组,每组28例。对比组实施一般护理,试验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微信平台的自我效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GSES评分与QOL评估分数、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SES评分与QOL评估分数、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GSES评分、QOL评估分数均上升,试验组高于对比组(P<0.05),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 微信平台的自我效能护理在CG伴HBP患者中能够提高一般效能感与QOL,利于科学管理血压。
基于思维导图的标准化流程麻醉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手术患者的应用分析
苏爱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91-93. 
摘要 ( 44 )   PDF (767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基于思维导图的标准化流程麻醉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手术患者的应用。方法 以2022年2月该院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标准化流程麻醉健康教育为分界线,将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的52例冠心病手术患者归为常规组,将2022年2-6月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标准化流程麻醉健康教育52例冠心病手术患者归为标准化组。比较两组间心理应激反应,疾病认知度和医患信任度。结果 两组术前HAD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P<0.05),且标准化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干预后患疾病认知度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标准化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标准化组医患信任度(仁爱和技术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基于思维导图的标准化流程麻醉健康教育能减轻冠心病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提高疾病认知水平和医患信任度。
病历报告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后出现全心停搏1例
韩思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19):  94-96. 
摘要 ( 45 )   PDF (1862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持续的快频率型室上性心动过速对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若一直无法终止,可能会导致晕厥、猝死等严重后果。故对于此类患者,需紧急处理和治疗。目前临床上有刺激迷走神经、食道调搏、药物、电复律等方式可终止其发作。但部分存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快综合征、快慢综合征等的患者,快速性心律失常终止时可能出现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甚至出现短暂性心脏停搏可能,需高度警惕。